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安徽省五校高三年级上册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题(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届安徽省五校高三年级上册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安徽省五校高三年级上册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题(含答案).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三年级语文考试卷2021届安徽省五校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 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 13 题。1985年,中 国 正 式 加 入 世界遗产公约。1987年,中国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第一次进入“世界遗
2、产名录”。截至目前,中国共有5 5 处世界遗产,位列世界第一。其中,以 37项 文 化 遗 产(含文化景观)位居世界第五,仅次于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和法国;以 14项自然遗产位居世界第一;以4 项双重遗产与澳大利亚并列世界第一。在遗产总数超过40项、排 名 前 5 位的国家中,中国是拥有自然、文化与双重遗产最为均衡的国家。世界遗产预备清单里,中国有58项待提名世界遗产。除这些物质类世界遗产外,中国还有44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13项世界记忆遗产。这些物质类和非物质类遗产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体系。从宏观来看,凡 是 人 类 思 维“扫 描”过的事物都不可避免地留下文
3、化的印记,这些印记包括精神 文 化(含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有形可见的文化,含所有的人造物和人类认知的自然物。世界遗产就是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器物文化,更蕴含着该国家或民族的悠久历史所积淀的制度与精神文化。从这个角度看,世界遗产是一种物化性质的符号,是特定共同体人群赖以表达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情感交流的媒介。即便世界遗产本质上有文化和自然的区别,但不可否认,大多数自然遗产仍寄托着人们某种共通的精神、情感或审美体脸,并由此使其价值得到认知,人文与自然和谐交融,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文化遗产作为可以在国内外传播,并得到感
4、知和认可的中国文化符号,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观念、理念等重要文化资源。如北京天坛反映的宇宙观;西递、宏村及福建土楼等古村落反映的聚族而居的传统,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表现;曲阜三孔见证儒家思想传承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传承儒家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之一。纯粹的自然遗产展现了中国丰富多样的地质地貌和壮丽河川。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梵净山等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九寨沟、武陵源等是举世罕见的天然名胜奇观;南方第 1 页,共 1 5 页高中三年级语文考试卷地区喀斯特和丹霞地貌见证了中国地质发育与演化的历程,以此形成多样的罕见地貌。至于混合遗产,如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的黄山,
5、以“秀山、奇峰、幽谷、险壑”享誉中外的武夷山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现出中国特殊和丰富的地质环境及生物资源,并且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信念等,蕴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思想。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体现出中华民族在历史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技艺、信仰、习俗等可传播传承的非物质文化成果。甘肃的花儿等表演艺术体现出强烈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是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经由长久社会实践所形成的信仰和节庆文化妈祖习俗、端午节和二十四节气等,蕴含独特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些信仰民俗甚至传播到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为世界人民所接受并传承至今;活字印刷术、宣纸传统制作等传统技艺,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意义;传统
6、木结构营造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等兼具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见证。中国现有的13项世界记忆遗产中,无论是记载历史上某一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或是记录一些珍贵技艺的档案,如“南京大屠杀档案”“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和“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样式雷”建筑图档等,还是记录着古人智慧和文明结晶的文献古籍,如 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记忆,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重要价值。综上,中国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记忆遗产,都是极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是国家软实力的载体。(摘编自蔡礼彬、王 晨 琳 世界遗产事业的中国担当)L 下列关于原
7、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 确 的 一 项 是(3 分)A.截至目前,中国共有55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一,是拥有自然、文化双重遗产最为均衡的国家。B.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有形可见的文化,含所有人造物和自然物。C.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观念、理念的文化资源,可在国内外传播,是得到感知和认可的中国文化符号。D.黄山、武夷山等混合遗产,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和信念,蕴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思想,也是自然遗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3 分)A.文章第一段通过列举数据,强调了中国世界遗产丰富多样,并在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B.文章从中国世界遗产的四个方面
8、分析,阐述中国在世界遗产中的“中国担当”,论述充分。C.文章在阐释世界遗产的过程中,既举了大量的实例,又进行了分析、评价,显得有理有据。D.文章观点明确,论述清晰,既有条理,又能做到层层深入,体现了作者分析问题的能力。第 2 页,共 1 5 页高中三年级语文考试卷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世界遗产,无论是现有的,还是待提名的,数量上都居世界前列。B.文化遗产是传承文化的非常重要的物质载体,属于物质文化中的一种。C.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四种遗产中最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的。D.记忆遗产中记载的重大事件或珍贵技艺档案,值得全人类珍视和保护。(二)实 用 类 文 本
9、 阅 读(本 题 共3小题,1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46题。材料一要让制止餐饮浪费不流于一时一事的形式主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粮食的广泛共识,进而发挥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该以一种全流程思维来检视那些已经习焉不察的习惯和做法,从而全方位改变浪费的惯性,挖掘各方潜力,堵住餐饮浪费的漏洞。对于餐饮企业来说,饭菜在端上桌以前就没有浪费了吗?有统计显示,为了尽可能保证每一天的餐食供应量,许多餐厅在原材料上的浪费率都达到惊人的30%左右。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经营者完全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建立起有效的客户数据库,甚至优化订餐流程,从而在备货环节尽可能减少食材
10、的浪费。商场超市同样是节约粮食的重要一环。为了加速商品流通,很 多 商 家 都 会 采 取“买得越多越便宜”的激励手段,并且推出相应的大包装。同样是加速商品流通,比起简单粗暴地推出同一种食品的大包装,将不同食品搭配成促销组合,是不是更有利于杜绝浪费呢?商家甚至还可以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推出一人食、二人世界、三口之家、祖孙三代等不同分量的组合套餐,通过制止餐饮浪费来倒逼很多环节上的精细化管理。对于个人来说,即便没有感受到粮食短缺之虞,也应该认识到,节约粮食还事关保护地球环境。当我们说节约粮食的时候,节约的不仅是粮食,还有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资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节约的意识内化于心,践行在日常生活的
11、很多细节当中,并以此为契机,养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让节约粮食与美好生活并行不悖。(摘 编 自 邵 岭 除了餐桌减量,制止餐饮浪费更需要全流程思维)材料二根据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粮食外主要农产品稳步增长,居民食品来源日趋多样化。自2013年以来,居民在其他食品方面的人均消费量已经明显超过在粮食或谷物方面的消费量,并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而粮食或谷物的人均消费量继续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18年,其他食品人均消费量比2013年增长了 5.3%,而粮食和谷物人均消费量分别下降了 14.5%和16.3%。这表明,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正在加快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升级,粮
12、食安全也将向确保多元化的食品安全转变。第3页,共1 5页高中三年级语文考试卷人均消费量(公斤)2013 年2014 年2015 年201注2017 年2018 年粮食148.7141.0134.5132.8130.1127.2T-谷物 一138.913L41243122.01196116.3其他食品199.5201.4204.9208.3208.3210.1图1 2013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摘 自 邵 海 鹏 “十六连丰”后 的粮食问题:口粮绝对安全遭遇食品消费结构升级)材料三中国的粮食安全,其实主要是长远问题,而不是当前问题,换句话说,中国粮食安全
13、当前是有保障的,但从长远来看,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需引起高度重视。一是,中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未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仍将继续,势必将占用一部分农田,如此,就需要我们加强耕地保护、落实好耕地占补平衡等政策,进一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来提高土地生产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二是,我们的粮食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尚不相适应。如目前我国稻谷和小麦的产量和储量不成问题,但细分类目中的优质大米和专用小麦数量存在缺口。由此反应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粮食安全上,“量”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要往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对此,要进一步深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加大市场对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把优质优价
14、落到实处。三是,未来中国粮食供应对外依存度仍将上涨,我们要持续促进粮食尤其是饲料粮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进一步化解风险。或可向有粮食生产和贸易增长潜力的国家,缓慢释放中国进口增长的信号,使得潜在对象国有空间和时间对中国的需求增长作出反应,从而提高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可靠性,同时也可避免中国大量进口对国际粮食贸易造成干扰。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摘 编 自 叶 兴 庆 中国粮食安全是长远问题而非当前问题)材料四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由于粮食生产存在波动,粮食消费结构不停变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的供需平衡,必须借助进出口贸易来辅以调节,这促进了粮食贸
15、易地位的显著上升。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加,粮食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贸易总额、进口额呈现出较大的体量,出口额相对较小。2018年,我国粮食进口量11555万吨,其中,进口大豆8803万吨,占进口量的76%,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少,增产能力面临技术瓶颈,单产能力低于玉米等其他粮食作物,导致了国内大豆的供给能力止步不前,自给率仅为7.87%,消费主要依靠进口,第4页,共1 5页高中三年级语文考试卷对外依存度较高,这为保障粮食安全留下了隐患。粮食贸易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进出口数量上,政治、经济、文化与粮食贸易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粮食是所有产业发展的根基,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操控粮食贸易来
16、扰乱其他国家的粮食供需,从而影响到所有产业,甚至波及到其他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市场秩序。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密切相关,两者互为因果、互相制约。不同的粮食贸易政策会直接影响粮食安全水平,而粮食安全水平的变化又推动了新贸易政策的革新。(摘 自 我国口粮库存处于历史最充裕时期2020粮食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4.下列关于我国粮食问题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是长远问题,每个人都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B.2013年以来,我国居民粮食或谷物的人均消费量呈逐年不断下降的趋势。C.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国要在保障粮食“量”的前提下追求“质”的提升。D.目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趋紧,主要由于我
17、国大豆种植面积少,增产能力面临瓶颈。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做到节约粮食,杜绝浪费,要有全流程思维,需要社会各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已由“吃得饱”升级为“吃得好”,粮食安全已转变为确保多元化的食品安全。C.手有余粮,心中不慌。保障我国粮食能源安全要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既保产量,又保产能。D.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与粮食贸易政策密切相关,必须借助进出口贸易加以调节来达到供需平衡。6.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就如何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提几点建议。(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求求你当肇
18、事者侯发山这天,家杰开车去单位上班。行车途中,他突然看到路边躺着一个老人。现场围观了不少人,但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看情形像是发生了车祸。完全是下意识的,家杰忙把车停靠在路边,自己走了过去。有人说,这个老人刚刚被车撞了,肇事司机开车跑了。还有个人说,刚打了报警电话,交警还没来。家杰发现老人昏过去了,身下正汩汩地流着血,看不清伤在了哪里。家杰忙说,得赶第5页,共1 5页高中三年级语文考试卷快往医院送,再晚了怕是有生命危险。旁边有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说,这年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行好不如作恶。“眼镜”的话音一落,立马有不少人同意了他的说法。类似救人反被敲诈的事件媒体上报道不少,家杰不是不知道,但总不能
19、眼睁睁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枯萎了吧?在一个老太太的帮忙下,家杰把受伤的老人抬到自己的车上,然后他开着车向附近医院奔去。由于抢救及时,老人转危为安。老人并没有生命危险,大腿有两处骨折了。家杰留下自己的电话和相关信息后,就开车离去了。第二天,一个乡下小伙子来到了家杰所在的单位,自称是受伤老人的儿子。家杰的第一感觉就是,糟了,遇到麻烦了。难道这个小伙子认为家杰就是肇事者?想想人家这样判断也有道理,假如不是你家杰撞的,你会把人送到医院去吗?果然,乡下小伙子让家杰暂时充当一下肇事者到医院去一趟。暂时充当一下?这个小伙子很有心机啊。家杰冷冷一笑,心说只怕自己去了医院就真的说不清了,就弄假成真,真的成了肇事者
20、。但是,那个老人,还有围观的群众,他们会证明自己是无辜的。可是,如果老人倒打一耙反咬一口,说是他撞的,围观的群众又没人出来作证,那该如何解释?家杰很是气愤,心说真是行好不如作恶啊。看到乡下小伙子一脸痛苦和无奈,就从钱夹里抽出5张 100元的票子递了过去出于人道,家杰想尽快了解此事。小伙子摇了摇头,说谢谢叔叔,我不要您的钱。家杰呆了一下,说那让我去医院干什么?小伙子艰难一笑,说叔叔,我父亲大腿骨折了,需要动手术,可是开车的跑了。我父亲怕花钱,说腿痛了就拄根棍子,死活不愿意做这个手术您就装扮成那个逃跑的司机,把这两万块钱送进病房。小伙子说着话,从胸前的包里掏出了两沓子钱。叔叔,我知道你是个好人,好
21、人会有好报的。我求了好几个人,他们都不愿帮忙家杰给搞糊涂了,心说难道这其中有什么阴谋?可是小伙子一脸忠厚的样子,也不像要找他麻烦的人啊。他摆了摆手,没有接钱,说小伙子,你既然有钱,为什么不直接交到医院给你父亲做手术呢?小伙子叹口气,说叔叔,我今年考上了大学,可是家里穷,父亲为了让我上大学,走东家串西家借了两万块钱。趁着眼下没开学,我和父亲来城里打工 我们刚进城,父亲就出了车祸。父亲不愿做这个手术,是想让我上大学啊。说到这里,小伙子就唏嘘有声地哭起来。原来如此!家杰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感慨之余,他说小伙子,你先把钱收起来,你父亲的事情我来解决。小伙子眨巴着眼睛,不明白家杰的话。家杰诡秘地说,小伙子
22、,你别担心,我现在就是那个肇事逃逸的司机。下午,小伙子在给父亲喂饭时,主治医生过来告诉他们,说肇事逃逸的司机来到了医院,交了 3万块钱,还说如果钱不够,他随后再交。小伙子愣怔了 一下,随即明白了,他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他想,等父亲痊愈出院后,再把钱还给好心的叔叔。他跟人家非亲故,素不相识,人家及时把父亲送到医院就感激不尽了,不能再白白接受人家的钱。小伙子的父亲也很高兴,当即同意做手术。事情也巧,恰巧交警来医院调查这起肇事逃逸事件,遇到了正在办理转账手续的家杰,大家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有好事的记者就在当地媒体上报道了家杰这种仗义疏财的行为。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一个中年男人主动去交警部门投案
23、自首了他就那位肇事逃逸的司机,他是看了相关报道后才幡然悔悟的。第 6 页,共 1 5 页高中三年级语文考试卷(选 自2017年 第6期 小小说月刊)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求求你当肇事者”为标题,不仅新颖别致,而且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向读者透露了这篇小说情节的高潮。B.小说中写到社会上存在着救人反被敲诈的事件,而这些事件让不少路人宁愿袖手旁观也不愿救助,这为小说增添了更加真切的故事背景。C.小说中“家杰留下自己的电话和相关信息”一句,是一处十分重要的细节,它既塑造了人物形象,更为下文情节的反转作了必要的铺垫。D.小说蕴含
24、着一种“感动的力量”,家杰愿当肇事者,是被父慈子孝的亲情感动,作者通过家杰、老人和小伙子演绎了弘扬正能量的感人故事。8.习近平总书记曾言:“文艺作品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塑造家杰这一正能量形象的。(6分)9.“文似看山不喜平”,波澜起伏、一波三折也是小说的独特魅力。请指出本文情节设置上的波折。(6分)二、古代诗文 阅 读(3 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夏守赞字子美。初,守恩给事襄王邸,王问其兄弟,守恩言守赞四岁而孤,日侍王邸,不得时抚养,心辄念之。王为动容,即日召入宫,而怜其幼,听就外舍。后二年,复召入,王乳母齐国夫
25、人使傅婢拊视之。稍长,习通文字。王为太子,守赞典工作事。及即位,授右侍禁。李继迁叛,命使绥、夏伺边衅,迁西头供奉官、寄班祗候。帝幸大名,为驾前走马承受。康保裔与贼战,没,部曲畏诛,声言保裔降贼,密诏守赞往察之。守裙变服入营中.廉问得状,还奏称旨。诏恤保裔家,以守赞为真定路走马承受公事。帝幸澧渊及祀汾阴,皆为驾前巡检,累迁东绫锦副使。从幸亳州,命修行宫。转崇仪使、提举仓草场。帝甚亲信之,遣中使问守赞目:“欲管军乎?为横行使乎?”守赞曰:“臣得日近冕旅足矣。”寻迁西上阁门使、提举诸司库务,以右千牛卫大将军、昭州刺史为枢密都承旨,兼领三班院。每契丹使至,与杨崇勋迭为馆伴副使,凡十余年。擢侍卫亲军步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安徽省 五校高 三年级 上册 学期 语文 12 联考 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