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学院西方美术考试资料.pdf





《天津美术学院西方美术考试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美术学院西方美术考试资料.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埃及古王国时期最主要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巨大、宏伟的皇陵建筑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图特卡门面具金字塔。在埃及开罗西北约十几公里的吉萨,有大大小小7 0 多座金字塔,规模宏大,充满神秘感。这里拥有埃及最著名的三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考拉金字塔,其中最高大的胡夫金字塔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哈夫拉金字塔附近,庄严地匍匐着一尊巨大的雕像,这就是世界著名的 狮身人面像,也称这座为雕 斯像芬是克由司整像块的。天然岩石雕刻而成,高达2 0 多米,面部约有5米长,仅头上的一只耳朵也有2米左右。雕像的头部被刻成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的头像,身子则是呈坐姿的狮子形象。法老头戴菱
2、形王冠,前额上雕刻着神秘的圣蛇,脑后雕刻着象征神权的鹰。他的下颌原来还有部庄严的胡须,但后来由于炮击而跌落,现收藏于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尽管雕像的面容如神似兽,但仍保留着法老哈夫拉的相貌特征和威严的气派。他面向东方而卧,两眼直视前方,眼神威严而平静,仿佛在看守着金字塔的秘密。拿破仑入侵埃及时,为寻找通往雕像内部的通道,法军进行了炮击,导致雕像的鼻子和眼睛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使得雕像的面部在风沙弥漫、日影昏暗的时候,表现出一种朦胧的神秘感和奇异莫测的笑容,后来竟成为表情神秘的代名词。把法老哈夫拉的身体雕刻成狮子,用人和兽的混合体代表最高统治者的权威,这是埃及人的创造。在古代埃及,狮子是战神的化身
3、,也是力量的象征,法老把自己的形象与它的形象混合起来,是为了夸耀神秘的威力,使自己成为万民崇拜的偶像。陵墓旁建立这样巨大的雕像则象征古代法老的灵魂不灭,永远保持着对人世间的权威统治。狮身人面像数千年来孤傲地卧伏在古埃及那广袤的沙漠上,守卫着法老们的陵墓,历尽了人间的沧桑。它是古代埃及艺术家们的伟大创造,也成为无数后人崇拜和朝圣的偶像。古埃及艺术的特点:风格稳定、等级分明,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的表现,其风格壮丽、宏伟、明确。有着严格的规范,如正面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第一节古代埃及艺术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足以为古老的文明之一,唯一可以与之匹敌的是发端于美
4、索不达米亚的文明。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正是尼罗河在红海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之间滋润出狭长的绿洲地带,这成为古埃及文明的基础。公元前5 0 0 0 年,古埃及社会已经出现阶级的萌芽,公元前4 0 0 0 年前后埃及出现奴隶制国家。埃及古代史通常被划分为六个时期:古朴时期(3 1 0 0 B C-2 7 7 0 B C);古王国时期(2 7 7 0 B C-2 2 0 0 B C),第一王朝至第六王朝;第一中间期(2 2 0 0 B C-2 0 5 0 B C):中王国时期(2 0 5 0 B C T 7 8 6 B C),第H 一 王朝至第十二王朝;第二中间期(1 7 8 6 B C-
5、1 5 6 0 B C);新王国时期(1 5 6 0 B C T 0 8 7 B C),第十八王朝至第二十王朝。古埃及的统一始于古朴时期的开端(公元前3 1 0 0 年 左 右),根据传统的说法,是来自南方的武士纳尔迈完成了这项事业,因此他也是第一位法老。而真正的专制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应该是从第三王朝的第一位国王左塞开始,整个国家有着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和浓厚的宗教背景,政治生活与宗教生活之间没有区分。法老是太阳神的后代,也是祭司之长。王国经济以相当发达的农业为基础,农产品种类繁多。公元前两千年左右以后,商贸成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此外制造业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埃及人在天文、医学、数
6、学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他们还是虔诚的宗教信徒,相信神灵的保佑和“灵魂永生”,进行各种宗教活动敬拜神祗,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修建庙宇、陵墓之上,创造了惊人的作品,而其创作的目的不局限于“现世”,而是在于“永恒”。1.古王国艺术这一时期的艺术以建筑和雕塑最为突出,绘画还处于初期阶段。建筑:金字塔法老的陵墓。王朝初期,国王和贵族的陵墓是长方形的石质建筑,石棺就放在建筑内部,这称为“马斯塔巴”。随着陵墓的扩大,一层的马斯塔巴演化成从大到小几层相叠的阶梯式金字塔,最早的金字塔是法老左塞的阶梯金字塔,兴建于公元前2770年左右.到了古王国盛期,又演变出方锥形金字塔,最为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高 146.6 米
7、,基座四边长 233米,正对东西南北四方,坡面呈52度角,致使塔高与塔底周长比等于圆周率,山 230万块2.5 吨重的石灰岩垒成,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却非常紧密。金字塔内部有走廊、通气管道以及存放法老木乃伊的石室。金字塔有着惊人的体量感和对称、稳定的外形,足以使站立在它面前的人们感到自己的渺小,这庞大的建筑物是“升入天堂”观念的物化。但是这种建筑方式在中王国时期被放弃,不仅仅因为它的修建是劳民伤财,也因为当时对个人得救的关心成为主要的宗教倾向,因此神庙取代了金字塔成为修建的主要对象。古埃及艺术的特点:风格稳定、等级分明,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的表现,其风格壮丽、宏伟、明确。有着严格的规范,
8、如正面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雕塑:古埃及雕塑主要作为建筑附属物存在,其程式在占王国就已经形成并沿袭下去,主要表现为:直立姿势,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着重刻画人物头部,其它部位刻画得较为简略;面部轮廓写实,表情庄严;根据人物地位的高低确定比例的大小;雕像着色,眼睛中往往镶嵌水晶、石英等物。著名的作品有:狮身人面像(哈夫拉金字塔),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之、身长约57米,面部长达5 米,为法老的面像。拉霍特普王子与其妻(坐像),线条柔和舒展,表现了王子的性格特征以及王子妃的端庄美丽。雕像保持了原来的着色,人物眼珠由黑檀木做成。其他著名的作品还有 门
9、考拉及其妻、书吏凯伊、村长像(实际匕是王子卡帕尔雕像)等等。浮雕、绘画:古埃及的浮雕与绘画有着共同的程式:正 面 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横带状排列结构,以水平线划分画面;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画面充实,不留空白;有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为褐色、女子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黑色。古王国时期的浮雕代表作是:纳米尔石板、猎河马。古王国起的墓室壁画:遗存数量不多,代表作是 群雁图,以写实手法绘制,形象生动,色彩和谐动人。罗马美术(Roman a r t)欧洲古典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共1 0个世纪。罗马美术吸收了希腊
10、美术成就,继承了埃特鲁斯坎美术传统,而将美术更加推向实用主义,在内容上侧重描绘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的风格,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化。其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肖像雕刻和壁画方面。罗马建筑是在继承埃特鲁里亚的拱券结构和吸取希腊的梁柱结构与艺术造型而发展起来的。罗马人借助火山灰调成的灰浆和混凝土这种建筑材料之便,大量建造城市、广 场、桥梁、剧场、浴场、宫殿、居宅、凯旋门等。这些建筑在规模、技术和空间组合上大大地超过了他们的前辈,而以其庞大的体形和雄伟的气派,成为罗马帝国强盛的象征。罗马角斗场是罗马帝国中期建罗马角斗场筑中的典型代表。万神庙是拱顶建筑的杰出代表,其内部是一个宏伟的圆形
11、厅堂,顶 部 是 半 球 形 穹 窿 顶,正中有一 直 径9米 的 圆 形 采 光 窗。全部结构均为混凝土浇筑。神庙立面造型严谨,内部空 间 宏 大,建筑装饰华丽,代表了当时罗马建筑的设计和技术水平。罗马帝国重要的纪念性建筑有凯旋门和纪念柱两种形式,是为标榜武功而兴造的。凯旋门又分单券洞式和三券洞式两种。前者以提度斯凯旋门为代表,后者以君士坦丁凯旋门为代表。两者均采用混合柱式和浮雕装饰,造型稳定、庄 严。纪念柱以图拉真纪念柱最负盛名,其 总 高4 3米,柱顶曾立有图拉真皇帝的铜像。柱身上有环绕2 3圈、长 达2 0 0多米的浮雕带,详细记载着罗马军队征服达契亚人的历史。罗马的肖像雕刻一方面沿袭
12、了祖先崇拜的遗风,同时又受到希腊雕刻传统的不断冲击,从而使其逐渐走向形式的多样化、艺术性的概括和表情的生动。为数众多的 奥古斯都像大都借用了希腊古典时期雕像的表现形式,或塑造成战神,或塑造成英雄、美少年等,但其神情外貌仍是罗马所特有的。随着肖像雕刻中写实风格的流行,以刻划强烈的个性特征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为主的肖像也大量出现。如 卡拉卡拉像就是通过对眼神的刻画,真实地表现了这个暴君冷酷、残忍的性格和紧张不安的心情。马可 奥 里 略 骑 马 像 则主要刻画了这位具有斯多喝哲学思想的君主的内省和沉思,流露出忧郁的伤感。在贵族和普通人的肖像雕刻中,也同样充满活力,且手法更显自由。如 高发的贵妇像即是一例
13、。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包括壁画和镶嵌画。壁 画 以1 8世纪发掘出的庞培壁画为代表,题材包括人物、花 木 和 风 景 等。风格生动多样,具有华丽的色彩以及空间感和动感。镶嵌画多用于居宅和宫殿的装饰,题材主要是竞技、狩猎、农 耕、宴乐等场面。这些切割成正方形的白色和彩色大理石片被巧妙地镶嵌在水泥基底上,构成精美的线条和不同的色彩层次。代 表 作 品 有 伊苏斯之战等。罗马工艺美术的最高成就主要体现在银器、玻璃和青铜工艺方面。他们在继承希腊传统的基础上,更加趋向形制和装饰手法的多样化,所描绘的人物也更为写实,对 文 艺 复 兴 及1 8世纪的洛可可美术具有一定影响。哥 特 式 建 筑 哥特式建筑由罗
14、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但已不是城堡式,而是由尖角的拱门、肋形拱顶和飞拱,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垂直轴的骨架结构承载建筑物的重量。所有的门窗券顶都设计成尖拱状,包 括 钟 塔 也 和 教 堂 的 轻 巧、垂直的形体一样,高耸云霄。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的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各个城市显示其强大蓬勃生机的反映。当时人们曾称赞法国巴黎圣母院的立面,亚眠大教堂的本堂,夏特尔大教堂的塔,兰斯大教堂的雕刻是哥特式教堂完美的典范。德国马尔堡的圣伊丽莎白教堂,以3个半圆室代替有礼拜堂花冠的法国圣坛,并在正面结构中采用严格的垂直处理,而且塔楼也从基础分离获得独立,成为其
15、后德国哥特式建筑仿效的主要样式。英国哥特式建筑受到法国影响,但很快形成所谓英国风格。法国教堂那种紧张上升的趋势在英国变成一种拉长、降低、水平伸展的形式,且更强调体积感的结构特征,同时很注意巧妙地利用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环境。如沙利斯伯里大教堂、林肯大教堂等都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代表。此外,诸如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的哥特式建筑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编辑本段哥特式美术分类哥特式雕刻雕刻是哥特式教堂的主要装饰,叮 里1式雕刻对建筑的依附性不同,哥特式雕刻大量运用半圆雕和高浮雕,从而较自由地表达人物的动态并加强了空间感。尤其是开始追求世俗情感的表现,不仅对宗教传统模式有所突破,而且赋予人物以生命的活力。法国亚眠
16、大教堂的基督雕像,流露出仁慈而诚挚的感情。南 十 字 耳 堂 的 镀金的玛丽 亚,则充满了慈爱的母性。德国班保大教堂的雕像 玛利亚与伊丽莎白的会见,人物表现出丰富的内心活动。意大利雕刻家G.皮萨诺为普拉多大教堂作的圣母像,动势十分优美,故被称为哥特式倾斜,这种姿势影响到整个欧洲。哥特式绘画哥特式绘画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在13世纪中叶出现在彩色玻璃窗、手抄本插图、北欧的板上画和意大利的湿壁画中。它与哥特式雕刻一样,经历了日益自然主义化的演变。彩色玻璃窗镶嵌画随着哥特式教堂建筑结构的变化而发展。其作法是用铁条把窗子分成方根,再用铅条在格子里盘成图画,然后镶进彩色玻璃。玻璃的色彩以深暗和强烈的为主,常
17、用几种不同颜色重叠,颜色层次加多。法国夏特尔教堂、兰斯教堂和亚眠主教堂横厅上的彩色玻璃窗面最为著名。手抄本插图画在哥特式时期又有新的发展。在法国常采用建筑物上的装饰纹样为创作题材.,如巴黎图书馆藏的圣路德维克的诗篇插图,装饰的是哥特式尖顶发券。而世俗性的抒情诗与讽刺寓言的插图也很发达,如法国林堡兄弟以时令为题描绘的 美好的时光 以 及 英 国 的 大 动 物 寓 言 等。德国马奈斯手抄本书籍中的情歌书,则表现了骑士恋爱的题材。意大利哥特式建筑为壁画提供了赖以发展的天地,最重要的画派有比萨派和佛罗伦萨画派,他们吸取拜占庭的艺术原则,并结合哥特式因素,创造出新的绘画空间,经过奇马布埃、卡瓦里尼、杜
18、乔直至乔托等画家的努力,最终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哥特式工艺美术哥特式时期的工艺美术以法国为最突出。如教堂内的圣体盒、圣物盒和枝形灯架,以及家具安乐椅、洗 脸 台 等,其装饰都表现出对哥特式建筑或建筑装饰纹样的极大兴趣。此 外,巴黎的镶嵌的珠宝、涂 彩 的 骨 雕,以及绘制的壁毯等也都享有盛名。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科学家。生于佛罗伦萨郊区芬奇镇,1519年5月2日卒于法国昂布瓦斯附近。达芬奇15岁开始在画家A.del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1472年入画家行会。15世 纪70年代中期个人绘画风格逐渐成熟。14821499年居留法国,除为米兰公爵服务外,还从事其他艺术和科学活动。这期间他
19、的绘画作品不多,但 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 则是他的代表作。1500年出游曼图亚和威尼斯等地。1506年回到佛罗伦萨,创 作 圣母子与圣安娜和 蒙娜丽莎,还着手为市政厅绘制壁画。1507年再去米兰,并服务于法国宫廷。1513年移居罗马,1516年又到法国,最后定居昂布瓦斯。晚年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死后留下大量笔记手稿,内容从物理、数学到生物解剖,几乎无所不包。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米 开 朗 基 罗(14751564)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师人,出生于佛罗伦萨。他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 美术学院 西方 美术 考试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