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九篇.docx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九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九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九篇 活动目标: 1在想想、讲讲的过程中,理解小动物画圆的方法,学习诗歌。 2感受动物画圆的趣味,体验自主学习的欢乐。 活动预备: 反映诗歌内容的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局部:用身体画圆,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出诗歌主题。 1教师用手势画一个圆形,问:你们看,我画了什么?我是怎样画出来的?还能用其他的动作来画圆吗? 2请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画圆。 3教师和全体幼儿一起来用身体动作画圆。 二、理解把握局部:初步了解诗句的构造,学习诗歌。 1学习小鱼画圆的诗句 (1)师:小动物们观察我们这么画圆觉得特别好玩,它们也想来画,你们看谁来了呀? (2)出示小鱼图片,
2、教师以小鱼的口吻说:我是一条愉快的小鱼,喜爱在小河里游来游去,我画圆的方法和你们不一样,请你们猜猜,我是怎样画圆的呢?(引导幼儿猜想) (3)师:你们真聪慧,帮我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看,我是怎样画圆的呀?(出示图片) (4)师:小鱼是怎样画圆的?(吐出泡泡一串串)让幼儿表演动作。 (5)师:小鱼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画圆?(突出动物的特点)它的圆画在什么地方? (6)教师结合图片完整朗读小鱼画圆的诗句:“小鱼画圆,吐出泡泡一串串,在水中画圆。” (7)幼儿完整地学念诗句,并表演小鱼吐泡泡的动作。 2学习小猴画圆的诗句 (1)师:看,还有谁也来画圆了? (2)出示小猴图片,教师以小猴的口吻说:我画圆
3、的方法也很不一样,你们知道我是怎么画的吗? (3)(出示图片)问:小猴是怎么画圆的?在哪里画的”?小猴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画圆?(突出动物的特点) (4)教师结合图片完整朗读小猴画圆的诗句:“小猴画圆,抓住树枝荡一圈,在树上画圆。” (5)幼儿完整地学念诗句,并表演小猴画圆的动作。 3。学习青蛙画圆的诗句 (1)师:除了小鱼和小猴,还有其它的动物朋友也来了,我们赶快来熟悉一下吧! 师:这个动物朋友呀身穿绿衣服,唱起歌来“呱呱呱”,它是谁?(青蛙) (2)问:青蛙是怎么画圆的?在哪里画的?青蛙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画圆?(突出动物的特点) (3)教师结合图片完整朗读青蛙画圆的诗句:“青蛙画圆,扑通一声
4、跳下水,在水中画圆。” (4)幼儿完整地学念诗句,并表演青蛙画圆的动作。 4。学习刺猬画圆的诗句 (1)师:最终这位朋友可厉害了,浑身长满的尖尖的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刺猬) (2)问:小朋友想一想,小刺猬是怎样画圆的?在哪里画圆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 (3)教师结合图片完整朗读刺猬画圆的诗句:“刺猬画圆,团起身子滚一滚,在草地画圆。” (4)幼儿完整地学念诗句,并表演刺猬画圆的动作。 5。完整学习诗歌,感受动物画圆的趣味。 师:小朋友画圆好玩吗?其实画圆是一首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完整的朗读一遍诗歌) 幼儿完整的学念诗句,并表演画圆的动作。 三、延长活动:诗歌仿编 1争论:
5、还有什么小动物会来画圆呢?怎样画圆?在哪里画圆? 2教师引导幼儿将想象出来的内容叙述出来,编成诗句。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常规。 2、能清晰连贯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客观的进展评价。 3、削减对小学的生疏感,使幼儿萌发上学的愿望。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洁对话。 5、情愿沟通,清晰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和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常规。 能连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客观的进展评价。 活动预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目标,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主要做了以下预备:故事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流程 我针对本次活动
6、,依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主要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设置悬念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有只小猴子要去上小学了,他在上学第一天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猜测。 2、分步出示挂图,联系画面请幼儿叙述 叙述第一段故事,设计提问: 小猴子晚起了一分钟结果怎样呢?小猴子在家里是怎样做的小猴子在上学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小猴子晚起了一分钟,却在十字路口碰上了红灯,晚了一班车。迟到了30分钟。这说明每一分钟都很重要,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叙述其次段故事,设计提问: 小猴子为什么会坐立担心长颈鹿教师为什么会叹气?课间非常钟还可以干什么? 小结:课间非常钟可以尽情地放松,但需要的话
7、应当先喝水、小便,把下一节课的课本预备好,再和同学一起嬉戏。 叙述第三段故事,设计提问:假如你是小猴子你会怎么做呢? 叙述最终一段,提问:请小朋友帮忙小猴子想一想怎样合理的利用时间?我们应当学习小猴子哪些地方?需要提示小猴子留意什么? 3、幼儿看挂图,教师完整叙述故事。 叙述完故事后提问:小猴子懂事的点了点头,那么小猴子上学其次天会怎么做呢? 4、引导幼儿续编故事,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常规 活动小结:幼儿通过听故事和续编故事理解了故事内容和小学的学习生活常规。能用自己的语言连贯的表述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 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
8、,强调科学教育首先要细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四周事物及现象的奇怪心和探究欲望。在一次三八家长助教活动中,班上有位家长为孩子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在魔术表演过程中孩子们特别地仔细,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表演,他们对这个魔术表现出了深厚地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孩子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索,并自觉实行行动。因此依据孩子对魔术的热衷我设计了这节大班的科学活动奇妙的药水。本次活动是把化学试验活动引进到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领域的一项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我不是追求一种严谨的化学试验程序,而是把侧重点放在让孩子感知化学变化的奇异上,通过孩子感兴趣的“变魔术”的嬉戏形式,贯穿活动始终,不仅可以使孩子自始至终保持深厚的
9、探究兴趣,真正感受到世界的奇异,还充分激发孩子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和欲望。 活动目标: 1、运用化学小魔术,使幼儿了解碘酒遇到另一种药水(淀粉溶液)会变成蓝色的现象。 2、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究“变色”的神秘,真实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异。 3、通过嬉戏活动,充分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兴趣和积极尝试的欲望。 4、培育幼儿观看力量及动手操作力量。 5、愿意与同伴合作嬉戏,体验嬉戏的愉悦。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运用化学小魔术,使幼儿了解碘酒遇到另一种药水(淀粉溶液)会变成蓝色的现象。 2、难点: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究“变色”的神秘,真实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异。 活动预备物质预备: 1碘酒、淀粉溶液(米汤
10、)、清水。 2毛笔、杯子、双面胶; 3水彩纸数张,教师示范画一张(事先均用彩笔画好树林、房屋等,用毛笔蘸取米汤画狐狸、老虎、大灰狼隐蔽在树林中,晾干),白纸数张(事先用米汤画上小动物,晾干)。 阅历预备:知道米汤、面汤内含有淀粉。 活动过程: 第一个环节:教师做化学小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1制造神奇效果,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是什么呢?(教师出示一张已用米汤画了小动物的白纸)教师:“看,这是什么呀?你觉得这白纸里有东西吗?”“这可不是一张一般的白纸,它里面藏着很多小动物呢,这些小动物们特别想出来玩玩,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请它们出来吗?”(幼儿自由畅想)
11、。 2教师演示小试验,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教师:“教师带来了一样工具,我来试一试能不能把小动物请出来。”(教师操作)教师:“哇,它们真的出来了,是谁呀?”(三条毛毛虫)提问:“教师用什么方法把毛毛虫请了出来?” 3用试一试、看一看、闻一闻的方法比拟水和碘酒,了解碘酒这一药水。 留意教给孩子正确闻化学药品的方法:一只手将瓶子放在鼻子四周,另一只手左右煽动,以免药品气味过大,刺激幼儿鼻腔粘膜。 教师小结:刚刚教师请毛毛虫用的不是水,而是一杯奇妙的药水,它的名字叫碘酒。 其次个环节:幼儿试验探究,发觉其中神秘。 1幼儿试验操作,请出小动物。 (1)教师:“小朋友看,这些白纸里还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
12、一起来把它们请出来好吗,请小动物们出来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碘酒)“教师为你们每人都供应了供应了一张隐蔽着小动物的白纸和一杯碘酒,请你们自己动手把小动物请出来。”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相互沟通试验结果。 3幼儿在集风光前叙述试验过程。 提问:“你请出来的小动物是谁?你是怎样把它请出来的?” 4引导幼儿归纳得出结论。 提问:“这些小动物都是什么颜色?是谁把它们变成蓝色的?他们是怎样隐身的?” 结论:用米汤液画的画遇碘酒后变成蓝,显示出小动物。 5教师试验论证。(两种溶液直接反响)第三个环节:嬉戏挑战,体验活动的乐趣。 1教师故事导入,引出嬉戏“捉小偷”。 2教师提问: (1)
13、猜猜可能是谁把小鸡偷走了? (2)小偷可能隐身在哪里? (3)我们用什么方法让小偷显身呢? (幼儿自由争论,各抒已见) 3幼儿运用刚学过的方法,开展“查找小偷”的嬉戏。 (1)幼儿“搜寻”。 (2)幼儿叙述自己“搜寻”的经过和结果。 最终一个环节:简洁小结,感受大自然的奇异。 碘酒遇到另一种药水(淀粉溶液)会变成蓝色。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变化,只要我们小朋友认真的观看,还会发觉很多奇异的现象。请小朋友回去后找一找、看一看,把你的发觉来告知大家。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奇异的水很适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奇怪心强,也很想自己有时机动手制做出他们自己喜爱的东西。本活动难度不大,但很简单看
14、出结果,使孩子们通过胜利的结果加强他们的自信念。通过本活动使幼儿在观看、比拟和动手操作力量等方面都得到了肯定的进展,也使他们的语言表达力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小百科:词语“奇妙”,表示“神妙奇怪”的意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大胆猜想其他行星上有没有人,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能猜想其他行星上人的外貌,并用绘画形式表现。 3、懂得与同伴共享创作缘由。 4、增加思维的敏捷性。 5、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愿意大胆地进展沟通。 【活动预备】 阅历预备:对其他行星有初步的了解。 物质预备:外星人图片若干张、画纸40张、勾线笔40把、油画棒每组一盒。 【活动过程】 一
15、、以问答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的思索与想象。 引导语:其他行星上有人吗?说出理由。 小结:现在其他行星上有没有人,我们都还不确定。有的小朋友们觉得其他行星上有人,那会长成什么样的呢? 二、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猜测和绘制外星人的”欲望。 引导语:有些人和我们小朋友一样,觉得其他行星上有人,他们觉得外星人长这样,和你们想象中的外星人长得一样吗?(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们画出你们心中的外星人。 三、共享沟通,体验绘画的欢乐。 引导语:为什么你想画这样外貌的外星人? 小结:小朋友们画的外星人都很特殊,下课后,你们可以相互看一看,说一说,说不定你们画的外星人是住在同一个行星上。 【活动延长】 在建构区为外星人拼
16、搭宇宙飞船或是拼搭你们觉得外星人需要用的东西。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情愿积极想方法,让纸张站起来。 2、通过实践,了解纸的承载力。 3、进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试验结果的力量。 4、培育探究自然的兴趣。 活动预备: 操作卡若干、小筐、卡纸、记号笔、若干本同样的书、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日有几位纸家族成员要来我们班做客,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它们想考考小朋友们,怎么样让它们站起来。 二、引导幼儿积极动脑,想各种方法让纸站起来。 1、教师已经为你们预备好了纸,请小朋友动手试一试。 2、幼儿自由操作。 3、请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方法。 三、幼儿猜想,试验站起来的纸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幼儿园大班 教案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