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十).pdf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十).pdf(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2课 时 课 题:溶 液的形我执教时间2 0 1 1 年月日学校镇初中九年级2班学标教目1 .知识和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树立学知识、用知识的正确观念。教学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1 .乳化和
2、溶解的区别。2.如何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一课时)(课前准备)配制硫酸铜、氯化亚铁、高镒酸钾、食盐四种溶液。(展示)展示以上四种溶液。(设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前面试管中的液体,这么漂亮,你想到了什么?(小结)其实,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第课题一一溶液的形成,学了本课题后同学们的猜想与假设自然有了答案。教师活动(过渡)溶液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我们通过探究实验亲手来做,下,然后来交流实验结果。(探究实验一)儿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药品:食盐、糖、硫酸铜晶体、水。仪器:玻璃棒、1 0 0 ml.小烧杯、药匙。回
3、忆生活经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小组讨论。形成共识。开动脑筋、结合生活经验,想出各种办法。通过亲手实验,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再通过讨论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进一步的掌握溶解和乳化的区别,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动画更能清亮的化微观为宏观,加深学生的理解。再次让学生体会探究实验的步骤现象结论(设问为什么物质会消失在水中?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猜想?小组讨论一卜.看是否能形成共识。实验探究形成概念联系生活运用知识(小结)这种混合物就是溶液。(引导观察)溶液的颜色是否均一?溶液中是否有固体析出?(小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见板书设计)(设问)生活中
4、常见的溶液有什么?请说出它们的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设问)我们有这种生活经验,当你的衣服上沾上油污怎么办?(过渡)同学们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我们做完下面的活动探究就能明白洗去油污的道理了。(活动探究二)药品:碘、高镒酸钾、水、汽油。仪器:试管、药匙。溶剂溶质现象水 碘水 高 锌 酸 钾汽油碘汽油高镒酸钾结论(小结)做完实验,你想到了什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投影结论。(见板书设计)(讲解)前面我们所做的实验都是固体溶解到液体中,那么液体和液体是否也可以溶解呢?(探究实验三)药品:酒精、水、高镒酸钾。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比较哪一种方法使试管洗得更干净。观察现象。比较与溶解的不同。观
5、看动画。理解乳化与溶解的不同。根据提供的仪器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并画出简图。交流实验方案,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劣之处。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可能是观看动画。理解扩散和形成水合分子(或离子)的微观过程。定胆发言,把学完本课题后的收获与大家共享。1、2 课堂练习,反馈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作为课后练习。过程:提出问题一设计方案一进行实验一分析现象一得出结论。放热和吸热是本课题的一个难点,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通过动画的形式清晰的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对这两种现象的理解。通 过 小 结、练习,把分散的知识脉络化,让学生有条理的掌握。仪器:试管。溶剂 溶质
6、振荡静置结论前 后水 酒 精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小结)液一液也可以互溶,我们把量多的称溶剂,量少的称溶质。教师活动(设问)酒精能溶于水,植物油能溶于水吗?(活动探究四)药品:植物油、洗涤剂、水。仪器:试管。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振荡现象 倒 掉 液 体后的试管是否干净。前 后 静 置水和植物油水、植物油和洗涤剂(引导实验)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是否和刚才配制得到的溶液一样?它们有什么不同?(小结)这种液体叫做乳浊液。(设问)如果衣服上沾到小油滴怎么办?(引导实验)现在在你的实验桌上有洗涤剂、肥皂水、纯碱溶液等,用你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来洗去试管壁上的油污。(引导观察)在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滴加
7、了洗涤剂后,乂有何现象?(动画展示)在洗涤剂的作用下,植物汕被分散成细小的颗粒。(投影)乳化的概念。(第二课时)(讲解)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它们溶于水时是放热还是吸热呢?并画出所设计的实验简图。(引导实验)按照你所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设问)为什么在溶解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呢?(讲解)在溶解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微观过程。(动画展示)扩散和形成水合分子(或离子)的过程。(小结)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见板书设计)(设问)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反馈练习)1.试列举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溶液,说出其中的溶屡和溶剂。2.汽油或加了洗涤剂
8、的水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试分析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3.家庭小实验:P32板书设计一、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丰溶液。2.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1溶剂:能溶解其他4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情况d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情况也3.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4.液体和液体形成溶液时:量多的彳二、乳化现象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J2.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Z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青(第三、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溶解时发生了两种变化:1.溶质的分子向水中扩散:放热。第一课时)牧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质。物质的物质。洞L不同掰溶剂,量少
9、的称溶质。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成不均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弱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与 二 课时)2.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离子):吸热。小结: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升高。课后反思第 3-4课 时 课 题:溶解套执教时间2 0 1 1 年月日学校镇初中九年级2班教学目标1.知识与3了角了角2.过运用不和“与“和3.情)通过海感受化学苑支能:单饱和溶液的涵义。平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匣与方法:学探究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饱;饱和”
10、的相对性。感态度与价值观::解度的学习,让学生关注与溶解度有关的日常现象,如:鱼池缺氧和增氧等,1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教学重点建立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教学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形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设问一杯水能溶解多少氯化钠呢?物质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过渡)一定量的水中究竟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溶质呢?我们还是让事实说话。(引导实验)P33:活动探究一操作向20mL水中加入5 g NaCl搅拌 再加入5 gNaCl搅拌再加人5 m L水搅拌现象结论(继续实验)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再进行上述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硝酸钾搅拌再加
11、5g硝酸钾搅拌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提出的问题。学生分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交流发表观察所得:第一次的5 g氯化钠都溶解了;第:次的5 g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加入5 mL水后氯化钠又溶解了。观察交流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后的现象。归纳总结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物质无法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无限制的溶解。但是若改变条件,可以使物质继续溶解。结合实验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通过设问把学生引入对溶液的定量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比较、归纳、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这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在探究实验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
12、得到了锻炼。在这过程中顺理成章的形成了饱和加热再加5g硝酸钾搅拌冷却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分析)这个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小结)说明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是无法无限度的溶解某种溶质的。而随着外界条件(温度、溶剂的量等)的改变,情况就会发生变化。(讲解)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反之则是不饱和溶液。(引导分析)在这个实验中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从改变温度、改变溶剂的量引起溶解情况发生的改变上来分析。)(小结)“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条件卜他们是可以互相转变的。只有在指明“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饱和
13、”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媒体播放)。海水晒盐的过程。小组讨论。交流发言。形成共识。回忆刚做的实验,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互相转换的方法。(见板书设计)观看、思考海水晒盐的原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发旨。形成共识。回忆刚做的实验,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互相转换的方法。(见板书设计)观看、思考海水晒盐的原理。学生讨论。交流发言。得出初步结论:室温下,水中溶解的二者的量差不多,但温度升高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就多得多了。讨论分析。交流汇报:要在 定温度下,还要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才能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根据分析,理解概念。讨论分析:温度 溶质 溶剂 溶液20 36g 100 g
14、 136 g理解四要素是缺一不可的。阅读教材,理解溶解性是用来粗略表示溶解情况的。理解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理解表格中各数据的含义。溶液的概念。练习从一个实验中概括出不同的结论来。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设计意图运用讨论的方法,结合探究实验,形成共识。穿插分析比较,形成概念,理解概念。讨论、分析、比较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讨论)P35: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用的水都是20 m L,其中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同?(分析、讨论)由此可见,当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时,最好要注意什么?除此之外,
15、还要附加什么条件?(设问)用 杯 水和一盆水来分别溶解糖和食盐,你能判断糖和食盐谁溶解得多吗?(小结)我们把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溶解度。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讨论)20-C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这句话如何理解?(分析)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学 生讨论。交流发言。得出初步结论:室温下,水中溶解的二者的量差不多,但温度升高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就多得多了。讨论分析。交流汇报:要在 定 温 度下,还要在定量的溶剂里,才能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根据分析,理解概念。讨论分析:温度 溶
16、质 溶剂溶液20 36g 100 g 136 g理解四要素是缺一不可的。(阅读)P36:溶解度的相对大小。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根据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横坐标为温度,纵坐标为溶解度。结合自己所画溶解度曲线,讨论、分析问题,并交流汇报。分组讨论。交流汇报。形成共识。理解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分析,想出办法。讨论、交流、发言。当堂练习,反馈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事物。通过亲手绘制溶解度曲线,更能清楚的理解溶解度曲线所蕴涵的意义,并知道亲身体验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常见的现象中提
17、炼出化学原理。然后从化学走向生话,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P 3 7:资料。为什么用银器皿盛放的食品不易腐败?(讲解)我们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读表)P3 6:表 9 1。(指导绘图)根据表9-1,绘制r l 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讨论)投影1.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2.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杳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匕和8 5C 时的溶解度。3 .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小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见板书设计)(过渡)前面我们所讲的都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物质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讨论)1.P3 8:讨论。2.烧开
18、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小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讨论)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小结)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吗?(反馈练习)P40 习题:1、2、6、7、8。-1:温度在知识运用能力。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脉络化、系统化。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以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一、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2.饱和溶液和不用不恤和口液行加溶剂或二、溶解度1.概念:在一定任2.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
19、继续溶饱和溶液。口和溶液的相互转换:H翳 饱 和 溶 液升高阻度A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一定温度下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溶解度的三种情况:溶 A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03。/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 司 P/一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白 手 一(2)交点P表示:在该温度下,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温收在4.气体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01 kPa和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
20、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和压强。课后反思第 课 时 课 题:溶质的质量分数执教时间20 11年月日学校镇初中九年级2班教学目标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教学重点溶液的配制的计算和稀释计算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学法教方学程教过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经常会接触到溶液,同学们通过溶液的标签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呢?从生理盐水的标签上我们可以发现标有0.9%的字样,你们知道它表示什么吗?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会知道它表示
21、的意义.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一匙糖或两匙糖所形成的糖水的甜度不同,糖加的越多越甜,越甜越浓,那么,从溶液的有关知识分析糖、水及糖水各是什么量?而对于有色溶液来说,根据颜色的深浅可以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但这些方法比较粗略,不能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质。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如在施用农药时,就应较准确地知道一定量的药液里所含农药的量。如果药液过浓,会毒宙农作物:如果药液过稀,又不能有效地杀虫灭菌。因此,我们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只有在溶液质量相等时比较溶质质量的多少,才能准确判断溶液的稀与浓。因此,我们用溶液组成来定量地表示溶液的浓
22、稀,初中主要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标签,交流展示获取的信息.学生据已有知识猜测.学生回答学生自己搜集标签的过程,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溶液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回忆旧知,熟练找准溶液中各个量.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那 么“质量分数”是什么呢?能否用一个式子来表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课 本“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表达式。在实验教材(实 验9-5)中,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把计算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栏中。提问:生理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它表示什么含义?其实,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如下列例题,同学们试着先尝试着做一做:冬天,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
23、,使皮肤保持湿润。用400g甘油溶解在100g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最佳。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用到了一个等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如果能将上两个等式熟练运用,那么只要知道了“溶液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四个量中的任何两个,我们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下面,我们起来学习配制选种液。在此之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3页【实验9-7,把配制溶液的般步骤归纳一下。指导学生讨论配制方法和步骤。:下面我们用第种方法配制选种溶液:用水、食盐为原料,配制50gl6%的溶液。(投影计算步骤)下面根据上面总结的步骤分组完成下面的实验。
24、(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分组探究实验)完成了溶液的配制,最后一个步骤:装瓶,贴标签。你认为在标签上要注明什么?再一次探究活动中,小江同学收集到如下标签:葡萄糖注射液规格:250 mL内含:12.5g葡萄糖5%阅读教材知识归纳尝试训练,积极思考尝试回答并积极思考动手实验并完成表格通过变形训练培养学 生 举-反 三、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知识的及时运用,培养学以致用的的好习惯通 过 实 验 进 步感受溶质质量分数的实用价值,并同时巩固了称量、量取及溶解的实验操作。请你利用标签中的数据设计一个简单的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题目,设计好后与同桌交换练习。完成后交由同桌批改。指导学生思考、回忆本节知识,灵活处理“学
25、完本课你该知道”教学环节。设计练习与同桌交换练习。完成后交由同桌批改。再次让学生体会溶质量分数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通过以前的教学,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及推导式的简单记忆比较容易,但灵活运用能力较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尤其是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审题时找不准每个已知量.所以在课堂上每见一道题,都让学生先分析题意找准已知量.另外,本课题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只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分组实验,其余均为比较单调的计算。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成为本课的重中之重。课前我请学生搜集标签,通过查阅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溶液实际应用价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