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教学设计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平均分》教学设计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均分》教学设计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课堂教学设计 莱芜市莱城区莲河学校 胥庆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 1(森林里的故事丰盛的宴会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P4850)【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数的分成及相同加数相加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则是认识除法的重要前提。教材通过森林里的故事丰盛的宴会,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来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经
2、历从“任意分”到“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构建平均分的语言模型。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喜欢的操作活动中,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等形式,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并知道每一份是多少。3.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用平均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与他人交流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会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构平均分的语言模型。【教具学具准备】课本、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每人 10 根小棒,礼物包【学习方式】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一、创设
3、情境,提供素材 师:同学今天小动物们要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咱们一起瞧瞧去吧?(课件出示情境图)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预设:学生可能会零零散散的说:有 20 个桃子 师:能不能把所有的数学信息接着说完?其他学生又补充:师:说的真完整,你还发现那些数学信息?师:这么多丰盛的食物分别是为哪些小动物准备的?预设学生会说:桃子是给猴子准备的,萝卜是给兔子准备的,竹笋是给熊猫准备的,松果是给小松鼠准备的。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设计意图:以故事开头,吸引学生注意力,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引导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搜集数学信息、能用数学语言完整的表
4、述信息的能力以及问题意识】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分竹笋 师:快看,熊猫哥哥和弟弟正目不转睛的盯着竹笋呢,猜一猜它们遇到了什么问题?预设学生会问:怎样分竹笋?师:该怎样分竹笋呢?这就是熊猫哥哥和弟弟所想的。(课件出示问题。)师:这儿有 10 个竹笋,要分给两只熊猫。这是哥哥(贴熊猫哥哥),这是弟弟(贴弟弟),该怎样分呢?师:老师想这样分,哥哥 1 个,弟弟 9 个,并把这种分法记录起来。(在黑板上举例作出示范)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师:现在,每组同学就以小棒代替竹笋,把 10 个竹笋任意分成两份,看一看有多少种分法?注意:别忘了在白纸(印有两只熊猫)上记录,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合作默契,哪一组分
5、法最多?(设计意图:利用简单的物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自然引出“任意分”。)生:同桌合作,探究分法:分成 2 份,每一份有多少根小棒。师: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指导。师:老师发现大家有许多种分法,谁先来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分的?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森林里的故事丰盛的宴会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数的分成及相同加数相加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的活动中来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经历从任意分到平均分的过程了
6、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构建平均分的语言模型每一份是多少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用平均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动与他人交流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会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 学生:我把 10 根小棒分成 2 份,哥哥()个,弟弟()个 师: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数字作记录。熊猫哥哥 1 2 3 4 5 6 7 8 9 熊猫弟弟 9 8 7 6 5 4 3 2 1(设计意图: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同桌合作将 10 根小棒任意分成 2 份,学生们很多种分法。这样的操作有一定的思维容量,问题的探究空间大,有利于学生智
7、力水平与相应的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师:我们有这么多分法,大家可真聪明,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分法,先自己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师:请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生:有的每一份是同样多的,有的每一份不是一样多的;师:我们给这种分完后每份同样多的分法起个名字吧。生:同样分;公平分 师:在数学中这种每份同样多的我们叫“平均分”。然后教师板书课题: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生:把一些东西分成几份,每份同样多。(找几个学生多说几遍什么是平均分,然后师生一起说。教师板书出每份分得同样多 平均分)师:熊猫兄弟最喜欢平均分这种分法,现在,同学们能把这10
8、个竹笋平均分给两只熊猫吗?学生:动手分 10 根小棒。师:现在,每只熊猫分到了几个竹笋?预设生:每只熊猫5 个。师:我们把 10 个竹笋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 5 个。谁能像老师这样把这句话再说一遍?(设计意图:这是平均分语言模型的初步训练)2.练习 师:小猫和小猪也分到了食物,咱们来看看哪种分法是平均分?(课件出示。)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森林里的故事丰盛的宴会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数的分成及相同加数相加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的活动中来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并
9、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经历从任意分到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构建平均分的语言模型每一份是多少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用平均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动与他人交流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会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要追问:为什么小猫是平均分的,而小猪不是平均分的。师生共同总结:也就是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分竹笋及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分东西方法的多样化,并初步认识平均分是其中的一种分法;通过判断小猫分鱼和小猪分西瓜,促进了学生对平均分的
10、理解。】三、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分桃子,应用中理解平均分(1)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师:回到宴会上,小猴子也着急了。他们想干什么呀?师:这儿有 20 个桃子,分给 5 只小猴.小猴子有要求了,要把 20 个桃子,平均分给 5 只小猴子。板书信息:20个桃子,平均分给 5只小猴子 师:你能根据这个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预设生:怎么分桃子?师:也就是说,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板书问题: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2)动手操作,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师:小猴子有几个桃子?但是咱们手中只有10 根小棒?该怎么办?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森林里的故事丰盛的宴会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均分 平均 教学 设计 小学教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