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目.pdf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目.pdf(1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目 录无机化学.1无机化学实验.5分析化学.11分析化学实验.16有机化学.19有机化学实验.27物理化学.34物理化学实验.40化工原理.44化工原理实验.47化工热力学.50化学反应工程.54化工工艺.57传递过程原理.68化工制图.74仪器分析.77电工学.81环境工程.84海洋资源化学.87生物化工.89精细化学品化学.94海洋腐蚀与防护.98化学文献检索.101金工实习.104化工设备机械基础.106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113无机化学开课院系:化学化工学院课 程 编 号:0 8 n o 2 1 0 1 2 2 7、0 8 1 1 0 2 1 0 1 2 2 9课程
2、英文名称:In o r g an i c C h e m i s t r y课程总学时:8 5含实验或实践学时:0推荐使用教材:无机化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总学分:5学 分:0编者: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出版时间及版次:1 9 9 4.4、第三版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无机化学化学专业学生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在大学一年级的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完成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上的过渡,使学生在听课、查阅参考书,自学等方面有一个突跃。本课程首先要深入浅出地讲授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如物质存在的形态、物质结构、热力学、动力学四大平衡的知识,为后继课程及化学实验打
3、下理论基础;又要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讲授周期表中各族元素,包括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单质的性质制备,化合物的性质及制备乃至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中学化学学习的基础上掌握近代无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熟悉其新兴领域。重点掌握元素周期律、原子和分子结构理论、四大平衡理论、重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实验课程配合,使学生初步具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为化学专业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及从事专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化学基础。考试形式:笔 试 为 主(最终成绩结合平时成绩给出)。授课模式:讲 授(多媒体辅助+学生参讲讨论)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H-早 下授课内容教学要求学 时第一章绪论了解化学发展史、化学
4、的分类,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发展史。1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化学的发展史,无机化学的发展第二章物质的状态、溶液和胶体掌握:气体定律及其应用;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关系;依数性的定量关系及其应用;胶体的特性。了解:气体扩散定律;气体分子运动论4第一节物质的状态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气体分子运动论液体的蒸发第一节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非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第三节胶体溶液溶胶的制备方法,溶胶的性质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第三章化学热力学初步掌握:各种状态函数的定义;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热效应、标准摩尔吉布斯自山能变、爆变的计算,化学反应的方向的判断及温度影响了解:反应热的测量5第一节热力学
5、第一定律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节热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热效应计算方法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反应热和温度对反应方向的影响,嫡,吉布斯自由能第四章化学反应速度掌握:质量作用定律;反应级数,阿仑尼乌斯经验公式了解:反应速率理论4第一节反应速率定义及表示方法第二节反应速率理论简介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第三节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第五章化学平衡掌 握:可逆化学反应的特性;标准态,标准平衡常数表示方法,平衡移动计算了解:经验平衡常数4第一节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第二节平衡常数经验平衡常数 标准平衡常数 平衡转化率第三节化学平衡的平衡移动浓
6、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第六章均相和多相平衡掌握:一元和多元弱酸碱的解离平衡,水解平衡、缓冲溶液和沉淀溶解平衡的有关原理和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了解:近代酸碱理论,活度、活度系数和离子强度的概念6第一节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强电解质溶液,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第二节溶液的酸碱性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和pH,缓冲溶液,酸碱理论第三节盐的水解盐溶液pH的计算,影响盐水解的因素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第七章氧化还原平衡掌握:氧化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能斯特方程及有关计算;电极电势的应用;元素电势图。了解:电解定律;常见化学
7、电源8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第二节电极电势原电池,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电极电势的应用第三节电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电解定律,分压定律,新型化学电源(自学)第八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掌握:四个量子数的意义及取值;运用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则正确书写核外电子排布式;正确理解核外电子排布式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以及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变化规律。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各类分布图8第一节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原子结构研究历史,波函数和原子轨道,量子数A-A-H-第一节核外电子的排布多电子原子的能级,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则第三节元素周期表及元素性质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周期性,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第九
8、章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理论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特点;正确判断分子的构型;用分子轨道理论处理简单双原子分子;分子的极性及分子间作用力了解:键长、键角等键参数概念8第一节化学键离 子 键(离子键的形成,特点)共 价 键(现代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键参数金属键理论第二节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第十章晶体掌握:四晶格能的计算;离子极化对性质影响了解:七大晶系,十四种点阵,晶体缺陷等基本概念2第一节晶体微观点阵结构晶体和非晶体,七大晶系,十四种点阵,晶体缺陷第二节离 子 晶 体 特 点,AB型离子晶体晶型第三节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特点,金属晶体的密
9、堆枳第四节离子极化离子极化力和变形性的影响因素,离子极化对性质影响第卜一章配位平衡掌握:离配位化合物命名;异构现象;晶体场稳定化能的计算和应用;配位平衡的移动的有关计算了解:鳌合物的特点及应用8第一节配位化合物基本概念配位化合物命名,类型,空间结构第二节配位化合物化学键理论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配位平衡常数,影响因素,配位平衡的移动第十二章P 区元素掌握:P 区元素的电子构型;卤素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氧族、氮族、碳族、硼族元素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一些基 本 概 念(惰性电子对效应,氢桥键,等电子体)了解:氢和稀有气体的有关性质14第一节第二节氧族元素第
10、三节氮族元素第四节碳族元素第五节硼族元素第六节氢和稀有气体第十三章S 区元素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掌握:s 区元素的电子构型;1重要化合物(氧化物、氨化物、氢氧化物等)性质及其递变规律;L i,B e 的特殊性第十四章d s 区元素掌握:d s 区和s区元素性质异同;C u (I)和 C u (I I),H g (I)和 H g (I I)的转换条件,配合物的形成;重要化合物的性质;2铜、锌副族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C u(I)和 C u(H)、H g(I)和 H g(n)的相互转化,贵金属的提取;I A 族 与 I B 族,1 I A 族 与 I I B 族之比较第十五章d区元素掌握:d
11、区元素的电子构型;T i,V,C r,M n,F e,N i 等重要化合物的性质8T i,V,C r,M n,Fe系元素,伯系元素,过渡金属通性第十六章稀土元素掌握:僚 1 系收缩及重要化合物的性质2注:授课模式指传统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学习参考书(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1.“无机化学”(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无机化学(上、下册),宋天佑,高等教育出版社。3.“大学化学”(上、下),傅献彩,高等教育出版社。4.G e n e r a l C h e m i s t r y (D a r r e l l D.E b b i n g,5l h E d i t
12、i o n,p u b l i s h e d b y H o u g h t o n M i f f l i nC o)o5.G e n e r a l C h e m i s t r y (K e n n e t h W.W h i t t e n,7 1 E d i t i o n,S a u n d e r s C o l l e g e P u b l i s h i n g)o无机化学实验开课院系:化学化工学院课程编号:081102102221、081102102223课程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课程总学时:102 总学分:3含实验或实
13、践学时:学 分:推荐使用教材:基础化学实验(I)编者: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校合编一-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无机部分)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2003 年 7 月,第 1版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经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实验,训练学生正确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作风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和联想。在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尽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部分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与操作,锻炼学
14、生对实验关键问题的把握能力,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本课程要求学生实验前充分预习,认真实验并记录,实验后认真写实验报告。要求教师仔细备课,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实验结束后,检查学生的实验结果。考试形式:考查。由预习报告、预习效果、实验态度、操作技能、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及期末考查综合评定。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目标、授课模式(指传统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项目序号实验、实习授课内容学时(周)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发性实验1仪器的认领与洗涤,有效数字运算方法42溶液的配置和滴定操作43制备氯化钠(粗盐的提4纯)4三草酸 合 铁(山)酸钾的制备4
15、5I;八+广平衡常数测定-一滴定操作46反应焰变的测定47化学反应速度与活化能48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P H计的使用49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41 0磺基水杨酸合铁(I I I)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51 1综合实验:表面处理技术(山大基础化学实验I,1 6 1页)61 2期末实验考试41 3卤素,氧,硫41 4氮族41 5硅,硼,铝,锡,铅41 6S 区金属41 7d s 区金属铜,银,锌,镉,汞41 8d区金属铝,钵,铁,钻,银41 9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 鉴 定(补充实验)52 0植物、土壤中某些元素的鉴定62 1设计实验:从海带中提取碘42 2设计实验:由废铝箔
16、制备硫酸铝或零排放制备聚铝42 3设计实验:含 铭(VI)废液4的处理24设计实验:复合肥中总氮含量的测定4附:实验目的和要求序号实验名称学时实验目的和要求1仪器的认领与洗涤,有效数字运算方法4了解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学习方法,化学实验规则;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规格:学会刷洗、洗涤剂洗涤玻璃仪器,学会电子天平的使用;掌握有效数字,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概念2溶液的配制和滴定操作41学习试剂的取用,台秤的使用等基本操 作2学习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直接水容法,介质溶法,稀释法3掌握酸式,碱式滴定管的洗涤,涂油和排气泡法4学会酸式,碱式滴定管的使用5学会移液管的洗涤和使用6学会正确掌握滴定终点3制备氯化钠
17、(粗盐的提纯)41掌握提纯氯化钠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溶解,沉淀,常压过滤,蒸发浓缩,结晶利烘干等基本操作 3 了解Ca Mg S O F等离子的定性鉴定4三草酸合铁(in)酸钾的制备41以自制草酸亚铁为原料制备铁的化合 物2 了解2价铁和3价铁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其离子的鉴定方法5G 右+广平衡常数测定一一滴定操作4测定1-r +i2的平衡常数,加强对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理解并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练习滴定操作6反应燧变的测定4测定过氧化氢稀溶液的分解热,了解测定反应热效应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学习温度计,秒表的使用和简单的作图方法7化学反应速度和活化能4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过二
18、硫酸镇和碘化钾反应的反应速率,并计算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活化能8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一一pl l 计的使用4测定醋酸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进一步掌握滴定原理,滴定操作及正确判断滴定终点,学习使用pH 计9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4学会装配原电池,掌握电极的本性,电对的氧化型或还原型物质的浓度,介质的酸度等因素对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产物,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了解化学电池电动势1 0磺基水杨酸合铁(I H)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5了解光度法测定配合物的测定及其稳定常数的原理和方法,测定P H 2.5时磺基水杨酸合铁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1 1表面处
19、理技术61 了解氧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2 了解非金属电镀前处理一化学 镀 的 原 理 和 方 法 3 了解电镀的原理 及 操 作 方 法 4 了解钢铁发蓝,铝阳极氧化的原理及处理方法1 2期末实验考试41 3卤 素 氧 硫41学习卤化氢的制备方法并验证其性质 2 掌握卤素单质和离子的氧化性,还 原 性 变 化 规 律 3掌握卤族含氧 酸 盐 的 性 质 4 了解卤素离子的鉴定方法 5 掌握过氧化氢,硫化氢及硫的不同价态含氧化物的主要性质6掌握实验室制备金属硫化物的生成和溶解条件 7掌握不同价态硫离子的分离和检出方法1 4氮族41 验证亚硝酸,硝酸及其盐的部分性质,掌 握 离 子 鉴
20、定 2 了解白磷的性质,验证磷酸盐的溶解度,掌握磷酸根离 子 的 鉴 定 3 掌 握 价 A s(I I I),S b (I I I),B i(I I I)氢氧化物的酸碱性,还原性,五价态氧化性,以及硫化物生成与溶解的变化规律1 5碳 硅 硼 铝 锡 铅41掌握一氧化碳的制备及其性质2 掌握碳酸盐和硅酸盐的水解性,硼酸和硼砂的重要性质与鉴定,了解利用硼砂珠实验对某些物质进行初步鉴定的操作方法及 现 象 3掌握锡(n)锡(N)铅(I I)氢氧化物的酸碱性,锡(n)的还原性,铅(I V)的氧化性,锡,铅难溶盐的生成与性质。1 6S区元素41熟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某些盐类的溶解 性 2 学习焰色反应的
21、操作方法。3利用 N a K N H J,Ca2*,B a2 等离子的特性,自行设计方案对混合液中各离子进行分离和检出。1 7d s 区 金 属 铜 银 锌 镉 汞41学习掌握铜,银,锌,镉汞的氢氧化物和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2 掌握铜和汞的氧化态变化1 8d区金属41学习和掌握铁,钻及银的氢氧化物及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2 学 习 和 掌 握 M的氧化性及其变化规律3学习和掌握M的还原性及其变化规律4学习掌握F e*F e3 Co2,N 等离子的鉴定方法5学习掌握钛帆铭 铳 各 元 素 氧 化 态 的 氧 化还原性,难溶格酸盐的生成和溶解以及铭的鉴定1 9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5巩固和进一步掌
22、握一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常见阳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和检出方法及其巩固检出离子的操作20植物,土壤中某些元素的鉴定61增加学生对探索大自然的兴趣2 了解从植物,土壤中分离和鉴定化学元素的方法2 1设计实验:从海带中提取碘41设计升华提取单质碘的仪器装置,画出装置图2找出合适的提取方法2 2设计实验:山废铝箔制备硫酸铝或零排放制备聚铝4设计制备硫酸铝的实验步骤2 3设计实验:含铭废液的处理4设计对含倍(V I)废液处理的方案及含量的测定方法24设计实验:复合肥中总氮含量的测定41 学会肥料样品式样溶液的制备方法2掌握蒸播法的原理和方法授课模式(指传统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等)采用课堂讲授,
23、讨论,作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参考书(注明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1.无机化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三版2.无机化学实验,青岛海洋大学等,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3.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三版4.无机及分析化学,南京大学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三版分析化学开课院系:化学化工学院课 程 编 号:081102101231课程英文名称: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总学时:51含实验或实践学时:推荐使用教材:分析化学总学分:3学 分:编者:武汉大学主编出版
24、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2000年3月,第四版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分析化学课是化学类、生物类以及医学、地质、环境类等专业学生的主干基础课之一,它的理论和方法不仅是分析化学专业的基础,也是其它一切与化学有关的专业的基础。定量分析化学课在教给学生基本的分析化学原理和方法的同时,使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定量分析化学课的目的和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掌握常量组分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2.掌握分析测定中的误差来源、误差的表征,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与表达以及有效数字的意义与应用。3.了解定量分析中常用
25、分离方法的原理及应用。4.了解吸光光度法的原理及应用。5.初步了解分析化学在化工、医药、生物、信息、能源等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其他学科的新技术、新成就对分析化学的促进与发展。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清定量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且要让学生懂得建立这些概念和理论的化学处理方法和思维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提倡创新精神。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的系统性和方法的实用性的有机结合;理论课与实验课紧密配合、相辅相承;在阐明经典定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注意向学生介绍分析化学的新进展、新成果、前沿课题,以拓宽学生眼界、启发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考试形式:期末闭卷考试为主(70%),期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工程 工艺 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