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傣族、景颇族民间音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音乐教学:傣族、景颇族民间音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学:傣族、景颇族民间音乐.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傣族、景颇族民间音乐林凌风八一年四五月间,我到滇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进行了将近两个月 的调查和采风。在德宏州的州府芒市和傣族、崩龙族人民一起欢度了泼水节; 在瑞丽参加了几个傣寨的“赶摆”(庙会)活动;到景颇族的山寨了解了婚礼及 “目瑙”(景颇族的大庆典活动)的盛况。受到纯朴、好客的少数民族同胞很热 情的接待。现将初步调查了解的情况,以及在音乐工作中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整理如下:一般情况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农村经济政策、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逐步落 实,和连续三年丰收。在“浩劫”中几乎被全部炸毁破坏的奘房(庙字)和广姆 (佛塔),已集资在重建。每个寨子都重新购置/编错锣、象脚鼓、错锣
2、、钱、 磬等乐器。恢复了传统的民族音乐活动,如:唱山歌、对歌、象鼓舞比赛等。 在泼水节和“赶摆”的日子里,各种乐队和舞蹈队都集中到奘房和广姆前面的场 地上跳舞狂欢。崩龙族的乐队和舞蹈队也穿着节口的民族盛装,从十几里、儿 十里的高山上赶来。瑞丽江隔岸的邻邦缅甸惮族(和傣族同一民族)一队队的 带着鸵锣和象脚鼓、高举着装饰得五颜六色的礼品过江来一起欢度节日。音乐自古以来就是民族兄弟生活不可缺乏的组成部分。无论是进行佛事活 动(在傣族和崩龙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都虔诚地信奉佛教)、串姑娘、婚丧 喜庆、种植收获都离不开音乐,犹如吃饭、穿衣、睡觉一样。离瑞丽县城不远 的“弄思”寨子的傣族老爷爷说:今年是二十
3、多年以来他们最高兴最热闹的一年, 到明年“广姆”建成以后,将会有比今年更隆重的庆祝活动。抢救音乐遗产傣族、景颇族各自都有悠久丰富的音乐。过去他们的音乐活动常常和宗教 活动、生产活动或婚丧喜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长期的社会活动和音 乐活动中涌现出来一些享有盛誉的歌手和老艺人。他们熟悉本民族的历史传说, 能够诵唱世代相传下来的长诗创世记和各种曲调的民歌。有些人往往还搞 宗教活动(多不脱产),或与“土司”“山官”(傣族和景颇族的上层)有着比较密 切的关系,因此,解放后,特别是1958年和“浩劫”中,在批判封建迷信和“扫 四旧”同时,这些传统的民族音乐遗产也遭到了批判。随着对宗教活动的限制和 干
4、涉,有些老艺人和歌手外流了,有些年迈死亡了。目前在这一带已经很难 找到能够诵唱历史神话传说或宗教故事的民间歌手了。几年来无论在傣族、景颇族或白族地 区,抢救、整理民族文学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相信民族音乐的抢救工作如果能与文学的 抢救工作配合进行,必能事半功倍,遗憾的 是这项工作未能得到自上而下的重视。如被 誉为金孔雀的傣族歌手庄相,尽管他唱的歌 已编成诗集出版了,但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录 音,最近他由于年老多病已回寨子的家中去 了。瑞丽的老域子是过去土司的所在地,音 乐文化活动比较集中,有不少演傣戏的老艺 人、弹奏手琴等乐器的能手和唱民歌歌手. 现在只剩下六十多岁的银丁老汉一个人了. 群众说他靛在
5、去赶摆的路上连续唱两三个 钟头的歌,并且还保留了一些唱本.这次访 问了他,他的乐器已经毁掉了.就连整个案 子也找不到一把子琴和葫芦笙,由于种种原 因和顾虑,没有很好地进行录音景I族的 音乐同样地遭到了严重的摧残破坏。过去一 些熟知成套演唱形式的杰出歌手,不仅能以 惊人的记忆,诵电成千上万行的诗句,也能 即兴的进行创作可是,目前能完整演唱锻 受景颇族人民喜爱的“目瑙斋瓦”(一种专 门歌唱景颇族历史发展演变过程的曲调)的 歌手也很难找到了.大埋的白族是云南少数 民族中文化艺术发展水平较高的一个民族, 解放以来,也有一些音乐工作者对白族音乐 进行了调查研究和介绍.但是也还没有进行 全面深入的收集和整
6、理,因而也同样面临着 失传和后继无人的问题。如白族说唱音乐 大本曲”在长期的流传发展过程中,形成 了三腔九板十八调,每板并有四大的,但据 州里一位搞音乐工作的同志反映,现在只有 一位年已83岁的杨汉志老艺人能够掌握九 板中每种韵的行腔方法和规律.过去傣族的小伙子离不开?琴(三弦琴) 和葫芦笙;景颇族的小伙子和姑娘则离不开 竹笛和口弦;因此,村村寨寨都有很多制作 这些乐器的能工巧匠,现在不但很难找到这 些乐器,而且能够制作乐器的聊聊无几的人 都已年过花甲了。我曾怀疑过这些乐器是否 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自然淘汰了?但是 当听他们叙述失去这些乐器的痛苦,介绍这 些乐器仍在邻近的缅甸寨子中普遍被使用
7、和流传时,才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对自己民族 乐器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然而,如 不亲临其境这种感情是很难于理解的。多年来极“左”路线的影响不仅摧残了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更严重的是它 对于民族感情的伤害以及人们心灵上的创伤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在 今天抢救少数民族音乐遗产的意义和迫切性已大大的超于这一问题的本身。“抢 救再也不能是报告或文章中出现的口号;更不是调演或出现在剧场掌声中的 “少数民族音乐”节目所能代替;它需要我们进行大量艰苦和默默无闻的工作; 因此,必需各方面共同重视和切实从人力、物力方面给予支持。关于边疆民族音乐傣、景颇、崩龙、像像、拉祜、哈尼、 苗、瑶等许多民族,同时分布在
8、我国的西南 边疆和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 家中,有的民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 谓。尽管国家以及社会制度的不同造成了音 乐文化发展上的差异,但是稳定的民族心理 素质、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民族语言。特别是 生活在两国边境上的同一民族,往往有着婚 姻、亲戚或同族的关系以及频繁的交往联 系,因而形成了他们的音乐文化有基本相同 或许多相似的特点,并有相同的审美标准和 欣赏习惯。研究不同国家中同一民族各种音 乐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关系和差异,是 “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重要 课题,也是正确认识和解决好发展少数民族 音乐以及与邻国文化交流的依据。这关系到 我们多民族国家的安定团结。德宏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音乐 教学 傣族 景颇族 民间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