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观沧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首古诗。2. 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诗歌当中寄寓的情感。3. 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4. 走进曹操,感受曹操立志统一天下的高亢心智和雄浑的气魄。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 导入曹操是谁?鲁迅说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钱穆说“中国历史六百年中衰,曹操不能辞其咎。”他出身宦官之家,却凭借一己之力成为北方霸主,他知人善任又嫉贤妒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操,一起去学习他所写的观沧海。二、 作者作品【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
2、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其诗气势雄浑,慷慨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观沧海龟虽寿等。写作背景:这是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大战之后,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知识拓展:【建安文学】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在铜雀台,用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内容
3、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社会现实和文人的思想情操。乐府诗: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汉族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作“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它是继诗经楚辞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三、 初读感知1. 听读;2. 自由朗读两遍,第一遍明确字音,第二遍注意节奏;3. 指名读,学生点评;4. 齐读,把握节奏;5. 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诗歌大意;四、 品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