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中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 产品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运用范四 质量规格要求、生产运用工艺和检验方法,食品中该添加剂的检验方法等相关状况说明(一)、拟定食品添加剂 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产品标准及编制说明: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稻壳为原料,经炭化后碱溶酸化加工而成的食品添加剂植 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2技术要求2。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色 泽里 八、色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视察色泽和组织状态。状 态粉 末2o 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pH值5-9GB/T 12496.7油脱色率,%260附录A中A。4氧化物试验(以干
2、基计)通过试验GB/T 12496o14高级芳香煌(以干基计)通过试验附录A中A.5碑(As)(以干基计)/ (mg/kg) W3GB/T5009o 11 或 GB/T5009o 76铅(Pb)(以干基计)/(mg/kg)W10GB 5009.12 或GB/T5009.75附录A检验方法A. 1 警示本试验方法中运用的部分试剂具有腐蚀性,操作者须当心谨慎。如溅到皮肤 上应马上用水冲洗,严峻者应马上治疗.运用易燃品时,严禁运用明火加热.A. 2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
3、 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 GB/T 603之规定制 备。A.3鉴别A.3o 1试剂和材料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A.3o lo 2碘溶液;在100 mL水中溶解14 g碘和36 g碘化钾,力口3滴盐酸,用水稀释至1000 mL,摇匀.鉴别步骤称取3。00 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盛有10 mL盐酸溶液的碘量瓶中,煮 沸并保持30 s,冷却到室温,力IHOOmL碘溶液,塞上瓶塞,剧烈振摇30 s。用中 速定性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20 mL,滤液转移到50 mL比色管中至刻度,及参比 溶液比对,其颜色不得深于参比溶液。参比溶液:用移液管移取10
4、mL碘溶液置于50 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刻 度,摇匀.A.4油脱色率的测定Ao 4o 1方法提要取肯定质量的中和大豆油,加入肯定质量的试样进行脱色,测得脱色后油的 吸光度。依据吸光度的削减值计算,以百分数表示脱色率。Ao 4o 2仪器和设备分光光度计,配有1 cm比色皿.A.4o 20 2恒温磁力搅拌器。Ao 4o 2.3分析天平,感量0。0001 go固定好的温度计套管,温度计0 150 oAo 4.2o 5 烧杯,500 mL.试剂和材料油样,由精炼油厂中和工段得到的簇新中和大豆油。Ao 4o 3o 2中速定性滤纸.Ao 4.4测定步骤称取150+0.01g中和油于500ml烧杯中,将
5、已用乳胶管密封固定好的温度计 套管套上,将其置于已预热的恒温磁力搅拌器上,边加热边搅拌.当温度升至60 时缓慢加入2%的试样,搅拌强度以整个油样呈旋涡状运动为宜,保持温度计始 终浸没在油样中,当温度升至105110C之间保持30min。脱色结束后,取下烧 杯,马上趁热过滤油样,弃去最初的60ml滤液后收集脱色油。将上述滤得的澄清 油样在分光光度计上,于520 nm波特长,测定油样的吸光度(用1 cm比色皿,以 蒸储水作参比,校正零位)。同时测定未脱色前的大豆中和油在520nm波特长的 吸光度。结果计算油脱色率必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2)计算:式中:Ao 未脱色的油样在520 nm波特长的吸光
6、度.Ai一脱色后的油样在520 nm波特长的吸光度.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肯定误差不大于2%,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 值为测定结果,计算至一位小数。A.5高级芳香烽试验A.5o 1试剂和材料 A.5o 1.1环己烷。A o 5 o 1.2硫酸奎宁标准储备溶液I : 1 mL溶液含硫酸奎宁 (C20H24N2()2)2,H2so4 1 mg;称取 1。048g硫酸奎宁(C20H24N2O2) 2H2SO42H2O,置于 1000mL容量 瓶中,溶解于硫酸溶液(3 + 1000)中用硫酸溶液(3+1000)稀释至刻度,摇 匀。硫酸奎宁标准储备溶液H : 1 mL溶液含硫酸奎宁(C20H24N2O
7、2)2-H2so4 0o 01 mg;用移液管移取1mL硫酸奎宁标准储备溶液I ,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硫酸溶液(3 + 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 A 0 5.1 o 4硫酸奎宁标准运用溶液:1 mL溶液含硫酸奎宁 (C20H24N2O2) 2 H2so4 1 ng;用移液管移取1mL硫酸奎宁标准储备溶液II,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硫酸溶液(3 + 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该溶液现用现配. Ao 5。2仪器和设备 A.5.2o 1索式提取器。 Ao 5.2o 2 比色管:10 mL。 Ao 5.3分析步骤称取经粉碎至71 Rn的干燥试样1。00g0o 01g,用干净的滤纸包袱
8、严密, 置于索式提取器中,用12。0 mL环己烷连续提取2 ho将提取液冷却后置于比色 管中.标准溶液是将10 mL硫酸奎宁标准运用溶液置于比色管中。在紫外灯下视察,样品溶液显示的颜色或荧光不超过标准溶液为通过试验编制说明1、国内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目前国内相关的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为GB 29215-2012食品添加剂 植物 活性炭(木质活性炭),其中明确规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为以木屑、竹子、椰 壳或果壳等植物材料经物理法或化学法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植物活性炭(木质活 性炭),并没有将以稻壳为原料的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囊括其中。LY/T 1281-1998味精用粉状活性炭、LY/T 16
9、23-2004木糖液脱色 用活性炭和GB/T13803o 3-1999糖液脱色用活性炭为国内目前可见活性 炭相关标准,予以参考。2、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状况的说明查阅到的及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有关的国外标准有:国际食品法典委 员会(CAC)标准,美国食品化学法典一第七版(以下简称FCC7),日本食品 添加物公定书(以下简称日本公定书).CAC规定活性炭在食品中的用途是吸附 剂和去色漂白剂,设置了吸附实力等13项指标.FCC7中规定活性炭在食品中的 用途是脱色剂、除味剂和纯化剂,设置了碘值等8项指标。日本食品添加物公 定书设置了氯化物等5项指标。及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有关的国内外标准
10、技术指标一览表见表4和表 5.3、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及起草原则1.1 1主动米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2 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1.3 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3o 4符合用户要求,爱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对外贸易。4、确定各项技术内容的依据考虑到产品的原料来源和应用领域,食品添加剂稻壳活性炭中主要的指 标、参数、公式、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的设置,在起草过程中参照了 FCC7和 GB 29215-2012食品添加剂 植物活性炭(木质活性炭)标准。但因为稻壳 活性炭及木质活性炭的原料及产品成分、特性不同导致其主要应用于食用植物 油脱色行业,所以本标准
11、中保留包括了感官要求、氧化物试验、高级芳香煌试 验、铅、珅,而剔除了 FCC7标准中的碘吸附值、水溶物和硫酸盐灰分指标, 同时增加了 pH值、油脱色率两项。其理由和依据如下:因本产品是应用于食用油脂加工中的脱色工段,产品的脱色率是其主要的 质量指标,碘吸附值并不能直观的表现出稻壳活性炭在油脂脱色方面的实力. 因此,用油脱色率取代了碘吸附值指标,其指标和检验方法则采纳了行业内及 各大油脂集团认可的指标和方法。由于在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生产过程中须要进行活化(即酸化),调 整其pH值,使产品在肯定的pH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脱色实力.因此,增加pH值 指标。由于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的主要应用领域
12、是在食用植物油脱色,并 不涉及到应用于水处理等行业,水溶物指标对稻壳活性炭产品及其应用并没有 实际意义,因此删除水溶物指标。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中的硫酸盐灰分主要是活性二氧化硅。二氧化 硅是稳定的化合物,熔点在1700度左右,并且和硫酸、硝酸等强酸不反应, 在活性炭的国标常规检测中将其测定为灰分,把活性二氧化硅判定为活性炭中 的无效成分。但从本法制备出的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在油脂中的脱色效果 和原理分析看,碳硅复效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选取不同灰分含量的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同条件下进行油脱色试验, 对比不同灰分含量的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的脱色率状况。试验结果如下
13、 表3和图1:表3不同灰分含量稻壳活性炭脱色率试验,%稻壳活性炭灰分脱色率(吸光度),%稻壳活性炭(20110624)45 o 289.0稻壳活性炭(20110806)46.184.8稻壳活性炭(20110708)48 o 284 o 8稻壳活性炭(20130620)51.788o 9稻壳活性炭(20130314)37.191.1稻壳活性炭(20110729)360 590 o 1稻壳活性炭(20120523)34.586o 2稻壳活性炭(20101111)25.291.6稻壳活性炭(20120224)23.688 o 4929190898887868584灰分与脱色率关系图203040506
14、0灰分,%图1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的灰分含量及脱色率关系图可明显看出,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的灰分含量及脱色率并无干脆的 相关性。这进一步说明白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中含有的活性二氧化硅对 吸附是起到肯定的协助作用的.理论上该部分二氧化硅可以去除,但从应用性 方面考虑不应去除这部分活性二氧化硅,因二氧化硅的提取达到肯定程度以 后,会在肯定程度上破坏稻壳灰的空间结构,进而影响稻壳活性炭的脱色效果. 同时,硫酸盐灰分并不影响添加剂的平安性。故删除硫酸盐灰分此项指标.4.3指标要求的确定4o 3- 1 pH 值本标准依据目前国内实际生产和运用状况拟定该项指标为5-9.4o 3.2油脱色率本标
15、准依据目前国内实际生产和运用状况拟定该项指标为不低于60%。4o 3o 3氧化物试验FCC7规定试验溶液不产生蓝色为检验合格,本标准等同FCC 7规定.4o 3o 4高级芳香燃试验FCC7规定试验溶液在紫外光照耀下,显示的颜色或荧光不应超过硫酸奎 宁标准溶液为定性检验合格,本标精确定等同于FCC 7的规定。碑含量碑是有毒有害的杂质离子,应当严格限制,FCC7规定为不大于3mg/kg, 本标准设置为不大于3mg/kg.4.3o 6铅含量铅含量及碑含量一样都是应当严格限制的指标,FCC7规定为不大于1.1 Omg/kg,本标准设置为不大于10mg/kg.4.4 试验方法的确定本标精确定的试验方法见
16、表6o4.5 样品检测结果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产品抽样检查结果见表7.表4国外标准指标对比表项目CAC指标FCC7日本公定书碘吸附值/(mg/g)2吸附实力90%110%400干燥减量w/%W15协商硫化物定性酸溶物w/%W3硫酸盐灰分w/%W5协商水溶物W/%44.0乙醇可溶物W/%0.5碱可溶有色物W/%定性氧化物试验定性定性高级芳香烽试验定性合格神(As) mg/kgW334 (AS2()3)铅(Pb) mg/kgW51010锌(Zn) mg/kgW250.10氯化物(以Cl计)w/%W0.53硫酸盐(以S04计)w/%0o 48表5:国内标准指标对比表项目GB 29215食品添加剂
17、 植物活性炭(木 质活性炭)LY/T1281- 1998 味精用粉状活 性炭LY/T 1623-2004 木糖液脱色 用活性炭GB/T13803.3- 1999 糖液脱色用活性 炭一级 品二级 品一级 品二级 品优 级 品级 品级 品A法焦糖脱色率w/%21009080B法焦糖脱色率w/%2100901009080碘吸附值/ ( mg/g ) 三400强度/%亚甲基蓝吸附率mL/0.1g nmg/g12101513干燥减量w/%W10.010.01010101010酸溶物w/%W33o 51.5lo 51.00lo502.00硫酸盐灰分w/%W7.04o 05o 04.05.03.04o05-
18、0氯化物(以Cl计)w/% W0.20.250o 200o250.200o250o30pH值5.07。03.05。0铁(Fe)w/%W0.050.10o 050.080.050o0.15(一)、通用名称:通用名称: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英文名称: Vegetable activated carbon (Rice husk activated carbon)(二)、功能分类:食品加工助剂(三)、用量和适用范围:用量:按生产所需适量运用 拟运用范围:油脂加工工艺10钙镁含量(以MgO计),%0.250.25氧化物通过一高级芳香煌通过水溶物(以干基计),% W4.0一一碑(As) mg/kgW3o
19、 0-铅(Pb)mg/kgW5.0表6:试验方法对比表项目CAC指标FCC7木质活性炭测定方法本次确定指标吸附实力安替比林吸附后 溟酸钾滴定法碘吸附法GB/T 12496.8-1999碘吸附法油脱色率干燥减量重量法(120, 4h)重量法 (120,4h)GB/T 12496.4- 19991500c至恒重(3h)硫化物醋酸铅试纸检验 法GB/T 12496。 15 - 1999醋酸铅试纸检 验法酸溶物重量法GB/T 12496.18-1999重量法硫酸盐灰分重量法(600)重量法(600)GB/T 12496.3 - 1999 重量法(65020)水溶物重量法(100,lh)重量法(100,
20、 lh)一重量法(1002)乙醇可溶物定性检定法碱可溶有色物限量比色法pH值GB/T 12496.7GB/T 12496o7氧化物蒸储后加硫酸亚 铁不显色蒸储后加硫酸亚 铁不显色GB/T 12496。14 - 1999蒸储后加硫酸亚 铁不显色GB/T 12496o14-1999高芳香煌环已烷提取后目 视无色或紫外荧 光限量比色环己烷提取后目 视无色或紫外荧 光限量比色环己烷提取后 紫外荧光比色碑(As)碑斑法碑限量试验(碑 斑法或二乙基二二乙基二硫代 氨基甲酸银法硫代氨基甲酸银 分光光度法)或碑斑法铅(Pb)原子汲取分光光 度法原子汲取分光光 度法原子汲取分光 光度法表71: pH值依据GB/
21、T 12496.规定的方法测定数据样品编号方法分析人一分析人二分析人三GB/T 12496o75o 775o 785o 78GB/T 12496.76.876.856o 85GB/T 12496o75.815.855o 82GB/T 12496.75o 405.405.42GB/T 12496o77o 267o 237.22GB/T 12496o76o 866o 866.81GB/T 12496.76.106o 156.09GB/T 12496o76o 396o 396.35GB/T 12496.77o 127.097o 12GB/T 12496.77o 187o 117.16GB/T 124
22、96.77.007o 027.06GB/T 12496o75o 215.215o 19表7 2:油脱色率依据本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数据()样品编号检测结果68 o 160 o 475.766 o 760.965 o 7样品编号检测结果65.761.867.261.860.569.1表73氧化物按GB/T 12496规定的方法测定数据样品编号分析人,分析人二分析人三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
23、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表7-4高级芳香燃依据FCC7规定的方法测定数据样品编号分析人一分析人二分析人三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通过试验表7-5:碑含量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数据(mg/kg)样品编号检测结果Oo 93lo 021.021.11.060o 68样品编号检测结果0.510.940.640.70Oo 7
24、60o 94表76:铅含量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数据(mg/kg)样品编号检测结果1.18lo 521.462o 212.151.30样品编号检测结果1.410o 862.152o 742.472.76(二)、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运用工艺(油脂脱色):图2油脂脱色工艺示意图(三)、食品中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残留检验方法食用油不必进行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残留量检测,说明如下: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在油脂精炼中是作为食品加工助剂,起到脱色和 吸附杂质的作用。整个运用过程为物理操作,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会经过严格 的过滤,以保证其及油的完全分别,最终产品中不含固体残留.三证明技术上确有必
25、要和运用效果的资料或者文件(一)、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用作油脂加工助剂的必要性1、油脂脱色的必要性脱色是油脂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工艺应用初期,这个环节主要 是为了降低油脂中的色素,使油脂更为澄清、美观。主要的脱色方法是利用具 有吸附实力的加工助剂,如活性白土、凹凸棒粘土和活性炭等。随着探讨的深 化发觉,这些吸附剂在吸附油脂色素的同时,也可以吸附油脂中可能存在的苯 并花、黄曲霉素和过氧化物等食品平安危害因素。而不同的吸附剂,在吸附各 类色素和危害物质的效能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性。2、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脱色作用机理2o 1稻壳作为一种自然粮食作物的组成部分,含有80%的碳及20%的
26、硅,其 本身具有多孔结构。在适当的温度刚好间限制下燃烧可以消耗掉稻壳中90%的 碳成分,保留其本身的多孔结构,使得燃烧产物稻壳灰具有多孔、非晶态的结 构,具有很好的吸附、渗透及过滤效果。以稻壳灰为原料生产加工出来的活性 炭具有更优良的吸附性能。稻壳灰及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的显微镜下的形 态比较见图lo稻壳灰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图1稻壳灰及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显微形态比较20 2稻壳灰及氢氧化钠反应,大部分硅转化为可溶性硅酸盐,剩余的炭和及炭 结合紧密的硅形成多孔的炭硅骨架,且骨架表面被碱性基团侵蚀而产生活性的 羟基,从而给予该炭硅骨架颗粒以较强的吸附活性,特殊是对于亲羟基的物质 ,
27、如类胡萝卜素、重金属等。后续的酸化操作,将附着在炭硅骨架上的游离硅 酸根进行缩合反应,形成多孔的水合二氧化硅;该部分硅及硅系列油脂脱色助剂(活性白土、特种硅酸盐等)相像,同样具备较强的吸附活性;同时,酸化操作将附着在活化的炭硅骨架上的杂质 粒子除去,使得羟基活性基团游离出来.2O3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的吸附活性来源于两个成分:强碱活化的炭及酸化处理的活性硅。两者的活性 吸附基团以羟基为主,吸附容量取决于碱溶操作及酸化处理时产生的颗粒孔隙 率及表面活性。所以,稻壳活性炭实际是一种碳硅多效吸附剂,吸附效果优于 单一吸附剂.(二)、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及优越性1 .稻壳活性炭吸附色
28、素实力优于木质活性炭目前国内活性炭行业大体有两个分类:一是煤质活性炭,是以无烟煤、烟 煤、褐煤、泥煤为原料生产的,二是植物活性炭,是以木屑、椰壳或果壳等木 质材料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加工运用的主要为木质活性炭。及木质活性炭相 比,稻壳活性炭主要是二氧化硅含量较高,通过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稻壳活性 炭及市售木质活性炭对菜籽油的脱色试验表明,各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稻壳活 性炭的脱色效果要优于市售木质活性炭。本试验选取了二氧化硅含量分别为20%、30%、40%的稻壳活性炭及市售 木质活性炭进行脱色率检测,考察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稻壳活性炭及市售木质活 性炭的脱色性能。试验条件是:60时加入活性炭样品,1051
29、10之间保持 30mino脱色结束后趁热过滤油样,于520 nm波特长测定吸光度,同时测定未脱 色前的油品的吸光度。试验结果见下表1:表1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稻壳活性炭及市售木质活性炭脱色性能比较加工助剂20%二氧化硅含 量稻壳活性炭30%二氧化硅含 量稻壳活性炭40%二氧化硅含 量稻壳活性炭市售木质活性炭脱色率,%90 o 089.186.985.72 .稻壳活性炭吸附黄曲霉毒素实力优于木质活性炭随着油脂加工探讨的深化,发觉吸附剂在吸附油脂色素的同时也可以降低 油脂中食品平安风险物质的含量,如黄曲霉毒素、苯并花等。选取稻壳活性炭和市售活性炭进行吸附黄曲霉毒素的试验。试验用油为花 生油,主要试验方
30、法是:油品加热至60时加入吸附剂样品,105110C之间 搅拌保持30mino脱色结束后趁热过滤油样,收集油样检测黄曲霉毒素含量.黄 曲霉毒素检测方法:GB/T 5009o 23-2006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B2、G1、 G2的测定 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见下表2:表2稻壳活性炭及市售木质活性炭吸附黄曲霉毒素的效果,单位(jig/kg)检测项目初始值稻壳活性炭处理后市售木质活性炭处理后黄曲霉毒素B残留量8.812.034o 20黄曲霉毒素总量残留量10.362.334o 94从上表可以看出,稻壳活性炭及木质活性炭均有很好的吸附黄曲霉毒素的 实力,且稻壳活性炭及木质活性炭相比,具有更好的吸附黄曲霉
31、毒素的效果。3o活性炭吸附苯并花实力优于活性白土和凹凸棒粘土通过在油脂中外源添加苯并花,对比活性炭、活性白土和凹凸棒粘土等不 同吸附剂吸附苯并茂的实力。试验表明,稻壳活性炭和市售木质活性炭及活性 白土和凹凸棒粘土相比,有更好的吸附苯并花实力,且稻壳活性炭最好。如表 3:表3各吸附剂对苯并花吸附效果的比较,单位(|ig/kg)加工助剂稻壳活性炭市售木质活性炭活性白土凹凸棒粘土苯并花残留量(初始含量18.20)lo 07lo 636.6916o 104.稻壳活性炭及活性白土/凹凸棒粘土混合运用有效脱除色素及苯并花结合上述试验的结果及生产中的阅历,我们将稻壳活性炭及市售木质活性 炭分别及活性白土/凹
32、凸棒粘土依据相同比例混合进行脱色率和吸附苯并花的 试验,试验结果见下表4:表4稻壳活性炭及市售木质活性炭及活性白土/凹凸棒粘土混合进行脱色率和吸附苯并花的比较试验检测项目活性活性白土活性白土凹凸棒凹凸粘棒凹凸粘棒土白土+稻壳活 性炭+市售木质 活性炭粘土土+稻壳 活性炭+市售木质 活性炭脱色率,%94.493o 590.886.088 o 383.6苯并花残留量(初始 含量 18。20), g/kg6. 690. 921.0916. 10lo 452. 28由上表可以看出,活性白土和凹凸棒粘土在添加稻壳活性炭和市售木质活 性炭后,吸附苯并花的效果增加;活性白土添加稻壳活性炭后,脱色效果及单 独
33、运用活性白土相当,添加市售木质活性炭后脱色率降低;凹凸棒粘土添加稻 壳活性炭后脱色效果增加,添加市售木质活性炭后脱色率降低。5、国内文献资料中对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脱色性能的探讨5.1论文由稻壳灰制备活性炭的工艺及应用探讨中对植物活性炭(稻壳活 性炭)制备及应用性能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不 仅比木质活性炭具有更好的脱色效果,而且对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也具有很好 的吸附作用。(附件1由稻壳灰制备活性炭的工艺及应用探讨)论文主要试验结果节选2.6活性炭产品的应用研究油脂脱色采用对比的方法,分别用市售脱色活性炭与稻壳 活性炭实验产品进行脱色效果的比较,以此检验稻壳 活性炭
34、产品是否可用于油脂脱色。由图6可见,当添加活性炭量在01g时,剩余 色素降低的百分率是最大的,从脱色效果看,实验所 得样品的效果略优于市售活性炭,这表明由稻壳灰制 备的活性炭用于油脂脱色的,完全可以替代目前使用 的木质粉末活性炭,其用量还可以适当减少,具有良 好的应用前景。活性炭剂)图6活性炭吸附大豆油色索的效果5o 2、论文稻壳灰制取大豆油精炼中脱色剂的探讨中探讨了不同的碱液浓 度、硫酸浓度、活化时间等因素对脱色剂一稻壳活性炭的脱色实力的影响,并 对其脱色性能做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较活性白土 具有更好的脱色效果。(附件2稻壳灰制取大豆油精炼中脱色剂的探讨) 论文主要试
35、验结果节选由图7可以看出,在相同添加量下,本产品处理 的油脂吸光度远小于活性白土的,说明本产品脱色 效果要优于活性白土0350 375 400 425 450 475 500 525 550波长(nm )图7吸光度的比较6、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充分利用资源、低碳环保经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活性炭在净化、吸附等工业技术上得到越来越多的 应用。传统的活性炭的生产须要消耗大量煤、木材和椰壳等原料资源,随着资 源的不断削减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活性炭不论生产原料还是生产工艺 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是利用可再生的资源,将原本 难以处置的自然作物充分利用,既缓解了活性炭原料不足的冲突,同时解决了 多年以来稻壳处理的难题,是发展水稻循环经济,实现低碳环保新产品,是我 司依据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所做的金龙鱼大米产业链创新技术成果,获得了中国 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三)、结论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可弥补活性白土/凹凸棒粘土在吸附苯并弦上的缺 陷,脱色效果基本相当;且有其他文献显示,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在不同的 油脂中应用时,脱色效果更好。稻壳活性炭及木质活性炭相比脱色和脱除黄曲 霉毒素效果更佳.稻壳活性炭及活性白土 /凹凸棒粘土混合运用可达到良好的脱 色、脱苯并花效果,并有环境及成本优势。有作为油脂加工工艺加工助剂的运 用必要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