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复习资料医学心理学口腔科学医学心理学口腔科学.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牙周病学复习资料医学心理学口腔科学医学心理学口腔科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牙周病学复习资料医学心理学口腔科学医学心理学口腔科学.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牙周病学-复习资料 1/10 1.牙菌斑生物膜(dental plaque biofilm):牙菌斑生物膜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得细菌性群体。2.牙菌斑(dental plaque):牙斑是指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它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不能用漱口或用水冲洗的方法把它去除。因此,现在把牙斑看成是细菌附着在牙石上的一种复杂的生态结构,其及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3.龈 上 菌 斑(supragingival plaque):位于龈缘以上的
2、牙菌斑,主要分布在近牙龈的 1/3 牙冠处和牙其他不易清洁的窝沟、裂隙、邻接面、龋洞表面等部位。4.龈 下 菌 斑(subgingival plaque):位于龈缘以下的牙菌斑,分布在龈沟或牙周袋内。5.附 着 性 龈 下 菌 斑(attached subgingival plaque):龈缘以下附着于牙根面的龈下菌斑。6.非附着性龈下菌斑(unattached subgingival plaque):龈缘以下位于附着性龈下菌斑的表面或直接及龈沟上皮、袋内上皮接触的龈下菌斑。7.牙 周 致 病 菌(periodontal pathogen):能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宿主防御能力,具有引发牙周破坏的潜
3、能。8.牙龈素,最初称为胰酶样蛋白酶(TLP),又 称 卟 啉 素(porphypains):是存在于 Pg的外膜、膜泡或胞外的一组蛋白酶,及黏附有关的蛋白区域或功能区有多样性。9.上 皮 附 着(epithelial attachment):龈牙结合部的牙龈组织藉结合上皮及牙齿表面连接。10.龈沟液(GCF):指通过龈沟内上牙周病学-复习资料 2/10 皮和结合上皮从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11.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TR):是在牙周手术中利用膜性材料作为屏障,阻挡牙龈上皮在愈合过程中沿根面生长,阻挡牙龈结缔组织及根面的接触,并提供一定的空间,引导具有形成新附着能力的牙周膜细胞优先占领
4、根面,从而在原已暴露于牙周袋内的根面上形成新的牙骨质,并有牙周膜纤维埋入,形成牙周组织的再生,即形成新附着性愈合。12.龈 上 洁 治 术(supragingival scaling):是指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渍,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13.he创 伤(trauma from occlusion):不正常的 he 接触关系或过大的 he 力,造成咀嚼系统各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变化。14.牙石(dental calculus):是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上的已钙化的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而成。15.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
5、s,AL):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结果。是区别牙龈炎和牙周炎的一个重要标志。其程度可通过结合上皮冠方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来描述,通常是通过使用牙周探针或者牙科普通探针,使用 20-25N 的力伸入龈沟中,当有牙周炎且治疗不得当时,结缔组织附着降低,探诊深度超过 3mm,探针能感觉到釉牙骨质界而且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根方。16.水 平 型 吸 收(horizontal resorption):是最常见的吸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得细菌性群体牙菌斑牙斑是指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它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不能用漱口或用水冲洗的方法把
6、它菌斑位于龈缘以上的牙菌斑主要分布在近牙龈的牙冠处和牙其他不易清洁的窝沟裂隙邻接面龋洞表面等位龈下菌斑位于龈缘以下的牙菌斑分布在龈沟或牙周袋内附着性龈下菌斑龈缘以下附着于牙根面的龈下菌斑非附着性龈下菌斑龈主防御能力具有引发牙周破坏的潜能牙龈素最初称为胰酶样蛋白酶又称卟啉素是存在于的外膜膜泡或胞外的一组蛋白酶及黏附有关的蛋白区域或功能区有多样性上皮附着龈牙结合的牙龈组织藉结合上皮及牙齿表面连接龈沟液指通过牙周病学-复习资料 3/10 收方式。牙槽间隔、唇颊侧或舌侧的嵴顶边缘呈水平吸收,而使牙槽嵴高度降低,通常形成骨上袋。17.垂 直 型 吸 收(vertical resorption)也 称 角
7、 形 吸 收(angular resorption):指牙槽骨发生垂直方向或斜行的吸收,及牙根面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骨缺损,牙槽嵴的高度降低不多,而牙根周围的骨吸收较多。18.凹 坑 状 吸 收(osseous crater):指牙槽间隔的骨嵴顶吸收,其中央及龈谷相应的部分破坏迅速,而颊舌侧骨质仍保留,形成弹坑状或火山口状缺损。19.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包括软垢指数(DI)和牙石指数(CI)两部分,将牙面自龈缘至切(he)缘三等分,用菌斑显示剂着色,目测菌斑、软垢、色素或牙石占据牙面的面积,只检查 6 个牙以代表全口.20.探 诊 出 血(bleeding on probing,BO
8、P):根据探诊后有无出血,记为 BOP阳性或阴性,这已被作为指示牙龈有无炎症的较客观指标。21.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从牙周病的角度来说,特别重视龈缘附近的菌斑和软垢的量及其成分变化,因为它直接刺激并损害牙周组织,并使病变向深层组织发展。22.缓释剂(slow-release preparation):是指活性药物能缓慢、有控制的从制剂中释放出来,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使病变局部能较长时间维持有效药物浓度的特定药物剂型。23.药物控释系统(CRDDS):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改变制剂结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得细菌性群体牙菌斑牙斑是指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
9、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它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不能用漱口或用水冲洗的方法把它菌斑位于龈缘以上的牙菌斑主要分布在近牙龈的牙冠处和牙其他不易清洁的窝沟裂隙邻接面龋洞表面等位龈下菌斑位于龈缘以下的牙菌斑分布在龈沟或牙周袋内附着性龈下菌斑龈缘以下附着于牙根面的龈下菌斑非附着性龈下菌斑龈主防御能力具有引发牙周破坏的潜能牙龈素最初称为胰酶样蛋白酶又称卟啉素是存在于的外膜膜泡或胞外的一组蛋白酶及黏附有关的蛋白区域或功能区有多样性上皮附着龈牙结合的牙龈组织藉结合上皮及牙齿表面连接龈沟液指通过牙周病学-复习资料 4/10 构,使药物在预定时间内自动按某一速度从剂型中恒速释
10、放于特定的靶组织或器官,使药物浓度较长时间恒定的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其特点是药物以恒定速度释放。24.新附着(new attachment):是指原来已暴露于牙周内的病变牙根面上有新的牙骨质形成,其中有新生的牙周膜纤维埋入,这些纤维束的另一端埋入新形成的牙槽骨中,形成新的有功能性的牙周支持组织,新形成的结合上皮位于治疗前牙周袋底的冠方,这是理想的愈合方式。25.长结合上皮:26.牙龈(gingiva):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粘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27.游离龈(free gingiva)又称边缘龈(marginal gingiva):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 1mm。正常
11、呈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28.龈沟(gingival sulcus):游离龈及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29.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及游离龈相连续,均为角化上皮,有时将附着龈及游离龈合称为 角 化 龈(keratinized gingiva)。30.膜 龈 联 合(mucogingival junction):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粘膜,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31.龈乳头(gingival papilla)又称 牙 间 乳 头(interdental papilla):呈锥形充满于相邻两牙接触区根方的楔状隙中。其侧缘和顶缘由相邻牙的游离龈延续而成,中央部分由附着龈构成。32.龈谷
12、(gingival col):每个牙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得细菌性群体牙菌斑牙斑是指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它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不能用漱口或用水冲洗的方法把它菌斑位于龈缘以上的牙菌斑主要分布在近牙龈的牙冠处和牙其他不易清洁的窝沟裂隙邻接面龋洞表面等位龈下菌斑位于龈缘以下的牙菌斑分布在龈沟或牙周袋内附着性龈下菌斑龈缘以下附着于牙根面的龈下菌斑非附着性龈下菌斑龈主防御能力具有引发牙周破坏的潜能牙龈素最初称为胰酶样蛋白酶又称卟啉素是存在于的外膜膜泡或胞外的一组蛋白酶及黏附有关的蛋白区域或功能区有多样性上皮附着龈牙结合的牙
13、龈组织藉结合上皮及牙齿表面连接龈沟液指通过牙周病学-复习资料 5/10 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称之。33.口腔龈上皮(oral epithelium)也成牙龈表面上皮:覆盖于游离龈的顶端到外表面,以及附着龈的表面,为角化或不全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34.沟内上皮(sulcular epithelium)又称龈沟上皮:为牙龈沟的衬里上皮。35.结 合 上 皮(junctional epithelium):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为结合上皮。36.生物学宽度(BW):龈沟底及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37.龈牙结合部(dento-gingival junction):是
14、指牙龈组织藉结合上皮及牙面连接,良好的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38.牙 周 膜,又 称 牙 周 韧 带(periodontal ligament):是围绕牙根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致密结缔组织。39.牙槽嵴纤维(alveolar crest fibers):起自结合上皮根方的牙骨质,斜行进入牙槽嵴,其功能是将牙向牙槽窝内牵引,并对抗侧方 he 力。40.横纤维(horizontal fibers):该组纤维在牙槽嵴纤维的根方,呈水平方向走行,一段埋入牙骨质,另一端埋入牙槽骨中。41.斜纤维(oblique fibers):是牙周韧带中数量最多、力量最强的一组纤维,起自于牙骨质,斜行向冠方进入牙槽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牙周病 复习资料 医学心理学 口腔 科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