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名词解释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心理学基础名词解释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基础名词解释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心理学基础解释名词题 第一章 心理学的性质 解释名词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2、认知过程:是指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3、情绪过程: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态度体验。第二章 人格与学校教育 解释名词 1、人格: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2、社会化:是指人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3、气质:是指依赖于人体的遗传素质和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它使个体的所有心理活动都
2、染上独特的色彩。4、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倾向。第四章 行为的动力机制 解释名词 1、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2、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3、价值观:是指人们用以评价事物价值的标准,并以之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4、兴趣:是指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和活动倾向。5、双重趋避冲突:是指个体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都带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因素的目标是所发生的冲突情境。6、内知内驱力:是指出于了解和理解事物,掌握和运用知识以及系统阐述和解决问题的需要。7、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出于想要通过学习成绩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8、亲和内驱力:又称附
3、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与别人亲近的心理倾向。9、自我效能感:是由班杜拉提出的,是指个体对自己从事某项工作所具有的能力的主观评价和确信,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10、内驱力:是由于人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所产生的旨在恢复稳态的一种内在推动力。第六章 认知学习 解释名词 1、知觉整体性:是指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握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2、知觉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会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3、知觉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作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做知觉的背景。4、知觉恒常性:是指由于知识与经验的参与,
4、知觉往往并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表现出相对稳定性。5、元认知: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指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加工的认知和控制。6、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续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7、倒摄抑制:新学的材料对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8、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在学习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调查,从而获得问题答案和形成观念的一种学习方式。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9、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10、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人类记忆和遗忘现象首次进行系统实验研究的人。他把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采取重学法,也叫节省法进行实验研究。艾宾浩斯据此绘制出了遗
5、忘曲线,发现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11、程序性知识:是指我们所知道的如何进行有先后顺序的一系列操作步骤或算法,也就是“怎么做”的知识,它包括动作技能与认知技能两部分。12、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13、表象:是指人脑中与实际事物外表性质相类似的表征。第七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解释名词 1、思维:是指一种指向解决问题的间接和概括的认知过程。2、问题解决:是指在有特定目标,而没有达到目标的手段的情景中,运用特定领域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实现目标的一种思维活动。3、功能固着:是指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思考物体的定势。4、定势:是指一种心理准
6、备状态,它影响着问题解决的倾向性。5、直觉思维:是指跳跃式的、没有经过明显的中间推理过程就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6、灵感思维:是指大脑经过紧张思考和专心探索之后产生思维质变的思维方式。第九章 智力与智力开发 解释名词 1、比率智商(含公式):指个体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其计算公式是:IQ=(心理年龄/生理年龄)100 2、离差智商(含公式):指一个人的智力偏离本年龄组平均水平的方向和程度。其计算公式是:IQ=100+16(X-x)/S 3、智力:是包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心理学基础简述与论述分析题 第一章 心理学的性质 简述 1、为什么说个体的心理现象具有复杂
7、性?答:个体的心理之所以具有复杂性是由于:个体心理具有多维度多层次性;个体心理具有对物质载体的依存性;个体心理具有能动性。2、个体心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个体心理的能动性表现在:心理对行为具有支配和调节作用;心理对环境具有选择和建构作用;心理对脑的活动具有调节作用。3、心理的实质是什么?答:心理的实质是指:心理产生的器官是脑。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论述分析 联系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谈谈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答案要点:科学认知过程是指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情绪过程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态度体验第二章人格与学校教育解释名词人格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
8、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他人的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气质是指依赖于人体的遗传素质和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它使个体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色彩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倾向第四章行为的动力机制解释名价事物价值的标准并以之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兴趣是指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和活动倾向双重趋避冲突是指个体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都带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因素的目标是所发生的冲突情境内知内驱力是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心理学知识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影响活动效率的提高;教育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有助于教师描述
9、、解释、预测、控制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朝着教学目标方向变化;教育实践又不断地为心理学家们提出研究课题,并检验着心理学理论,促进心理学的繁荣和发展。第二章 人格与学校教育 简述 1、人格的基本特征及其涵义是什么?答: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四个基本特征。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虽有多种成分的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但在一个现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而成为一个有机组织;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
10、人所特有的。2、个体通过自我修养塑造良好性格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答:个体通过自我修养塑造良好性格的主要途径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要有不断地强化自我修养的决心 要在克服困难中磨炼自己。3、简述遗传与环境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答:(1)遗传所决定的个体特征是由受精卵内 23 对染色体中的大量基因支配的,遗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通过成熟表现出来:通过家谱分析和血缘关系的研究,人格特征在家族中出现的频率要高于普通家族;通过双生子的对比研究,一起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在人格特征上比异卵双生子相关程度高;通过对分开抚养的双生子进行对比研究,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在多项人格特征上的相似性仍高于异卵双生
11、子。(2)环境对人格发展的作用:学校在学生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学校精神、班级气氛、教师特征、教育观念、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如教师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对学生人格施加有意识的影响,教师本人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同伴的相互作用也影响人格的发展。(3)家庭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起重要作用,在教养子女问题行动坚决和一贯、对子女表示慈爱、尊重子女意见的父母,倾向于造就有能力、有自立精神、乐于交往、有自控力的儿童。4、性格的特征是什么?答:性格是由多侧面、多成分的心理特征构成的复杂的心理结构,通常认为性格的结构包括:(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理智特征(4)性格
12、的情绪特征 论述分析 胆汁质和抑郁质的学生在情感、动作、学习等方面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如果你是教师,该如何对待这两种气质类型的学生,才能使他们在各方面都获得良好发展?答案要点:1、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作为教师,应做到:认识每一个学生气质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他们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组织教育活动,例如:胆汁质的人的优点是热情、积极、精神振奋,但其缺点是急躁、易激动、缺乏自制力;抑郁质的人的优点是敏感,富有同情心,但其缺点是要求不高,易受暗示,优柔寡断等。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发扬他们的优点,克服他科学认知过程是指个体获取知识
13、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情绪过程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态度体验第二章人格与学校教育解释名词人格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他人的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气质是指依赖于人体的遗传素质和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它使个体的所有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色彩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倾向第四章行为的动力机制解释名价事物价值的标准并以之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兴趣是指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和活动倾向双重趋避冲突是指个体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都带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因素的目标是所发生的冲突情境内知内驱力是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们
14、的缺点。同一种教育方式和方法对于不同气质特点的学生产生的实际影响可能很不相同。例如,教师尖锐严厉的批评,可能会使抑郁质的学生更加萎靡不振,而耐心细致的关怀,可能会使他们倍受感动;粗声大气地同胆汁质的学生讲话,容易激怒他们,使师生之间产生隔阂,而如果采用轻声细语的方式,就会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总之,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学生在各方面获得良好发展。2、有些学生受到表扬,学习积极性就高,受到批评,学习积极性就差;还有些学生考了高分,就有学习兴趣,考了低分,就没有了兴趣。试从人格动机培养的角度,谈谈如何改变这种情况?答案要点: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该活动朝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基础 名词解释 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 考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