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复习资料(人卫7版).pdf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人卫7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复习资料(人卫7版).pdf(1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化复习资料第一章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约占人体固体成分的4 5%左右。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组织器官中。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各种生命功能的直接执行者,在物质运输与代谢、机体防御、肌肉收缩、信号传递、个体发育、组织生长与修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特点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令 编码氨基酸:自然界存在的氨基酸有3 0 0余种,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 0种,且具有自己的遗传密码。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 6%。令 每1 0 0 m g样品中蛋白质含量(m g%):每克样品含氮质量(m g
2、)X6.2 5 X 1 0 0o氨基酸的分类令 所有的氨基酸均为L型 氨 基 酸(甘氨酸)除外。令 根据侧链基团的结构和理化性质,2 0种氨基酸分为四类。1.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甘 氨 酸(G l y)、丙 氨 酸(A l a)、缴 疑(V a i)、亮 氨 酸(L e u)、异亮氨酸(l i e)、苯 丙 氨 酸(P he)、脯氨酸(P r o)o2.极性中性氨基酸:色氨酸(T r p),m 酸(S e r)、陶 酸(T y r)、半胱氨酸(C y s)、蛋 氨 酸(M e t)、天冬酰胺(A s n)、谷胺酰胺(g i n)、苏 氨 酸(T hr)o3.酸性氨基酸:天 冬 氨 酸(A s
3、p)、谷 氨 酸(G l u)o4.碱性氨基酸:赖 氨 酸(L y s)、精 氨 酸(A r g)、组 氨 酸(H i s)。令 含有硫原子的氨基酸:蛋 氨 酸(又称为甲硫氨酸)、半胱氨酸(含有由硫原子构成的筑基一S H)、胱 氨 酸(由两个半胱氨酸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令 芳香族氨基酸: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令 唯一的亚氨基酸:脯氨酸,其存在影响a-螺旋的形成。令营养必需氨基酸:八种,即异亮氨酸、甲硫氨酸、缴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可用一句话概 括 为“一家写两三本书来”,与之谐音。氨基酸的理化性质令 氨基酸的两性解离性质:所有的氨基酸都含有能与质子结合成N H4
4、+的氨基;含有能与羟基结合成为C 0 C T 的竣基,因此,在水溶液中,它具有两性解离的特性。在某一 p H 环境溶液中,氨基酸解离生成的阳郭子及阴离子的趋势相同,成为兼性离子。此时环境的p H 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p l),氨基酸带有的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不泳动。p l 值的计算如 下:P:=l/2 (p K,+p K2),(p Ki 和 分 别 为 a-竣基和a -氨基的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值)。令 氨基酸的紫外吸收性质,吸收波长:2 8 0 n m,结构特点:分子中含有共辄双键/光谱吸收能力: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令 呈色反应:氨基酸与前三酮水合物共加热,生成的蓝紫色化合物在 570nm波
5、长处有最大吸收峰;蓝紫色化合物=(氨基酸加热分解的氨)+(前三酮的还原产物)+(一分子玮三酮)。肽的相关概念令 寡 肽:小 于 10分子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令 多 肽:大 于 10分子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令 氨 基 酸 残 基:肽链中因脱水缩合而基团不全的氨基酸分子。令 肽 键: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酰胺键。令 肽单元:参与肽键的6 个原子C a-C、0、N、H、Ca2位于同一平面,组成肽单元。三、蛋白质分子结构特点见 表 l-lo表 I T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比较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定指蛋白质蛋白质主链的整条肽链各亚基X分子中氨局部空间结构、中所有原间的空基酸的排不 涉 及 氨 基 酸子在
6、三维间排布列顺序残基侧链构象空间的排布位置表现a-螺旋、B-折结构域、模亚基聚形式叠(片层)、体转角、无规卷曲(锌指结构)维系犍肽 键(主要)二硫键(次要)氢 键次级键(疏水作用、盐键、氢键、范德华力)亚基间的次级键特殊脯 氨 酸 的 存 在或者多个谷、天冬 氨 酸 的 存 在都会干扰a-螺旋的形成令 模 体:蛋白质分子中,由两个以上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并发挥特定的作用。令 锌指结构:是一个典型的模体,由一个a-螺旋和二个反平衡的B-折叠的3 个肽段组成,具有结合锌离子的功能。令 分 子 伴 侣:能够可逆地与未折叠肽段的疏水部分结合随后松开,引导肽链正确折
7、叠的存在于细胞内的一类蛋白质,也对蛋白质二硫键正确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四、蛋白质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关系令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具有相似一级结构的多肽或蛋白质,其空间构象及功能也相似。令 分 子 病:由于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其功能改变而产生的疾病。五、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令蛋白质空间结构由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令 血 红 蛋 白(H b)由四个亚基组成,两个a亚基,两个B亚基。记忆要点如下:/血红蛋白分子存着紧张态(T)和松弛态(R)两种不同的空间构象。/T型和氧分子亲和力低,R型与氧分子的亲和力强,四个亚基与氧分子结合的能力不一样。,第一个亚基与氧分子结
8、合后,使H b分子空间构象发生变化,引起后一个亚基与氧分子结合能力加强(正协同效应)。/肌红蛋白分子只有一个亚基,不存在变构效应令协同效应:指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此寡聚体中的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的结合能力。促进作用则为正协同效应;反之为负协同效应。令 变 构 效 应:蛋白质分子的亚基与配体结合后,引起蛋白质的构象发生变化的现象。令 结 构 域:大分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叠得较为紧密,各行使其功能,称为结构域。疯牛病:是由肮病毒蛋白引起的一组人和动物神经退行性病变,具有传染性、遗传性或散在发病的特点。生物体内含有正常的a-螺旋形式的P r P c,转变
9、为异常的B -折叠形式的P r P S c具有致病性。六、蛋白质重要的理化性质及相关概念令 蛋白质的等电点:当蛋白质在某一 pH溶液中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带有的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 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体内的蛋白质等电点各不相同,大多数接近于P H 5.0/碱性蛋白质:鱼精蛋白、组蛋白 酸性蛋白质:胃蛋白酶、丝蛋白,蛋白质处于大于其等电点的p H 值溶液中时、蛋白质颗粒带负电荷。反之则带有正电荷。令 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的两个因素:水化膜、表面电荷。令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导致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10、变性的本质:二硫键与非共价键的破坏,不涉及肽键的断裂,变性后特点:生物学活性丧失、溶解度下降、粘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易被蛋白酶水解/变性的因素:加热、乙醇、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及生物碱试剂等/蛋白质复性: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蛋白质的凝固作用:蛋白质经强酸或强碱变性后,仍能溶解于该溶液中。若 调 节 p H 值至其等电点时,变性蛋白质呈絮状析出,再加热,形成坚固的凝块。蛋白质的复性:若蛋白质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蛋白质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称为复性。令 蛋白质的紫外吸收:含有具有共物双键的三种芳香族氨基酸,于2 8 0
11、n m 波长处有特征吸收峰。令蛋白质的呈色反应:/荀三酮反应:蛋白质水解后可产生游离的氨基酸,原理同前/双缩胭反应:肽键与碱性硫酸铜共热,呈现紫色或红色。氨基酸不出现此反应,当蛋白质不断水解时,氨基酸浓度上升,其双缩胭呈色浓度逐渐下降,因此可以检测蛋白质的水解程度。七、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令透析:利用透析袋把大分子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分开的方法。令 超 滤 法:应用正压或离心力使蛋白质溶液透过有一定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的方法。令 丙酮沉淀:0-4 低温;丙酮的体积1 0 倍于被沉淀蛋白质;蛋白质沉淀后应迅速分离。令 盐 析:硫酸镂、硫酸钠或氯化钠等中性盐放入蛋白质溶液中,破坏水化膜并中和表面电荷,导
12、致蛋白质胶体的稳定因素去除而沉淀。令 免疫沉淀法:利用特异抗体识别相应的抗原蛋白,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蛋白质混合溶液中分离获得抗原蛋白的方法。令 电 泳:蛋白质在高于或低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向正极或负极泳动。/S D S-P A G E 电泳:加入负电荷较多的S D S (十二烷基磺酸钠),导致蛋白质分子间的电荷差异消失,此时蛋白质在电场中的泳动速率只和蛋白质颗粒大小有关,用于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等电聚焦电泳:在电场中形成一个连续而稳定的线性p H 梯度,电泳时被分离的蛋白质泳动至其等电点相等的p H 值区域时,净电荷为零不再受电场力移动,该法用于根据蛋白质等电点的差异进行
13、分离。令 层 析:待分离蛋白质 溶 液(流动相)经过一个固态 物 质(固定相)时,根据溶液中待分离的蛋白质颗粒大小、电荷多少及亲和力等,使待分离的蛋白质在两相中反复分配,并以不同速度流经固定相而达到分离蛋白质的目的。/阴离子交换层析:负电量小的蛋白质首先被洗脱/凝胶过滤:分子量大的蛋白质最先洗脱令 超 速 离 心:既可分离纯化蛋白质也可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对于球形蛋白质而言,沉降系数S大体上和分子量成正比关系/S (未知)/S (标准)=M r (未知)/M r (标准)2/3八、多肽链氨基酸序列分析方法及关键试剂名称氨基酸序列分析令 步骤一:分析已纯化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令步骤二:测定多肽链
14、的氨基末端与竣基末端为何种氨基酸。以前用二硝基氟苯,现多用丹酰氯令 步骤三:将肽链水解成片段(表1-2)。表1-2三种肽链水解方式的比较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质酶演化氢法作用赖氨酸或精氨酸竣基侧芳 香 族 氨 基竣 基 侧 的 肽甲硫氨酸竣 基侧的部位的肽键键肽键令 步骤四:测定各肽段的氨基酸排列顺序,采 用E d m a n降解法,试剂为异硫氟酸苯酯令 步 骤 五:统计学分析,组合排列对比,得到完整肽链氨基酸排列顺序通过核酸来推演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的步骤:令 步 骤 一:分离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令 步 骤 二:测定D N A序列令 步骤三:排列出m R N A序列令 步骤四:按照三联密码的原则推演
15、出氨基酸的序列蛋白质空间结构测定蛋白质二级结构含量测定:圆二色光谱法,测a-螺旋较多的蛋白质时,结果较为准确。蛋白质三维空间结构测定:X射线衍射法和磁共振技术。第二章-、核酸的分类、细胞分布、核酸元素组成特点及碱基、核昔、核甘酸的化学结构令核酸是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生物体所含有的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天然存在的核酸根据其分子的物质组成不同分为两大类:D N A与R N AO令核酸的元素组成:主要由碳、氢、氧、氮、磷组成,磷的含量较为稳定,占核酸总量的9-1 0吼令基本组成:核酸的基本组成是核甘酸。二、核昔酸间的连接方式3 ,5-磷酸二酯键;5 末端是指在D N A或R N A链中末端为
16、5-磷酸基,未形成磷酸二酯键的一端;3 末端是指在D N A或R N A链中末端为3,-0 H,未被酯化的一端;各种简化式书写时都是5,一31其读向都是从左到右,所表示的碱基序列也都是从5,端 到3,端。三、两类核酸(D N A与R N A)性质的异同详见表2-1 o表2-1 D N A与R N A性质的比较D N AR N A名称脱氧核糖核甘酸核糖核甘酸碱基组成A、T、C、GA、U、C、G戊糖组成B -D-2-脱氧核糖6 -D-核糖类型D N Am R N A、t R N A、r R N A 等核甘酸/脱氧核甘酸d A T P、d T T P、d C T P、d G T PA T P、U T
17、 P、C T P、G T P分布部位9 8%在细胞核中2%在线粒体中9 0%分布于胞液1 0%分布于细胞核基本结构反 向 平 行 互 补 双 螺旋单链无规卷曲与蛋白质的结合主要与组蛋白结合r R N A与核蛋白体结合稀有碱基不含有t R N A 含有 1 0-2 0%的稀有碱基主要生物学功能储存遗传信息传递及表达遗传信息理化性质多元酸、线性高分子、粘度大易在机械力作用下断裂分子小,粘度小纯品时 0D260/OD28O1.82.0连接键3 ,5-磷酸二酯键光波最大吸收值2 6 0 n m附近四、D N A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要点及碱基配对规律,了 解D N A的高级结构形式详 见 表2-2 o表
18、2-2 D N A分子结构的比较D N A 一级结构D N A二级结构D N A高级结构定义核 甘 酸 的 排列顺序D N A的双螺旋结构 在双螺旋结构的基础上,进 一 步 折 叠,在蛋白质的参与下组装成为的致密结构结构特点碱 基 的 排 列顺序3 ,5,-磷酸二酯键反向、平行、互补、双链右手螺旋结构D N A结构的多样性核 小 体、核小体卷曲及柱状结构折叠等形成超螺旋形式稳定性的维系磷酸二酯键纵向:碱基的堆积力横向:配对的氢键五、m R N A、t R N A二级结构特点及r R N A的类型和其它小分子R N Am R N A、t R N A、r R N A结构特点见表2-3。其它小分子R
19、 N A种类及功能见表2-4 o表2-3三种 常 见R N A的比较m R N At R N Ar R N A名称信 使R N A转 运R N A核 糖 体R N A主要功能蛋 白 质 合 成 的 直接模板氨基酸的运载载体核蛋白体的组成成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比例约 占 总R N A的5%约 占 总RNA的最多,占 总R N A的1 0%-1 5%7 5%-8 0%二级结构单 链二 级 结 构:三叶草形三 级 结 构:倒L型花 状结构特八占、5 端 桶*m7G p p p N帽结构3端 带 有p o l y A尾结构中 间 是 遗 传 信 息编码区从5 至3 端分别 是D HU环、反密 码 子 环、
20、T V环,至3,端为C C A-0 H原核真核大 亚基2 3 S、5 S2 8 S、5 S小 亚基1 6 S1 8 S分布胞 核胞 质胞 质表2-4其 它 小 分 子R N A种 类 及 功 能名 称功 能h n R N A核 内 不 均 一R N A成 熟m R N A的前体s n R N A核 内 小R N A参 与h n R N A的 剪 接、转运s n o R N A核 仁 小R N A r R N A的 加工与修饰s c R N A/7 S L-R 2A胞 质 小R N A蛋 白 质 内 质 网 定 位 合 成 的 信 号 识 别 体组 成 成 分六、D N A (热)变性、复性及分
21、子杂交的概念。令D N A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温度、p H、离子强度)作用下,D N A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 N A双螺旋结构松散,成为单链的现象。/D N A变性只改变其二级结构,不改变核昔酸排列顺序。/D N A的增色效应:D N A变性过程中,在紫外区2 6 0 n l i 1处的O D值增加,并与解链程度有一定比例的关系。/D N A解链温度:D N A的变性从开始解链到完全解链,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期间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5 0%的温度称为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T m)。/T m值高低与其分子所含碱基中的G C含量相关,G C含量越高,T m值越大。令
22、D N A复性:变性D N 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互补链可重新配对一,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退 火:热变性的D N A经缓慢冷却后复性的过程。令分子杂交:D N A变性后的复性过程中,如果将不同种类的D N A单链分子或R N A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两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在适宜的条件下,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间形成杂化双链的现象。七、核酸酶的概念及性质令 核 酸 酶: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根据酶解底物的不同分为D N A酶和R N A酶。令核酸内切酶:可以在D N A或R N A分子内部切断磷酸二酯键的酶。令核酸外切酶:仅能水解位于核酸分子链末端核昔酸的酶。根据其作用的
23、方向性,分 为5,一 3,或3,一5,核酸外切酶。令 核 酶:具有催化功能的R N A分子,底物是核酸,属于序列特异性的核酸内切酶。令 催 化 性D N A:人工合成的具有序列特异性降解R N A功能的寡聚脱氧核昔酸片段。第三章-、酶及生物催化剂的基本概念;酶的分子组成及相关概念如酶蛋白、辅助因子(辅酶、辅基)、全酶、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等见表3-1 o表3-1酶及酶的相关概念概 念说 明酶由活细胞合成,对其特异性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机体内催化各种代谢反应最主要的催化剂。生物催化剂包括酶及核酶两个概念。核酶是具有高效、特异催化作用的核酸,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的生物催化剂,主要是参与
24、R N A的剪接。酶及核酶两个概念都要提及。单体酶仅具有三级结构的酶寡聚酶由多个相同或不同亚基以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酶多酶体系由几种不同功能的酶彼此聚合形成的多酶复合物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多功能酶一些多酶体系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整合,多种不同催化功能存在二条多肽链中喀咤核昔酸从头合成的酶单纯酶仅由肽链构成的酶胭酶、淀粉酶、脂酶等结合酶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的酶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全酶只有全酶才有催化作用辅助因子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疏松的辅助因子,可用透析或超滤方法去除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紧密的辅助因子,不能用透析或超滤方法去除金属离子多为酶的辅基金属酶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且与酶结合紧密
25、,提取过程中不易丢失竣基肽酶、黄喋吟氧化酶金属激活酶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但与酶结合疏松已糖激酶、肌酸激酶酶的必需基团酶分子中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结构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区域,包含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单纯酶与结合酶的活性中心令 对单纯酶来说,活性中心就是酶分子在三维结构上比较接近的少数几个氨基酸残基,但通过肽链的盘绕、折叠而在空间构象上相互靠近;活性中心的常见必需基团:H is残基的咪唾基、S e r残基的羟基、C ys残基的筑基及G lu残基的Y-竣基。令对结合酶来说,辅酶分子或辅酶分子上的某一部分结构往往就是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 复习资料 人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