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pdf
《浙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pdf(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第1课城市雕塑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城市雕塑的类型和风格,提高对城市雕塑的审美兴趣,加深其对现代城市雕塑发展意义的认识。2.通过对城市雕塑作品欣赏与评述,开阔学生知识层面。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同时也对城市环境艺术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二.重点、难点。重点:欣赏教材所提供的作品,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并引发学生对城市环境艺术发展的思考。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在城市雕塑艺术欣赏方面的基本素养。三、教学过程1.创建情景,提出问题。(2)点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2.分析讨论,激发创意。(1)师生讨论:如果让我们设计一件城市雕塑作品,应该注
2、意哪些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造型?什么样的色彩?达到什么功能?如何才能展现自己的个性?(2)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可见的城市雕塑作品,说说各自印象最深的城雕作品并谈其理由。(通过要求学生分析这些问题,思考设计过程中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了解到城市雕塑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发展趋势及设计方法。)3.引导欣赏,加强体验。(2)通过实例来分析艺术设计规律,说明艺术设计不能脱离生活这条原则,在欣赏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4.表达感受,层层深入。(1)教师出示图片资料,请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2)教师补充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综合评价的方法。5.布置作业,学会评述。(1)教师出示图片,要求学生利用
3、新学的有关城市雕塑的知识,结合自己审美观,进行综合评述。(2)组织学生互评、自评。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收集自己身边城市雕塑作品资料,并对其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第 2 课用泥造型一、教材分析泥塑,即用泥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是中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形象或素或彩,以塑造人物、动物为主。孩子都有爱玩的天性,用泥造型让孩子贴近本性,回归自然,在玩中成长,于寓教于乐中培养孩子们的造型能力。用泥造型的教学内容在小学阶段有一定的涉及,本单元“泥塑造型”是该教学的延续,在学习领域划分上属“造型表现 学习领域,但教材中涉及一定的“欣赏评述”内容。第一部分教学
4、(第67页)提供了写实风格的 收租院(局部)、瑞士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贾科梅蒂的作品 猫,以及具有写意风格的中国当代泥塑作品的欣赏。这些不同风格、不同技法的泥塑作品欣赏,教师切不可忽视,通过欣赏引导学生了解泥塑与绘画作品的区别,感受不同风格泥塑作品的魅力,学会欣赏多元的艺术作品。教师在时间安排上可适当控制,留足实践时间。对“欣赏评述”教学内容,建议教师通过民间泥塑艺人的故事或视频导入,激发兴趣,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分组评述的方式完成“欣赏评述”部分,避免一言堂,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泥塑的魅力、张力。泥塑虽普通,但它不可小觑,是历代雕塑大师们创作时常用的形式,泥塑虽“土”,但气势宏大。引导
5、学生通过欣赏教材中的泥塑作品,归纳出基本的泥塑造型方法:捏塑与挖空。第二部分为泥塑实践教学内容。分泥塑形体、泥塑静物、泥塑动物、泥塑人物四块内容,设计上是由浅入深,梯度明显。形体是雕塑的基本元素,是各种复杂形体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强调在塑造各种形象时都要体现这一理念。在技法上重点学习“捏塑与挖空”两种技法,可以有侧重的进行指导。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从心理学角度讲,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理性与感性的交汇阶段,在美术欣赏方面会倾向于写实风格。本单元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学阶段的“无意识玩塑”到中学阶段的“有意识泥塑”的过渡。教学第二部分为泥塑实践教学内容,分泥塑形体、
6、泥塑静物、泥塑动物、泥塑人物四块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有选择性的、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如对于师资条件薄弱的农村学校,建议教师选择前三块即泥塑形体、泥塑静物、泥塑动物进行教学;对于基础条件优越的学校,教师可以重点选择泥塑动物、泥塑人物进行教学。但在教学中要始终强调形体意识,不可只停留在拼凑阶段。三、教学目标1.了解泥塑的特点、泥塑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泥塑的基本 技 法(捏塑与挖空)。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欣赏评述优秀的泥塑作品,感受泥塑独特的魅力。通过体验捏塑、挖空等泥塑的技法,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增强形体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来增强合作意识。3.培养大胆创新的精神,体
7、会泥塑创作的乐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泥塑捏塑和挖空的基本技法。难点:制作生动富有创造力的泥塑作品。五、教学课时2 课时六、教学准备1.教具:陶泥、泥塑工具、泥塑作品、多媒体课件。2.学具:陶泥、转盘、泥塑刀、雕刻刀、竹拍子、塑料划子、帆布、湿抹布、喷壶、一根支撑用的树枝、牙签、细铁丝等。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引入课题(预计用时2分钟)从街头泥塑艺人图片或影视中引出课题:用泥造型。(二)欣赏经典泥塑作品,理解泥 塑 特 点(预计用时8分钟)1.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欣赏教材第6页、第7页中的作品,并完成以下学习单。教 材 第6页 收租院(泥塑)、吹糖人(泥塑)
8、;教材第7页 晌午 四爷、四奶奶 猫等。学习单特 点(材料、题材、色彩、呈现的形式等)(注:呈现的形式如立体或半立体)绘画泥塑表 现 风 格(将对应的作品名称填在对应的表格里)写实夸张你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2.学生分享感受。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讨论、交流,总结出雕塑艺术区别于绘画艺术在于雕塑是三维实体的造型特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欣赏评述”的内容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给学生设计学习单,省时高效。通过让学生参与欣赏并评述作品,使学生初步了解泥塑的特点与泥塑的不同风格、技法,为后面的深入学习做铺垫。3.结合学生的理解,教师简要介绍作品,帮助学生理解与提炼。教师可以重点介绍 收
9、租院和贾科梅蒂的 猫。(1)作 品 收租院。该作品是中国现代大型泥塑群像,创 作 于 1965年,现陈列于四川省大邑县刘文彩庄园。作品由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赵树桐、王官乙及四川美术学院的5 位学生和校外雕塑工作者、民间艺人合作完成。收租院根据当年地主收租情况,进行现场构思创作,塑 7 组 群 像 共 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以情节连续形式展示了地主通过收租来剥削农民的全过程,7 组分别是: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雕塑家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的技巧融而为一,生动、细腻地塑造了众多不同身份、年龄和个性的形象,可谓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创举。教材中的图片是 收租院的局部
10、照片,为一位母亲将家里唯一一袋谷子(孩子的口粮)拿来交租,一脸无奈及上交时绝望的场景。(2)作 品 猫。瑞士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贾科梅蒂的作品,作品造型夸张,线条刚劲简约,却生动地表现出了猫的精气神。该作品虽为铜雕,但很多铜雕的初稿就是泥塑。泥塑虽普通但不可小觑,它可是历代雕塑大师们创作时常用的表现形式。泥塑可塑性强,既可捏塑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写实风格),也能表现浪漫有趣的想象空间(写意风格),既生动、有趣,又细腻、丰富,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设计意图】教师作适当讲解提炼,帮助学生理解。选择 收租院和 猫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进行讲解,目的是加深学生理解雕塑充满张力的表现力。(三)捏泥初体验(预计用时8
11、分钟)1.准备工作(学生认识泥塑的基本工具)。陶泥、转盘、泥塑刀、雕刻刀、竹拍子、塑料划子、帆布、湿抹布、喷壶等。2.拍打、揉捏陶泥,进行揉泥练习(将陶泥捏成碗状态,如果太干可以在碗内先喷点水,再揉回去,反复多次,直到将陶泥揉得干湿均匀为止)。3.快速尝试把陶泥分别拍成方体造型、球体造型、锥体造型。【设计意图】初步感受陶泥的质感,通过拍打、揉捏基本形体,强化学生的形体意识。(四)动物雕塑尝试(预计用时10分钟)1.欣赏一些动物泥塑作品。小组讨论动物雕塑的基本方法。教师归纳小结:捏塑动物时注意将动物先概括成基本形。除了要概括成基本形外,还要考虑动物需要动态与表情,由于泥的特殊性能,所以在雕塑过程
12、中需要考虑是否需要支架支撑,还可借用道具等丰富的形式进行创作。2.教师示范捏雕一个小动物(或做成微课呈现)。步骤:(1)画一幅动物雕塑的设计稿或准备一张较满意的图片。(2)堆塑出雕塑的体量,最好留一块陶泥备用。捏基本形,头部大体形,塑具体形,细节刻画。(3)具体塑造,刻画至满意为止。注意多角度、全方位、立体观察。可以按自己的感觉和想象有所发挥,可以大胆夸张,力求作品生动、细致。例如功夫熊猫等。(4)泥塑完成。如果小动物肢体较细,可以用铁丝扎一个骨架,再把陶泥一点点粘上骨架,塑出基本形。如下图小松鼠: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捏塑一个动物形象,造型可以写实,亦 可 夸 张(或以小组为单位,一组一个统一的
13、主题进行创作。如:家禽聚会、萌 宠 pose等)。【设计意图】省略教科书里泥塑静物环节,主要考虑到时间限制,一课时容量不能太大,根据九年级学生的特点,捏塑静物没有挑战性,教学要尽可能挖掘学生的创作欲望,选择身边的小动物或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进行捏塑,这样更具挑战性。捏塑动物基本采用实心捏塑法,有些姿态比较复杂的可以先制骨架,如上图小松鼠。(五)展示交流和评价(预计用时4 分钟)教师现场用手机拍摄照片展示,学生分享捏塑过程运用的方法,及提出捏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注意强调整体形)。第二课时(一)欣赏曲阳泥塑视频,激 发 兴 趣(预计用时2 分钟)【设计意图】通过曲阳泥塑夸张、生动的人物造型欣赏,激发
14、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人物造型捏塑做铺垫。(二)泥塑人物制作技法学习(预计用时10分钟)1.捏 塑 头 像 练 习(实心捏塑法)。(1)讨论头像捏塑可以用哪些方法,小组交流探讨,并尝试快速捏一个头像。(2)根据捏塑的形象提出问题,讨 论 改 进 方 案(头部一般用实心捏塑法,必要时制作一个骨架。面部特征与五官的塑造是个难点)。(3)教师示范制作一个头像(为了节省时间,课前拍成微课,以微课的形式呈现)。步骤:堆出基本形体。大体特征的塑造。在整体泥量添加的同时,进行大体特征的塑造。多注意人物形体、体积的特点。不要把头发、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等单独去看,而应尽量将其看成一个整体。多方位、多角度塑
15、形。塑造可以进行夸张。调整完成。【设计意图】捏塑人物有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写实头像的捏塑,对初中学生很有挑战性,但可以尝试,在尝试中了解捏塑头像的基本方法,并发现问题,再通过观看教师示范,解决难点。2.捏塑完整人物的方法(这个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需要选择介绍身体挖空捏塑法)。(1)取一块陶泥,切成一大两小三块。大的做身体,小的一块留着做头部,一块备用。(2)头 部 方 法 与 上 述 相 同(省 略)。(3)捏出身体基本形。(4)用工具挖空身体、腿部。(5)加法拼接手臂。(6)加法添加服饰与道具。(7)头部与身体拼接。注意黏合处,拼接自然。【设计意图】有些学生不满足只捏塑头像,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16、教师可以适当展开介绍身体挖空的捏塑法,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三)作 业(预 计 用 时 15分钟)为同学或自己塑造一个头像,或分组分别以 西游记人物或其他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人物为创作原型,设计一组夸张有趣的形象。教师巡回指导。(四)展 示 交 流(预 计 用 时 5 分钟)小组比赛。教师用手机与电脑同屏的形式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分享创作心得。【设计意图】运用手机同频进行展示,学生能全方位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分享创作的快乐。通过交流,学会分享与总结经验。八、菜单式教学建议(一)导入环节可以通过民间泥塑艺人的故事或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二)实施环节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长,教师在设计泥塑
17、实践环节时要由浅入深,重点学习“捏塑与挖空”两种技法。但要强调形体意识,不可停留在拼凑阶段,鼓励原创。(三)作业环节学生作业难度进行分层。(潘南潘蓿蓉)九、学生作业第3课纸构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需要关注学生设计思维的启发,设计制作技巧的掌握和灵活应用。纸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就是纸的发明,纸又延伸了各种“纸造型”形式的作品,如剪纸、折纸、纸雕、纸塑等。纸构成是以纸为主要表现材料,并通过切割、折叠、弯曲等方法,按照立体构成形式美的法则完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充分展现了纸特有的材质美一柔韧性和可塑性。本课以纸构成为切入点,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千姿百态的纸艺世界。
18、通过学习和欣赏,让学生了解纸构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并能合理运用切割、折叠、弯曲、插接、粘贴等立体构成手法。其次,了解纸构成的基本形式原理,并能结合这些原理创作纸构成作品。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纸构成课程具有三个特点:1.选材方便。白纸、报纸、瓦楞纸、卡纸、彩纸、挂历纸等,不论新旧,都是良好的创作材料。2.应用广泛。教室、居室、贺卡、面具、海报、壁纸,不分场合,都可作为精美的装饰物品。3.题材多样。人物、动物、植物等,都可以作为纸构成的母题进行联想创作。二、学情分析从七年级上册到本册的“设计应用”课业的设置可以看出有一个明显的阶梯,就是从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这一编排充分考虑了学生
19、的认知发展规律,一是经过前面平面设计思维、数学几何等抽象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更加理性,对面与体块已有良好的认知。其次,学生的脑与手随着成长更加协调。因此学生有完成本课学习的良好基础。三、教学目标1.了解纸构成的设计知识和设计特色,掌握纸构成的基本技法和形式原理。2.通过切割、折叠、弯曲等方式,结合形式原理创作出具有美感与设计感的纸构成作品。3.感受艺术对生活的影响,提高设计意识,进而美化生活、热爱生活。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纸构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掌握纸构成的基本形式原理,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难点:运用纸构成的形式原理创作一件富有美感的纸构成作品。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
20、教学准备1.教具:教学课件、示范作品。2.学具:各色卡纸、废旧包装盒、铅笔、橡皮、直尺、圆规、剪刀、美工刀、双面胶、胶水等。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预计用时2分钟)1.教师活动:给学生提供一张普通的小纸片,提出挑战活动指令:用普通的一张白纸,尝试如何让你手中的平面性质的纸张具有立体效果。2.学生活动:尝试将纸张做成立体的效果,并归纳使用了什么方法。3.教师活动:挑选几个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找出作品所使用的方法,肯定学生的作品及其方法。再归纳小结并点题:只要简单的揉捏、折等手段便改变了平面形态,这就是设计的开始。设计师一开始要做大量的诸如此类的练习,我们叫立体构成,是
21、指用各种基本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形式美的原则组成立体形态过程。接下来两节课,我们将以纸张为材料学习这一课题,怎么让一张平面的纸张立体而且美,做一做纸构成。教师解释纸构成,并板书课题:纸构成。【设计意图】这一课业相对来说比较专业,抽象思维程度较强。学生揉、搓、折、叠、捏等自发实践,形成自己初步的元认知,学生易于参与。对学生作品的肯定,让他们更有信心和兴趣参与本课题的学习。总之,起点低,不让学生畏难而退。(二)从生活中认知(预计用时3分钟)1.教师活动:解释立体构成与纸构成的概念。出示图片,生活中这类构成的应用。2.学生活动:了解生活中的利用立体构成的作品,分析生活中构成作品的特点。3.教师活动:提
22、出思考,用纸张怎么制造出这种褶皱效果?【设计意图】构成这一内容相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是一个相当概念化的东西,先讲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学以致用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再提出任务指令。(三)制作技巧探究(预计用时7分钟)1.教师活动:播放课件,提出问题,产生这样的视觉效果须要运用哪些处理手法?2.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3.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回答,并介绍制作过程。抛出探究性问题:切与折的技法你会怎么安排?除此,你还能想到什么其他办法?为了让作品呈现出美感,需要注意到什么?在学生回答后进行总结归纳,提出形式美的原则: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4.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
23、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技法学习,了解处理的方法,为下一环节的实践创作奠定基础。(四)创作实践(预计用时18分钟)1.教师活动:布置实践任务。根据本节所学内容,以卡纸制作半立体构成的抽象形态作品一张。要求:(1)设计新颖、手 法 多 样,能充分体现半立体构成形式。(2)规格为lOcmxlOcmo发放材料。卡纸事先裁剪好大小,色彩多样。鼓励就近协同制作,但要注意纪律,同时作品不能太简单。2.学生活动:运用所学进行纸构成的练习。【设计意图】通过实践练习巩固此前学习的知识,将构想变成现实。鼓励学生与座位近旁的同学一起协同学习,培养合作意识,也让学生在交流中创作出更加精彩的作品。(五)展示、欣赏交流(
24、预计用时8 分钟)1.教师活动:组织学生整理并展示作品。你觉得自己的作品创意、制作如何?观看其他同学的作品对你有启发吗?如果你再调整你会怎么做?2.学生活动:展示、介绍、评价自己或者同学的作品。【设计意图】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反思自己作品。(六)课堂延伸(预计用时3 分钟)1.教师活动:提出思考问题。今天所学的半立体构成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运用到?2.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考虑作品在设计后的应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设计。第二课时(-)导入新课(预计用时3分钟)1.教师活动: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组搜集各种不同形体包装纸盒若干(课前进行)。课件展示纸构
25、成作品,比较分析两件作品在空间形态上有何不同。2.学生活动:比较分析并回答教师提问。3.教师活动:小结块立体构成,以块材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立体形态构成叫块立体构成。板书:纸构成一块立体构成。【设计意图】比较分析导入教学,让学生直观了解本节课将学习的立体构成作品与上节课的内容不同之处。(二)块体制作探究(预计用时5分钟)1.教师活动:出示课件图片,块体的平面设计图到复杂块体的组合。复杂的块体形象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你们收集的块体盒子适合直接创作吗?你们打算如何改动?2.学生活动:谈论并回答问题。3.教师活动: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小结,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这些物品展开创作,但是注意大小比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美版 九年级 美术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