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说课稿汇总(共49页) .doc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说课稿汇总(共49页)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说课稿汇总(共49页) .doc(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册说课稿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目标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们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使学生初步具备地理的思考观念,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想”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形容一个人博学,通常都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其实,天文和地理都属于现在地理学的范畴。大家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地理又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这些相信都是同学们急于想知道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从先从这里入手。板书:一、生活离不开地理提出问题:I.将学生分组,让每组学生都联想一下我们生活中什么事物和现象与“地理”有关,并说出来?II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并选择一部分对应做出简单的
2、解释。教师总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地理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息息相关,总而言之,生活离不开地理学生看书p2图片:I. 从图上看到什么?提示:为什么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们的生活有这么大的差异?II. 让学生分组,一组根据图提出问题,一组回答问题。III. 教师对各组的回答进行总结并说明这四幅图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详解,逐步让学生了解生活和生产与地理的关系,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观念。教师讲述: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人总是会生活在一定的地方,不过不同地方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必然的关系。人类正是通过逐步的积累这些关系,从而形成地理学。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天文知识、地表的形态
3、、天气、气候、人口分布等等方面,应用的范围也十分广泛。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地理的,处处都有地理。好像一些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便能够充分说明我们生产和生活都要遵循一些客观规律,这些规律就是地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我们学地理,就是要学会这些规律,让它们指导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更好的生活。板书: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提问:在大自然中存在着许多现象和奥秘是我们目前不了解甚至是不知道的,同学们能列举一些吗?学生回答教师讲述: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也是以后我们要逐步要研究的问题,甚至有一些问题就连老师现在也搞不懂。而我们学习地理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形成一个地理的观念,
4、学好地理需要有一个“地理的头脑”,面对我们身边的问题,都会用地理的方法去“想”问题。看p3巴比伦介绍讨论:提问:说一下这段文章的认识,试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概括,说明尊重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否则要受到惩罚,自毁家园。板书:1、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看p3“姑姑的故事”讨论:提问:说一下这段文章的认识,试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由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差异,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发展,同时也说明尊重大自然规律给我们的好处,这与破坏大自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看p4“城市的形成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讨论:让学生谈
5、谈想法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在分析地理问题时,要用综合眼光,综合地分析问题。板书:3、综合地分析问题 看p4标出地话:提问:说一下对这句话的认识,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概括,社会地发展一方面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同时由于人口过多、资源浪费等许多原因破坏了大自然,形成了目前严峻的环境问题,因而要更好地生活下去,必须建立可以持续发展的观念,建立新地生活、生产方式板书:4、具备可持续发展地观念 总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初步对地理有了一个简单地认识。地理是一门有趣的科学,也是一门有用的科学。我们知道要学习地理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地理,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想”问题,利用地理的知识指导
6、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遵从客观的规律,使我们能够更好的生活。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1地球和地球仪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环节进行,下面是具体说明:一、【说教材】“认识地球”这一节教材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入手,在地球仪上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使学生对人类的家园地球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另外教材还让学生体验到了除地球仪外,地图也是一种用来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主要工具。本节教材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经纬网等四部分内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度、纬度和
7、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及南北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位置。”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地球仪”、“经纬网”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其中三个数据是重点内容。“地球仪”部分通过文
8、字和图像两方面来学习。由于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很难看到地球的全貌,需要把地球按比例缩小制成地球模型,由此引出地球仪,进而探讨地球仪上具有特定含义的点、线、面,并且指出东西半球的界线不是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而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原因是避免把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不同的半球上。最后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制一个简易的地球仪。“经纬网”部分,教材说明了经纬网的含义和作用,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然后将经纬网从球面“转移”到平面,展示地球表面互相垂直的经线和纬线,使学生初步了解阅读经纬网地图的方法。知识与技能: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
9、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运用地球仪,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掌握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4、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地点的位置。5、知道地球仪和地图都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6、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3、通过观察事物和制作地球模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
10、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二、【说教法】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深入掌握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等方面的知识。2、比较教学法:通过对经、纬线的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等的比较,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深入了解地球仪的基础知识。三、【说学法指导】1、尽量从感性入手,用问题引导,把感性和合理性相结合,充分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
11、思考性学习者,而非被动的听众。2、辨图识图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地理技能,也是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兴奋点。探究活动,既考虑到了基础性,又考虑到了实践性和应用性。学好经纬线为以后判别半球位置、方向和确定地球表面任何点的位置等打好基础。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通过完成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四、【说教学程序】组织教学: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窗外的大地,想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真实形状。一.地球
12、的形状。1、古代凭直觉臆测。“盖天说”、“浑天说”2、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圆球体”3、近代精测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学习方法让学生独自阅读P14、P15的三篇阅读材料并思考下列问题。1、“盖天说”、“浑天说”分别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是什么时候,从哪个国家出发,依次经过哪些大洋,绕地球一周用了多长时间?3、第一次证实地球是圆的是什么事件?4、地球的真实形状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纠正)二.地球的大小:三个重要数据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约4万km;表面积:约5.1亿km2学习方法这部分内容少,很枯燥,但是是重点内容。学习步骤:1、
13、让学生在填图册的空白图中正确填出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2、数字趣味化:地球表面积约5.1亿km2相当多少个中国?(约53个)地球平均半径是多少个珠穆朗玛峰(8844米)?(约720倍)如果你每天来回学校走2公里,要多久才能绕赤道一周?(约55年)三.地球仪(一)地轴和两极。1.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2.北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最北端(即北方)。3.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学习方法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看哪一组能最快找出地球仪上地轴、南北极、赤道等,并说出什么叫地轴、南北极、赤道等。(二)经线和纬线。学习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什么是经线、
14、什么是纬线,然后认真观察地球仪,完成用小黑板或多媒体出示的以下表格,最后老师进行讲解更正。1、定义:(1)纬线: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2)经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2.列表比较纬线和经线的特点:纬线经线形状圆圈(每一条纬线自成一个圆圈,纬线圈)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才能组成经线圈)长度半球:不等长,在两极缩成一个点全球:纬度相同纬线长度相等。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横)南北方向(竖)(三)经度和纬度:1.列表比较经纬度:纬度经度度数起点线赤道(即0纬线)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度数划分由0纬线向南北各分作90。由0经线向东西各分作1
15、80。代表字母S:0纬线向南移的纬度均称为“南纬”N:0纬线以北的纬度均称为“北纬”E:本初子午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W:本初子午线以西的180属于“西经”变化规律由赤道0向北、南逐渐增大到90由0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到1802.半球的划分:(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找出这两条界线)(1)南北半球:以赤道划分。(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它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2)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将地球分为东西半球。(3)让学生说出东西半球的界线为什么不是0、180组成的经线圈?(四)高、中、低纬的划分:(先让学生通过填图来理解纬度区的划分)1.低纬:30N30S之间的纬度。2.中纬:30S60S和3
16、0N60N之间的纬度。3.高纬:60S90S和60N90N之间的纬度。四、经纬网(这部分主要利用练习来进行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说出经纬网的含义和作用。2、举例说明经纬网判读方法,如:某同学在教室的哪行哪列,然后出示练习巩固:(如右图)(1)请书写出B点的经纬度,找出位于赤道上的点、本初子午线上的点、位于北极的点。(2)图中A点的经纬度书写正确的是:A(40oE,60oN)B(40oW,60oN)C(40oE,60oS)D(40oW,60oS)3、利用课文P20、21的三幅图说明地图的种类有经纬线直线型、弧线型、直线弧线型等,它们同样是经纬网地图。布置课后作业: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用网球自制
17、简仪的地球仪,练习经纬线、经纬度、高中低纬的划分等重要知识,以帮助记忆,巩固本课学习成果。1.2地球的运动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地球的运动,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一、说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章是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让学生认识世界,反映地理学和社会发展的。本节教材是讲述自然地理学最基本的知识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最基本的运动规律。本节教材位居地球和地图的第三节,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让学生对地球的运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让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状态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二、说学情我们的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虽然初一的学生
18、刚接触地理,地理的基本素养还比较薄弱。但是由于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地理知识,学习激情也比较高,所以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其基本的运动规律。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能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能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时差的知识。能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
19、动是有规律的。并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初步树立正确的科学宇宙观。四、说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我把本课的重难点确定为:重点:能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难点:能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五、说教学法、学法为了使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好地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抓住指导学生学法,重视学习过程这个核心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根据这个标准,我将在这堂课中我将采用:引导式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来完成我的教学任务。而同学们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互助能力,增加学习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20、。六、说教学程序根据以上对于课程标准的把握和教材结构、学生特点、教学策略的分析以及更好地将教学目标实现,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一)、引入新课: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下面请看-(教师演示地球活动)师: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二)、阅读书本,自主学习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哪些?方向是怎么样的?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自转公转方向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旋转中心转动特点3、请列举自然界中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三)、合作学习,分析成因1、教师演示投影片,讲解昼夜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图中
21、的虚线是昼夜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且与太阳光垂直的大圆圈。提问:观察投影片,看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那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2、教师将地球仪转动180度,再让学生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3、请学生上来用投影片来演示中国和美国昼夜交替的情况,思考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4、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过多少时间?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多少时间?5、阅读书本第10页中“畅畅与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6、教师总结: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位于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有兴趣的学生课后计
22、算一下伦敦、北京、新加坡、东京、莫斯科等几个城市之间的时差各相差多少小时?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计算时采用“东加西减”的方法)1、教师提问:(1)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教师用投影片演示阳光的直射和斜射)(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 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来说明。教师演示地球的公转投影片,让学生完成表格节气春分夏至秋分立冬月日太阳直射纬度季节北半球南半球受热程度北半球南半球昼夜长短北极北极圈以北北极圈以南赤道赤道-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说课稿汇总共49页 人教版七 年级 地理 上册 全册说课稿 汇总 4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