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望远镜的发展历程(五)】 望远镜的发展历程.docx
《【反射望远镜的发展历程(五)】 望远镜的发展历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射望远镜的发展历程(五)】 望远镜的发展历程.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反射望远镜的发展历程(五)】 望远镜的发展历程海尔的故事“大玩具”改变天文学尽管折射望远镜主宰了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但是反射望远镜却给20世纪上半叶的天文学带来革命性变化,这主要归功于能让百万富翁掏钱的、制造光学望远镜的奇才著名天文学家乔治埃勒里海尔(georgeelleryhale,18681938)。1868年6月29日,海尔诞生于美国芝加哥,父亲是电梯制造商,因工艺精湛,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欧洲。受父亲的影响,海尔从小就对机器、工具有着难以自拔的兴趣,他总是把自己的房间搞得像个小工厂一样。有一年圣诞节,父亲送给他的礼物竟然是一架小小的显微镜,这成了他的最爱。母亲是一位很有文化品位的女性
2、,她启发了海尔对文学和诗歌的兴趣。童年的这些经历对海尔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要知道他成年后策划建造的那些“大玩具”彻底改变了天文学的面貌。海尔1890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892年任芝加哥大学天体物理学副教授,开始组建叶凯士天文台,任台长。1904年筹组威尔逊山太阳观象台,即后来的威尔逊山天文台,他任首任台长,直至1923年因病退休。1895年他创办天体物理学杂志。1899年当选为新成立的美国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会(1914年易名为美国天文学会)副会长。海尔一生最主要的功绩是他连续制造了直径153米、2.54米和5.08米三架大型反射望远镜。这三架反射望远镜,不仅由于物镜由原来的金属材料改为
3、用玻璃材料镀银或者镀铝制作,因而既避免了金属生锈,又提高了镜面的反射率;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它们整体的现代化程度使它们操作起来非常方便灵活。直至今天,它们仍然在天文学的观测工作中发挥作用。威尔逊山的1.53米反射望远镜1896年,海尔的父亲送了他一块1.53米的玻璃镜坯,有18.98厘米厚,重860千克,这是他父亲花25000美元从巴黎买回。海尔选择了海拔1800米的威尔逊山,因为那里的条件很适合天文观测,但一直到1904年他才获得卡内基基金会的赠款,来建造一座天文台。1905年望远镜镜面开始研磨,这个工程一共持续了两年。望远镜的构架是在旧金山建造的,1906年的大地震中它几乎被毁。将这些材料和零
4、件运送到威尔逊山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为了将它们运到山顶还建造了一台专门的电气拖拉机。1908年12月8日这架望远镜正式启用。只有罗斯伯爵的“列维利亚”比它更大,但实际上无法与之媲美。考虑到威尔逊山的大气宁静度极佳,新望远镜使用起来又很方便;虽然罗斯的镜子大,聚光率大1.5倍,但是这一点已经算不了什么了。新望远镜比起“列维利亚”来简直优越得无可比拟。实际上,它确实是直到那时为止最有用的望远镜。用这架望远镜曝光4小时,即可拍摄到暗至20等的恒星,而所得到的恒星光谱也空前清晰。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美国光学家、望远镜制造家和天文学家乔治威利斯里奇(georgewillisritchey,18641945
5、)对此望远镜的建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承担了反射镜的磨制工作,第一个使用金刚砂(碳化硅)磨镜片,此种砂非常坚硬,其切削能力是以前磨镜用的刚玉砂的6倍。他又采取了很不寻常的保护措施,使磨镜室无尘而恒温。因此,制作出了误差不超过百万分之二英寸的光亮镜片。里奇还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折轴光路系统,能够在望远镜之外成像,这样沉重的仪器不必再安装在望远镜的镜筒上,使得天文学家能够自由地选择合适的设备来分析星光。这架望远镜可以使用相机或光谱仪来做照相和光谱学观测。后来的许多大型望远镜都参照此架望远镜,设计成非常灵活的形式。事实上可以认为,这架1.53米望远镜是第一台现代的天文望远镜。1914年美国天文学家沃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反射望远镜的发展历程五 【反射望远镜的发展历程五】 望远镜的发展历程 反射 望远镜 发展 历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