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透镜及其应用中学教育中学学案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





《八年级上透镜及其应用中学教育中学学案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透镜及其应用中学教育中学学案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 知识回顾 一、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称为凸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发现光线相对于原来的光线总是偏向主光轴。凸透镜越厚,焦距越短,汇聚作用越强,光线偏折程度越大。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发现光线相对于原来的光线总是偏离主光轴。凹透镜越薄,焦距越短,发散作用越强,光线偏折程度越大。2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图(在另一边画)(1)过光心的方向不变,直接画一条直线 (2)过焦点的光线,经过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3)平行于主光轴的,经过透镜后过焦点(凸透镜直接过焦点,凹透镜是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应用
2、举例:(1)将甲图中的光线补充完整。(2)将乙图中的光线补充完整,并作图标出焦点的位置。(3)将丙图中的光线补充完整。F F 主光轴 主光轴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二、凸透镜成像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注意:若凸透镜有一块缺掉或则被挡住,光屏所接受到的像仍然是物体的全像,只是亮度会变暗。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3、:F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表:物距 像的特点 像距 异同侧 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异侧 照相机、眼睛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异侧 物像之间距离最小 fu2f 异侧 电影、投影仪、幻灯机 u=f 不成像 车头灯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放大镜 3、凸透镜成像的移动规律(1)物体平行于主光轴的移动 规律是: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同,像距变大,像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物距在变小,像距在变大,则像也变大,物距在变小,像距也在变小,则像也变小(2)物体或透镜垂直于主光轴的移动(只讨论成实像的情况)规律是:像与物体移动的方向相反,与透镜移动的方向相
4、同 应用举例 1: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 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 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发现光线相对于原来的光线总是偏向主光轴凸透镜越厚焦距越短汇聚作用越强光线偏折程度越大主光轴主光轴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发现光线相对于原来的光线总是偏离主光画一条直线过焦点的光线经过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经过透镜后过焦点凸透镜直接过焦点凹透镜是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应用举例将甲图中的光线补充完整将乙图中的光线补充完整并作图标出焦点的位置将丙图中的光线补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
5、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把烛焰放在 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把烛焰放在 点上,所成像离透镜最远;把烛焰放在 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应用举例 2: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 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光具座上有 A、B、C 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其中在 B 上应放置:(2)实 验 中 发 现 光 屏 上 成 像 如 上 右 图,你 认 为 造 成 这 种 现 象
6、的 原 因是:(3)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该将蜡烛向 移动,或将凸透镜向 移动(选填“上”、“下”)4、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凸透镜(焦距已知)、刻度尺(光具座)、光屏 (2)实验步骤:在同一高度使其中心与烛焰的中心调节凸透镜和光屏一条直线上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将蜡烛,.2、.1 (3)实验记录:1.要求记录物距和像距 2.还要记录像的正倒、放大缩小、实像虚像 (4)倒立的理解:1.相对于原来的物体而言;2.左右颠倒,上下颠倒(旋转 180)应用举例:小宇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
7、 16(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 16(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 16(丙)中的哪一个?()5、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f 分虚实,2f 分大小,实像倒立,虚像正立)u f 是 和 ,和 ,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u 2f 是像 和 的分界点。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 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 。成实像时: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增大 像变大 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减小 像变小 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发现光线相对于原来的光线总是偏向主光轴凸透镜越厚焦距越短汇聚作用越强
8、光线偏折程度越大主光轴主光轴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发现光线相对于原来的光线总是偏离主光画一条直线过焦点的光线经过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经过透镜后过焦点凸透镜直接过焦点凹透镜是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应用举例将甲图中的光线补充完整将乙图中的光线补充完整并作图标出焦点的位置将丙图中的光线补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二、生活中的透镜 1、凸透镜()远视眼镜、老花镜焦距的测量步骤:(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
9、光 (2)在透镜后面放一张白纸,使白纸始终与透镜平行 (3)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4)用刻度尺量出白纸到透镜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1)原 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原理图:()眼睛:瞳孔底片视网膜凸透镜晶状体角膜眼睛 透镜焦距 f 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表示,即=f1 2、凹透镜:近视眼镜 注:眼镜的度数和焦距的关系:度数1001fD(f的单位为米)如:f=20cm,D=500 度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发现光线相对于
10、原来的光线总是偏向主光轴凸透镜越厚焦距越短汇聚作用越强光线偏折程度越大主光轴主光轴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发现光线相对于原来的光线总是偏离主光画一条直线过焦点的光线经过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经过透镜后过焦点凸透镜直接过焦点凹透镜是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应用举例将甲图中的光线补充完整将乙图中的光线补充完整并作图标出焦点的位置将丙图中的光线补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
11、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显微镜与望远镜 显微镜与望远镜均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但组成原理不同,所选用凸透镜的焦距也不同。()显微镜:组成结构: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反光镜可旋转,能使反射光线从下方照射到被观察的物体上,载物台用来放置被观察的物体,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孔,反射镜反射的光线从下方穿过圆孔,照射在被观察物体上,增大物体的亮度.成像原理:物镜使物体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物距在二倍焦距和焦距之间,这个实像又作为目镜的“物体”;目镜使“物体”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物距在焦距之内.显微镜使物体经过两次
12、放大,使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能看到.焦距原理:物镜 f u2f 目镜 u f 最终看到的像:放大的,倒立的,虚像。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望远镜 组成结构: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物体的叫做物镜 成像原理: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物距在二倍焦距之外,这个实像又作为目镜的“物体”;目镜使“物体”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物距在焦距之内.焦距原理:物镜:u2f 倒立 缩小的实像.目镜:uf 正立、放大的虚像.最终看到的像:倒立、缩小的虚像。注意: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
13、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我们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视角越大,看的越清楚。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和物体本身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发现光线相对于原来的光线总是偏向主光轴凸透镜越厚焦距越短汇聚作用越强光线偏折程度越大主光轴主光轴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发现光线相对于原来的光线总是偏离主光画一条直线过焦点的光线经过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经过透镜后过焦点凸透镜直接过焦点凹透镜是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应用举例将甲图中的光线补充完整将乙图中的光线补充完整并作图标出焦点的位置将丙图中的光
14、线补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显微镜与望远镜的比较: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都叫物镜和目镜,但有不同的地方,显微镜的物镜,物距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作用是使物体进行一次放大.望远镜的物镜,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作用是把远处的物体与眼睛的距离拉近.目镜都起放大镜的作用.典例讲解 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和虚像都能显示在光屏上 B.实像和虚像
15、都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C.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D.实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例 2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蜡烛到透镜焦点的距离是 lO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透镜的焦距大于 lOcm B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 10cm时,可成一放大的像 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 20cm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 8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 例 3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在屏上已成一缩小的像,今要使屏上所成的像再大一些,并保持清晰,则应()A将烛焰向凸透镜适当移近,适当减少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 B将烛
16、焰适当向凸透镜移近,其它不动 C使屏远离凸透镜,其它不动 D将烛焰向凸透镜适当移近,适当增大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 例、下面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虚像和实像都能通过眼睛观察到,但虚像不能成在屏上而实像能成在光屏上 B.虚像一定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 C.只有实像才能用照像机拍摄,而虚像照相机拍摄不下来 D.实像才能用眼睛观察到,虚像不能用眼睛观察到 例、以下是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的距离有关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
17、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例、下列物理现象中:老人用放大镜看书;在岸上看水中的鱼;太阳灶烧水;水中的筷子变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B、C、D、例、放幻灯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如图中的 A相似,则幻灯机上的旗应是图中()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发现光线相对于原来的光线总是偏向主光轴凸透镜越厚焦距越短汇聚作用越强光线偏折程度越大主光轴主光轴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发现光线相对于原来的光线总是偏离主光画一条直线过焦点的光线经过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经过透镜后过焦点凸透镜直接过焦点凹透镜是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应用举例将甲图中的光线补充完整将乙图中的光线补充
18、完整并作图标出焦点的位置将丙图中的光线补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例、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 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 大于 10 cm B 小于 10cm C 大于 20cm D 在10cm和 20cm之间 例 10.物体从距凸透镜 12 cm 处移到距凸透镜 20 cm 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19、,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 例.用如图 1 所示的模型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如果 想使得半透明纸上的像变得大一点,下一步应该要将此模型照相 机 (靠近、远离)该同学,并将 AB (拉长、缩短)例如图 3,甲、乙、丙、丁是镜头焦距不同的四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分别用它们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景物。我们可以判定,在图 4 中,照片 是用相机甲拍摄的,照片 是用乙拍摄的,照片 是用丙拍摄的,照片 是用丁拍摄的。例、如图 3 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图 3 乙()A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是近视眼,应配
20、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例、右图中的“世”字是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像,下列光学器具中应用了此成像原理的是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显微镜 例、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 右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例.从显微镜的结构图中的光路图可以看出()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 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发现光线相对于原来的光线总是偏向主光轴凸透镜越厚焦距越短汇聚作
21、用越强光线偏折程度越大主光轴主光轴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发现光线相对于原来的光线总是偏离主光画一条直线过焦点的光线经过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经过透镜后过焦点凸透镜直接过焦点凹透镜是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应用举例将甲图中的光线补充完整将乙图中的光线补充完整并作图标出焦点的位置将丙图中的光线补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B.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C.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 D.对目镜和物
22、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 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望远镜分为折射式望远镜和反射式望远镜 C.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 D.无论什么形式的望远镜,其物镜直径越大越好 课堂练习 第一部分:透镜及凸透镜成像 1右图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
23、,成放大的虚像 2一凸透镜焦距是 8cm,当物体距焦点 5cm时,则物体成像情况是()A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B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C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 D一定能用光屏承接像 3某校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小了点,应怎样调节()A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B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近些 C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D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近些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 B光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C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在折射时光路是不可逆的 D光线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它在水中的传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透镜 及其 应用 中学 教育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