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docx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活动中,没有正确运用相应化学知识的是选项劳动活动化学知识A食醋除水垢食醋具有酸性B腌制咸鸭蛋半透膜渗析原理C用风油精拭去门上的胶印风油精与胶水中某些成分互溶D家用铁质镀铜水龙头利用了牺牲阳极法,保护了铁质水龙头AABBCCDD2“孔蚀”是一种集中于金属表面极小范围并能深入到金属内部的电化学腐蚀。某铁合金表面钝化膜破损后,发生“孔蚀”的电化学腐蚀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Fe-2e-=Fe2+B铁合金腐蚀的最终产物为Fe(OH)2C整个过程发生的
2、是析氢腐蚀D为防止孔蚀发生可以将铁合金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3下面甲、乙、丙、丁四个实验,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A装置甲中红布条均褪色,说明氯气具有漂白性B装置乙中分别滴入酚酞,碳酸钠溶液呈红色,碳酸氢钠溶液呈浅红色,说明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C装置丙用Cu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紫色石蕊、品红、酸性高锰酸钾均褪色,说明SO2具有酸性、漂白性和还原性D装置丁中导管红墨水下降,说明铁丝发生吸氧腐蚀4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均正确的是A牺牲阳极法保护铁B验证的漂白性C析出晶体D除去中少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结构式为分子中含配位键的数目为B溶液中加水,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减弱C反应达到平衡后压
3、缩体积,反应达到新平衡后变大D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作阴极,用活性电极作辅助阳极,该方法为外加电流法6甲、乙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铁的电化学防腐原理,相同时间后继续进行实验。实验:甲同学分别向、中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中无沉淀。实验:乙同学分别取、中Fe电极附近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中均无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牺牲阳极保护法,正极反应式为B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Fe电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C由实验中、现象的差异,推测K3Fe(CN)6在中氧化性强于D由实验可知,两种保护法均能保护,且保护得更好7地下管道表面附着的硫酸盐会促进钢铁发生厌氧腐蚀,为
4、减少腐蚀的发生,可使钢管与外接电源相连,使其表面形成致密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钢管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B电压过高有可能会加剧腐蚀C发生厌氧腐蚀会使土壤碱性增强D厌氧腐蚀过程中有生成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和臭氧都可用于净水,均利用了其氧化性B天然气、沼气都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中沼气为可再生能源C工业燃煤时,加入少量大理石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钢管镀锡的目的是使钢与锡形成原电池,消耗锡而保护钢管免受腐蚀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原电池装置中,正负极材料活泼性一定不同B氯碱工业中使用阳离子交换膜可防止与反应C用石墨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铝,需要定期更换阳极D金属的腐蚀一定伴有电流产
5、生10下列说法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A镀锌铁(白铁板)耐用B纯镁粉与稀硫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C一段时间后,如图烧杯中的Fe片质量变小D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有NaCl),不久会出现红褐色锈斑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当转移0.2mol电子时,阴极质量增加6.4gB图1为外加电流法保护钢铁输水管C图2可以实现在镀件上镀银电解D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12我国在航天、航海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问一号”火星车的热控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B北斗导航卫星的芯片与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相同C海洋开发走向“深蓝时代”,大型舰船的底部常镶嵌锌块,防止船底腐
6、蚀D航空母舰“福建舰”,相控阵雷达使用的碳化硅属于新型无机材料132022年6月1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弹射型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 舷号“18” ,为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屏蔽自身不被定位,福建舰的舰体采用的是高强度耐腐蚀低磁钢,其熔点高于纯铁B雷达系统相控阵化是福建舰的一大特色,所用碳化硅材料属于新型有机物C下水前,福建舰在舰体表面刷漆涂上中国海军灰白色涂装,目的之一是防止金属腐蚀D当前,各国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的燃料都是重油,为混合物,主要成分属于酯类14下列关于电化学腐蚀、防护与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铜板打上铁铆钉后,铜板更易被腐
7、蚀B金属表面钝化处理可防止金属腐蚀C连接锌棒后,电子由铁管道流向锌D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15中医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见证,也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宋代开宝本草载有中药铁华粉的制法:“取钢锻作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衣生,铁华成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华粉的主要成分属于电解质B钢的硬度低于其所有组分单质的硬度C“盐水洒之”的目的是降低铁的腐蚀速率D制备铁华粉的过程主要涉及复分解反应二、实验题16铁的腐蚀与防护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研究铁的腐蚀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将铁粉放置于溶液中浸泡,过滤后用水洗涤。步骤2:向溶液(用盐酸调)中加入浸泡过的粉。步骤3
8、:采集溶液随时间变化的数据。(1)第一阶段,主要发生析氢腐蚀,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2)第二、三阶段主要发生吸氧腐蚀。选取b点进行分析,经检验溶液中含有,检验并与生成蓝色沉淀的试剂是_(填化学式)。取b点溶液向其中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加入稀盐酸后立即变红。写出b点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_。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发生不同种类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研究铁的防护(3)在铁表面镀锌可有效防止铁被腐蚀已知:放电的速率缓慢且平稳时有利于得到致密、细腻的镀层。镀件应与电源的_相连。向电解液中加入溶液,将转化为,电解得到的镀层更加致密、细腻,原因是_。(4)电镀后的废水中含有,一种测定其含量的方法是:取废水,
9、再加溶液,用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溶液。已知:(无色);。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废水中的含量是_(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17研究金属的腐蚀过程及防腐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重大意义。完成下列填空:(1)已知:海水的pH约为8.1,图1的腐蚀过程属于_(选填“吸氧腐蚀”或“析氢腐蚀”)。图1插入海水中的铁棒(含碳量为10.8%)越靠近烧杯底部发生电化学腐蚀就越_(选填“轻微”、“严重”)。该实验说明_因素会影响铁的腐蚀速率。写出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2)用图2研究铁的腐蚀过程。预测恒温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U形管内液面的变化情况。(已知:起始时两管内液面相平,实验过程中铁丝始终不接触
10、溶液,选填“左高右低”、“左低右高”或“相平”)溶液X浓硫酸浓盐酸稀硫酸液面情况该组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等因素会对铁的腐蚀过程产生影响。(3)用图3所示装置研究铁的防腐蚀过程:、只关闭一个,则铁腐蚀的速度最快的是只闭合_(填“”、“”或“”,下同);为减缓铁的腐蚀,应只闭合_,该防护法称为_;只闭合,石墨电极附近的pH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图4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腐蚀过程中,负极是_(填“a”、“b”或“c”)。环境中的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总的离子方程式为_。(5)深埋在潮湿土壤中的铁管道,在硫酸
11、盐还原菌作用下,能被硫酸根离子腐蚀,其电化学腐蚀原理下图所示,此腐蚀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18某实验小组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实验探究(1)完成下列问题。实验序号实验装置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一1.将琼脂加入烧杯中,再加入饱和食盐水和水。搅拌、加热煮沸,使琼脂溶解,转入培养皿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和溶液2.将一个铁钉用砂纸打磨光滑,一端缠有铜丝,放入培养皿中一段时间。铜丝的区域溶液变红色;铁钉区域出现蓝色沉淀。请解释铜丝区域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2)完成下列问题。实验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二取饱和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淀粉,振荡。继续滴加56滴溶液,振荡。滴入
12、溶液后,溶液变蓝色。根据实验二的现象,推测可能具有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3)依据实验二的现象,甲同学认为实验一不一定能说明发生了电化学腐蚀,设计如下实验证明其结论。实验序号实验装置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三1.取煮沸过的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一小段铁片,再加入煤油液封。溶液无明显变化2.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少许固体。一段时间后,铁片表面产生大量的蓝根据实验现象推出实验三的结论是:在溶液中情况下,_。(4)结合实验一实验三,乙同学设计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四,证明金属可以发生电化学腐蚀,当电极X为时,实验四的两个实验方案均可以证明发生电化学腐蚀补全实验方案2中的空格部分实验序号实验装置实验方案实验现
13、象实验四1.按图连接好装置,准确读取电流表读数。电流表指针偏转,读数为I2.取_于试管中,加入_溶液,振荡。产生蓝色沉淀。思考:若电极X为时,电流表读数为,推测电极X为时电流表读数的范围是_。19请仔细观察下列两种装置的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实验I:向图1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插入两个无底玻璃筒。将一根锌棒和一根铁棒用导线与电流表连接后,再分别插入两个玻璃筒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1)铁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实验:该小组的同学将锌棒换为铜棒,并用导线将其与电流表连接。一段时间后,向插入铁棒的玻璃筒内滴入几滴K3Fe(CN)6溶液,向插入铜棒的玻璃筒内滴入几滴酚酞溶液。(2)实验
14、中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实验I_(填“相同”或“相反”)。(3)在铁棒附近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4)上述两个实验表明,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作电极构成原电池时,一般是相对不活泼的金属被保护,根据此原理采取的金属防护方法称为_。实验:(5)已知粗锌中含有的杂质有铝、铁和铜,图2若为电解精炼锌,则A极应接_(填“粗锌”或“纯锌”),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_。(6)图2若为铜上镀银装置,已知电镀前A、B电极质量相等,电镀完成后两电极质量差为6.48g时,则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_。(7)若图2使用的电源为一种高效耐用的新型可充电电池,其放电反应为:3Zn+2K2FeO4+8H2O
15、=3Zn(OH)2+2Fe(OH)3+4KOH。写出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电极方程式_。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探究钢铁的腐蚀与防护。(1)装置A的保护方法称为_;装置B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为_。(2)为验证装置A的保护方法,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溶液)。查阅资料:铁氰化钾俗称赤血盐钾,可溶于水,其水溶液中含有铁氰根配离子。(蓝色沉淀)实验a:Fe表面生成蓝色沉淀实验b:试管无明显变化实验a中,蓝色沉淀出现,证明溶液中存在_(填微粒化学符号)。实验小组对该微粒来源进行了探究。假设一:假设二:_(用文字表述即可)对比a和b两组实验,可推断假设一不成立。将Zn换成Cu,_
16、(填“能”或“不能”)直接以实验a判断比活泼。为了进一步验证装置A的保护方法,实验小组进行了实验c。实验c:请参照实验a、实验b以文图形式完善实验c_。参考答案:1D【详解】A食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所以食醋中的乙酸能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除去水垢,故A正确;B鸭蛋的蛋壳内层有层半透膜,腌制咸鸭蛋是利用了半透膜能渗透小分子及离子的渗析原理,因为盐水的渗透压比鸭蛋大很多,使氯化钠进入鸭蛋内,使得鸭蛋内外离子浓度平衡,鸭蛋就咸了,故B正确;C胶水属于有机物混合物,而风油精属于一种有机溶剂,由相似相溶原理可知,风油精与胶水中某些成分互溶,所以用风油精能拭去门上的胶印,故C正确;D家用
17、铁质镀铜水龙头是利用覆盖保护层的方法保护铁质水龙头,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无关,故D错误;故选D。2D【详解】A在负极,发生反应:Fe-2e-=Fe2+,在正极,发生反应O2+2H2O+4e-=4OH-,A不正确;B铁合金腐蚀,起初产物为Fe(OH)2,Fe(OH)2很快被空气中O2氧化为Fe(OH)3,Fe(OH)3分解生成Fe2O3,B不正确;C整个过程中,O2为主要反应物,发生的是吸氧腐蚀,C不正确;D将铁合金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能阻止铁失电子,从而防止孔蚀发生,D正确;故选D。3B【详解】A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遇到水生成次氯酸,所以可以观察到左侧红色布条不褪色,右
18、侧有色布条褪色,故A错误;B装置乙中分别滴入酚酞,碳酸钠溶液呈红色,碳酸氢钠溶液呈浅红色,说明碳酸钠的溶液碱性强,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故B正确;CCu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需要加热,SO2遇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SO2遇到品红溶液使其褪色、SO2遇到酸性高锰酸钾使其褪色,说明SO2具有酸性、漂白性和还原性,故C错误;D铁丝发生吸氧腐蚀导致试管中压强减小,导管中红墨水液面上升,说明铁丝发生吸氧腐蚀,故D错误;故选B。4A【详解】A由图可知,锌、铁在经过酸化的氯化钠溶液中构成原电池,铁做原电池的正极被保护,该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A正确;B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溶液褪色,所以不能用石蕊溶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届高三 化学 高考 备考 一轮 复习 训练 金属 电化学 腐蚀 防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