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吉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友好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题义公禅房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注】义公:唐代高僧。莲花:为佛家语,佛教以莲花为最洁,亦指莲花经。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为题赞诗也是山水诗,义公禅房点明了身份地点,为义公习禅呼应。B. 空林是禅房背景,空寂的山林为义公安心修禅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C. 禅房驻足,可仰观高峰,
2、可欣赏深壑,所见之景气象宏大,雄奇壮观。D. 连绵雨后,夕阳斜照,翠影斑驳,庭院阴冷,义公禅房略显空寂落寞。15. 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情感。吉林省长春市北师大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lu)确:山多大石。9.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诗人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B. 第二句
3、写俗世之人早已离开,此处只有山野中人闲游散步。可以感受到一股幽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尽在不言中。C. 第三句写不要嫌弃大石丛错、凸凹不平的坡头路。这“荦确坡头路”正象征了诗人坎坷的仕途,暗含着诗人的痛苦抑郁之气。D. 第四句写拐杖点在石路上,铿然一声。用“自爱”一词写出了诗人面对坎坷之路的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之情。10.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第三学程)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答张十一功曹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
4、笋,踯躅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手觉霜毛一半加。【注】本诗是诗人第一次被贬到阳山(今属广东)后的第二年春天所作。德宗贞元十九年,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韩愈写此诗张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俗名羊踯躅,色红而鲜,杜鹃花科。19.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上句通过山净“江空”“水见沙”等意象的描述写出阳山贬所的环境,其天地肃清之感与杜甫登高诗首联意境相似。B. 颈联抒情言志,表述心迹,感恩同处逆境之中的张十一有诗相赠,为自己和友人打气,鼓舞精神。C. 尾联直言读罢友人诗后的反应,陡然惊觉双鬓如霜的毛发
5、增加了一半,产生一种年华虚度,功业蹉跎,时不我待的悲慨。D. 诗歌前半写贬所之景,后半抒“报恩”之思,构思精巧,对仗工整,语言明白,音节流畅。20. 本诗中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作简要赏析。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与东吴生相遇韦庄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注释】及第后出关作。此诗是诗人进士及第后,一次出潼关路遇友人所作。当时作者已年近六十岁。1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
6、一项是( )A. 首联诗人用随风漂泊的水上浮萍,刻画了自己流离失所的“十年身事”,直接抒发了与同病相怜的故人见面时的无限感慨。B. 颔联描写与友人挥泪叙旧的辛酸语。如今年华蹉跎,再赏玩不到花的美丽姿态了,唯余借酒消愁。细味诗意,字字酸楚。C. 诗人写乱离社会,字挟风霜,声震金石,体现了他对底层人民困顿生活的同情,表明自己及第后将为民请命的仕宦决心。D. 写作本诗时,诗人已经经历长时间战乱频仍、颠沛流离的生活,即使此时已经登第,禄食有望,遇到旧友,却仍旧忍不住涕泗滂沱。17. 有评论家评价本诗结构“关锁严密”,“胸怀阔大”,请结合全诗,试从对比照应的角度加以赏析。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2
7、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秋晚登城北门南宋陆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注】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当时诗人闲居四川成都。杜陵:秦置杜县,诗中用以借指长安,此处暗喻故都汴京。“横槊赋诗”语出唐代元稹的序文“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A诗歌一开始就描写了诗人着“幅巾”“藜杖”的装束登城,既反映了诗人闲散的生活状态,又凸显了诗人日渐衰老的身体境况。B颔联先借散关烽火表达了对边关战事的关注,同时又用鸿雁传书,希望大雁能将自己的愁思带回杜陵,聊以慰藉自己的愁绪。C颈联意味深刻,其中的“身世安危”明指作者感慨自身安危未卜,实则表达了对山河兴废、国家命运的担忧。D全诗情感充沛,语言形象,对仗工整。写法上边记事边抒情,层次推进,很好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怀。16“愁”是全诗的诗眼,请简要赏析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愁绪的。(6分) 吉林省长春市希望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9、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古风碧荷生幽泉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比喻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D诗
10、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16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吉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友好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题义公禅房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注】义公:唐代高僧。莲花:为佛家语,佛教以莲花为最洁,亦指莲花经。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为题赞诗也是山水诗,义公禅房点明了
11、身份地点,为义公习禅呼应。B. 空林是禅房背景,空寂的山林为义公安心修禅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C. 禅房驻足,可仰观高峰,可欣赏深壑,所见之景气象宏大,雄奇壮观。D. 连绵雨后,夕阳斜照,翠影斑驳,庭院阴冷,义公禅房略显空寂落寞。15. 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情感。【答案】14. D 15. 对义公禅房及周围美景的喜爱之情。对义公追求禅境、超凡脱俗情怀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吉林省长春市北师大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此诗为苏轼
12、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lu)确:山多大石。9.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诗人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B. 第二句写俗世之人早已离开,此处只有山野中人闲游散步。可以感受到一股幽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尽在不言中。C. 第三句写不要嫌弃大石丛错、凸凹不平的坡头路。这“荦确坡头路”正象征了诗人坎坷的仕途,暗含着诗人的痛苦抑郁之气。D. 第四句写拐杖点在石路上,铿然一声。用“自爱”一词写出了诗人面对坎坷之路的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之情。10. 请结合
13、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答案】9. C 10. “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以声衬静;抒发作者泰然自处、乐观旷达的情怀。【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C.“暗含着诗人的痛苦抑郁之气”说法错误。这首诗的第三句是说不要嫌弃那大石丛错、凸凹不平的坡头路,这“荦确坡头路”的深刻含义就像作者坎坷的仕途,“莫嫌”一词正体现了作者对待仕途挫折,不气馁颓丧,而是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态度,所以选项中“暗含着诗人的痛苦抑郁之气”分析错误。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首先要明确
14、“铿然”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大石丛错、凸凹不平的坡头路艰难行走时,将拐杖着实地点在上面,发出铿然声响,拐杖支撑起作者矫健的步伐精神抖擞地前进。因此“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然后再联系全诗分析其妙处,诗一开始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冈幽坡,一天月色,没有市人,唯有“野人”,脱离市集、置身名利圈外而躬耕的诗人身处其中,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之境,而这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铿然”之声,以声衬静,更显宁静清幽;最后从情感角度考虑,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铿然”却表现了诗人行走时的愉悦,可使读者体味到诗人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部分 学校 2021 2022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分类 汇编 古代 诗歌 阅读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58825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