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田野调查》课程教学大纲.docx
《《方言与田野调查》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言与田野调查》课程教学大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方言与田野调查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编号:325015212 .课程名称:方言与田野调查3 .英文名称:Dialect and the field survey4 .课程简介:该课程为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程,讲授内容包括:汉语方言学的 基本理论;汉语方言调查的基本方法;汉语方言的基本面貌。着重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初步 获得以下3个方面的能力:利用国际音标准确记录语音的能力;在基因的基础上运用音位学原 理归纳整理音系的语音分析能力;在系统记录字音的基础上运用音韵学知识探求共时和历时语音 对应规律能力。二、课程说明1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汉语方言理论的学习和汉语方言调查研究
2、的实践,巩固、拓宽和深化 所学的汉语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汉语方言理论从事汉语方言调查与研究的工作能力。2 .与后续课程衔接:先行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后续主要为开展方言 研究和撰写方言内毕业论文奠定基础。3 .学时:共32学时,每周2学时。4 .开课学期:75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辅以课堂讨论。6 .考核方式:开卷或者撰写调查报告。平时成绩占40%,考查成绩占60%o7 .教材: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李小凡、项梦冰),北京大学出版社。8 .教学参考资料:方言调查字表(商务印书馆)、(1)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詹伯慧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2)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侯精
3、一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0月第1版。(3)方言调查字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商务印书馆,1981年12月新1版(4)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语文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5)汉语音韵讲义(丁声树、李荣),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方言和方言学教学目标:介绍本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特点、要求和方法;介绍方言 差异的形成原因,明确研究方言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教学重点:方言的形成原因和方言学的分类。教学难点:对方言形成的社会原因、地理因素和语言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的理解。9 课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 .理解方言是地域性变体,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使用
4、的交际工具;汉语诸方言是汉语的地 方分支,是一定区域内人们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2 .理解方言差异形成的原因:一是人口的扩散和地理的影响;二是语言发展的不平衡;三是不 同语言之间的接触,导致相互吸收和借用,产生新的语言。3 .了解方言学因方法的不同,分为历史方言学、描写方言学和方言地理学;因研究内容的不同, 分为普通方言学、具体语类方言学,如汉语方言学、德语方言学等。第二章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教学目标:理解汉语方言调查的意义和社会作用,了解汉语方言调查的历史发展。教学重点:方言调查的意义和社会作用。教学难点:方言调查的社会作用。授课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汉语方言调查的意义L理解汉语方言调查是
5、建立和发展方言学的基础,方言学的大量素材来自于方言调查。2 .理解方言调查以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为语言学的研究开辟了无限丰富的源泉,调查者在方言 调查实践中可以得到语言学的全面训练。3 .懂得方言调查应尊重客观事实,不能主观臆断,不牵强附会。第二节汉语方言调查的六大作用理解汉语方言调查的作用。1 .汉语方言调查使调查者不断接触新问题,打开新的思路,开辟新的天地。2 .汉语方言调查能促进汉语规范化、文字改革和推广普通话。3 .汉语方言调查加深学生对现代汉语特点的认识,扩展和深化所学的现代汉语知识。4 .汉语方言调查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活素材。5 汉语方言调查有助于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和考
6、古学的研究。6 .汉语方言调查对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和民间文学、地方戏曲以至现代作家的作品有重要帮助。第三节汉语方言调查的历史发展了解我国汉语方言调查研究所经历的四个阶段。L汉语方言调查的古代渊源。2.20年代兴起的现代汉语方言调查工作。3.50年代一60年代的方言调查工作。4.70年代以来的方言调查工作。第三章汉语方言的分区及其主要特点教学目标:让学生懂得方言分区的概念,从理论上熟悉进行方言分区的原则、依据和语音条件。教学重点:方言分区的原则、依据和语音条件。教学难点:方言分区的语音条件。授课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汉语方言分区的原则和依据深刻理解汉语方言分区的原则和依据。1 .以语言特征作
7、为划分方言分区的主要依据。2 .社会背景、人文历史方面的材料,对于探索方言的形成及其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二节 汉语方言分区的语言条件掌握汉语方言分区的语言条件。3 .语音条件。4 .词汇条件。5 .语法条件。第三节 汉语方言分区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历代学者对汉语方言分区的划分及其划分的依据。L近代学者章太炎的十分区说,以自然地理作为划分的依据。6 .黎锦熙的十二系说,开始把语言材料作为划分的依据。7 .赵元任的九区说和李方桂的八区说,二人基本趋于一致。8 .王力的五个大支说,每支下面再分若干小系。9 .丁声树、李荣1955年提出八大方言说,是对赵元任、李方桂、王力之说的调整。10 从80
8、年代初起,学者大多赞成划7个方言分区。11 现有将汉语方言划为十大方言区的趋向,即在七大区的基础上,增加了晋语、平话和徽语。第四节 汉语七大方言的分布及其主要语音特点了解汉语七大方言区的分布及主要语音特点。1 .官话方言区:华北、东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的分布及主要语音特点。2 .吴方言的分布及主要语音特点。3 .湘方言的分布及主要语音特点。4 .赣方言的分布及主要语音特点。5 .客家方言的分布及主要语音特点。6 .粤方言的分布及主要语音特点。7 .闽方言的分布及主要语音特点。第四章音韵学基础教学目标:基本掌握音韵学基础知识,为方言调查提供基本理论。教学重点:音韵学基础理论。教学
9、难点:音韵学基础的理解。授课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元音和辅音语音学上把语音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元音是乐音,辅音都是噪音,或主要成分是噪音。1 .元音舌面元音舌尖兀音卷舌元音2 .辅音。从发音部位看,辅音可以分为八类:双唇音:p ph bh m唇齿音:四o齿 音:皿th dh 川山;齿音还有tsh(塞擦音)S(擦音)。卷舌音:塔冷h * (闪音)。舌叶音:tj tf h d3h田31o舌面音:tGtGh d?h舌根音:kkh 团皿。喉 音:?(喉塞音)声带合拢,声门紧闭,然后突然放开;h(喉擦音)就是呼气,要呼 得重些,带摩擦音的性质;h(浊喉擦音)按喉擦音方法发音并声带颤动。第二节现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方言与田野调查 方言 田野 调查 课程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