2021-2022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考化学月考测试模拟试题(一)含答案.pdf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考化学月考测试模拟试题(一)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考化学月考测试模拟试题(一)含答案.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考化学月考测试模拟试题(一)(本试卷共8 页,21小题,满 分 10 0 分。考试用时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0 16 N a 23 S 32 K 39 M g 24一、选一选:本题共16小题,共 44分。第 1 10 小题,每小题2 分;第 11 16小题,每小题 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卤水点豆腐”利用了胶体的聚沉原理B.还原性铁粉用于食品行业的“双吸剂C.二氧化硅用于硅全固态电池的阳极材料D.“拉闸限电”有利于“碳中和、碳达峰【答
2、案】C【解析】【详解】A.豆浆含蛋白质胶体、卤水含电解质、“卤水点豆腐”利用了胶体的聚沉原理,A正确;B.还原性铁粉具有较强还原性、可吸收空气、用于食品行业的“双吸剂,延长食品保质期,B 正确;C.二氧化硅用于光导纤维、硅用于太阳能电池,C 错误;D.“拉闸限电”减少了煤炭的使用量、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碳中和、碳达峰,D正确;答案选C 2.20 21年 9 月,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颠覆性地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原创性突破。下列说法中没有正确的是A.该技术将C 0?转化为淀粉,淀粉是有机高分子物质B.该技术要得以推广,所需的大量氢气可以
3、来自光伏电解水C.该技术再次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D.该技术有利于减少造成酸雨的主要“元凶”C O?,还可缓解粮食危机【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二氧化碳能转化为淀粉分子,淀粉是有机高分子物质,故 A 正确;B.合成淀粉过程需要大量氢气,所需氢气可以来自自光伏电解水,故 B正确;C.二氧化碳为无机物,淀粉为有机高分子,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故 C正确;D.C 0?没有会造成酸雨,故 D 错误;故答案为D3.下列说确的是A.三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三氧化硫是电解质B.C O,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C.常温下硅的性质很稳定,自然界中存在游离
4、态的硅D.N H,N。,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属于共价化合物【答案】B【解析】【详解】A.三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但电离出移动离子的是硫酸没有是三氧化硫,所以三氧化硫没有是电解质,故 A 错误:B.分子电子式为香 芭 吨,所以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故 B正确;C.硅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元素,硅的化合态是由于地球的造山运动和火山喷发而出,这往往是高温,在这种情况下,硅的化学性质变的很活泼,所以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硅,所以自然界中的硅元素主要由二氧化硅形式存在,故C错误D.N H i N O:,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属于盐是离子化合物,故 D 错误;故答案为B。4.现有硫酸钠、硫酸镂、硫
5、酸铝、硫酸镁四种无色溶液,可用一种试剂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是A.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钢溶液 D.硝酸银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盐酸与三种物质均没有反应,没有能鉴别,A 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钠没有反应,与硫酸铝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又溶解,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以鉴别,B正确;C.氯化铁溶液与三种物质均反应生成硫酸钢白色沉淀,没有能鉴别,C错误;D.硝酸银溶液与三种物质均反应生成硫酸银白色沉淀,没有能鉴别,D 错误;答案选B。5.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过量的体积相同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二者相比较,相等的是A.铜片完全消耗时所需要的时间 B.反应
6、生成硝酸铜的物质的量C.反应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 D.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答案】B【解析】【详解】A.硝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铜片完全消耗时所需要的时间为浓硝酸更短,A没有合题意;B.根据铜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生成硝酸铜的物质的量等于参与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故二者生成硝酸铜的物质的量相等,B 符合题意;C.根据反应方程式:C u+4 H N 0 3(浓)=C u(N 0 3+2 N 0 2 t+2 H。3C u+8 H N()3(稀)=3C u(N O 3)a+2 N 0 f+4 H,0,可知反应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浓硝酸对应的更多,C没有合题意;D.根据反应方程式:C u+
7、4 H N()3(浓)=C u(N 0 3)2+2 N 0 2 t+2 H O 3C u+8 H N()3(稀)=3C u(N()3)2+2 N 0 t+4 H20,可知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浓硝酸对应的更多,D没有合题意;故答案为:B o6.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是A.小苏打溶液中:K*、B a2+.OH、N O 3B.某氨水溶液中:K*、S O;、N a+、NO3C.某无色溶液中:K*、H,、M M%D.新制的氯水中:N a,K,、S2 NO3【答案】B【解析】【详解】A.小苏打溶液中含有“C O,OH-与HCO;反 应,没有能大量共存,故 A 错误;B.氨水溶液中K,
8、、S O;、N a J N O,均没有能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故 B正确;C.M n O 有颜色,M n 04具有氧化性,I 具有还原性,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没有能大量共存,故 C 错误;D.新制的氯水中有次氯酸具有氧化性,S2具有还原性,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没有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故答案为B7.下列实验中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i-NaOH溶液i 一 植物油i FeSO.溶液N*C啸液密a波气水J金。,1洛我II w 1CaO固体观察F e(O H)2 的生成蒸发结晶制备氯化钠晶体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氨气铁上镀铜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A.硫酸亚铁和
9、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氢氧化亚铁,植物油隔绝了空气,因此能观察氢氧化亚铁的生成,A正确;B.蒸发结晶应该在蒸发皿中进行,没有能在出堀中进行,B错误;C.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D.铁上镀铜,铁做阴极,铜做阳极,D错误;答案选A。8.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没有能实现“甲0乙与丙”转化的是物质选项甲乙内ASiSi02H2SiO3BNON02HN03CNaClNaOHDCH2=CH2CH3cH20HCH3CHO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硅酸没有溶于水,SiO?没有能与水直接反应生成FLSi。,故A符合题意;B.一氧化
10、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故B没有符合题意;C.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故C没有符合题意;D.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和氧气催化氧化得到乙醛,故D没有符合题意;故选A9.设凡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I L 0.l i n o l/L F e C L 溶液中,F e 总数小于 0.I N AB.常温常压下,6 4 g 0 z 和 C h 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4NAC.I m o l C h 与足量N a O 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 4I).标准状况下,2 8g 岫含有分子数为N,、【答案】
11、C【解析】【详解】A.F e”水 解,F e 总数小于0.1 N”故 A正确;B.常温常压下,根据最简式为。可知6 4 g o z 和 混 合 气 体 为 4 m 0 1,其中含有原子总数为4NA,故 B 正确;C.可知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Cl2+2NaOH=N a C I+N a C l O+H2O ,i m o l C L 与足量N a O 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故 C 错误;D.2 8g N z 为 I m o l,含有分子数为心 故 D正确;故答案为C1 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K I Q,溶液中滴加H I,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出现蓝
12、色K I Q,氧化性比L强B向N a 2 s 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气泡C 1 的非金属性比S强C将一小块N a 放入75%酒精溶液中产生气泡乙醇含有羟基D向浓H z S O 4 中加水,搅拌烧杯外壁发烫浓硫酸溶于水放热A 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K I O 3 与 H I 反应生成3/O;+5r+6 H+=3 I2+3 H2O,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反应中K I O,为氧化剂,上为氧化产物,根据氧化性强弱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因此结论正确,故A正确:B.向N a f 溶液中滴加盐酸,首先无明显现象,发生反应:S2-+H+继续滴加盐酸,发生反应“S
13、-+H+=H2ST,有气泡产生,并伴有臭鸡蛋气味,两个反应都没有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能证明C 1的非金属性比S 强,故 B 错误;C.将钠块放入7 5%酒精溶液中,产生气泡,可能是钠与溶液中的水反应,没有能证明乙醇中含有活泼氢,故 C 错误。D.浓硫酸密度比水大,故稀释浓硫酸时应沿烧杯壁向水中加入浓硫酸,并没有断搅拌,烧杯外壁发烫,可以得出结论: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故 D 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11.2022年北京开赛在即,场馆建设中用到一种耐腐、耐高温的表面涂料是以某双环烯酯为原料,该双环烯酯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确的是A.该双环烯酯易溶于水B.该双环烯酯的分子式为C u H z Q zC.I
14、m o l该双环烯酯至多能与3 m o l的乩发生加成反应D.该双环烯酯完全加氢后,产物的一氯代物有4 种【答案】B【解析】【详解】A.该双环烯酯的分子难溶于水,故 A 错误;B.该双环烯酯的分子式为G H Q z,故 B 正确;C.碳碳双键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酯基中碳氧双键没有能与比反应,因此I m o l该双环烯酯能与2m o i 司发生加成反应,故C 错误;D.该双环烯酯完全加氢后的产物是CO-CHr,该双环烯酯的一氯代物有99,故 D 错误;故答案为B12.科学家模拟在火星上制备出氧气,装置如图,总反应为:2 c=2 C0+YSZ为陶瓷电解质(可传导02)。以下说法没有正确的是A.
15、该制氧过程,能量变化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2从 b 极移动到a极,在 a极发生氧化反应C.阴极的电极反应为:C 02+2e =0 +C OD.每制备2.24L 0”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4 N-【答案】D【解析】【详解】A.该装置是电解池,该制氧过程,能量变化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 A 正确;B.由图可知a 极为阳极,b极为阴极,电解池中阴离子移向阳极,故炉从b 极移动到a 极,在 a极发生氧化反应,故 B 正确;C.阴极是二氧化碳得电子转化为一氧化碳,电极反应为:C O?+2 e =02+C O,故 C正确;D.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O2-4e=O2,耒说明标况,无法确定2.24L 0?的
16、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故D错误;故答案为D1 3.已知:N2(g)+3H2(g);2 N H3(g)AH=-m kJ mol 在2 L容积没有变的密闭容器中通 入1 mol N?和3 molH2)在 温 度 分 别 为 下,测得NFL的产率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确的是A.TzT“AH 0B.a,b两点的反应速率:。“八C.平衡时,通入氮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m kJ【答案】B【解析】【详解】A.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Tz条件下先达到平衡,说明入时反应速率快,故有TzT,温度越高,NHs的百分含量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A H Tl,故反应速率:,,B正确:C.由题干信
17、息可知,容器为恒温恒容,故平衡时,通入氨气反应体系各物质的浓度均没有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仍然相等,故平衡没有移动,C错误;D.由于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在2 L容积没有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N?和3m o l H2,达到平衡时,没有可能完全进行,则放出热量小于m k J,D错误;故答案为:B。1 4.下列劳动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没有相符的是选项家务劳动化学知识A使用含N a C l O 的 8 4 消毒液拖地N a C l O 具有还原性和漂白性B使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白醋可溶解碳酸钙等沉淀C餐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D用温热的纯碱溶液擦拭有油污的灶台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
18、解反应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由于N a C l O 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则常使用含N a C l O 的 8 4 消毒液拖地,A 错误;B.由于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则白醋可溶解碳酸钙等沉淀,故可使用臼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C a C O s、Mg (O H)2 等),B 正确;C.铁在潮湿环境中易腐蚀电化学腐蚀,更易生锈,则我们餐后应该将洗净铁锅擦干,C正确;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进行比较完全,故可用温热的纯碱溶液擦拭有油污的灶台,D正确;故答案为:Ao1 5.五种短周期元素X、Y、Z、M、N,其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里送
19、的是日S W升琳送0.200.180.160.140.120.100.080.060.040.02 0原子序数A.非金属性:XM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MNC.X和Y形成的化合物只可能含离子键D.M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弱酸【答案】C【解析】【分析】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前7种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后7种元素处于第三周期,由原子序数可知,X为0元素,Y为Na元素,Z为A1元素,M为Si元素,N为C1元素,元素周期律与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X为0元素,Y为Na元素,Z为A1元素,M为Si元素,N为C1元素。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广东省 惠州市 高考 化学 月考 测试 模拟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