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上市企业环保管理制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企业文化.pdf





《某上市企业环保管理制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企业文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上市企业环保管理制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企业文化.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司环保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以下简称 环保法)、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国家颁布的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1.2 遵循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 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针,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组织 实施公司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2 管理要求 2.1 公司下水道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单独排放,特殊工业废水须 特殊处理后方可进入下水道,与生活污水一并汇入综合污水处理站,由专人 处理达标后方可安全排放,或经过深度处理制成中水回用于生产。2.2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必须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工作,做到化 害为
2、利,变废为宝;不能利用的,应积极采取措施,搞好综合治理,严格按 照标准组织排放,防止污染。2.3 必须按照设备完好标准搞好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包括三废治理设 施),杜绝跑、冒、滴、漏,减少或减轻“三废”污染。2.4 凡有“三废”排放的分厂(分公司)、部门,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 入方针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生产建设中产 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有害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 磁波辐射、热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2.5 认真贯彻“三同时”方针,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 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建设 项目必须提前
3、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主体工程方可投入生产使用。2.6 公司归属的生产界区范围,应当统一规划种植树木和花草,并加强 绿化管理,净化辖区空气;对非生产区的空地亦应规划绿化,落实管理及保 护措施。3 组织领导体制和应尽职责 3.1 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公司确定一名副总经理主管环 境保护管理工作,并成立公司环境保护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工程部门归口管 理,其主要职责是:行使公司环保工作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检查和 考核管理职能,日常一切工作须对公司负责,并由职工代表大会予以监督。4 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守则 4.1 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及酸类物质的分厂(分公司)、部门,在排放废气 和废水前,应
4、经过净化或中和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才许排放。4.2 使用乳化液及各种磨削冷却液清洗废液等含油废水的部门,必须分 别执行公司的有关规章法则,严格按照规定与程序组织处理。4.3 对锅炉、喷砂、电解、电镀、校泵、有色金属熔化及其浇注、砂轮 磨削、铸件切削等产生的烟尘、粉尘、油雾等有害气体,相关责任部门都应 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治理,使之达到排放标准。4.4 工业废渣(铁屑、砂轮屑、煤渣、电解泥等)和生活废渣(生活垃 圾、食物剩渣、医疗污物等)应按指定地点倒入;建筑修理的特种垃圾,应 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不准乱堆乱倒。有关部门应定期组织清理,并搞好 回收和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4.5 各部门
5、拆除的废旧设备、电器线路、容器和管道等物品,以及产品 零件洗涤设备积存的废油、废水,都应搞好回收,变害为利。严禁乱丢乱抛 或倒入下水道,影响环境及污染河水。4.6 对有毒化学物品必须严格登记和管理;对剧毒物品应当严加密封保 家颁布的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遵循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针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组织实施公司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管理要求公司下水道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制可安全排放或经过深度处理制成中水回用于生产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必须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工作做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不能利用的应积极采取措施搞好综合治理严格按照标准组织排放防止污染必
6、须按照设备完好标准搞好设备管护工作纳入方针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生产建设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有害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热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认真贯彻三同时方针公司归属的生产界区范围应当统一规管,防止在储存和运输使用过程中散漏;对放射性物质、电磁波幅射等,必 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严加防护与管理。5 环境保护分工 5.1 工程部门 5.1.1 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令及各项规 定,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领导重视,上下共遵”。5.1.2 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污染物的限量,参与编制公司“三 废”治理、环境保护年度计划、长远规
7、划,并组织实施,完成环保部门每年 下达的污染物削减量指标,定期总结上报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及各类统计报表。5.1.3 坚决执行“三同时”制度,严格履行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验收等 手续。在技术改造过程中,按照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原则,新老污染 一并解决,“三废”治理项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交付使用。技术改造后的排污总量削减指标及排放浓度,要达到国家或地方 的标准和要求。5.1.4 建筑、修理工程项目一开始就必须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材料不 乱堆乱放,以免影响环境,妨碍交通,工程结束应严格做到垃圾归堆,场地 清洁。5.1.5 协助各分厂(分公司)、部门发动群众,开展技术革新
8、,推行清洁 生产,大搞综合利用,组织经验交流,做好对废水、废气、废渣、噪音等的 监测及处理工作。5.1.6 根据公司工业用水量大的实况,节能部门应积极组织有关部门研 究对水的综合利用,提倡一水多用、中水回用、合理用水、减少用水、压缩 废水排放量等技术方案,并组织可行性论证,列入改造计划。家颁布的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遵循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针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组织实施公司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管理要求公司下水道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制可安全排放或经过深度处理制成中水回用于生产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必须大力开展综合利用工作做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不
9、能利用的应积极采取措施搞好综合治理严格按照标准组织排放防止污染必须按照设备完好标准搞好设备管护工作纳入方针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生产建设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有害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热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认真贯彻三同时方针公司归属的生产界区范围应当统一规5.1.7 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设备的检查、管理(包括治理“三废”的装 置和设备),提高完好率,降低泄漏率,减少跑、冒、滴、漏,减轻对环境的 污染。5.1.8“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应列为评选先进部门的重要条件 之一,对于“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成绩显著的部门,应报请公司主管 领导批准,给予适当奖励。
10、5.1.9 凡是发生下列情况,工程部门有权监督检查或予制止。情节严重 的,应报请公司主管领导核准,给予通报批评,或予行政处罚、经济罚款,或者两者并处。5.1.9.1“三废”治理设施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没有达到“三同时”要求而擅自投产的;5.1.9.2 有成熟的工艺条件而不积极治理“三废”,任其污染环境,经决 定限期治理仍不执行的;5.1.9.3 有“三废”处理设施而弃置不用,或不按工艺要求有效治理,经提出整改意见仍不改进的;5.1.9.4 因“三废”污染引起人员中毒、污染大气和水源造成群众投诉、指出后仍无治理措施的。5.2 公司企管部门 5.2.1 强化环境管理,以管促治,把环境管理纳入生产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市 企业 环保 管理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