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题库388题-化学实验ED[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题库388题-化学实验ED[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题库388题-化学实验ED[含答案].pdf(9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度初中化学专题复习试题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题库388题-化学实验专题 含答案一、选择题I.某同学在称量药品时,把药品放在了右盘,在左盘上放的祛码是4 g,游码拨在0.7g处天平平衡。则该药品的实际质量应是()A.5.3g B.4.7g C.3.7g D.3.3g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 50g水倒入50g 98%的浓硫酸中,可配制成49%的硫酸溶液B.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上的玻璃器皿中称量C.把 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定溶液的pH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3.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中的一种,用一燃烧的木条分别
2、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火焰更旺,则可推断所盛气体依次是()A.氧气、氮气、空 气 B.氮气、空气、氧气C.空气、氧气、氮气 D.氮气、氧气、空气4.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但有剧毒的气体,其密度与空气很接近,难溶于水。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碳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向下排空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C.排水法 D.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5.为检验某化合物是否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02 用无水硫酸铜检验 H?O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测定生成物的质量A.B.C.D.6.右图所示装置在化学实验中常用于洗气
3、、储气、收集气体等,收集H2收集CO2干燥02(瓶内装浓H2so4)测量生成C O 的 体 积(瓶内装水,并配备量筒等)其中可行的 是()A.B.C.D.7.小飞在做粗盐的提纯实验时,发现下面烧杯中的滤液仍I口有些浑浊,请列举二种导致此现象的原因。()8 .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是。2、C O,C O 2中的一种,确定该气体的最佳方法是()A.闻 气味,看是否具有刺激性B .有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C.将该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现象D.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9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10.0g水B.用p 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 H为3C.用100m
4、L量筒量取了 5 m L水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10.(A 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_ _-R-n-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_I J_A r -n AA;B;C:D。Q-11.小明在实验室中找到了三包已经失落标签的白色粉末,已知是C a C C h、N a 2c o 3、C a O,请从下面的试剂或方法中选择一种来确定该三种物质()A.稀盐酸 B.水 C.加强热 D.C a C E溶液12.许多化学反应都可在溶液中进行的原因是()A.操作简便,设备简单 B.用料节约,减少成本C.可加
5、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 D.固体物质间不能直接反应13.为了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铁杂质,加适量水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应加入的试剂和操作过程正确的是()A.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蒸发、过滤B.滴加氯化钢溶液、蒸发、过滤C.滴加氢氧化钢溶液、蒸发、过滤D.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蒸发、过滤14 .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15 .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由此得出的结论是()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B.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
6、末的性质不同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间电子的结合状况不同16.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把混合气点燃B.把混合气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把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D.把混合气由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17 .若在宇宙飞船的太空实验室(失重条件下)进行以下实验,其中最难完成的是 A将金粉和铜粉混合 B将牛奶加入水中混合C将氯化钠晶体溶于水中D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18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芯组成的。某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实验时,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发现蜡烛又重新燃烧起来。对此白烟他有如下猜想,你认为合理的是()A.该白烟是液态氧气B
7、.该白烟是二氧化碳气体C.该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D.该白烟是水蒸气19 .(2 分)请写出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带有刻度的仪器名称(列举2 种)2 0 .下列措施或方法中,不 合 理 的 是()A.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B.用锅盖盖灭油锅中的火焰C.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D.用铁桶盛装C uS O 4 溶液2 1.下列实验仪器中,可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A.集气瓶 B.量筒 C,烧杯 D.试管2 2.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而生成红棕色的N O 2 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NO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A
8、.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2 3 .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N a O H 溶液大理石N a C l溶液稀硝酸4 种试剂通常各自 在下列图示的某种试嘴中o按照真H I 瓶的顺序存放试剂序A.U 一 C.向 初)LJ.2 4 .氯 仿(C H C b)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若保存不当受到光照射时,易被氧化而产生剧毒光气(C 0C 1 2),同时生成H C 1,下列有关氯仿的实验操作正确的 是()A用石蕊试液检验氯仿是否变质B.用硝酸银溶液检查氯仿是否变质C.用蒸储水检查氯仿是否变质 D.在教室里倾倒氯仿做检查实验2 5.
9、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用题中给出的方法()0制取各气体时,不砥选用该发生装置的是A.用加热碱石灰和醋酸钠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li f tB.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D.用块状的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2 6.下列有关物质颜色的描述不无聊的是()A.生锈的铁片投入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B.活性炭放入装有N 02 的集气瓶中,气体由红棕色变为无色C.高温下CO通过F e z。?粉末时,粉末由红色变为银白色D.氧气经降温加压成为液氧,颜色由无色变为淡蓝色2 7.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气体,可以根据它们的()A.燃烧现象不同B.燃烧后的
10、生成物不同C.燃烧时的颜色不同D.气味和密度不同2 8 .右图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若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酸液可加,要得到氢气可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试剂的一组是()食盐水硫酸钠溶液氯化钢溶液碳酸钠溶液A.B.C.D.2 9 .现有稀硫酸、石灰水、食盐水三瓶无色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它们一次鉴别开来的是A.石蕊试液B.二氧化碳()C.酚酷试液D.氯化钢溶液3 0.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以碘酸根离子(1 0 3。的形式存在,已知在酸性条件下,与 I发生反应生成碘单质(1 2).碘单质能使淀粉变成蓝色。现提供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KI 溶 液 食 醋 白 糖 白 酒存在1 0 3 离子,
11、必须选用的试剂和物质是A.C.3 1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淀 粉 纯 碱,通过实验要证明加碘食盐中()B.D.j 田 试纸A B C D32.(2008山东)对下列实验方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过滤与筛选的原理是类似的,都是把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B.蒸发就是使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C.蒸储就是使液体中的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再重新凝结为液体D.结晶就是把溶液中的溶质转化为难溶的沉淀析出33.欲用简单方法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甲烷四种气体,需要下列哪种用品()A.干而冷的烧杯 B紫色的石蕊试液C.一盒火柴 D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34.提纯含
12、有泥沙的粗盐,其操作步骤为()A.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B.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溶解、结晶、蒸发、过滤 D.蒸发、过滤、溶解、结晶35.某同学在实验时进行如下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为了节约药品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B.在无用量说明时,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是盖满试管的底部.C.不能用手指蘸取实验室中所用的食盐,品尝其味道.D.用过的药匙或镣子立即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3 6.下列叙述第送的是()A.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应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C.加热高镒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只要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就立即收集D.做
1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或铺少量的细沙37.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38.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9.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成功等问题,化学实验中常常需要特别关注实验的先后顺序。下列实验的先后顺序关系不正确的是()A.点燃甲烷等可燃性气体之前,要先验纯,后点燃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试剂进行反应C.利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后撤离酒精灯D.利用CO与氧化铁反应制取铁
14、的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通入C O,后停止加热固体40.如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并能随开随用。下表中所选用的药品及制取的气体完全正确的是一组是()选项选用药品制取的气体弹簧夹-o fk左 固 体M液体N专,带孔塑料板固体M液体NA锌粒稀硫酸氢气B碳酸钠浓盐酸二氧化碳C大理石稀盐酸二氧化碳D二氧化镒过氧化氢氧气41.小 敏在一次称量烧杯的实验操作中把烧杯放在了右盘,然后在左盘中加了 2 个 20g的祛码,再将游码移到标尺的1.3g处天平达到了平衡。下列关于小敏所做的实验中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操作错误,无法确定这只烧杯的质量B.操作正确,可以确定这只烧杯的质量为41.3gC.
15、操作错误,但可确定这只烧杯的质量38.7gD.操作正确,可以确定这只烧杯的质量38.7g42.用托盘天平称量5g粗盐,天平调零后,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此时的操作是:()A.减少祛码 B.减少粗盐 C.添加粗盐 D.调节平衡螺母43.据科学研究发现,任何气体物质在温度和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气体分子数增加,压强增大,反之压强减小。在密闭的锥形瓶中(如图所示),将足量的某物质X 放在燃烧匙上,通过特殊方法引燃,燃烧结束后(假设。2耗尽),恢复到原温度。分析判断可引起锥形瓶内压强增大的X 物质及分析正确的是()单质硫红磷木炭金属镁A.X 是单质硫,燃烧后生成了 SO2气体,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
16、数增加,而引起压强增大B.X 为木炭,木炭燃烧生成C O 2,气体分子数不会增加,但当氧气减少时,则燃烧生成C O,这时消耗1分子O 2,则生成2 分子C O,气体分子数增加,而引起压强增大C.X 为木炭,因在密闭的空间中燃烧,只能生成C O,使气体分子数增加,而引起压强增大D.X是金属镁或红磷,虽燃烧后的产物为固体,但燃烧产生热,也会引起气体压强增大4 4 .要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思阐的是A.氧气和氮气一一带火星的木条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一澄清的石灰水C.硬水和软水一一肥皂水D.氮气和二氧化碳一一燃着的木条4 5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5.1 克 物 质(1 克以下
17、使用游码),称后发现误将祛码和被称量物质的位置放颠倒了。该物质的质量应是()。A.4.9 克 B.5.0 克 C.5.1 克 D.5.3 克4 6 .下列实验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操作相同的是()A.和 B.和 C.和 D.和4 7 .(4 分)如图所示,向 烧 杯 内 倾 倒 二 氧 化 碳 气 体 时 所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该实验说明二氧化 碳 具 有 的 性 质 是 ;o由上述结论可以推导出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4 8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物 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A空气、氧气和氮气燃着的木条B水和双氧水二氧化镒C氧化铜和二氧化镒看颜色D
18、硬水和软水肥皂水4 9 .在化学实验中必须注意安全操作,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在点燃C H 4、H 2、CO等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熄灭酒精灯时可直接用嘴吹灭;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称量任何固体药品时,均要在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片。A.B.C.D.5 0 .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液体等几种用途的是()A.试管 B.滴瓶 C.蒸发皿 D.烧杯5 1 .某铜粉中混有少量铁粉,要将混合物中的铁粉除去,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A.混合物 过滤,藏 漆 尸隔绝空气干燥
19、B.混合物 过滤,物,隔她空气干燥c.混合物 过k洗涤F t 姓 气干燥墙D.混合物 冷却-过滤,洗涤,隔绝空黑干燥力n*5 2.某固体可能含有C a (N O 3)2、N a2S O4 N a 2 c O 3、F e C b、K C 1 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储水,固体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溶液取少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取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 C b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对原固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A.肯定有N a 2 c o 3、N a 2 s o 4,无F e C b、C a (N O 3)2B.肯定有N a 2 c o
20、 3,无F e C b、C a (N 03)2C.肯定有 N a 2 c o 3、N a 2 s o 4,无 F e C bD.肯定有 N a 2 c O 3,无 F e C b、K C I5 3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没有水珠出现的是()5 4 .两瓶无色溶液,一瓶是饱和食盐水,一瓶是蒸储水,下面是某同学提供的的几种鉴别方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用硝酸银溶液;导电性实验;用酚酰试液;用生鸡蛋;蒸发;用石蕊试液,你认为可行的是()A.B.C.D.5 5 .下列实验操作(包括读数)正确的是5 6 .小 明将一燃着的木条伸入一充满气体的集气瓶,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
21、.这说明集气瓶内的气体()A.是二氧化碳 B.不是氮气 C.是稀有气体 D.不是氧气5 7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读取液体体枳D5 8 .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分为以下几步:a 加热试管;6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向试管中装药品,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 停止加热;/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b c ad e f B.a b c d e f C.b c a d fe D.a b c d f e5 9.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石 皿 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_ _ A
22、.长颈漏斗端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三 二 主_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D.注射器内有液体60.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易与氧气的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61.(3分)某同学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已经炸裂,请你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炸裂的可能原因。(至少答三种情况)6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ABCD63.根据维生素C 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应用右图实验可以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 含量的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A.烧杯中洛液的体积B.两个胶头滴管
23、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C.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 D.胶头滴管滴出的n 试管架/t H im,、淀粉-碘溶液,果汁的滴数64.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一氧化氮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一氧化氮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的装置是()65.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完全正确的是()需鉴别物质 方法1 方法2A.硫酸镇和磷矿粉 加水溶解 加熟石灰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闻气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食盐水和蒸憎水测 pH蒸发结晶D.真黄金和假黄金 看颜色 灼烧(铜锌合金)6 6 .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的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
24、功能。通常状况下,NO 密度比空气略大,极易与氧气反应,难溶于水.实验室收集NO 的装置是()6 7 .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M g C b。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过滤。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浸洗前后,食盐水中N aC l 的质量分数不变B.浸洗的食盐水可以无限次地循环使用C.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M g C b 的含量不变D.粗盐粉碎的颗粒大小,直接影响浸洗后的食盐中M g C L 的含量6 8 .要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后的残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锌,有以下几步操作可供选择:蒸发溶液;过滤;溶解;水洗;烘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6
25、9 .NO 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NO 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实验室收集NO 只能用排水集气法。对 NO 的猜想或评价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C.易与水反应7 0.下列装置中,若不添加其他仪器,是()B.可能极易与氧气反应D.有害无利也不改变装置结构,就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的水 上 Y 橡皮管水 随1 E 自A B C D7 1.一氧 化 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氧化成二氧化氮(N O?)气体,则收集NO 气体应采用生 g g E 二 二 甚 二 三在空气中能迅速被氧气A.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7 2.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案,用 H 2 O2 和 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含答案 九年级 上册 化学 单元测试 题库 388 实验 ED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