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教学设计与说明中学教育教学研究中学教育教学研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方程”教学设计与说明中学教育教学研究中学教育教学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程”教学设计与说明中学教育教学研究中学教育教学研究.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1 页“方程”教学设计与说明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方程”教学设计与说明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方程”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下册)第 1、2 页,练习一第 13 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2.使学生在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发展抽象思维。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探索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 一、认识相等关系,初步理
2、解等式 1.出示例 1 天平图(两边没有砝码)。提问:认识天平吗?天平是用来做什么的?2.在天平的两边加上砝码。提问:你看懂了什么?学生可能想到:一边托盘内放了两个重 50 克砝码,一边放了一个重 100 克的砝码,两边一样重。追问:不看两边托盘内放的东西,你知道两边一样重吗?能用语言描述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回答后,提问:怎样用数学式子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板书:50+50 100)追问:为什么用等号连接?指出:像这样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就是等式,表示相等的关系。二、认识方程 1.出示例 2 天平图中的指针部分局部图(第一幅图)。提问:看到这时的指针位置,你有什么想法?如果用式子来表示
3、,还会选用等号写等式吗?为什么?2.出示完整的天平图。提问:你能用语言描述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怎样用式子表示?(板书:x+50 100)追问:x 表示什么?3.依次出示例 2 第二、三幅天平图。要求:先用语言描述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然后用式子表示。学生口述,教师板书:x+50 150,x+50 200。4.出示:2x 200。提问:根据这个式子,想一想天平两边的物体是怎样的?你能描述出来吗?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出示教材第1 页例 2 的第四幅天平图。5.将式子分类,认识方程。引导:我们来看刚才根据天平图所写的几个式子。在黑板上集中呈现 5 个式子的卡片:50+50 100 x+50 10
4、0 x+50 150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2 页 x+50 200 2x 200 谈话:你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请大家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学生的分类可能出现下面两种情况:将式子按照不同的连接方式(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分成三类。引导:按照你的理解,你能找出哪些是等式吗?学生口答,教师请学生根据他们的发言在黑板上移动式子卡片,将式子分类。指出:根据大家的意见,我们可以把这些式子分成三类,也可以把这些式子分成两类,一类是用等号连接的式子,都是等式;还有一类是用大于号、小于号连接的,都不是等式。教师对黑板上的卡片位置作如下调整:50+50 100 x+50 100 x+
5、50 150 x+50 200 2x 200 将式子按照是否含有字母 x 分成两类。指出:这里用字母 x 表示未知数。让学生在黑板上把另一套式子卡片分类排列,并指导学生按下面的方式排列:50+50 100 是否含有未知数 x+50 150 x+50 100 x+50 200 2x 200 在学生交流了两种分类方法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所分类的式子卡片思考:你能把两种分类方法综合起来对这些式子进行分类吗?学生对黑板上的式子进行调整。教师在学生分类的基础上,标注类别序号。谈话:同学们通过思考、交流,把这些式子分成了四类。请观察这几类式子,说一说每组式子有什么特征?学生描述后,教师指出:正如你
6、们所描述的,像第类式子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6.完成“练一练”第 1 题。依次出示前三道式子:6+x 16;36-7 29;60+23 70,学生逐一做出是否是方程的判断,并说明理由。(在学生对“60+23 70”做出判断后,教师将这道式子板书在算式卡片的第类中)出示第 1 题的其他式子,学生判断哪些是方程。接着,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等式。结合学生的判断,教师指出:方程中的未知数,既可以用 x 表示,也可以用 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反思:根据刚才的练习,你发现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用课件结合“练一练”第 1 题进行动态演示:先是将所有的等式画上
7、集合圈,再闪烁显示其中的方程式,将方程式画上集合圈,集合圈中的等式渐渐淡化直至消失,出现文字“等式”与“方程”,如右图:教师引导学生再结合黑板上对式子进行的分类,理解:方程是一类特殊的等式;等式中,一部分是方程。7.完成“练一练”第 2 题。学生写一些方程,再在小组里交流。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方程教学设计与说明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页练习一第题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使学生在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的过程学活动的过程中感探索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一认识相等关系初步理解等式出示例天平图两边没有砝码提问认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方程 教学 设计 说明 中学 教育 教学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