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5 秋天的怀念 (第1课时).docx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5 秋天的怀念 (第1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5 秋天的怀念 (第1课时).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秋天的怀念 教学详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揣摩合适的语气,在全文的朗读中把握感情基调的变化。2.引导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自己的悔恨与愧疚,对生存困境中“好好儿活”的领悟,对母爱和生命的感悟。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从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这些细节描写来感悟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并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课前准备多媒体、音乐烛光里的妈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有一位作家叫史铁生。他在21岁时得了重病,导致高位截瘫。几年后,他的母亲离开了他。此后许多年,他一直思
2、念着自己的母亲。这是他写的一段话,请读一读,看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默读)“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板书课题、作者。二、预习检查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瘫痪(tnhun)暴怒(n)沉寂(j)捶打(chu)憔
3、悴(qiocu)央求(yn)诀别(ju)淡雅(y)烂漫(lnmn)絮絮叨叨(xx)艰难(jin)仿膳(shn)翻来覆去(f)2.根据所给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翻来覆去:来回翻身。暴怒无常:脾气非常恶劣,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没有规律。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3.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命若琴弦 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 合欢树 病隙碎笔等。三、合作探究(一)结合课后思考探究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1.谈体会: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思念之
4、情;(2)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忏悔、懊悔、后悔、悔恨之情;(3)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的自责、内疚之情;(4)我感受到了作者随着自己的成长,完全理解母亲了。小结:正如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其实,还有许多复杂的情感构成了一种苦涩的滋味,我们可以将这种滋味归结为一个词:怀念。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作者写了什么季节的故事?(秋天)2.老师板书“秋天的怀念”,让学生想想自己会写些什么。(预设:学生可能多写秋天的景色) 那么,齐读课题“秋天的怀念”,你的眼前会有一幅怎样的图画?(预设:学生可能说出文中的景、事、人)小结:看来,这秋天的怀念,是由秋天的故事引发的啊。让我们一起跟随史铁生
5、走进秋天的故事。(在“秋天”下面做标记)(二)理解“好好儿活”。1.母亲自身的“好好儿活”。导入:请同学们读课文第1段,找出课文原句“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是母亲对儿子说的话,儿子是怎么不好好儿活了,母亲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请将课文中体现“我”不好好儿活的句子,朗读给大家听。(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2)“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3)“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讨论:21岁本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秋天的怀念 第1课时 部编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 第二 单元 秋天 怀念 课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