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5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5篇第一篇2014年是人口计生事业面临机构改革和生育政策调整双重考验的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突破年。全区人口计生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落实“单独二孩”生育政策为重点,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全年目标任务与工作安排如下:目标任务。2014年,全区出生政策符合率达99%以上;人口信息化建设达标率达95%以上;家庭健康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率达94%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
2、兑现率基本兑现;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在保持正常的基础上,同比有所下降;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区级财政年人均投入达12元以上。(一)突出一大重点,稳定人口计生事业。根据省、市相关决策部署,按照“总体稳定、城乡统筹、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稳妥扎实有序的组织实施“单独二孩”政策。1.加强预测监测。通过电话、上门走访等方式对符合政策的“单独”夫妇做抽样调查,掌握辖区范围内“单独”夫妇的生育意愿,并进行出生人口监测预警,做好新政实施后的出生人口预测预报工作,为政府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提供依据,为更好地应对就学、就医、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做好准备。2.加强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公告栏、计生网站、社区电子屏、智
3、慧社区平台等大力宣传“单独二孩”计生新政细则、注意事项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引导群众错开补偿性生育高峰。对全区所有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及志愿者进行系统培训和详细解读,让他们更准确、更深入地了解新政细则,为群众提供更为精准、贴心的服务。3.加强服务管理。针对新政实施后带来的高龄产妇增多等情况,加强生育技术服务指导,大力普及孕前优生知识,实现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覆盖,预防高危妊娠,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广泛听取群众和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简化办证手续,做好再生育审批工作。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保证生育政策执行的严肃性、稳定性、连续性。(二)夯实两大基础,强化为民服务
4、优势。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工作队伍基础,确保干部思想不乱、队伍不散;一手抓工作环境基础,确保服务环境更加优质,服务更上水平。1.加强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基础建设。一要加强党风行风建设。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计生工作作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二要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全区计生干部业务培训工作,增长人口计生干部的智慧,增强服务育龄群众的能力,保持队伍的旺盛战斗力。三要加强协会组织建设。重点推进流动人口集聚地、高校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扩大基层计生协组织网络的覆盖面,加强工作指导,督导规范化建设,提高群众自治水平。2.加快计划生育工作环境基础
5、提优。一要加快信息服务水平提升。对全员人口、药具、流动人口等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完善,确保信息系统高效运行。二要加快世代服务转型提质。进一步拓展“六位一体”的人口与家庭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服务均等化、全程信息化。三要加快依法行政工作提严。深化“阳光计生”行动,健全信访维稳机制,加强对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的管理,规范生育秩序,保持对“两非”行为的高压态势。(三)做优三大实事,提升和谐计生氛围。进一步健全家庭发展促进的机制体制,提升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1.扎实落实利益导向政策。2014年预计利益导向投入经费不少于1
6、500万元,其中兑现2010年10月至2012年其他持证退休人员的一次性奖励金1000万元,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扶金65万元,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400万元。进一步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公益金管理使用制度,拓展计生困难家庭的帮扶渠道。2.长效推进特殊家庭帮扶。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部门政策协调机制,新建1-2个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心理关爱基地,完善运作机制,真正发挥其心理关爱阵地作用。通过政策扶持、志愿者结对、专业机构援助等多种形式,引导和扶持民间团体和志愿者参与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服务,建立生活照料、养老保障、精神慰藉等长效全覆盖的特殊
7、家庭帮扶模式。3.继续深化“人口家庭幸福工程”。倡导新型家庭人口文化,继续实施免费优孕助孕项目、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青少年健康人格促进、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中老年健康促进、新市民康健计划、生育关怀帮扶、特殊家庭帮扶“八大项目”。组织特困家庭及无业失业已婚育龄妇女“两癌筛查”;年内完成免费孕检目标人群1000人次,推广“婚孕检一体”模式;拓展“太阳花”青春健康教育基地,扩大“同伴教育”宣教力度;新建1家企业外来工健康促进平台“康健驿站”,促进流动人口身心健康、社会融入和自我维权。第二篇一、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十二五”争创工作1、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是抓好新一年工作的前提。
8、全系统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抓好、抓实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要学会用十八大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概括武装头脑、统揽全局,找准工作的关键点与结合点。要强化理论联系实践,积极转化学习贯彻成果,推动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2、组织开展“十二五”中期评估。围绕“十二五”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省“十二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要求,加强指导和督查,确保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各级要对照目标任务,开展“回头看”活动,通过专题调研、明查暗访、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查找薄弱环节,并及时整改,确保出生政策符合率、出生人口性别比、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等3项核心指标全面达
9、标,中期评估取得优良成绩。二、坚持依法行政,优化人口工作环境1、加强行政指导。学习贯彻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方便群众办证的通知、省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简化计划生育证件办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优化办事流程,实现简政便民。规范再生育审批、社会抚养费征收等行政执法行为,开展执法案件卷宗质量评比专项检查。在有条件的街道成立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队伍,整合街道各相关单位执法力量,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查处违法生育以及打击“两非”等计划生育综合执法行动。2、落实各项利益导向政策。规范实施农村奖扶、特扶和三级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特别扶助。按照苏财教20141号文件精神,提高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标准。坚持即退
10、即发的长效工作机制,做好2014年度企业持证退休职工和非从业居民一次性奖励登记工作,实现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全人群覆盖。3、深化“阳光计生”行动。完善“三项公开”,开展“四项评议”,强化“五项监督”,不断推动“阳光管理”、“阳光服务”、“阳光维权”。建立明查暗访工作机制,对计生条线“两个纪律”及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勤政在岗、规范服务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重点开展“阳光计生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创建全覆盖。4、健全信访维稳机制。充分发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作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维护群众信访权益、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加大信
11、访维稳力度,建立适应新形势,分层分级、上下联动的舆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信访维稳应急预案,果断应对负面舆情,快速反应、科学应对、稳妥处置。强化领导责任,落实属地管理,化解信访积案,力求信访问题的妥善解决,推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推进人口家庭幸福工程,提高家庭发展能力1、大力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大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晓度和群众参与度。按照“城乡统筹,整体推进,规范运作,全面覆盖”的要求,全年完成1200人次待孕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推动出生缺陷预防关口前移,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2、积极推进生育关怀行动。实施特困家庭帮扶项目,制定和实施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帮扶措施,完善
12、公益金使用管理办法,切实关心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切身利益。整合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资源,年内建成1个“爱心屋”,开展对失独特困家庭系列帮扶行动,组织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上门服务,心理沟通、精神安慰、生活照顾、健康教育等多项服务。实施生育关怀帮扶项目,开展“亲情牵手,结对帮扶”活动,创新帮扶服务内容和方式,扩大服务群体,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结对帮扶率达95%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为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促进就业、改善生活提供及时帮助,培育并积极申报市级生育关怀帮扶基地。有序推进生育关怀系列保险工作,进一步提高保险覆盖面。3、积极开展健康促进行动。规范知情选择服务,提倡选用长效避孕方法,减少意外妊
13、娠,倡导安全性行为。实施青少年健康人格促进项目,进一步扩大青春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在五星医院建成“少女援助中心”,提供青春健康技术服务、心理咨询等青春健康促进服务。开展专家面对面、同伴教育、青春健康知识进校园巡回演讲等活动。推进“中荷太阳花”国际合作项目,按照项目方案的时序进度,认真实施各项工作计划。依托各级人口学校办好青春健康教育家长课堂,共同推进青春健康教育进家庭。实施中老年健康促进项目,深化中老年健康基地建设,荷花池街道北大街社区建成1个“银龄乐园”,开展健康教育,组织老年人进行生活技能训练、抗衰老训练,延缓生理机能退化程度。4、切实加强人口文化建设。实施人口文化推进项目,以婚育新风进万家
14、为载体,开展“幸福满屋”人口计生服务宣传活动,推进人口文化创新。规范人口文化园建设,建成一个市级人口文化示范基地。继续实施新农村新家庭新三年计划,开展市级“幸福家园示范村(居)”、“幸福家庭示范户”评选表彰活动。5、推进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流动人口综合治理,继续实行“阵地联建、管理联动、信息联通、服务联享、知识联普、民生联帮”六联工作模式,落实“六免两优惠”政策,开展以“关爱新市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建立流动人口便民服务点,打造流动人口“温馨之家”,实现“市民化管理、均等化服务、同城化待遇”。加强区域协作提高网络化协作水平,创新区域协作模式,加大信息沟通和违法生育情况通报和处理工作的力
15、度。推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新经济组织、非公企业、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地计生协会组织建设,成立“计生协+党支部”和“计生协+工会”的会员单位,流动人口计生协会覆盖率达85%以上。6、加强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巩固具有特色的早教工作模式,继续夯实全市人口早期发展指导服务网络体系,做好市0-3岁婴幼儿家长指导手册发放工作,做好成长阶梯0-3岁婴幼儿测评与早教课堂的免费测评和培训。继续免费发放早教体验券和早教点播卡,举行科学育儿知识社区巡回讲座,举办亲子活动。四、强化基层基础,优化工作机制促转型1、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人口信息应用水平。继续推行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计生管理网络体系
16、。完善全员人口信息采集新机制,坚持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交换制度,加强部门数据对比分析及核查入库的考核力度。组织开展人口计生统计数据质量信得过活动,排查基础工作和信息质量,促进统计数据质量的全面提升。加大信息准确率考核力度,尤其要加大部门共享信息核查质量的考核,加强人口数据的综合应用。2、加快“世代服务”体系转型。进一步拓展“六位一体”的人口与家庭公共服务职能,加速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实现管理数字化、服务智能化、平台网络化,不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服务均等化、全程信息化,为群众提供品质更优、效率更高、覆盖更广的公共服务产品。4、加强协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口 计划生育 工作 要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