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苏埠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中学教育中考中学教育试题.pdf
《六安市苏埠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中学教育中考中学教育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安市苏埠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中学教育中考中学教育试题.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安市苏埠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注意: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上。第卷 选择题(共 54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1.5分,共 54分)1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细菌造成耐药性,如果真的细菌感染,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优选出来 B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 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病菌发生了进化 D基因频率虽然改变了,但是新的病菌(物种)不一定产生 2在北极的一个山
2、脉中,原始的狼已经进化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C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3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生病 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
3、 pH 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4下列关于生物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入血液,会使血浆的 pH 长时间显著下降 B多巴胺、蛋白酶、生长激素、尿素都是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C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或降低对人体是有益的 D摘除小鼠的垂体后,其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也减少 5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从外界得到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 B代谢废物完全由过程排出 CO2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发挥作用的部位要经过 4层生物膜 D所有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
4、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 6下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 1 升清水及饮 1 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叙述是 A饮清水后约 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饮清水后 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 C在 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D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7世界顶尖杂志自然神经科学刊登文章指出,当人们在挠痒时,会刺激同一皮肤部位的各种疼痛和触觉感受器,痛觉和触觉感受器会产生一种“周围抑制”效应,瘙痒感就被短暂地“关闭”掉了。请据此推理,抗组胺药、类阿片拮抗药等可暂时减缓瘙痒感的原理最可能是 A阻止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 B激活瘙痒部位的痛觉和触觉感
5、受器 C使传递瘙痒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D激活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 8下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A不放药物时,刺激 B 处,观察现象 B药物放在 A 处,刺激 B 处,观察现象 C药物放在 B 处,刺激 C 处,观察现象 D药物放在 C 处,刺激 B 处,观察现象 9下列关于动物体内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激素和酶的功能都具有专一性 它们都是蛋白质 都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有的动物细胞既能产生激素又能合成酶 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激素产生后一般
6、作用于其他细胞 A B C D 10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激素 11下列与血糖调节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血糖调节的机制是反馈调节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 C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 D肌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 12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尿糖产生的因素有 肾小管病变,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下降 一次性大量进食糖类 病毒感染并破坏胰岛 B 细胞 胰岛 A 细胞分泌旺盛,胰高血糖素含量过量 肥胖引发肌肉组织减少
7、 长期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 A B C D 13 某同学感冒发热39,伴有轻度腹泻。与病前相比,此时该同学的生理状况是()A呼吸、心跳加快,心肌细胞中 ATP 大量积累 B汗液分泌增多,尿量减少,血浆 Na浓度降低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D糖原合成增强,脂肪分解加快,尿素合成增多 14右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环境温度为 25 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当环境温度从 25 下降到 10 时,从时间 t1到时间 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时间 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时间 t3以后,产
8、热量小于散热量 15右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 A、B、C 依次为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上第卷选择题共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细菌造成耐药性如果真的细菌感染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病菌发生了进化基因频率虽然改变了但是新的病菌物种不一定产生在北极的一个山中原始的狼已经进化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定向的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
9、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 16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切除它们的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测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甲 乙 丙 (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 A垂体、下丘脑、甲状腺 B垂体、甲状腺、下丘脑 C甲状腺、垂体、下丘脑 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17下图为人体的
10、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A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 ABCDE 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 CDE 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C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 ABE 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18“饥寒交迫”时,人的体温和血糖调节中,分泌活动都增强的内分泌腺是 A胰岛 B垂体 C肾上腺 D性腺 19下图表示细胞之间信息的传递方式,其中细胞、和物质 E、F 的关系可能是()细胞 细胞 物质 E 物质 F A 下丘脑细胞 垂体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 受体 B 效应 T 细胞 病原体
11、 抗体 糖蛋白 C 甲状腺细胞 垂体细胞 甲状腺激素 受体 D 传出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 神经递质 载体 20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21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HIV 主要攻击人体的 T 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 B C D 上第卷选择题共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上
12、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细菌造成耐药性如果真的细菌感染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病菌发生了进化基因频率虽然改变了但是新的病菌物种不一定产生在北极的一个山中原始的狼已经进化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定向的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2对大鼠切除垂体和胰腺,随后进行单独使用生长激素
13、、胰岛素,同时使用两种激素,观察大鼠生长情况,结果如下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切除胰腺和垂体是为了排除体内生长素和胰岛素对动物生长的干扰 B器官切除、三次注射之间应有时间间隔 C器官切除前与每次激素使用后的大鼠生长情况可以构成相互对照 D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激素同时使用对大鼠生长具有相互增强效应的特点 23为防止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灭活的甲型 H1N1 流感疫苗,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B 细胞接受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记忆 B 细胞和浆细胞 BB 细胞接受刺激后可释放淋巴因子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DT 细胞接受刺激后
14、形成效应 T 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24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 H1N1 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B 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浆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T 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 T 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25下图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B生长素的化学成分为吲哚乙酸 C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26如图在太空船上做如下实验处理:有关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长素浓度:a
15、bcd,胚芽都出现生长现象 B生长素浓度:acdb,生长最快 C生长素浓度:adcb,生长最快 D生长素浓度:abcd,生长状况基本相同 27下列各项原理中,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是 生产无子西瓜 无子番茄 棉花摘心 培育多倍体 枝条扦插 A B C D 28(2011 年南京第一次模拟)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一位同学用几种不同浓度的 萘乙酸(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图甲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生根的促进作用的示意图,图乙为 萘乙酸促进枝条生根的情况,请据两图判断,在下列各浓度值中,最好选用 上第卷选择题共分一选
16、择题每小题分共分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细菌造成耐药性如果真的细菌感染则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使病菌发生了进化基因频率虽然改变了但是新的病菌物种不一定产生在北极的一个山中原始的狼已经进化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定向的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A3 mg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安市 中学 第三次 月考 生物试题 教育 中考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