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孤独的牧羊人》 ︳人音版 (五线谱) .doc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孤独的牧羊人》 ︳人音版 (五线谱)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孤独的牧羊人》 ︳人音版 (五线谱) .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孤独的牧羊人教案 教学目标:1. 通过学唱约德尔调唱法,亲身体会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2. 围绕音乐孤独的牧羊人,在动作与跟唱中让学生感受这首作品欢快、活泼、诙谐的情绪,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能力。3. 通过欣赏音乐,体会外国音乐与中国音乐的风格差异,学会欣赏外国优秀音乐文化,培养更加开阔的视野。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风格特点,从音乐中获得美的感受与快乐的体验。教学难点:如何以音乐审美的角度,以歌曲本身的内在美为中心,融合音乐、电影、跟唱、表演等教学活动为一体,有机达到教学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对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课型: 欣赏课教材分析:音乐之声是一
2、部美国好莱坞音乐剧,叙述了一个发生于1938年奥地利的真实故事。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是这部影片中的插曲,它是以“戏中戏”的方式出现。女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做木偶戏表演,歌曲为表演时所唱。歌曲第一部分的节奏紧促欢快,旋律活泼跳跃,大跳音程频频出现,使歌曲显得十分轻松,充满活力。第二部分的音调较平稳,节奏也稍作拉宽。歌曲尾声部分是由音阶后四个音(5 6 7 1)的上下八度的节奏的变化而成。歌中的衬词“来咿噢都”可视为牧羊人所唱的歌曲,使歌曲更为诙谐、有趣。这都是美国乡村音乐的旋律风格和演唱特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听哆来咪的音乐,跟着歌曲做律动,将课堂气氛带入美国乡村音乐的世界。2、视频导
3、入:“跟着这首美国歌曲,我们来到了美国乡村。听,玛利亚叫我们去看木偶剧呢!(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片段)“精彩吗?”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呢?(风格特点:滑稽,风趣,欢快)【设计思路:电影音乐之声,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带动学生的欢乐情绪。】二、 介绍音乐之声、音乐剧小知识。这个片段出自美国的一部电影叫做音乐之声,音乐之声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奥地利, 一位退役的的海军军官,有七个调皮可爱的孩子,为了教育好这些孩子,军官聘请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家庭教师玛利亚;玛利亚能歌善舞,活泼开朗,她用音乐和特有的教育方式启迪、熏陶着孩子,最终,玛利亚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孤独的牧羊人是这部影片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孤独的牧羊人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孤独的牧羊人 人音版 五线谱 三年级 下册 音乐 教案 孤独 牧羊人 人音版 五线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