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琵琶行(并序)》教案一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8.3《琵琶行(并序)》教案一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3《琵琶行(并序)》教案一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琵琶行教案(一)【素养目标】1、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参考导学提示,能准确说出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3、学生参看课文注释,记住生字读音、重点实词的意思并背诵全文。4、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能准确翻译诗句,并能准确划分层次,概括出每层的内容。【教学重点】能流利朗读并当堂背诵全诗【教学难点】能准确翻译诗句,并能准确划分层次,概括出每层的内容。【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诵法、点拨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作家轶事顾况戏白居易唐朝的张固在幽闲鼓吹中记载:“白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二、知人论世1、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唐代诗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迁任左拾遗、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因越职言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历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等职。 白居易诗文俱佳,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并序等,有白氏长庆集传世。2、写作背景 琵琶行并序写作背
3、景:元和十年(815)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他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消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元和十一年(816)秋天,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技艺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的仕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三、文体知识1、关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琵琶行并序 8.3琵琶行并序教案一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8.3 琵琶行 教案 2022 2023 学年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