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平移和旋转(10)-北师大版.doc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平移和旋转(10)-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平移和旋转(10)-北师大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平移和旋转【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判断、举例等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并会直观地区分这两种现象。2通过观察推断、操作验证等,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质。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平移的几何特征。二、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及动手实践、发挥想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1准确地画出在方格纸上平移后的图形2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教学过程】一、设计思路: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
2、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所以,我在开头便创设了看海底世界的情境,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在课堂的练习部分也加上了一个情境的延续,把学生的反复练习变得生动了,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效地组织了课堂纪律。1教材分析对称、平移和旋转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轴对称图形、镜子中的数学、平移和旋转。平移、旋转和对称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部分的重要学习内容。学习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发展几何直觉,增进对数学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
3、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合情推理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体验“空间与图形”学习的乐趣,不断激发潜在的创造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传统教材相比,平移和旋转显然属于新增加的内容,而对称也不再局限于对“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认识,并且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角度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些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以提高教学效益、全面达成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班有三十五名学生。大都是农民子弟。这些学生虽与那些生长在城市的孩子们相比见识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而且也特别感兴趣,我抓住这一特点在本课教学中创设了许多多媒体情景激发孩子们
4、的学习热情。由于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已有了基础,所以在学习本节课是我让学生通过看情景图片、仔细观察、动手操作等方式来将这一部分知识变得简单化,并让他们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思考并能择出更科学准确的学习方法。二、 欣赏图片,引入课题。1导入新课:(1)激趣谈话: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海底世界吗?老师今天带来海底世界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多媒体图片“海底世界”)(2)播放课件:演示海底世界中沿直线平着游、斜着、转着翻跟头的小鱼、升国旗、大风车、缆车、小火车的图片,学生看着图片表演。通过海底世界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播放的多媒体课件
5、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2组织讨论。师:它们的运动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把它们分类吗?先同桌交流。3汇报讨论结果。师:你是怎么分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分?指名说。生:有些是直直的,有些在转圈。4揭示课题: 师:像缆车、国旗、小火车等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板书:平移);师:而像大风车、飞机的螺旋桨、钟等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或轴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就称为旋转(板书:旋转)做一做:要求学生做一个平移和旋转的动作。也可以由教师发出口令,学生做(向上平移、向左平移、向左上平移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齐读课题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3 平移和旋转10-北师大版 三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2.3 平移 旋转 10 北师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