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导学案.pdf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导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导学案.pdf(1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引言.2第 一 章 声 现 象.3第 二 章 物 态 变 化.11第 三 章 光 现 象.23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34第 五 章 物 体 的 运 动.49参考答案.61引 言 导 学 案一 学习目标:1 .提高学习物理学的兴趣;2.通过观察实验,体验物理学的有趣性;3 .通过动手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无穷趣味,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导学流程:【活动一】|司丫 论1 .长蜡烛先灭还是短蜡烛先灭?.2.小金鱼肝被煮熟吗?.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自己总结结论,然后教师引导解释原因.活动二摘 干 活 他同学们课前准备如下器材,准备课堂上做实验:玻璃杯和水、生鸡蛋、汤匙、盐、磁铁、玻璃板薄铁板和纸板
2、、铁质回形针和细线、一元硬币若干、蜡烛一小截.1.透过盛满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发现:;2.回 形 针 和 磁 铁 中 间 放 玻 璃 板 薄 铁 板 和 纸 板 时,结 果:,自主空间3 .把生鸡蛋放入盛大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发现鸡蛋沉底,然后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慢慢溶解,结果;然后再向杯中加水,观察结果,4 .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根;如果是硬币呢?枚.覆意,杯孑中的水一定要装礴峨/但也要谨意系要让水洪出未/【活动三】口 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三页 富兰克林对“天电”的探索一文,总结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 .发现并提出问题,2.做出猜想和假设,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 .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数据,5.评论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6 .得出结论,7 .提出新的问题.【活动四】按照科学探究的般步骤完成 W W W 5.1.2.,3.,4.,5.,6.,7.三、教后反思2 1.1声音是什么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体验,初步了解声音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2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3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4、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 了解声音是一种波,声波具有能量。5 初步养成使用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的习惯,感受物理学的真实性以及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二、导学流程自主空间活动一:取出一张纸,怎样使它发出声音?比比看,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活动二:拿出一杯水和一只空杯子(可用其它辅助器材),怎样使水发出声音?比比看,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活动三:你见过气体能发出声音吗?说出你的事例或演示给同学们看。活动四:通过观察和感受各种发声的物体,我们得到:声音是由于物体而产生的;通过阅读课文,我们知道 叫声源,、都能发出声音,因此它们都可以作为声源。活动五:将一铁制茶杯(或衣架)
5、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别人用铅笔轻敲时,你听到什么?当你将细绳两端绕在食指并堵在两耳上,重复上面的操作,感受一下声音的变化是:,由此可知,体可以传声,并 且 它 的 传 声 效 果。活动六:在家中或宿舍里,两手各拿一小石块,将它们浸在深水中并相互撞击,能否听到声音?答案是,由此可知,体也能传播声音。活动七: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靠 气传播的,从而可以知道,体也可以传播声音。活动八: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入玻璃罩内,并用抽气机逐步抽去玻璃罩内空气,我们听到 声 音 越 来 越,最后几乎,我们可以推理:当罩内成真空(一点空气也没有)时,我们将。根据活动五至八小结:声音可以在 体、体、体中
6、传播,但不能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中传播。活动九:阅读课文“声音是一种波”可 以 知 道:我 们 听 到 的 声 音 是 一 种,叫波,即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活 动 十:举 一 个 你 认 为 最 典 型 的 事 例 来 说 明 声 音 的 传 播 需 要 时 间。阅读课文可知:通常情况下,声 音 在 空 气 中 的 传 播 速 度 为,在水中为,在钢铁中为。活动十一: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增强喇叭的音量,发现烛焰,由此可知声音具有,叫 能,在 医 药 上,人 们 用 声 波三、达标检测(附后)四、教后反思3 1.1声音是什么达标检测1、物体的 发出声音,物体
7、时,发声停止。2、上课时,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老师 的 声 带,使 空 气 中 产 生,再使学生的耳膜。3、在1 5 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约为 米,我们无法听到宇宙中的声音,是因为声音不能在 传播。4、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悬挂的泡沫球弹起,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在 中激起向四周传播的声波从而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发声。5、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会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是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但空气仍在振动6、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
8、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传声介质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D.声音在空气传播速度与光速相等7、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小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音8、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声的传播路径问题时,用细棒轻轻敲打盛有水和金鱼的玻璃鱼缸,金鱼立即受惊四散,则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鱼缸一空气一水鱼 B.空气一水一鱼C.鱼缸一水一鱼 D.水一鱼4 1.2声音的特性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9、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2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3 了解音色也是辩别声音特征的一个要素。4 能了解响度与频率都相同而音色不同的声音的波形是不同的。5 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速度的不同。6 会估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二导学流程活动一: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各种不同的声音,越丰富越好活动二:探究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如 何 使 敲 鼓(或 锣)的 声 音 更 响 些?常 用 的 简 单 方 法 是,这种做法能使鼓发出的声音更大,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你能否想出一种方法来显示?实际做一做,验证你的猜想。声音的
10、强弱叫,振动的幅度叫.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活动三: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用张硬纸片快拨木梳的齿,听 到 的 声 音 较:再 用 它 慢 拨 木 梳 的 齿,听到的声音较。将齿轮固定在小电动机的转轴上,用它敲打塑料片,感受塑料片发出的声音;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将听到声音变。(或者参考课后塑料尺实验)声音的高低叫;振动的快慢用 来表示,它指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单位为,简称为,符号为。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通常情况下,女子说话的音调比男子 O活动四:用几种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即使它们的响
11、度、音调相同,我们是否仍可将它们区分出来?班主任在教室外讲话时我们一听就能知道,这跟什么有关呢?音色声音的另一个特性各种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出响度与音调都相同的声音,由于音色不同,人们对声音的感觉也不一样。活 动 五:我 们 已 学 过 的 反 映 声 音 的 物 理 量 有、,人们把响度、音调、音色叫做声音的。活动六:阅读课文中的“生活物理社会”的 曾候乙编钟迄 今 为 止,人 们 用 这 套 编 钟 还 能 演 奏 古 今 乐 曲,且音域,音色自主空间三、达标检测(附后)四、教后反思5 1.2声音的特性达标检测1、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越大,音调越高。2、响度跟发声
12、体的 有关,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3、声 音 的 三 个 特 征 是、,我们能分辨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就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4、大合唱时,有人说:“这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这 里 的“高”是指声音的;大合唱的声音比独唱声音的 大。5、挑选瓷器的时候,常常要轻轻敲击它,根据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它是否有瑕疵,这是利用了声音的 来判断的。6、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振幅 B.频率 C.响度 D.音色7、比较水牛和蚊子的叫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牛的音调高、响度大B.水牛的音调低、响度小C.水牛的音调高、响度小D.水牛的硬调低、响度大8、锣鼓震天响,声音传远方,这是由于鼓皮
13、振动的A.振幅大 B.音色好C.音调高 D.频率高9、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会逐渐改变B.音调会逐渐改变C.响度会逐渐改变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会逐渐改变()()()()10、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调变高,可采取的方法是A.将拉紧的琴弦放松些B.缩短发声部分的长度C.增加发声部分的长度D.用更大的力拉动弦线6 1.3令人厌烦的噪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认识噪声。2初步知道噪声的来源和危害。3能区别乐音与噪声。4 了解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是控制噪声声源、阻断噪声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5学会减少噪声的基本方法。6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7 了解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二导学流程活动一:利用文具
14、盒、书、桌、凳等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请同学们感受并小结。有些声音是动听的、令人 的乐音,波形有些声音是难听的、令人 的噪声,波形活动二:结合课本与生活实际,讨论噪声的来源并尝试分类(可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等)活动三:探索噪声的危害在同学中选出一名“抗噪声志愿者”,让他坐在凳子上,让不同的同学对着其制造各种各样的噪声,观察其脸色的变化,也可让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小结噪声的危害:开放性答案,大家畅所欲言活动四:阅读课文中的“生活物理社会”声音的级别和人的感觉1、声音强弱的单位是2、20 d B 是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5、_ _ _ _ _ _ _ _ _ _ _3、超过 分贝的噪声对人听力造成损伤4、为了有利于学习,教室中的声音应不超过 分贝5、在城市的交岔路口会有个显示器,它是专门用来显示噪声大小的,它叫活动五:噪声的控制1、举出你所知道的控制噪声的6 个事例2,大家讨论哪些方法或原理是相同的?3、小结控制噪声的常用方法:(1)在 处控制噪声(包括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2)在 中控制噪声(主要方法是隔声、声和 声)(3)在 处减弱噪声(如戴护耳器、耳塞、耳罩、头盔等)4、分析课文1 8页中的图1-20,分别指出图中控制噪声的方法分别是哪一种?自主空间活动六:从环保角度来讲噪声的涵义是分析事例:在上自习
16、课时李明边做作业边轻声哼声流行歌曲是不是噪声?讨论:在公共场所为了不影响他人,我们说话、听音乐应注意什么?活动七:阅 读“生活物理社会”以声消声1以声消声实质是根据需要人们故意发出第二种噪声,它恰能将第一种噪声的振动,从而达到 和 噪声的目的2 有源消声技术,你 希 望 能 用 在 你 家 的、等家用电器三、达标检测(附后)四、教后反思7 1.3令人厌烦的噪声达标检测1、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的波形是,噪声的波形是。从环保的角度,凡是 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 的声音都属于噪音。2、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在_ _ _ _ _ _ _、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和在人耳处。3、
17、为了保证考场环境安静,考场周边有“禁止鸣喇叭,谢谢合作”的提示牌。其中,“禁止鸣喇叭”这种减少噪声的措施属于4、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5、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少噪声的是()A.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C.建设告架道路D.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音器6、晚上在家学习时,邻居放音乐的声音很大,干扰你的学习。为保障你的学习,请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至少写出两种不同的途径下减小干扰的方法。7、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
18、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 本 实 验 中 适 合 做 声 源 的 是;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o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响度较响较响弱8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导学案一学习目标I 知道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
19、频率范围通常在20-20 OOOHzo2 知道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3 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4 了解次声波能够传得很远、容易绕过障碍物等特性。5 了解次声波的危害。6 能关注科技发展,自觉养成环境保护意识。二导学流程活动一: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叫超声波3叫次声波活动二:阅读课文“生活物理社会”中 的 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1 常 见 的 能 听 到 超 声 波 的 动 物 有、2 能 听 到 次 声 波 的 动 物 有、3 人类的好朋友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活动三:探究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1 超声波的特点是:方向性,穿透能力,获得较集中的声能2 声呐是利用超声波、等
20、特点制成的装置它的作用是自主空间3B超是利用超声波的 特点制成的,它可以观察 o4 超声波速度测定器是利用超声波的 效应,它能很快地测出网球在运动中的速度5 超 声 波 清 洗 器 是 利 用 超 声 波 能 使 清 洗 液,有去 作用。6 超声波焊接器的原理是。活动四:次声波的危害1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产生次声波,举 三 个 会 产 生 次 声 波 的 事 例、2 联系课文,讨论次声波的危害: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 次声波可以作为
21、、和 的手段三、达标检测(附后)四、教后反思9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达标检测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可听声,通常可听声的频率范围在_Hz至 Hz之间。2、频 率 高 于 可 听 声 的 声 波 叫,频 率 低 于 可 听 声 的 声 波 叫。3、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次,人之所以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A.声音的频率太低B.声音的响度太小C.蝴蝶飞行不发声D.翅膀振幅太小了4、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不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A.B超成像 B.声纳测距C.听诊器 D.超声波清洗器5、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
22、一把把小小的“降落伞”一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接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画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超声波C.水母感受到了空气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海水温度的变化6、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问题是()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
23、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7、大地震前,狗、老鼠等动物也会有异常反应。地震前引起这些动物异常反应的原因是什么?请你提出自己的看法。(简明扼要,15字以内)10第二章物态变化 2.1物质的三态-温度测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2、列举与区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3、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4、正确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5、了解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增强环保意识。二、导学流程活 动 1:酒精灯的使用注意点:1、2、3、4、活动2: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特征用酒精灯不断加热烧杯中的冰块,观察烧杯中冰的变化后总结:自主
24、空间状态形状(固定/不固定)体积(固定/不固定)拓展:通常情况下人们将水的三种状态称为水的三态,其他物质般也有三态,如:_活动3:摄氏度的规定:摄氏温标,由瑞典物理 学 家 首先规定,以通常情况下 的温度作为零摄氏度,以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作为一百摄氏度。度 到 1 0 0 摄氏度之间等分为1 0 0 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 摄氏度。摄氏度用符号 表示。活动4:练习使用温度计1、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工作的(工作原理)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小
25、结:使用前:观察。使用时:会放、会读、会记活动5:使用温度计测量冰块、自来水、温 水(或者温水、热水、自来水)的温度冰 水自来水温水估计温度/C实测温度/C活动6:介绍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在结构上和使用上有何不同?活 动 7:阅读介绍温室效应与热岛效应三、达标检测(附后)四、教后反思II 2.1 物质的三态-温度测量达标检测填空题1 .物 质 的 三 态 为、和.2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性质制成的.如右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3 .摄氏温标是瑞典科学家 首先规定的,它以通常情况的温度作为零度,以标准大气压下的 温度作为1 0 0 度,摄氏温度的单位用符号 表示.人的正常体温为3 7,读做4 .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科版八 年级 下册 物理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