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管理核心制度 十八项医疗管理制度.docx
《医疗管理核心制度 十八项医疗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管理核心制度 十八项医疗管理制度.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疗管理核心制度十八项医疗管理制度*医学院沈洲医院医疗管理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度1、病人首先 就诊的科室为首诊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凡来院就诊病人, 不管是否属于本院范围和本科疾病,均应遵照本要求进行积极诊治 和抢救,并做好各项诊治记录。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委病人。2、不属首诊科室的重危患者需转科者,须经首诊科主治医师以上人 员会诊允许,并填写会诊请求单,由本科护士转交被邀科室,紧急 情况下可行口头邀请会诊。3、在会诊医师到达前,首诊科室及医生必须积极治疗抢救,认真观 察病情,详细记录,不得观望等待。4、被邀科室接到会诊请求后,必须即将派人前往、不得迟延或者 拒 绝。如被邀科室负责医师不在,在岗
2、人员应速派人出诊,否则 追究在岗人员的责任。5、会诊确诊后,即以疾病分管科室认真办好交接手续,并签字盖 章。对转科治疗有艰难的重危病人,应就地抢救,有关科室积极主 动配合,对须多科协助抢救的病人,应即将报告门诊部或者医务部、 院长(夜间总值班)组织抢救。要主动配合,做好抢救记录,并随时将病情及预后向家属及单位负 责人做交待,求得家属和单位的理解和支持。七、各科在抢救中遇有艰难时(包括技术、物资和设备)应及时上 报医务部,由医务部统筹协调解决。各有关科室必须通力协助,在 各方面予以支持,以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八、对急、危重病人应进行床头交接班。交班时除应详细交待病 情,已做过的处置及注意事项外
3、,还应交接有关抢救仪器设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运行是否正常、灵敏度和准确性是 否良好。九、各科有重危病人,应即将以书面形式上报医务部,抢救后转归 情况也须及时报医务部。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本制度所称手术是 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使用手术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操作,以去 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组织或者器官、植入医疗器械、缓解 病痛、改善机体功能或者形态等为目的的诊断或者治疗措施。按 手术的难易度、手术过程的复杂性、风险的大小以及我院的实际 情况等将 手术分为四级:1、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 技术难度低的手术;2、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 度普通、有
4、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3、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 难度较大的手术;4、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 手术。跨专业复合型手术是指涉及到2个专业疾病以上的手术且技术难度 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属于四级手术。5、新技术或者新项目手术:指本院尚未开展具有临床应用前景和较 大病员需求的临床治疗新技术或者新项目的手术。二、手术医师分级根据手术医师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称以及 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年限等确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 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医院。1、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 内或者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住院医
5、师工作2年以内者。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者取得硕士 学位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3)进修医师或者研究生可视其既往工作学习情况承担低年资或者高 年资住院医师工作。2、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 者获得临床博士学位并从事主治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者获得临床博士 学位并从事主治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3、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3年以内或者有博士后学位从事副主任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4、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
6、岗位工作者。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下述各级医师手术权限特指各专业手术级 别。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 院。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视其技术水平和操 作能力主持一级手术。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 场指导下,可视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逐步开展二级手术。3、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 逐步开展三级手术。4、高年资主治医师: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主持三级手术。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 逐步开展四级手术。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和跨专业复合型手术
7、。在上 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者根据本人的手术操作能力具体情况,可主持新 技术或者新项目手术。7、主任医师:可主持特大型以上各级手术。8、在未获得手术准入时,任何级别手术医师的手术权限均不可超出 医院规定的手术权限。由于我院存在不同医师职称、资历高低与其年资、职称及技术水平 不彻底相称的情况,故上述手术权限为普通原则,各手术科室除应 根据上述手术权限原则外,还应根据各手术医师具体技术水平和操 作能力确定其手术权限。术前讨论制度一、凡四级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及诊断未明确的探查 术,都需要认真讨论和精密准备,必要时邀请麻醉科及有关人员参 加。二、讨论由科主任主持,科主任不在时由暂时负责医师负责,本专 业
8、主治、住院医师参加。由经治医师汇报病例资料,提出诊断与鉴 别诊断、手术指征、手术方法、手术范围、注意事项、麻醉方式、 术前准备等问题进行讨论,然后由分管主治医师补充。三、术前提出手术方案,估计术中可能浮现的意外及其并发症,以 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等。四、讨论时应充分发表意见,全面分析,任何意见均应有充分的理 论根据,最好尽可能达到意见统一,并作出明确结论。五、术前讨论意见及结论应及时记入病案,必须填写参加人员、讨论时间、发言详细内容、结论等,要求内容完整,记录者签名。六、对于病情紧急、危重而又必须做的手术可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医 师主持紧急讨论,必要时报告医疗主管部门或者主管院长。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一、
9、疑难病例讨论是指由科主任或者副主任医师 以上级别专业技术人员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临床不能明确 诊 断、治疗方案有争议、手术难度较大、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病 例、特殊要求以及存在医疗争议的病例进行讨论研究,讨论内容 包括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或者手术方案、判定医疗争议性质、 死因分析以及总结临床经验教训 等。二、由主管医师提出,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医师允许并主持会议, 相关医师及护理人员参加,必要时报告科主任并邀请有关科室人员 参加。三、疑难病例讨论程序:讨论前,主管医师应准备好病例摘要、要 讨论的内容,并提前通知和发放给参加人员;讨论时,由主管医师 报告病情,介绍病人诊治经过及特殊情况,并提出
10、需要讨论解决的 主要问题;参会人员就本病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主持人总结病例 讨论结果。四、必须指定专人作出详细书面记录,内容包括:病例讨论时间、 主持人、参加人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及结果。经主持讨 论的上级医师审查后,记入病历。五、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的保管:住院病人的疑难病例讨论记录除在 本病区病例讨论本上完成记录并保存外,还应在住院病历中有讨论 内容的主要精神体现。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一、死亡病例均应进行死亡讨论。普通应在死后 1周内召开死亡病例讨论会,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尸检病例,待 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不迟于2周,可结合临床病理讨论会一并举 行。二、死亡病例讨论会由科主任或者副高以上职称的
11、医师主持,科室 或者病区全体在班医师及护士长参加,必要时在班护士参加,有 特殊情 况尚需请医务处、院领导以及病理科等有关科室人员参加。 讨论由主管医师详细介绍病史、诊断、治疗及抢救经过、死亡原 因以及工作中的可能缺陷等,预会人员认真分析讨论,着重讨论 应吸取的经 验教训,最后由科主任归纳总结。三、讨论经过,应由专人记录,包括参加人员、时间、地点等内 容,经后记在专用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上,并经概括总结记在病历 中,由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审查、签字。医疗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1、临床医师开医嘱、处方或者进 行 治疗时,必须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2、护士正确转抄医嘱在执行本上。同时做
12、到“五不执行”,即口头 医嘱不执行(抢救除外)、医嘱不全不执行、医嘱不清不执行、用 药时间剂量不许不执行、自备药无医嘱不执行。3、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述一遍,与医师核对无误 后,方可执行。安甑保留至抢救结束后,以备记录。抢救结束6小 时内催促医生据实补齐医嘱并签字。4、护士执行暂时医嘱时,要及时填写执行时间并签名,做到医嘱班 班核对,每周总查对,并签名。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二、手术查对制度1、手术前,医师及病房护士必须严格核对患者 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法 及术前用药、病历、患者禁食等情况,认真填写手术安全核对 表,并负责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2、在
13、手术室开始手术前,主刀医师、麻醉医师及巡回护士必须再次 核对以上有关内容,并逐项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无误后开始 手术。3、严格执行清点制度。特别是进行体腔或者深部组织手术时,要在 术 前、缝合前、缝合后经两人核对所有的敷料和器械数,做好记 录并 签字。防止纱布、器械、缝针等遗留在伤口内,造成不良后果。4、手术标本经检查核对后进行登记、签字,送病理科。5、无菌物品要严格查对灭菌指示卡、3M胶带等。评价灭菌效果,达到标准后方可使用。6、巡回护士应正确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三、处置操作查对制度1、医护人员在处置操作时,必须认真核对 患者姓名、性别、诊断、处置部位,确认后方可施行。2、护士必须严格执行“
14、三查七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法、时间、浓度)。3、操作前严格查对药品质量、名称、标签、有效期和批号,不符合 要求,不得使用。4、给药、输液前必须问询有无过敏史,多种药物同时合用时,注意 配伍禁忌。5、使用毒、麻、限剧药时,必须两人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甑,以 备查对,并做好记录。6、使用溶媒时,瓶签上要注明开瓶日期和时间,超过24小时后不 再使用。四、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护士必须检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 凝血块或者溶血及血袋有无破裂。2、查对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及血量是否相符, 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血登记。3、输血前需两人核对患者姓名、性别
15、、床号、住院号、血型及交叉 配血报告,既往过敏史等,无误后方可输入。4、输血后再次查对以上内容,并将输血结果记录在输血登记本上。6、对一时难以确诊的病人,首诊科室与被邀科室共同商议出抢救方 案,各自做好详细记录。并报告门诊部或者医务部(夜间总值班) 以便组织会诊,如根据临床表现属于某种可能性较大时,即以该 科为主进行观察治疗。7、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不能诊治的疾病,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部 批准,并与对方医院联系允许后,方可转院治疗,并派医护人员护 送,或者上级医院派人来协助诊治抢救。8、急诊室首诊医生在当班时间内,对接诊的急、重、危病人应负责 到底,以便系统观察病情。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一、查房目的
16、和任务1、查房目的在于及时了解 病人病情、心理、生活情况,明确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2、检查医疗工作完成情况,及时解决临床检查、诊断、治疗、饮食 及管理方面的问题。3、结合临床医疗的工作实际,针对具体病人介绍与本病有关的诊 断、治疗等方面的经验和学术发展,以培养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和 技术水平。5、血袋保留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24小时后将血袋送血库并 登记。五、医辅科室查对制度各医辅科室(放射影像、检验、药剂、病理 等)在执行检查前,必须严格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 检查目的、检查项目及部位,确认后方可施行。科室可根据本专业 特点要求,进一步增*对项目。病历书写
17、基本规范和管理制度一、门(急)诊病历书写及病案管理 制度1.门(急)诊病案书写要求 (1)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 门(急)诊病历首页(门诊手册封面)、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 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2)门(急)诊病历首页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 月、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 目。门诊手册封面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 或者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3)门(急)诊病历应用蓝黑墨水书写,需复写的材料可用蓝或者黑色圆珠笔,并用同一笔签署 全名,字迹清晰、整洁、浮现错字进行更正后,原错字仍需清晰 可辨。(4)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生在患者就医时
18、及时完成。曾经请上级 医 师诊查过,或者请示过上级医师,应在病历中有体现。(5)门(急)诊病历记录 初诊病历记录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 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 查结果,诊断及治疗意见和医师签名等;复诊病历记录应当包括 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病史、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 诊断、治疗处理意见和医师签名等。(6)对门(急)诊病人采取化验、治疗等措施前,应当在病历中完 成主诉、简要病史、查体、初步诊断、相应处理等记录,记录时间 具体到小时、分钟,医师签名清晰。(7)开具诊断书、各种报告单结果应及时在病历上记录及粘贴。(8)医院按照病历书写规范定期对各科门(急)
19、诊病历进行检查。2、门(急)诊留观记录要求及检查急诊留观记录是急诊患者因病情 需要留院观察期间的记录,重点记录观察期间病情变化和诊疗措 施,记录简明扼要,并注明患者去向。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书写 抢救记录。门(急)诊抢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按照住院病历抢救记 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执行。二、住院病案书写要求应按照市卫生局XX版施行的*市病历书 写规范书写。三、住院病案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管理病历。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病案 管理制度如下:1、门、急诊病历交由患者(或者家属)本人保存, 任何人未经医务部允许不得私自为患者补写门、急诊病历,否则一 切后果由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管理核心制度 十八项医疗管理制度 医疗 管理 核心 制度 十八 管理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