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3163_3.1.1函数的概念(第二课时)-教案:3.1.1 函数的概念(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x
《课时3163_3.1.1函数的概念(第二课时)-教案:3.1.1 函数的概念(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3163_3.1.1函数的概念(第二课时)-教案:3.1.1 函数的概念(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3.1.1 函数的概念(第2课时)(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一、教学目标1、理解区间的概念,“开”、“闭”的含义,及“”、“+”、“-”的读法与含义,掌握满足相应不等式条件的实数x的集合与区间之间的相互转化.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能够正确说出函数的三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3、会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理解定义域对函数的限定性作用.二、教学重难点1、函数定义域的求法。2、如何判断两个函数为同一函数.三、教学过程(一)区间概念的引入问题1:由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函数的三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定义域和值域都是非空数集.在数学中有没有刻画非空数集的简单
2、方式呢?请大家阅读教科书第64页相关内容.(1)什么叫闭区间?什么叫开区间?什么叫半开半闭区间?(2)区间的端点应满足什么条件?0(3)请用区间表示实数集R。书写带有“+”、“-”的区间时,应使用小括号还是中括号?师生活动:教师先让学生阅读并独立思考,尝试理解有关概念和相应记法,然后提出上述3个问题,检验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能力,并提醒学生先不要看教科书第65页.学生对问题(3)中的“无穷大”可能会有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可着重强调,“+”、“-”都只是数学符号,不是一个数,是实数x取不到的,所以一定要用小括号表示.设计意图:问题(1)是强化概念名称,明确区间的分类;问题(2)是强调区间左、右端点的
3、大小关系,明确区间一定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此利用区间研究函数才更严谨;问题(3)是为了阐述“无穷大”的含义,解释带有“无穷大”的区间端点一定要用小括号的原因,降低学生的运用难度,达到“区间是研究函数的工具”的目的.设计意图:问题(1)是引导学生思考给定解析式后,求定义域的原则;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操作,熟悉求解过程;熟练具体区间的书写,并明确区间的交并运算符号与集合完全一致(因为区间是集合的一种特殊形式).师生活动:教师用PPT或其他方式呈现问题3,给学生适当时间计算,然后找同学公布答案,必要时给予适当修正.追问:通过问题2和问题3,你能总结函数定义域的常用求法吗?给学生适当时间思考,然后提问
4、一名同学,视情况找其他同学补充,最终达成共识:负数不能开平方(基础稍好的学生也可总结出:负数不能开偶次方);分母不能为零;有限个函数的四则运算得到的新函数,它的定义域是这有限个函数定义域的交集.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熟悉求函数定义域的过程,并总结函数定义域的常用求法,形成结论,训练抽象概括能力.(三)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个函数的判断问题4:我们知道,函数的三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值域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1)如果两个函数仅有对应关系相同,但定义域不相同,那么它们是同一个函数吗?如果不是,你能举出反例吗?函数与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相同吗?这三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吗?(2)如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数学精品专题 高考数学压轴冲刺 高中数学课件 高中数学学案 高一高二数学试卷 数学模拟试卷 高考数学解题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588539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