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总结.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总结.pdf(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总结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总结: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的基础科学。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3、绿色化学四特点P 6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火焰:焰心、内焰、外焰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检验产物h 2 o c o 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熄灭后:有白烟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的量减少,c o和h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一一科学
2、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一记录与结论一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用于加热的仪器一一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一一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一一烧杯、烧瓶、锥形瓶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一一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测容器一一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 程 为 1 0 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毫升。称量器一一托盘天平注意点
3、:先调整零点称量物和祛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中称量。祛码用镣子夹取。添加祛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硅码,后加质量小的祛码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祛码放回祛码盒。加热器皿一一酒精灯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也不应少于1/4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如果
4、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夹持器一一铁夹、试管夹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 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 /3 处;用手拿住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一一漏斗、长颈漏斗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取用量
5、: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 体 以 2 m 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3、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镶子夹取4、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标签应向着手心,。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液体试剂的滴加法: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b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de、
6、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物质的加热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 /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 5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7、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0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蒸发注意点: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液体接近蒸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热的蒸发皿要用珀烟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仪器的洗涤: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玻璃仪器附
8、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lo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总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2约 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e、探究: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
9、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 o、s。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白色污染6.氧气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氧气的制备: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2 h 2o 2k m n o 2m n o 4m n
10、 o 2o 2 t2k c l o 2o o 2 f 2 f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a b 注意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镒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7、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11、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8、常见气体的用途:氧气:供呼吸支持燃烧氮气:惰性保护气、重要原料、液氮冷冻稀有气体: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9、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一、水1、水的组成:【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总结】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一直流电c.增强水的导电性f产生位置负极正极体积
12、比2:1质量比1:8f.检验:。2 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 2 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2 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 2 o,你能读到的信息化学式的含义h 2 o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2、水的化学性质通 电 分 解2 h 2 2 f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例如:h 2 o c a o二 二c a 2水 可
13、遇 某 些 氧 化 物 反 应 生 成 酸,例 如:h 2 oc o 2 h 2 c o 33、水的污染:水资源a.地 球 表 面7 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 水 中 含 有8 0多种元 素。海 水 中 含 量 最 多 的 物 质 是h 2 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 a,最多的元素是o。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水污染a、水污染物:工 业“三 废”;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 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 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14、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总结: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xx-xx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质量检测总结一、本次质量检测成绩统计1.成绩统计表2.分数段统计表二、对本次质量检测成绩的分析说明本次期中考试试卷是自主命题,试题编制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考查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和第四单元部分内容,时 间 9 0分钟,总 分 为 1 0 0 分,试卷结构分为选择、填空、实验探究三部分,知识涵盖面广,灵活性较强,难易适中。试卷分析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本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大部分试题源于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上增
15、加了灵活性。选择题部分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了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对部分学生都不难解答。但要想考高分也较注重化学概念理解性及本质问题。2、注重对化学用语和物质分类的考查。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关键环节。本次期中试题加强了对化学用语的考查。如 2 0 题,很多学生对此知识模棱两可,化合价和离子符号分辨不清。2 2 题看图解答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有关知识并进行物质分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部分学生在上学期难以弄清楚此知识点。3、通过实验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探究的设置,强化了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2 3 题信息采集于课本,又有别于课本,学
16、生必须掌握好了有关知识后才能准确的解答。2 4 题的实验考查了实验室制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以及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纵观学生试卷,分析其答题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基本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记忆模糊,对元素周期表的不完全掌握,对物质的分类模糊,对基本实验装置理解不清。如选择题2,5,1 5;填空题1 6、1 7、2 2,实验题2 4。.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推断与推理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给的信息推
17、断具体的物质及元素。如填空2 0 题,结合元素与化学基本知识来推断具体元素及其写出化学式,学生思路不清晰,不能较好运用已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如填空1 8,1 9。三、今后教学建议与努力方向1 .增强质量意识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
18、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2 .抓基础、重应用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用语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3、精讲多练,向课堂4 5 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研究与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前预习,及时督促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训练。4、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探究能力。实验教学中争取多让学生动手,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辩,多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和探究能力,将实验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
19、学生能力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总结:X X 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化学组陈富贵本次期中考试试题编制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考查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三章内容,总分为6 0 分,试卷结构分为选择、非选择两部分,知识涵盖面广,灵活性较强。与中考题量基本一致,难易适中。一.试卷分析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本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大部分试题源于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灵活性。选择题部分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了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但要想考高分也较注重化学概念理解性及本质问题。2
20、、注重对化学用语和物质分类的考查。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关键环节。本次期中试题加强了对化学用语的考查。如 1 1 题,很多学生对此知识模棱两可,分辨不清。1 4 题看图解答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部分学生在上学期难以弄清楚此知识点。3、通过实验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探究的设置,强化了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1 6 题信息采集于课本,又有别于课本。学生必须掌握好了有关知识后才能准确的解答。不仅考查了学生,还考查了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对知识的翻新;1 3 题对装置优点课堂上老师要讲解给学生,这也是实验中的注意点。二、学生答题情况
21、分析1、学生成绩分布情况,年级总人数519,总 分 15 769,平均分分,9 0 分以上14人,优 秀 ,80分以上的49人,优良,合格人数177人,合格率,2、透过学生答题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理解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表达式等等。.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1.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
22、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计算能力薄弱。表现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元素的质量比,有关量的计算。三、今后师生努力目标1.增强质量意识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
23、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2.抓基础、重应用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用语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3、精讲多练,向课堂4 5 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研究与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前预习,及时督促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训练。4、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探究能力。实验教学中争取多让学生动手,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辩,多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和探究能力,将实验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突破口,激发学
24、生的创造欲。5、加强计算题的训练,注重解题格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6、配合班主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来。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将一如既往的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力争使学生在明年的升中考试成绩更好。2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本次质量检测成绩统计1.成绩统计表2.分数段统计表二、对本次质量检测成绩的分析说明本次期中考试试卷是自主命题,试题编制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考查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和第四单元部分内容,时 间90分钟,总 分 为100分,试卷结构分为选择、填空、实验探究三部分,
25、知识涵盖面广,灵活性较强,难易适中。试卷分析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本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大部分试题源于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灵活性。选择题部分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了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对部分学生都不难解答。但要想考高分也较注重化学概念理解性及本质问题。2、注重对化学用语和物质分类的考查。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关键环节。本次期中试题加强了对化学用语的考查。如2 0题,很多学生对此知识模棱两可,化合价和离子符号分辨不清。2 2题看图解答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有关知识并进行物质分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部分学生在上学期难以弄清楚此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第一 学期 期中考试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