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制战略建设.docx
《浅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制战略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制战略建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制战略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 村,也是繁荣富裕、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实现这一目 标,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加强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这是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坚实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农村法治建设的道路上做了大量卓 有成效的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个崇尚 法治的社会氛围正在逐步形成。但问题依然很多,形势依然很严 峻,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仍然经常是人们关注和批评的焦点 问题。一、农村法制建设的现状及引
2、发的突出问题(一)农村的法制环境令人担忧。经过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我国农村地区法治观念逐渐深 入人心,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运用法律手段解 决矛盾纷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在成为更多农民的首选。但 在一些地方,受自然经济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影响,法制建设相 对滞后,农民的法制观念依然比较淡薄,少数农村基层干部法律 素质不高,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 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法治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 项治理,切实抓出成效。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建立健全执 法责任书,加大执法力度,改善执法环境,转变工作方式和作风, 坚决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和消除执法中的
3、腐败现象。2、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农 村基层组织是社会的细胞,基层的稳定关乎全社会的稳定。要充 分发挥司法所、综治办和人民调解组织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矛 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紧 密结合起来,要重点排查调处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可能转化成 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 村、大事不出乡(镇)“。积极预防和妥善处貉群体性事件,认 真做好村民来信来访工作,做好涉法性上访事件的处理。四是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新农村法制观念。法制宣传教 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 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全民法律
4、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必须在农村 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健全和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和保障农村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全面提升 村级事务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协调发展,用法治保证 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五是坚持执政为民,建设法治政府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将我国依法 行政的目标确定为建设法治政府,这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重要步骤。建设法治政府是
5、坚持依法行政的 必然要求。职权法定,越权无效。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是一个包括政府职能定位、管理模式和追求目标在内的完整体系。 它蕴含了政府逐渐走向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诚信政 府、责任政府的基本理念。加强依法行政。实行政企分开、政事 分开,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政府的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明确中央政府与 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形成行为规范、 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权责明确、 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六是坚持依法 治村,推进当前农村法制建设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决议提出,坚
6、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快发展农村文 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培养有文化、 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 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 体面貌。这就是说,我们建设新农村的着眼点和发力点,不仅仅 只是物质层面,而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通过以人为本,把人的 文化素质提升上来,形成新的农民群体,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 面的关系。建设和谐社会,做好农村法制建设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新 型农民法律素质的全面提升,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物 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
7、面发展,关系 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使命的顺利完成,也关系到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完善农村法制建设,推动农 村法制建设再上新台阶,促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新局面,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还需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开拓创新,再接 再厉,扎实工作。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二)农民的法制意识仍较淡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 社会主义农村法制建设逐步纳入正轨,改革开放政策提出并不断 深化,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关系和经 济关系渐趋复杂,法制建设不断加快。农村广干部群众的法制观 念不断增强,法律意识逐渐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 益意识也日益增强。但我
8、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广大农村仍然存 在着很多看似正常却与法不符的现象。农民对法律的作用认识不 足,总存在杀人是犯法,环境污染、乱开采等涉及社会共众利益 的法律意识淡薄,认为只要自己没有杀人放火就不会触犯法律, 自己也没有必要去学法,更谈不上用法。殊不知法律不仅调整刑 事犯罪关系,还调整农民在生活、生产、政治等方方面面形成的 许多法律关系,辟如农民建房,农民认为自己建房放在自己的责 任田里,谁也管不着,其实里面就涉及了土管,村镇规划,邻里 关系等多个法律法规。(三)法制建设脱节引发农村多种问题在农村法制建设的不 完善,大部分人对法律意识的淡薄往往引发许多社会的不稳定问 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意
9、识问题。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起的村民不喜欢撕破 脸打官司,造成一些应该对簿公堂的当事人走了民调、信访的途 径。在信访过程中,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往往不走正常程序,为 了相互壮胆就采取集体越级上访、堵路等违法手段。二是农民打工就业问题。土地减少,农民需要寻找新的就业 岗位。县城里的各类企业、农村的乡镇企业就成为农民主要的就 业谋生岗位。但由于农民自身法律意识淡薄,用人单位与农民工 之间很难通过市场化的原则平等地处理彼此间劳动关系,“有劳 动没合同,有合同不平等”现象较为突出。三是农业执法相对薄弱,农村司法和农村法律服务和农村法 律服务滞后。存在农村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性质不明确,农业 执法主体混乱,甚
10、至错位,农业执法人员太少,且经费严重不足, 农业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行为不规范,农业法律法规太原则, 无法依法行政,农业行政执法缺乏监督机制。四是农民信“访”不信“法”。眼下,不少农民受到不法侵 害时,往往不通过正常法律途径,而是采取上访的方式维护自身 权益,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二、农村法制建设滞后的原因探究(一)农村立法的社会渗透力不足是造成农村地区法制建设 滞后的根本原因。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建立了五级政府,各级党组织也深入到农 村,国家政权对基层的是渗透力不可谓不强,但国家法律在农村 的推行还存在种种困难。其表现主要有:一是有关农村、农民的立法处于滞后状态。从法律的分布来看,其中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主义 新农村 法制 战略 建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