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测井实习指导书 电子版.pdf
《地球物理测井实习指导书 电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物理测井实习指导书 电子版.pdf(1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附1测井地质分析.1第一节水淹层测井解释.3第二节低阻油气层测井评价.7第三节 燃源岩测井评价.11第四节流动单元测井解释.16第五节 储层油气产能的预测模型和方法.19第六节凝析油气测井评价.23第七节异常地层压力分析.27第八节测井资料分析沉积环境.29附2 生产测井.41第一节流体流动.41第二节油气水在垂直管道中的流动.41第三节生产测井应用.42第四节生产测井方法原理.43附3煤田测井.57第一节煤田测井的基本知识.57第二节煤层的测井响应.59第三节煤层气测井.68第四节含煤岩系中其它有益矿产分析.79附4 其他测井方法.83第一节电极电位测井.83第二节电磁波传播测井.85
2、附5 井中瞬变电磁法的一次场.89第一节矩形载流线圈的空间磁场.89第二节圆形载流线圈的空间磁场.91第三节磁偶极子产生的矢量磁位和磁感应强度.93石油测井综合解释实验.94一、解释实验目的.94二、测井原始曲线认识.94三、划分渗透层、并确定渗透层厚度.96四、确定地层水电阻率.96五、确定泥质含量.97七、确定束缚水饱和度和束缚水电阻率.98八、确定地层电阻率、冲洗带电阻率.98九、确定泥浆电阻率和泥浆滤液电阻率.98十、确定地层的含油性.99H 、可动油分析.99十二、提交实验报告.101煤田测井综合解释实验.107一、解释实验目的.107二、测井原始曲线及测井响应.107三、煤层识别和
3、确定煤层厚度.107四、煤质分析.108五、煤层气的识别方法.109六、煤阶的评价方法.110七、煤层气含量计算.110八、测井曲线附图.112思考题.118主要参考文献.125附1测井地质分析第一节水淹层测井解释油田长期注水开发,注水层水淹状况十分复杂。不同的注水方式、注水性质和含水阶段使水淹层在测井信息的显示特征不尽相同,种类也很多。按驱动水矿化度将水淹层分为三类:(1)淡水水淹层,是指边内注水井并由淡水驱油形成的水淹层;(2)边水水淹层,是指靠边水或边外注水驱油形成的水淹层,多见于原始油水界面上移或原始油水关系被破坏;(3)污水水淹层,是指污水回注或淡水、污水混合形成的水淹层,此种驱动水
4、矿化度非常复杂,由于注入水的性质不同导致了测井解释的难度。一、水淹层物性变化油层被注入水水淹后,内部物性发生一系列变化,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Sw增大,S。降低,饱和度指数改变;(2)孔隙结构改变,孔隙度发生变化;(3)渗透率发生变化。强水洗后,渗透率可能明显增大;水淹也可能使粘土矿物膨胀,降低产层的渗透率;(4)注入水和原生水混合,引起Rw的变化;(5)岩石由偏亲汕转为偏亲水;(6)产层内部油、气、水的分布和流动特点发生变化。虽然水淹层内部物理特性的变化在测井响应中有所反映,但由于水淹状况复杂多变,使用一般测井解释方法识别水淹层具有很大困难。二、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1、电阻率下降识别法在注水
5、开发过程中,注入水逐渐与地层水混合,同时不断溶解地层中的盐分,形成不同于注入水和地层水的混合液。这种混合液进入地层后,驱替了导电性能很差的油,不仅油水含量相对变化,而且水的离子浓度也在变化,改变了原始的电性对应关系,在水驱过程中,随着水驱程度的提高,地层含水饱和度增高,从而使岩石孔隙体积中总含盐量也得以增多,地层导电性能增强,电阻率下降。濮城和文中油田注入水矿化度708 0 g/L,产 出 水 矿 化 度110160g/Lo据63 口调整井的356层水淹层的统计,有336层出现不同程度的电阻率下降,占94.4%,还有5.6%的层因水淹程度低,电阻率下降不明显。从统计数据上看,水淹之后电阻率下降
6、这一特征十分普遍,是濮城和文中油田水淹层最主要的判断依据之一。图附1-1中是RFT测得的XP3W4井的部分曲线,从图中看出水淹程度最高的层,电阻率下降最明显。第26层原始地层电阻率为1.5 Q.m,现下降为0.5Q.m,表现为强水淹。自然电位幅度受储层渗透性、地层电阻率影响。渗透率越大,自然电位幅度越大,地层电阻率减少。油层水淹后,渗透率变大,电阻率减少,因而水淹层自然电位幅度变大。自然电位幅度受泥浆矿化度影响,单井之间自然电位曲线幅度变化很难比较,同一口井相同物性的油层与水淹层相比较,自然电位幅度变化明显。研究发现,文中油田一类储层大部分水淹层自然电位幅度增加。二类储层水淹层自然电位幅度变化
7、不明显,三类储层水淹层自然电位幅度无变 化(图 附1-2)。图附1-2水淹层自然电位幅度变化(郝振宪等)解结果级水淹油层电序号22、高阻水淹现象存在淡水水淹特征。淡水水淹导致高阻现象的发生,表现为在电阻率升高的同时,自然电位幅度明显减小。南阳油田解释实例如图附1-3,图 中15111534m为高阻强水淹层,电阻率高达110(中部正常值仅30.8);中子伽马呈高值,声波时差减小,自然电位幅度高;如15671574m为厚水层中部的局部高阻水层,自然电位幅度明显升高,中子伽马显著上升。3、自然电位形变识别法1)自然电位幅度增大从自然电位的原理可知,当储层物性及层厚相似的情况下,储层的电阻率越低,自然
8、电位异常的幅度越大。在统计的52 口井264层水淹层中,出 现9 7层明显的水淹层自然电位幅度增大,占36.7%。在自然电位幅度增大的97层中,一级水淹层出现这种现象尤为显著。如3-419井(图 附1 4)的第59层(油层)与第60层(2级水淹)相比,第59层物性好于第60层,但第60层的自然电位幅度明显比第5 9层的自然电位幅度大,其原因就是含水增多造成的。图附1-4 自然电位幅度增大(黄宏才等)5X592)自然电位基线偏移IU 4nSg t/就螳例超“腿图附1-5岔3 附 1-130井测井曲线及自然电位(SP)偏移现象(宋子齐等)在水驱油过程中,由于地层内部的非均匀性及重力作用的影响,水在
9、层内各部的推进速度各异,使油层部分水淹,引起自然电位基线偏移。自然电位基线偏移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水淹前后地层水矿化度的比值以及储层物性的差异程度。自然电位基线偏移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淹前后地层水矿化度的比值,二者的比值越大,自然电位基线偏移越大,表明油层水淹程度越高,自然电位这种基线的偏移现象在指示淡水水淹层方面,往往能见到较好的效果,图 附 1-5华北油田岔3 附1-130井第38号层为淡水水淹层,该层下界面自然电位SP偏 移 13m V,经单层试油日产油2 2 t,水 135m3,表明为强水淹层.水淹层自然电位基线偏移原理示意如图 附 1-6,引起自然电位曲线基线偏移的主要原因在于上、下两部
10、分地层的含水矿化度不同。对于非均质水淹层,油层被淡水水淹后,束缚水会受到局部淡化,导致基线偏移,以底部水淹为例,油层局部水淹后,三个部分产生的电动势不同。4、中子寿命测井识别水淹层热中子寿命测井通过测量热中子的衰减速率来记录地层中的热中子俘获截面。热中子俘获截面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地层中水的矿化度及化学成分,特别是氯的含量。因此,在产层注水开发过程中,热中子俘获截面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注入水及地层水的类型和产层的水淹程度。注入水及地层水的氯含量越高、油层水淹程度越强,水淹油层的宏观俘获截面就越大,热中子寿命就越短。图 附 1-7 是某井测井曲线图,图中FSIG为中子寿命测井得到的热中子俘获截面;PSX
11、O为冲洗带孔隙水体积;PSW为原状地层孔隙水体枳。由图可看出,该曲线变大的层位,正是物性好的层位,说明物性好的地层己水淹,而物性相对较差的层位,还没水淹或水淹程度相对较弱。图 附 1-6 水淹层自然电位曲线基线偏移示意图5、碳氧比(C/0)能谱识别水淹层油层碳含量高,水层氧含量高,计 算 C/0 就能够指示油水层。地层孔隙度为30%、含油饱和度为100%的油层,C/O 比 值 为 1.79;而含水饱和度为100%的水层,C/O 比值则为 1.55,所以C/O值的大小可以识别划分水淹层段。图 附 1一 8 为华北岔河集油田岔152-115井 32、33层的碳氧比测井成果图,两 层 C/O 数 值
12、 为 1.4251.460解释为强水淹层段,该井相对层位都已严重水淹。图 附 1-8碳 氧 比(C/O)能谱识别水淹层(宋子齐等)三、水淹层剩余饱和度的定量计算1、利用C/O测井计算So。剩余油是指宏观上具有水力连贯性分布的油,它包含了随着在颗粒表面的残留油,在生产压差下未受吸附的油可以沿油层流向井底。残余油指微观上无水力连贯性的油分布,在正常压差下,没有渗流能力;但在大的压差下或采用其它驱油(热驱动、化学驱动)方式下可以带出部分油量。用 C/O测井求S o时,在均匀砂岩储层:So=(c/o)(C/O)*K/(c/o)iin)z(c/o)*(附 1-1)而对于非均质储层砂岩储层SoS o =(
13、c/o)+0.8(5/C )-1.40.6,“碳酸盐岩层So(c/o)+1.8(5z/Ca)-1.581r ni.n2、利用介电常数测井计算So 据 看尔奥.1 9 8 2)图附1-9 介电常数,孔隙度与Sw的关系外,还有介电常数 ,它是衡量介质极化能力的一个宏观物理量。在介电测井中是利用探头发射3义1。7 微电磁波照射地层。然后用两个探头接受波的相位差及幅度比值,用图版计算e o 然后用e、Sw 图版计算S w,如图附1-9,介电测井求Sw方法仅适用于“淡水泥浆,6 215%的地层”。它对地层水矿化度不敏感,可以用来研究水淹层。3、中子寿命测井中子寿命测井可在套管井、裸眼井中使用,用于确定油
14、层中的残余油的饱和率Sor。利用脉冲中子源在油井中向地层发射快中子,经与原子核的多次碰撞减速为热中子,最终被原子核吸收,而放出俘获Y 射线。中子寿命是指从热中子产生到被俘获所经历的平均时间丁,单位为Us。显然,中子寿命T与地层对热中子的宏观俘获截面(单 位 cm)有关。越大,则T越小。地层对热中子的俘获能力,可由中子寿命测井响应方程式表示:tl=ma(l 4Vsh)+-Sw-S wl+(lSw)4)hc+Vslrsh(附 1-2)Sw _ Z,-Zma+(pma-Z/zc)+Vsh(Ema-Esh)(附 1-3)(Evv-Ehc)对于淡水油藏或注淡水水淹油藏,由于淡水与烧的相同,无法求出Sor
15、值,因而中子寿命测井仅适合于天然水驱油藏的高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求Sor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现场主要在油田注水中采用测一注一测(或多次测注)的方法来求取Sor参数。其原理是,第一次向井中注淡水后,中子寿命测井响应方程:E tl=m a(l 4Vsh)+-Sw w l+(lSw)*4 ,22 hc+Vsh-S sh(附 1-4)第二次向井中注高矿化度水后再测中子寿命。t2=ma(l 4Vsh)+4-Sw-w2+(lSw)6 Xhc+Vsh-sh(附 1-5)两式联立,提出S w,换算为S o r,贝 IJ:Sor=1 -Sw=1-(附 1-6)夕(,2 *,”)由于Xt2、2 t l 为测值,配
16、入的注入水X w l、Xw2为已知,故可用测一注一测的方法,在注淡水油藏中解决Sor计算的方法。4、利用电阻率测井及自然电位测井计算剩余油饱合度1)计算公式如前所述,淡水水淹层在强水淹阶段,随着Sw上升,R t上升。电阻率与Sw之间呈U形特征。但在中一高含水阶段,水淹层的电阻率指数I 与 Sw 在双对数坐标下仍为直线关系。尤其是早期注淡水,后期注污水的情况下,甚至在高一特高含水期,阿尔奇公式仍然适用。即:S:.=abRz(pmRt(附 1-7)由公式可见,Sw 的计算的关键是R z的计算。2)地层混合液电阻率Rz地层注水以后,地层水的矿化度发生很大变化,如果不能很好地计算R z,将不可能准确计
17、算S w,可用SP测井计算Rz。用 SP测井计算R z,首先应进行压滤电位和层厚等校正。第二节低阻油气层测井评价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含义可从3 个方面来理解:油气层的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油气层的电阻率低于邻近泥岩层的电阻率;油气层的电阻率虽然高于邻近水层和邻近泥岩层的电阻率,但油气层的电阻率比通常所说油气层电阻率范围(3 100Q.m)要低,属于低阻油气层。对于第3 种低电阻率油气层,在不同的油田,认识标准也不相同。例如,我国几个油田的低电阻率油气层(文留、商河西、利津和马岭油田)的电阻率就分别为0.7 2.5Q.m、2 3.3 C.m、3.6-6 0.m.2.6-6.0 0.mo因
18、此,通常所说的油气层电阻率范围可在低阻油气层电阻率范围的基础上来认识。值得注意的是,第 1 种低电阻率油气层解释难度最大,其原因是在电性上难以区分油气层与水层,因此,该种低阻油气层是国内外解释专家探讨的重点。一、低电阻率油气层类型及成因1、内因内因是指油气层本身岩性、结构、物性及地层水等因素的变化导致油气层电阻率减小。该类低阻油气层属于内因形成的低阻油气层。1)油气层中含有高矿化度地层水泥质砂岩储层由粒间孔隙、微孔隙、泥质和砂岩骨架(石英)等组成,而地层水主要储存在粒间孔隙中,当油气层粒间孔隙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高矿化度(低电阻率)地层水时,油气层电阻率必然减小,并随高矿化度水数量的增大,而逐渐减
19、小。例如:新疆塔北、文留、商河西、利津等油田,高或极高地层水矿化度是油气层电阻率减小的主要因素之一。2)油气层中含有较多的束缚水储层岩石细粒成分增多和粘土矿物的填充与富集,导致地层中微孔隙发育,微孔隙和渗流孔隙并存,微孔隙储集束缚水使储层束缚水含量增高。3)油气层微孔隙发育当油气储层中存在两组孔隙系统情况下(组是孔隙半径小于0.Um 的微孔隙系统,另组是粒间渗流孔隙系统),由于油气层微孔隙十分发育,并且微孔隙系统中存在相当数量的微孔隙水,使油气层的电阻率值减小。通常微孔隙十分发育的油气层在储层孔隙结构上压汞分析喉道半径分布图呈双峰分布,即喉道半径峰值分别为0.1 u m 左右和2.0-1 0.
20、O u m o4)岩性细和泥质含量高岩性细和泥质含量高的油气层受沉积旋回与沉积环境的控制,表现为岩石细粒成分(粉砂)增多或粘土矿物充填与富集,导致地层中微孔隙发育、微孔隙和渗流孔隙并存。这类微孔隙发育的地层束缚水含量明显增加,在高矿化度地层水作用下造成电阻率极低。5)骨架导电般油气储层的骨架是不导电物质(石英等),但当油气储层的骨架含有导电物质时,油气层电阻率降低。在新疆塔里木油田,经重矿物分析发现,在油气储层骨架中富含黄铁矿,部分井黄铁矿含量可占重矿物含量的9 5%,还有的井黄铁矿局部富集,呈浸染状、层块乃至团块状分布,大幅度降低了地层的电阻率.6)粘土附加导电性通常粘土颗粒表面均带负电荷,
21、而岩石中的水分子是一种电荷不完全平衡的极性分子,对外可显正、负两个极性,使粘土颗粒表面的负电荷可直接吸附极性分子中的阳离子(如N a,),这些被吸附的极性水分子称吸附水。被吸附的阳离子又可与极性水分子结合,成为水合离子,这些与阳离子结合的极性水分子称为结合水。这样,粘土颗粒表面的负电荷既可吸附极性分子中的阳离子,又可通过这些阳离子与极性水分子结合,在粘土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薄水膜,这一过程称为粘土水化作用。一般情况下,粘土颗粒表面的负电荷吸附的阳离子是不能移动的,但这种吸附并不很紧密,在电场的作用下,吸附的阳离子可以与岩石中溶液的其他水合离子交换位置,引起导电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粘土矿物的阳离子交换
22、(在泥质砂岩中,最常见的可交换阳离子是N a 、K M g 、C a*等离子)。由粘土矿物的阳离子交换产生的导电性称为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2、外因外因指外来因素导致油气层电阻率减小。该类低阻油气层属于外因形成的低阻油气层。1)、钻井液的侵入当油气层为轻质油气层时,该类油气层具有比重小、粘度低、流动性好等特点。在钻井过程中,井眼周围地层的轻质油气层很容易被泥浆滤液驱赶走。这些泥浆的侵入,使轻质油气层的电阻率减小,降低了轻质油气层与水层的深探测电阻率差异。2)、油气层、水层对比条件发生变化当油气层与水层中地层水不一样,而且差异很大时,降低了油气层与水层的电性差异。在冀东油田、渤海岐口油田、华北留
23、路油田发现这类油气层。通常遇到的水洗油藏、淡水破坏油藏均属此类。3)、侵入深与测井探测范围有限由于地层中存在裂缝等原因,泥浆侵入地层较深,泥浆滤液驱走井眼周围油气,使油气层电阻率降低(从测井结果上看是低阻)。3、复合成因以上所述几种典型成因可能在某一具体油藏中同时遇到,这样形成的低阻油气层被认为是复合成因造成的。二、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评价方法概述针对泥质砂岩油气储层,特别是低阻油气储层的情况,国外不少测井解释专家提出一些导电模型,例如:Crane(1990)等提出扩展阿尔奇公式(EAE);O livar等待(1991)提出泥质砂岩的颗粒电导率法;Charles(1995,1996)提出有效介质
24、模型(EMM);Givens(1987,1989)提出岩石骨架导电模型(CRMM)。这些模型对我国利用测井资料评价低阻油气储层具有一定的适用价值,但我国油气田的成因复杂,虽然在有些油田低阻油气层的一个(或几个)影响因素相同,但不同油田之间明显存在一些不同的影响因素,因此,我国不同油田必须根据各自的特点,研究相应的测井评价低阻油气层的方法。实 例 1:曾文冲(1991)结合国内外油田。剖析了国内外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类型及成因。列举了我国几个油田(文留、商河西、利津和马岭等油田)油层电阻率减小的影响因素是:高或极高地层水矿化度、砂岩中富含泥质及粒间一裂缝孔隙(双重孔隙结构)等,并提出一种新的双重孔隙
25、解释模型。他认为:(1)地层总的导电体积是由渗流特性完全不同的二部分孔隙的导电体积所组成,为二者之和。(2)上述的二部分孔隙体积是:地层的微孔隙体积、有效孔隙体积。(3)微孔隙的导电与渗流特性,可视为与邻近泥岩相同,即认为泥岩地层的束缚水饱含 度 Swi为 1,微孔隙系统的电阻率Rm=Rsh。(4)为简化起见,解释方程采用双水导电模型的形式。该解释模型的主要优点是:模型中的参数是可测真实参数,并具有严格的物理意义;微孔隙泛指地层中的微孔隙,不一定单纯是粘土中的微孔隙,也可能是岩性变细等引起的结果。该模型对国内外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评价具有实用价值。实例2:新疆塔北地区中新生界层段有两类油气储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物理测井实习指导书 电子版 地球物理 测井 实习 指导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