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部分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





《浙江省部分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部分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部分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2、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乙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其可怪也欤!10. 下列选文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父”,后来“君子”被赋予道德的含义,在文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B. “青”,是一种染料,指的是靛青,它比蓝草的颜色更深,现常用“青出于蓝”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C. 在古代,句中停顿的地方被称为“句”或“读”,文词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称之为“读”。D. 在古代,人们多求助于鬼神来治病,由此“巫”和“医”往往并提,“巫”主要以祝寿、占卜为业,也为人治病。11. 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取之于蓝 其皆出于此乎B. 吾尝终日而思矣 而耻学于
4、师C.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D. 今之众人 士大夫之族12.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文均为古代探讨“学习之道”的散文,甲文阐述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乙文从反面强调从师学习的重要性。B. 两文的思辨色彩都非常鲜明,甲文先总后分,善用譬喻,乙文则先破后立,对比突出,结构清晰,逻辑严密。C. 两文的针对性很强,荀子看到人性丑恶,提出性恶说,强调后天学习,韩愈则针对社会上“耻相师”的风气。D. 两文的语言各具特色,甲文以整句为主,多对称整齐地表达,乙文则整散结合,语言错落有致,又取辟深刻。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有槁暴,不复挺
5、者,𫐓使之然也。(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登泰山记姚鼐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
6、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登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祖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史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園。少杂
7、树,多松,生石+,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
8、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史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注:临皋(gao) :亭名, 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 不久就迁至临皋亭。冯夷:水神。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阳:山的南面。 B.京师:一般指国都。C.行宫
9、: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 D.望:望日,农历每月十六。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余始循以入 以待子不时之需B.至于泰安 将归于临皋C.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 飞鸣而过我者D.其远古刻尽漫失 凛乎其不可留也10.下列对两篇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登泰山记叙说登山经过,描写夕照和日出胜景,综述名胜古迹,详略得当。B.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扬主的传统写法,抒发自己的人生思考。C.登泰山记以“桐城姚记”结尾,交代作者;后赤壁赋结尾梦醒不见道士,余味深长。D.姚生动描绘泰山的山石树松,苏轼客观点出赤壁的江岸水月,都在寻找精神
10、慰藉。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予乃摄衣而上/履峻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B.予乃摄衣/而上履峻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C.予/乃摄衣而上/履峻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D.予/乃摄衣而上履/峻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2)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浙江省衢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17分)阅
11、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进士及第。濠守给士卒廪赐不如法,声欲变,守惧。转运使檄抃摄治之,州以无事。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温成皇后之丧,刘沆以参知政事监护,及为相,领事如初。抃论其当罢,以全国体。吴充等相继被逐。抃言其故,悉召还。吕溱等既出守,欧阳修等求郡。抃言:“近日正人端士纷纷引去,以正色立朝,不能谄事权要。”修等由是得留,一时名臣,赖以安焉。知益州。蜀地远民弱,吏肆为不法,州郡公相馈饷。抃以身帅之,蜀风为变。出知虔州。虔素难治,抃御之严而不苛,召戒诸县令,使人自为治。令皆喜,争尽力,狱以屡空。岭外仕者死,多无以为归,扑造舟
12、百艘,移告诸郡曰:“仕宦之家,有不能归者,皆于我乎出。”于是至者相继,悉授以舟,并给其道里费。神宗立,召知谏院。故事,近臣还自成都者,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大臣以为疑,帝曰:“吾赖其言耳,苟欲用之,无伤也。”及谢,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成都以戍卒为忧,遂以大学士复知成都。召见,劳之曰:“前此,未有自政府往者,能为联行乎?”对曰:“陛下有言,即法也,奚例之问?”既至蜀,治益尚宽。有卒长立堂下,呼谕之曰:“吾与汝年相若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宝清谨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人喜转相告,莫敢为恶,蜀郡晏然。剑州民私作僧度牒,或以为谋逆告,抃不
13、畀狱吏,以意决之,悉从轻比。谤者谓其纵逆党。朝延取具狱阅之。皆与法合。薨,年七十七,谥曰清献。选自宋史赵扑传7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容与汝年相若/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B吾与汝年相若/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C吾与汝年相若/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D吾与汝年相若/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14、檄,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等事务的文书,是古代官府文书的名称之一。B“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对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呼。这一考试源自隋代,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C臣子向皇帝进言时,皇帝必须站在宫殿的台阶下接受进言,所以尊称皇帝为“陛下”。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谥号有褒义的,也有贬义的。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抃弹劾权贵,保护君子。他正气凛然,弹劾不避权贵,人称他为“铁面御史”;他竭力保护君子,召回被贬的吴充等人,保护了欧阳修等名臣。B赵抃以身作则,弘扬正气。蜀地处偏远,官场风气不好,他以身作则,改变了蜀
15、地官场风气:他单枪匹马入蜀,随身携带的仅有一把琴和一只鹤。C赵抃为人仁厚,为政宽容。他采取措施,使在岭南做官的人死后能归葬故乡;有百姓伪造僧人的度牒,被人以谋反的罪名上告,他予以从宽处理。D赵抃深受赏识,忠于皇帝。赵抃回朝任知谏院,有大臣对赵抃越级提拔一事提出疑议,皇帝则认为自己需要赵抃从旁谏言,可以任用;之后,皇帝派赵抃再去成都,赵抃亳不推辞。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虔素难治,抃御之严而不苛,召戒诸县令,使人自为治。(4分)_(2)谤者谓其纵逆党,朝廷取具狱阅之,皆与法合。(4分)_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
16、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一)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大。纵一韦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回:“何为其然也?”客回:“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万具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
17、属。哥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子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付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节选自苏轼赤壁赋)(二)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
18、故其后名之日“褒禅”。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
19、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注】浮图:僧人。卒:去世。夷:平坦。不随以止:不盲从别人而停止。相:帮助。于人为可讥: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B客喜而笑,洗盏更的 更:更换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修建房屋D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穷尽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徘徊于斗牛之间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0、古之学者必有师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
21、志者/不能至也/1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赋先写景色之美、游玩之情;再写主客问答,感叹历史、人生;继而阐发哲理;最后归于旷达,结束全文。B游褒禅山记先介绍了褒禅山的得名由来,接着介绍褒禅山的前、后洞,再叙述游玩过程,最后由后洞所见阐发哲理。C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认为成功需要“志、力、物”三个条件,同时强调做事应尽最大的努力,即使失败了,也无怨无悔。D两篇文章都富有理趣,叙议结合。赤壁赋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游褒禅山记语言简练,逻辑性强,思考深刻。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2、_(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浙江省杭州市八县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甲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患,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干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帝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感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部分 2021 2022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分类 汇编 文言文 阅读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