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考试题题库.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十次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考试题题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次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考试题题库.pdf(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十次电大专科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考试题题库(2015年 1月至2019年 7月试题)说明:试卷号:2508课程代码:01747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学前教育;专科考试:形 考(纸考、比例30Q:终 考(纸考、比例70%)2 0 1 9 年 7 月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动物也有语言,我们日常说的所谓 莺声燕语”就是动物的语言。(错)2.先天决定论强调先天禀赋的作用,认为语言获得不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同后天环境论恰巧针锋相对。(对)3.研究表明,一般从1岁开始,婴儿才真正理解成人语言。(错)4.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对)5.双词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
2、漏,表达的意思也不明确,所以不具备句子的雏形。(错)6.幼儿听到别人说“知不道”提出异议,指出应该说“不知道”。这说明幼儿有了一定的语法意识。(对)7.能认真倾听并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也是语言教育的内容。(对)8.培养婴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口语的先决条件。(对)9.婴儿在出生后1个月,就显露出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行为。(对)10.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做示范,给幼儿一些提示,及时纠正幼儿说话时用词造句的错误。(错)11.识字也是幼儿的学习任务,幼儿园组织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就是帮助幼儿获得识字经验,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程度。(错)12.讲述的语言要求比谈话的语言要求高,并且建
3、立在一般交谈的语言基础之上。(对)13.复述和朗诵是背书式的重复,经常进行练习可以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对语言的直觉敏感性。(错)14.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也可以在绘画和手工活动时中,加进孩子喜闻乐见的儿歌等。(对)15.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娱乐价值等。(对)16.阅读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为有计划的阅读活动做准备、培养幼儿对图书的兴趣。(对)17.观察评估法方法是由孩子通过观察、模仿老师的示范,从而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错)1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
4、价,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对)19.双语学习是指的是同一个人同时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对)20.“幼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关键时间的调查”主要调查儿童的语言发展特征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的情况,它属于相关调查。(错)二、填空题21.符号的 特点是就语言创制之初而言的,一旦进入交际就对人们有 o任意性 强制性22.学 前 儿 童 语 言 教 育 主 要 是 研 究 学 前 儿 童、和 的过程。语言获得 语言学习 语言教育23.有关幼儿词类掌握的研究表明,幼儿先掌握。实词24.和,这是儿童学话中的关键的两步。独词句的出现从独词句到双词句25.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一般有:、等。示范模
5、仿法 视听讲做结合法 游戏法 表演法 练习法26.听 说 游 戏 包 含 的 语 言 教 育 目 标 具 有、的特点。具体性 练习性 含蓄性27.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评价的主要方法有:、等。观察评估法 作品分析法 谈话法 档案评估法三、问答题28.什么是语言能力?参考答案:语言能力一方面是指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基本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四项;另方面是指分析语言的能力,它是以语言和语言形式本身作为分析观察的对象进行知觉的能力,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各语言层次(语音、语感、语义、语法、修饰等)和各语言单位(词、词组、句子、篇章等)所具有的特征的知觉上,带有较强的直觉性。上述两
6、方面能力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在语言使用的动态过程中得到统一。2 9.如何对0 至 3 岁的孩子开展早期语言教育活动?参考答案:(1)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和榜样。(2)培养儿童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的好习惯。(3)开展早期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4)随时帮助婴儿正确使用语言。3 0.制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应遵循哪些原则?参考答案:(1)目标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的发展。(2)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相一致。(3)目标的内容应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4)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应该采用特定的术语。3 1.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有哪些重要特点?参考答案:(1)
7、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那些能够理解、能够模仿的语言模型,才会被儿童挑选上,并被不断地加以模仿和练习;儿童将语言模型稍加改动,作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根据需要进行的创造性和变通式的模仿,正是儿童主动参与语言构建的过程。成人在与儿童交流时,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儿童对语言的接受和模仿,所提供的语言模型会受到儿童自身特点的影响。(2)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个性化的过程。每个儿童所依托的语言环境都不一样,既有的经验和语言的积累使得儿童在交往中带有鲜明的个性印记,语言表达的形式、内容,对话题的偏好、句式的选择都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在学习过程中的速度、效果,运用语言交际的积极性也各有不同。(3
8、)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综合化的过程。语言本身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儿童在学习语言的时候,语音和语义是必须结合在一起学习的,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往往就是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同时,语言的学习也和儿童在其他领域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儿童的成长成熟通过语言的成长成熟表现出来。(4)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循序渐进、逐步累积的过程。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并将其运用成熟,会经历从无到有、积少成多、逐步完善等过程。四、案例评价32.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从目标的达成程度、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适合程度、活动内部要素的协调程度、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对所给的语言教育活动案例进行分析评价。字数不少于40 0字。小班文学
9、活动 想长脚的石头活动实录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师:今天我们小二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认识它吗?幼:想。师:这位小客人躲起来了,你们看它躲在哪里?哦,原来它躲在这里呢!它是谁呀?幼:小石头。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二、看 P P T 1,认识小石头。师:谁来说说这块小石头是什么样子的?幼:小石头是圆圆的。师:说的真好,还有谁想说小石头的样子?幼:小石头是不高兴的。师:你从哪里看出来小石头是不高兴的?幼:因为它的眉毛是皱起来的。师:你观察得真仔细。那谁能说说小石头为什么不高兴吗?幼:因为它想妈妈了。师:有可能。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幼:因为它没有脚,也没有手。师:是的,你猜对了。这块
10、小石头很想跟小朋友一样走来走去,到别的地方看看,可是它没有脚,大家能帮它想想办法吗?幼:给他画一双脚。幼:我抱着它,到别的地方去。幼:可以帮它滚一下。师:小朋友都很会想办法,那我们看看这块小石头用了什么办法。三、观察讲述P P T 内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小石头未实现愿望时伤心的心情和实现愿望后的喜悦心情。1 .观察P P T 2-6,猜想故事内容,体会小石头未实现愿望时伤心的心情。看P P T 2师:小石头用了什么办法呀?幼:小石头用了借脚的办法。师:小石头向哪些动物借了脚?幼:向小鸡、小猫、娱蚣借脚。(2)看 P P T 3师:小石头是怎样向小鸡借脚的?它会对小鸡怎么说?幼:小鸡,你把脚借
11、给我,好吗?幼:小鸡,你把脚借给我用一下,好吗?师:你们说得很好,我们大家也来说一说好吗?幼:好。师幼:小鸡,你把脚借给我,好吗?师:小鸡把脚借给小石头了吗?幼:没有。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幼:小石头还是不高兴的。幼:小鸡的手放在头上,好像是摇摇手说不可以。师:小朋友很聪明。小鸡不肯借脚,它会对小石头怎么说?幼:我不借。幼:不好。幼:不行。师:我们一起来演演小石头向小鸡借脚,好吗?幼:好。师:那我和女孩子演小鸡,男孩子演小石头。(师和幼分角色演这一段,特别提醒男孩子说小石头的话。)师:刚才,大家演得不错。那么小石头又向谁借脚了呢,我们接着往下看。(3)看 P P T 4师:小石头向谁借脚?幼:
12、小石头向小猫借脚。师:小石头是怎样向小猫借脚的?幼:小猫,你把脚借给我,好吗?师:你再说一遍,我们一起来学学他的话,好吗?幼:好。(大家一起学说:小猫,你把脚借给我,好吗?)师:小猫把脚借给小石头了吗?幼:没有。师:谁来说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幼:小猫是不高兴的,小石头也是不高兴的。师;是的,从小猫和小石头的表情上,他们都是皱着眉头的可以看出来,是吗。那么,小猫不肯借石头,会说什么?幼:不行。师:我们把这段也来演演好吗。幼:好。师:这次女孩子演小石头,男孩子演小猫。(男女分角色演,特别提醒女孩子说小石头的话。)师:小猫不肯借脚给小石头,小石头又向娱蚣借脚,我们看看娱蚣借脚给小石头了吗?(4)看
13、P P T 5师:小石头是怎样向娱蚣借脚的?幼:娱蚣,你把脚借给我,好吗?幼:娱蚣,你有那么多脚,借给我两只,好吗?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好吗?(师幼共同说:娱蚣,你有那么多脚,借给我两只,好吗?)师:娱蚣把脚借给小石头了吗?幼:没有。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幼:小石头、娱蚣都是不高兴的。师:嗯。那娱蚣会怎么对小石头说?幼:不行。师:我们把这段演一演。这次我来演小石头,你们演娱蚣。(师幼演这一节。)(5)看P P T 6,体会小石头未实现愿望时伤心的心情。师:为什么小鸡、小猫、娱蚣都不肯借脚给小石头?幼:借给小石头,他们自己会没有脚,就不能走路了。师:娱蚣,有那么多脚,为什么也不肯借脚给小石头?
14、幼:借给小石头,它会流血的。师:小石头,借不到脚,你们看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幼:不高兴。师:那么小石头不高兴会说什么?幼:唉,为什么他们都不肯借给我脚呢?幼:要是我自己能长出脚来,就好了!师:那谁能演演伤心、不高兴的样子吗?(个别演、集体演)2.看P P T 7,猜想故事内容,体会小石头实现愿望时喜悦的心情。师:你们看,这里小石头是怎样的表情?幼:高兴的。师:你们能说说小石头这里为什么会变得高兴了?幼:因为它被一位小朋友捡到了,做成了项链。师:为什么小朋友捡到做成项链,小石头很开心呢?幼:因为它不再孤单了。幼:因为它可以跟着小朋友到处去了。小朋友到哪里,它就跟着到哪里。师:是的,小石头跟着小朋友
15、,会跟小朋友一起干什么呢?幼:会跟小朋友一起去玩。幼:会跟小朋友一起上幼儿园。幼:会跟小朋友一起看电视。师:嗯,大家想得很好。小石头长出脚了吗?幼:没有。师:小石头没有长出脚,那它实现愿望了吗?幼:实现了。师:为什么?幼:因为它是小朋友的项链,小朋友到哪里,小石头也会到哪里。四、完整欣赏故事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故事题目是 想长脚的石头。(看 看P P T 8,听老师完整讲故事。)五、想象活动师:故事中的小朋友帮助小石头实现了,到处去走走看看的愿望。如果是你,你想带小石头去哪里?干什么?幼:我想带小石头去南京玩。幼:我想带小石头到幼儿园玩滑滑梯。幼:我想带小石头去肯德基店里吃东西。
16、师:希望大家有机会带着自己喜欢的石头到处去走走、看看。附录:故 事 想长脚的石头有一块小石头,光溜溜,圆乎乎,就像小鸟生的蛋。小石头看到别人走来走去,心里很羡慕。“小鸡,你把脚借给我好吗?小鸡摇摇头,不肯把脚借给小石头。“小猫,你把脚借给我好吗?小猫摇摇头,也不肯借脚。娱蚣爬过来,小石头说:“娱蚣大哥,你有那么多脚,借给我两只好吗?”娱蚣摇摇头,还是不肯把脚借给小石头。“唉,我 自己要是能长出脚来该有多好啊!”小石头多么想到处去看看。“呦,多漂亮的小石头!”一个小朋友走过来,拣起了小石头。他把小石头做成项链,挂在脖子上。小朋友看电视,小石头跟着一起看。小朋友唱歌,小石头在那里静静地听。小朋友嚼
17、泡泡糖,小石头闻着泡泡糖的香味儿。小朋友到哪里,小石头也就到了哪里,跟着小朋友,小石头就像自己长了脚一样。参考答案:目标的达成程度:幼儿基本都能通过观察图片,读懂画面,理解故事,体会小石头未实现愿望时伤心的心情和实现愿望后的喜悦心情。还能根据画面进行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目标达成程度较好。内容和形式的适合程度:活动内容和形式完全适合。内容安排上重点突出,对幼儿原有的语言、认知和社会经验估计准确。活动环节设计清晰,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幼儿层层深入地寻找答案,教师以支持者身份鼓励幼儿看和说,让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到了知识。活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内容组合变换形式,看课件、表演、听故事等设计动静结合,
18、能激发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内部要素的协调程度:活动氛围轻松自由,学习环境宽松快乐,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很浓。活动准备充分,把幼儿活动材料上的小图片做成了课件,这对于喜欢看大图书的幼儿来说更具吸引力。师生、生生互动的原则体现得比较明显。但在本次活动中激发胆小幼儿大胆讲述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引导,个别胆小的孩子参与率不是很高,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考虑到全局,使每个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效果分析:语言活动效果达到新纲要的指导要点。教师注重“以幼儿为本”,幼儿的主动性发挥得较好。教师在引导幼儿的过程中,如果能留更多的时间让幼儿思考,幼儿的主动性会发挥得更好。五、根据所给材料设计活动方案3 3.要求
19、:(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2)任意选择一种活动类型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可提炼“材 料2”主题设计谈话活动或听说游戏方案,可 围 绕“材 料2”设计讲述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或早期阅读活动方案;(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材 料1:小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第一,谈话活动。学会安静地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嘴;喜欢与同伴交谈,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能听懂并愿意说普通话;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围绕主题谈话,能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初步学习常用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第二,讲述活动。能有兴趣地运用各种感
20、官,按照要求去感知讲述内容;理解内容简单、特征鲜明的实物、图片和情景;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能正确说出讲述内容的主要特征或主要事件;能安静地听老师或同伴讲述,并用眼睛注视讲述者。第三,听说游戏。乐意参加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大胆地说话;发准某些难发的音,初步掌握方位词及人称代词,学习正确运用动词;在游戏中尝试按照规则运用简单句说话;养成在集体活动中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听懂并理解较简单的语言游戏规则。第四,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喜欢欣赏文学作品,愿意参加文学活动,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感兴趣;能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知道故事、诗歌和散文是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内容或画面情节,能用语言、
21、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文学作品原有基础上扩充想象,仿编诗歌、散文中的一句或续编故事结尾。第五,早期阅读活动。喜欢看书,知道看书的基本方法,能初步看懂单幅儿童图画书的主要内容;能用口头语言将儿童图画书的主要内容说出来,开始感受语言和其他符号的转换关系;对文字感兴趣,能在成人启发下认读最简单的文字;在活动中以描图画的方式练习基本笔画。材 料2:不肯原谅的长耳朵兔一天早上,长耳朵兔正忙着扫地,忽 然 听 见“笃笃笃”的声音。咦?有人敲门,他急忙去开门,原来是小老虎来问好。“嘀瞒嘀!你早!你在干吗?长耳朵兔说:“我在收拾房间,没时间陪你玩。”“哦?你这么忙,我还是走吧。小老虎脑子
22、一转,他趁长耳朵兔忙着打扫房间,悄悄地把长耳朵兔的时钟拨慢了,还大声地对长耳朵兔说:嘀!嘀!嘀!嘟,回头见,长耳朵兔!”长耳朵兔终于打扫好了房间,正在这时,“笃!笃!笃!”有有人敲门。原来是小熊。他满脸的不高兴,还没等长耳朵兔开口,就嚷开了:“长耳朵兔,你到哪里去了?我一直在等你,可你怎么不来呀?长耳朵兔指着时钟说:“还没到时间呢!小熊把自己的手表给长耳朵兔看,长耳朵兔这才明白过来,“是小老虎干的!是他在捉弄我,把时钟拨慢了!”长耳朵兔生气极了。第二天,小老虎自己觉得很过意不去,就向长耳朵兔道歉。他说:“对不起,我是闹着玩的。”长耳朵兔扭过身,看也不看小老虎一眼。小老虎给长耳朵兔送来他最爱吃的
23、胡萝卜蛋糕,可长耳朵兔说:“不要不要,我才不吃。”小老虎看见长耳朵兔在挂窗帘,过来帮忙。长耳朵兔气呼呼地说:“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行 小熊说:“小老虎真心道歉了,你为什么不原谅他呢?”可是不管小老虎做什么,大家说什么,长耳朵兔就是不肯原谅小老虎。一天,下着大雨,长耳朵兔走过一座小桥,有不小心掉进了小河。长耳朵兔大喊:“救命!救命!”小老虎听到喊声,跳到河里把长耳朵兔拖上岸来。长耳朵兔看了看小老虎,只见他浑身上下湿淋淋的。只有真正的好朋友才会奋不顾身地跳进河里救他。就在这时候,长耳朵兔原谅小老虎了。参考答案:(本题无统一答案,按所设计方案符合要求的程度酌情给分)附:活动过程一般步骤文学作品学习设计
24、与实施的步骤:(1)初步感知文学作品;(2)理解体验作品经验;(3)迁移作品经验;(4)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讲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感知理解讲述对象;(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3)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2)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3)引导幼儿围绕中心话题逐步拓展交谈内容;(4)教师隐性示范新的谈话经验。听说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创设游戏情景,引发幼儿兴趣;(2)交待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3)教师指导幼儿游戏;(4)幼儿自主游戏。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1)幼儿自己阅读;(2)师幼共同阅读;(
25、3)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4)归纳阅读内容。2 0 1 9 年 1 月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 .语言是人类唯一的交际工具。(错)2 .自然观察法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观察,适用于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研究。(对)3 .语言发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础是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展。(对)4 .有关幼儿词类掌握的研究表明,幼儿先掌握实词。(对)5 .儿童一般在3 岁以后词汇量大大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错)6.把“妈妈”理解为仅指自己的妈妈,这是儿童理解词义的特化现象。(错)7 .婴儿说多词句时,不流畅、重复是不正常的口吃现象,成人应及时纠正,以免影响以后的语言学习。(错)8 .发出声音和独词句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电大 专科 学前 儿童 语言 教育 期末 考试题 题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