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指南(2023年版)-75页-WN7.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指南(2023年版)-75页-WN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指南(2023年版)-75页-WN7.pdf(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G 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指南(2023 年版)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指南前言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强调加快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为我国信息通信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5G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是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建成全球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5G基站数达284.4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县城城区,实现了“以建促用、建用结合”的良好局面。我国5G行业虚拟专网已超过1.6万个,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6
2、0个,应用案例数超5万个。5G正加速融入实体经济,成为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新动能。我国5G产业发展总体进展顺利。但5G应用规模化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战略任务。尤其在垂直行业领域,5G应用的扩散速度不仅取决于5G等相关技术产业成熟度,还取决于行业自身信息化进程、需求迫切程度、行业发展环境等因素,需要政策、技术、标准、人才、市场、资金等协同发力,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衡发展,真正成为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此,5G应用产业方阵(以下简称“5G AIA”)组织编写本指南,旨在持续建设跨行业、跨领域的5G融合应用创新体系,推动5G应用创新中心技术创新和产业服务
3、能力,解决5G应用与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重点问题,促进5G应用向全面规模化发展阶段迈进。截至目前,5G应用产业方阵分三批评选出32家5G创新中心,覆盖交通、电力、钢铁、制造、云游戏、通用产品、矿山、未来工厂等领域。5G创新中心以推进5G应用和产业发展为主线,持续开展5G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应用概念验证、5G垂直应用研究、前瞻技术突破、配套产业服务等重点工作,发挥创新孵化、成果对接、合作交流等核心作用,服务5G相关企业,带动产业上下游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5G产业生态。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指南目目录录前前言言.1一、一、5G AIA创新中心概述创新中心概述.11.1 创新中心的内涵创新中心的内涵.
4、11.2 创新中心的定位创新中心的定位.11.3 创新中心的价值创新中心的价值.11.4 创新中心的生态创新中心的生态.2二、二、5G AIA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创新中心建设情况.32.1 创新中心组织架构创新中心组织架构.32.2 创新中心名录与布局创新中心名录与布局.32.3 创新中心评估创新中心评估.7三、三、5G AIA创新中心概况创新中心概况.83.1 北京联通北京联通5G创新中心创新中心.83.2 电力电力5G创新中心创新中心.93.3 腾讯腾讯5G创新中心创新中心.113.4 佰才邦佰才邦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133.5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5G开放实验开放实验室
5、室.143.6 中国信通院中国信通院5G创新中心创新中心.163.7 精钢精钢5G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193.8 辽宁辽宁5G+工业互联网联合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联合创新中心.213.9 上海上海5G创新中心创新中心.223.10 苏州高铁新城苏州高铁新城5G车联网创新中心车联网创新中心.25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指南3.11 浙江省浙江省5G产业联盟实验室产业联盟实验室.263.12 福建移动福建移动5G融创中心融创中心.283.13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智慧智慧5G创新中心创新中心.303.14 5G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中心.313.15 浪潮浪潮5G联合
6、创新实验室联合创新实验室.323.16 5G智慧交通创新中心智慧交通创新中心.343.17 广东移动广东移动5G应用创新中心应用创新中心.353.18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5G联创中心重庆开放实验室联创中心重庆开放实验室.373.19 中移(成都)产业研究院中移(成都)产业研究院.383.20 5G行业终端与应用创新中心行业终端与应用创新中心.393.21 大湾区大湾区5G创新中心创新中心.403.22 云南移动有色金属冶炼云南移动有色金属冶炼5G融合创新中心融合创新中心.423.23 电力电力5G融合创新实验室融合创新实验室.443.24 华为华为Cloud Open Labs.463.25 中
7、兴通讯中兴通讯5G融合创新中心融合创新中心.483.26 苏州电信苏州电信5G应用创新中心应用创新中心.503.27 广东联通广东联通5G创新中心创新中心.513.28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5G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创新中心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创新中心.543.29 中国联通(重庆)中国联通(重庆)5G 融合创新中心融合创新中心.563.30“5G+未来工厂未来工厂”创新中心创新中心.583.31 南京电信南京电信5G+创新中心创新中心.613.32 山西山西5G智慧矿山创新中心智慧矿山创新中心.62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指南四、四、5G AIA创新中心发展展望创新中心发展展望.654.1 打造内外协同发
8、展的打造内外协同发展的5G应用创新机制应用创新机制.654.2 完善完善5G终端、网络和应用评测体系终端、网络和应用评测体系.654.3 建立适应建立适应5G应用生态发展的服务能力应用生态发展的服务能力.664.4 做优创新中心队伍,培养更多复合人才做优创新中心队伍,培养更多复合人才.66五、五、5GAIA创新中心联系方式创新中心联系方式.67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指南1一、一、5G AIA创新中心概述创新中心概述2021年以来,我国先后发布“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推动5G应用规模化发展,拓展5G应用的广度和深度。5G应用正加速融入千行百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数
9、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2021年7月,工信部等十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开展5G应用创新载体建设”的工作要求。5G应用产业方阵以龙头企业、科研单位为创建主体,推动建设一批5G融合应用创新中心,开展面向应用创新的技术和产业服务,打造面向5G应用创新的共性技术平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1.1 创新中心的内涵创新中心的内涵5GAIA创新中心以促进5G融合应用发展为目标,围绕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通过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培训推广和产业服务,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和资源开放共享,加快构建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
10、衔接联动和相关企业融通发展,促进5G产业创新发展。1.2 创新中心的定位创新中心的定位5GAIA创新中心贯彻落实国家推动5G加快发展,是为国内5G产业提供科研基础条件、研发5G创新应用、实施科技成果推广、服务行业企业的主要载体。交流合作:交流合作:推进5G与垂直领域行业各方深度合作,开展交流培训;加强各地创新中心交流互动,共同提升行业创新中心、实验室水平。试点示范:试点示范:构建面向5G融合应用的创新中心体系;打造5G应用创新中心标杆示范项目。成果转化:成果转化:开展5G应用测试方法研究;输出5G应用测试规范和测试工具。产业服务产业服务:推进创新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产业对接等;各创新中心携手打
11、通5G应用创新技术链。1.3 创新中心的价值创新中心的价值5GAIA创新中心作为5G应用产业方阵构建5G应用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具有5G领域应用研究、技术创新、产业驱动和模式引领四大功能,实现汇聚产业需求、技术研发、设备集成、网络运营和应用研究等价值,对畅通5G应用推广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指南2关键环节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建设5G应用创新中心,推动5G应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围绕5G行业应用个性化需求,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强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效率,奠定5G应用发展的技术和产业基础;构建面向重点行业需求的应用测试验证能力,为行业应用提供技术验证、质量检测等服务;依托信息通
12、信行业在5G领域的优势资源,打通5G应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协同推动技术融合、产业融合、数据融合、标准融合,打造5G融合应用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创新应用概念验证和5G垂直应用研究研发等一系列工作,并提供配套的产业服务;创新中心之间的交流和深度合作,可不断促进供需对接、技术革新、知识共享,形成优势互补,并深化5G应用融合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促进5G应用产业生态,不断为5G商用注入活力,有效推进我国5G产业发展。1.4 创新中心的生态创新中心的生态5GAIA创新中心建设以“合作共享、融合创新、推动生态、赋能产业”为核心,构建跨界共赢的5G生态圈。开展以下四方面合作:行业企业合作行业
13、企业合作:通过创新中心资源平台,汇聚5G行业各方资源,对接消费市场、垂直行业、社会民生等方面对5G应用的需求,开展行业企业合作和引进行业创新资源。产业链协作产业链协作:依托基础研究平台及生态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5G应用研究,为上下游企业提供5G产业服务。行业应用测试行业应用测试:由各行业龙头企业牵头,通过搭建5G应用测试环境,提供5G行业产品的测试及技术验证服务。5G网络服务:网络服务:依托5G网络资源(公网、专网)优势,向全社会开放共享5G网络资源。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指南3二、二、5G AIA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创新中心建设情况2.1 创新中心组织架构创新中心组织架构5G应用产业方阵的目
14、标是促进我国5G应用产业创新发展,“创新”是5G应用产业方阵的动力,以创新促进我国5G应用的不断发展,推动我国产业的数字化转型。5G应用产业方阵设置产业推进工作组、行业应用工作组和投融资工作组。产业推进工作组下设5G创新中心子组创新中心子组、网络质量研究子组、规模复制子组、5G个人应用推进组和商业实践推进项目组。创新中心子组组织架构图创新中心子组组织架构图其中:组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曹磊副组长:中国电信5G融合应用开放实验室运营总监李昆仑中国联通政企BG 5G行业总监陈丹中国移动政企高级产品经理迟哲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副总工王信龙2.2 创新中心名录与布局创新中心名录与布局2020
15、至今,5G应用产业方阵分三批共评定5GAIA创新中心共计32家,覆盖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指南4基础电信企业、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应用开发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投资服务机构及孵化器和产业联盟等单位和机构。聚焦行业应用、网络能力、产品服务和产业服务创新,覆盖交通、电力、钢铁、制造、云游戏、通用产品、矿山、未来工厂等领域。创新中心地域分布中,北京、广东、江苏、山东、重庆排名前五,主要覆盖5G应用创新较活跃地区。5GAIA创新中心省级分布及数量创新中心省级分布及数量创新中心主体分布中,运营商占比38%、行业企业占比34%、科研院所占比9%、通信设备商占比9%,社会机构占比6%、高校占比3
16、%,形成了以运营商和行业企业为5G应用主要创新力量的成员体系。5GAIA创新中心主体分布创新中心主体分布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指南5创新中心名录(排名不分先后)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名录(分布明细)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名录(分布明细)序号序号创新中心名称创新中心名称创新中心牵头创新中心牵头/依托申报单位依托申报单位所在城市所在城市1北京联通5G创新中心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北京市2电力5G创新中心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信通研究院北京市3腾讯5G创新中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市4佰才邦开放5G技术创新中心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5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5G开放实
17、验室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北京市6中国信通院5G创新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7精钢5G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鞍钢集团自动化有限公司辽宁省鞍山市8辽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辽宁省沈阳市9上海G创新中心上海跨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10苏州高铁新城5G车联网创新中心苏州高铁新城大数据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州市11浙江省5G产业联盟实验室浙江省5G产业联盟浙江省杭州市12福建移动5G融创中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13智慧5G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山东省济南市145G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中心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
18、15工业互联网“5G+”创新中心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165G智慧交通创新中心中交信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指南6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名录(分布明细)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名录(分布明细)序号序号创新中心名称创新中心名称创新中心牵头创新中心牵头/依托申报单位依托申报单位所在城市所在城市17广东省5G应用创新中心中国移动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18中国移动5G联创中心重庆开放实验室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重庆市19中移(成都)产业研究院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205G行业终端与应用创新中心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2
19、1云南移动有色金属冶炼5G融合创新中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云南省昆明市22电力5G融合创新实验室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23大湾区5G创新中心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广东省深圳市24Cloud Open Labs华为广东省东莞市25中兴通讯5G融合创新中心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26苏州电信5G应用创新中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江苏省苏州市27广东联通5G创新中心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广东省广州市28中国移动5G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创新中心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重庆市29联通(重庆)5G融合创新中心重庆数智融合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30“5G+未来工
20、厂”创新中心联通(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南京电信5G+创新中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江苏省南京市32山西5G智慧矿山创新中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指南72.3 创新中心评估创新中心评估为推动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高质量发展,按照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的申报评定办法(2021年修订版)中“每两年组织开展评估工作”的要求,5GAIA开展创新中心评估工作,以了解和掌握创新中心建设运行情况,激发创新动力活力,加快5G应用产业发展。以评促建,明确创新中心的工作方向,凝聚产业合力,优化创新中心进出机制,推动创新中心高质量发展。创新中心
21、评估内容由运营能力、技术与研究能力、产业服务能力、方阵工作参与度四项指标构成。(一)运营能力。主要从运营场所、模式及情况等方面设置指标,综合考察创新中心运营状况、盈利模式和运营能力,引导创新中心建设良好的运营基础。(二)技术与研究能力。主要从创新中心的技术基础和研究成果方面设置指标,考察创新中心是否可以进行5G应用测试、产品研发、平台开发等多种行业相关的技术研究工作,以及考察创新中心在技术、产品、设备、测试等关键环节取得的成果和突破,引导创新中心提升技术与研究能力。(三)产业服务能力。主要从创新中心5G应用测试服务、行业企业协作以及5G产业链合作方面设置指标,考察创新中心开展测试服务、产学研合
22、作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对接等方面的工作及成效,引导创新中心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四)方阵工作参与度。主要从参与方阵工作会议以及行业会议方面设置指标,提高各创新中心对行业及5G应用产业方阵工作的积极性。2022年8月,5GAIA组织对第一批20家创新中心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相关结果详见:http:/ AIA创新中心概况创新中心概况3.1 北京联通北京联通5G创新中心创新中心北京联通5G创新中心由北京联通政企BG牵头,联合网络部、网优中心、交付中心、产业互联网中心等多部门共同组建,致力于打造5G网络能力创新、孵化各行业应用5G产品、探索实践5G全新商业模式、聚合产业圈生态能力,共同推动北京5G产业发
23、展。自成立以来,北京联通5G创新中心成绩斐然。在网络能力研究方面,北京联通重点研究网络能力创新,打造5G专网、5GMEC、5G切片等多种网络能力产品,服务于各行各业。在产品研发方面,积极探索各行业应用,从市场洞察到打造应用、推广应用、落地应用,中心实现了各行业多个重点应用的打造与落地。完成了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重点领域的行业深耕,打造了世园会5G急救车、三一重工5G专网等多个标杆项目。在生态运营方面,中心负责运营中国联通5G创新联盟(北京),联合行业团队与合作伙伴共同孵化探索5G行业应用场景,目前联盟成员已达200余家。同时,北京联通5G创新中心已完成5G物联网终端实验室及5G
24、精品环境实验区的打造,立足于5G终端检测、数据传输、信息安全测评及应用能力测试。北京联通5G创新中心采取“1+3+N”的运营模式,即1个运营板块3个实验板块N个合作实验室,其中在北京联通政企BG总部设立北京联通5G创新中心运营中心位于西城区复兴门南大街6号中国联通大楼。3个实验版块,分别为5G物联网实验室、5G精品环境实验区、5G行业应用实验室。同时与三一重工、大唐网络、北京邮电大学等拥有多个5G联合实验室。北京联通北京联通5G创新中心创新中心5G行业应用实验室和行业应用实验室和5G物联网实验室图物联网实验室图目前具备如下测试能力:1、具备完善的5G网络环境,具备5GNSA、SA核5G应用产业
25、方阵创新中心指南9心网至实验室的多条中继专线供测试使用,具备IPv6专线测试能力;2、具备 5G终端、CPE或模组等,5G应用测试能力,能够对外提供相应服务;3、具备综测仪,扫频仪,高精度功率仪等专业测试系统;4、具备联通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设备管理平台及各类行业应用平台等,能够实现基于5G网络环境下的终端检测、数据传输、网络测试等。3.2 电力电力5G创新中心创新中心电力5G创新中心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北区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内、西城区庄胜广场办公楼内,创新中心工作场地面积有近1600平方米,其中科研、测试场地1500平方米,前厅及接待区总面积98.85,具有完备办公条件和设施。电力5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用 产业 方阵 创新 中心 指南 2023 年版 75 WN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