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物质的转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5物质的转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物质的转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质的转化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O2COB.H2O2H2C.CaCO3CO2D.SSO22.某 NaCl样品中可能混有CuCl2、MgCl2、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取该样品11.7g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得到30.7g白色沉淀,则该样品组成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有MgCl2 , 可能有CuCl2 B.一定有MgCl2 , 没有BaCl2C.一定有MgCl2 , 可能有BaCl2D.一定有 MgCl2、BaCl23.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B.C.D.4.下
2、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BaCl2NaClB.NaNO3Na2CO3C.Na2CO3NaOHD.HClHNO35.一瓶含有Na+、Cl-、OH-、CO32-的溶液,现仅用一份样品溶液,选用下列提供的试剂与操作,逐一检验出其中的三种阴离子,正确的顺序是( ) 过滤;滴加足量AgNO3溶液;滴加足量Ba(NO3)2溶液;滴加足量Mg(NO3)2溶液;A.B.C.D.6.某元素M的氧化物化学式为MO,向该氧化物中先加入一定量的水,再滴入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成红色,则符合要求的元素M是( ) 。 A.铜B.钠C.钙D.硫7.向一定质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
3、Cl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符合反应事实的是( ) A.在0a段发生3个化学反应B.c点的沉淀是BaSO4C.图中m点的值是2.33D.取d点对应的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加入的盐酸已过量8.兴趣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此实验可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ZnFeCuB.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 , 一定没有CuCl2C.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D.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9.氮肥、磷肥
4、、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NH4Cl与KCl:观察外观B.NH4HCO3与KCl:加水C.K2SO4与Ca3(PO4)2:闻气味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区别羊毛纤维、棉花纤维,用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后的灰烬进行区分B.糖类、蛋白质、脂肪是人体内基本的有机物C.废旧轮胎没有回收价值,可以直接烧掉D.可利用乙炔和氧气燃烧产生的氧炔焰焊接和切割金属11.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CO2、CH4和H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
5、分,将混合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各步均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A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体积明显减小;装置D增重1.8g;装置E增重2.4g,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装置A中石灰水不变混浊,所以气体中一定不含二氧化碳B.装置C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所以可以去掉装置C以简化实验方案C.后续装置的目的是阻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E中,干扰CO的检验D.该混合气体成分可能是CH4 和CO12.下列反应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uOCu(OH)2B.BaCl2BaSO4C.Cu(OH)2CuCl2D.Fe2O3Fe二、填空题13.在Cu(NO3)2、Al(NO3)3和Ag
6、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填“大”或“小”);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 14.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滑冰赛道上参加接力比赛的“运动员”,相邻“运动员”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五种物质分别是Fe、HCl、NaOH、CaCO3和CuCl2中的一种,其中,甲是单质,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 (1)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写化学式)反应。 (2)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丙与丁的反应属于(填
7、基本反应类型)。 (4)若把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无机物X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X替换戊,它也能与丁反应,反应后溶液呈蓝色生成,X是(写化学式)。 三、解答题15.A、B、C、D、E 五种化合物都含有钙元素,他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推断X、Y 两种试剂的化学式:X:Y: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C:; EA:; BE:。 四、实验探究题16.现有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遗失标签的溶液,为了鉴别这些溶液, 将它们编号为A、B、C,并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 (1)写出试剂的名称 是;是 (2)写出A、B溶液的化学式:A、B。 答
8、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A不合题意;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B符合题意; C.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C不合题意; D.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D不合题意。 故选B。2.【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取该样品11.7克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说明一定不含有蓝色的氯化铜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30.7克白色沉淀,结合纯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的
9、质量及氯化镁、氯化钡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的质量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解答】取该样品11.7克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说明一定不含有蓝色的氯化铜溶液,故A错误;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30.7克白色沉淀,假设11.7g是纯的氯化钠,产生氯化银的质量为x,NaClAgCl58.5 143.511.7g x 58.5 11.7g 143.5 x;解得:x=28.7g。设纯净的氯化镁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的质量为y,MgCl22AgCl 95 28711.7gy 95 11.7g 287 y;解得:y35.3g设纯净的氯化钡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的质量为zBaCl22AgCl 208
10、28711.7gz 208 11.7g 287 z解得:z=16.1g。综上所述,氯化镁会使沉淀质量增大,而氯化钡会使沉淀质量减小。 因此一定有MgCl2 , 可能有BaCl2。 故C正确,而B、D错误。故选C。3.【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单质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故符合题意; :氯化钠无法通过一步直接转化为碳酸钠,故不合题意; :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符合题意
11、。 则能够一步实现的是。 故选B。4.【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各选项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分析,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判断。 【解答】A、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可生成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钠不能一步形成碳酸钠,符合题意; C、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 D、盐酸与硝酸银反应可生成硝酸,不符合题意; 故选B。5.【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硝酸银溶液与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都能产生沉淀,硝酸镁验证氢氧根离子,但与碳酸根离子会产生 微溶物,干扰验证,硝酸银仅与碳酸根离子产生沉淀,所以验证三种阴离子需按加入物质产生沉淀种类由少到多的顺序分析。 【解答
12、】要选用一份样品验证三种阴离子,需先加入硝酸钡溶液验证碳酸根离子,并将其除去,过滤后再加入硝酸镁验证且除去氢氧根离子,再过滤,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验证氯离子; 故选C。6.【答案】 C【解析】【分析】根据铜、钠、钙、硫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化学式,及氧化物能否与水反应生成碱分析。 【解答】A、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B、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不符合题意; C、钙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钙,化学式为CaO,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符合题意; D、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 , 不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5物质的转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2 2.5 物质 转化 同步 练习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