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考适应性练习(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什克洛夫斯基十分关注小说家如何通过叙事视角的选择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他在阐述“陌生化”理 论时,以托尔斯泰在小说耻辱中对鞭笞的陌生化描写为例,指出:“托尔斯泰通过避
2、免直接指称人们 习以为常的事物的办法,使事物变得新奇陌生。他的描写使人觉得是初次见到事物,或者感觉到某事为 初次发生的那样。”什克洛夫斯基这里所强调的“初次”,就是事物的新鲜感,也就是“陌生化”的新奇效果。 此外,什克洛夫斯基还提到托尔斯泰在霍尔斯托密尔中以一匹马为叙事者,通过这匹马的叙事视角, 使得故事的内容和场景显得陌生,以动物的无是无非的眼光无声地披露了人类社会的自私和贪婪。视角问题是小说叙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美国小说理论家路伯克曾指出:“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 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要受到角度问题一叙述者所站的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的调节。”20世纪以来, 出现了各种有关视角问题的分类
3、。传统小说大多采用上帝般超然的全知叙事视角,全知叙事者的目光无 所不在、无所不及,叙事者对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件了若指掌,对人物的内心活动亦能明察 秋毫。与此相对应的是人物有限视角,叙事者转用故事中或故事外某个人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对事件 的发展知之甚少,对人物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作品因而充满了悬念。英国新批评的代表人物IA理查兹曾 将语言分为指称性的实用语言和非指称性的诗歌语言,诗歌语言是对实用语言的陌生化,人物有限视角 则是对全知叙事视角的陌生化。全知叙事视角将事件、人物的过往和将来娓娓道来,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盘托出,其结果往往是纷 至沓来的信息使读者流于无意识的、被动的阅读。在这样
4、的作品里,事件得到了强调,而读者对事件的 感受则被自动化、机械化。采用人物有限视角叙事的作品则相反,事件往往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当下,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各种各样的群:家族群、同学群、旅游群、创业群“群” ?人们既说“人以群分”,也说“群而不党”;既说“群星璀璨”,也说“群魔乱舞”;既说 “卓然超群”,也说“害群之马”。“群”既是同类,构成集体;也是亲朋,传递温情。“群”既有“众多”之数,也有“聚合”之力。梁启超新史学有言:“人类进化云者,一群之进也,非一人之进也。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800字。2023年高考适应性练习(一)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1. (3分)C (“更易于准确表现作品思想主题”错。)2. (3分)A (不合逻辑。)3. (3 分)C4. (4分)观点:艺术的存在在于唤起人们对事物的感受。(1分)分三层进行阐释:一是强调这种 感受是非理性认知;(1分)二是说明这种感受依靠“反常化”手法实现;(1分)三是点明这种感受重在 体验。(1分)5. (4分)叙事上,采取有限视角,借未见世面的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时的所见所闻所想,去认识、感受 贾府的种种新奇,从而使读者获得“陌生化”的审美体验
6、;语言上,选用“打锣柜筛面”“秤坨”等平常物、 通俗语来描述当时的舶来品、奢侈物挂钟,二者之间形成巨大反差,给人新颖别致之感,进而唤起读者 对事物的新鲜独特感受。(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现代文阅读n (本题共4小题,18分)6. (3分)C (形象揭示了他们的恐惧心理”错。)7. (3分)B (“他对成功夺枪已是胸有成竹”错。)8. (6分)送别场面既无悲伤不舍,也不庄重热烈,这样写切合人物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他们没有体 会到战争的残酷,也不觉得参军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故能态度自然,感情平和;这样写符合生活实 际,保卫家乡,毅然参军,在当时
7、已是司空见惯之事,故能坦然处之;送别场面数语带过,不作重点 渲染,更能彰显民众真实、朴素、自然的爱国之情,可以更好地体现人物的精神境界。(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 (6分)小说描绘了渡沱河两岸的自然风貌及人们的生存状态、劳动场景,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和时 代特点,体现画面的诗意之美;小说淡化故事情节,不渲染战争的残酷,重在表现秀梅和原生朴素的 革命自觉,凸显人性的诗意之美;小说语言不事绚烂,真挚自然,朴实清新,极富生活化,彰显语言 的诗意之美。(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古代 诗文阅读(35分)(
8、-)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 (3 分)C11. (3分)D (此处的“晚节”是“晚年”之意。)12. (3分)B (玄宗效武帝穷奢极欲叫昔。)13. (8分)(1) (4分)所以英勇威武之气一旦振奋,奸诈凶恶之人自会灭亡。而且玄宗向来崇尚儒学, 深深通晓理政之法。(注意“震”殖”“夙尚”“政经”的翻译。)(2) (4分)德宗对数代累积的社会弊病感到愤恨,为王室地位的衰弱而忧愁,刚刚登基的时候,显然 有治理乱政的决心。(注意“愤”“悯”“南面”“拨乱”的翻译。)14. (3分)功成则满,骄矜自傲;奢靡放纵,耽于享乐;怠于政事,任用奸佞。(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
9、,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 (3分)D (“移步换景”错。)16. (6分)杜诗使用叠词“潇潇”“落落”,分别将“短发呜“暮雨”、“长襟”与“秋风”关联,人景相融,形 成双关,(2分)表现出诗人虽鬓发稀疏、独立风雨却沉迷美景、泰然处之的超然气质。(若答成“表现 出诗人虽沉迷美景却遭遇风雨的凄冷感受与落寞心境”,亦可给分。)(1分)罗诗以物喻人、借景抒 情,将凋落的枫叶看作漫山飞舞、充满生机的蝴蝶,(2分)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 老当益壮、洒脱乐观的浪漫情怀。(1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6分)(1)从
10、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2)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3)示例一: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示例二:由来碧落银河畔 可要金风玉露时(李商隐辛未七夕)示例三:金风玉露初凉夜 秋草窗前(晏几道采桑子)示例四:金风扇素节 玉露凝成霜(佚名秋歌)(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1分)18. (3分)一脉相承不可磨灭箪路蓝缕(披荆斩棘)(答对一处给1分,合乎语境、意思对即可。 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19. (4分)示例一:林县人民为了改变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靠党和政府的支持,自发组成了 10万 人的修渠大军。示例二
11、:林县人民为了解决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问题,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自发组成了 10万人的 修渠大军。(四处语病,每改对一处给1分。)20. (4分)使用数字,突出工程之大、困难之多、任务之重、成就之高,更具真实性,更有说服力、震撼 力;(2分)有力衬托出林县人民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2分)(二)语言文字运用H (本题共2小题,9分)21. (3分)示例一:杜甫在天宝之乱前后与寓居夔州以后写出了长篇巨制,把一个时代整个的图像融汇在 其中,这一点在其他中国诗人中还没有谁能做到。示例二:杜甫在天宝之乱前后与寓居夔州以后把一个时代整个的图像融汇在作品中,写出了长篇巨制, 在其他中国诗人中还没
12、有谁能像他这样。(每句1分。)22. (6分)示例:杜甫毫不躲避地去承受(面对)在他的诗里都得到尽情的描写固然会感到一时 的舒快(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 情给分。)四、写作(60分)23. (60分)参照高考作文阅卷标准。人物对事件的感受。正如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受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工 有限视角再现了人们在生活中感受新事物、认识新事物的渐进过程,读者在渐进的阅读过程中充分领略、 欣赏事物,沉醉于对它的感觉和体验之中,这既延长了读者感受的时间,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情趣。福楼拜堪称自觉在创作中采用人物有限叙事
13、视角的第一位作家。例如,在包法利夫人“马车里的 沦落”一节中,包法利夫人和她的情人赖昂在奔驰的马车上纵情寻欢,然而叙事者并不是采用全知叙事视 角对马车内的场面作细致入微的描写,而是让读者置身于车夫和市民的有限视角,展示马车外发生的画 面,这些画面都是运用非指称性的语言来描写的,即人们似乎第一次看见这样一系列画面。有限叙事视 角在这里的运用,使人们熟悉的对象陌生化了,延长了读者的审美体验并激发了读者进行有效阅读、填 充文本空白的积极性。(摘编自邓建英“陌生化”与小说叙事视角)材料二:“陌生化”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代表之一什克洛夫斯基在艺术作为手法一文中提出 的:“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
14、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 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受如同你所见的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识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 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 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这里的反常化即是陌生化工在日常生活中,一切言谈、动作、行为等,一旦成为一种习惯性的东 西,便变得带有机械性,沉入人的无意识中而无法引起人的注意。“事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却 对它视而不见。”而文学的功能则在于使人摆脱这种麻木、迟钝的状态,唤起人对生活的新鲜、强烈的感 受。为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陌生
15、化工 也就是说,“文学中所表现的事物应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认识, 以一套新鲜的语词突出出来工从研究角度看,陌生化不仅表现于叙事文本结构中有限叙事视角,更主要 集中于诗歌语言分析。诗歌语言分析方面,研究者认为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表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语 音层面,近体诗相对于古体诗,词相对于诗,白话诗相对于古典诗词等都在音节、押韵等方面构成了“陌 生化 二是语法层面,主要是语法上的不合规则构成“陌生化”效果;三是语义层面,主要是词语所指的 改变。有不少学者从作品研究的角度,提出一些有意思的观点,如辛弃疾词中大量典故,折射出词人的 主体品性之美,组织结构方式也十分巧妙,正是对于前人词作的“陌生化又如盛
16、唐诗歌在“入神”天然” 的诗美方面,后人再难企及,因此,宋诗的尚“逸”求“奇”就是对唐诗的“陌生化工(摘编自陈静近十年陌生化理论研究评述)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运用人物有限视角或非指称性诗歌语言进行表述,是取得陌生化效果的有效途径。B.全知叙事视角往往会减少文学作品独具魅力的空白与悬念,影响读者的审美体验。C.有限视角贴合人们生活中感知新事物的渐进过程,更易于准确表现作品思想主题。D.文学的“陌生化”可以激发人们因为生活的机械重复而变得麻木迟钝的初始感受。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霍尔斯托密尔以马为
17、叙事者取得“陌生化”效果,方能披露人类社会的自私贪婪。 B.非指称性诗歌语言不以准确指示目标对象为目的,其意在引发人们对事物的新鲜感,追求艺术效果的 创设。CF陌生化”文本能增强感受难度,延长感受时间,使读者在充分体验事物的新颖别致中获得新的审美体验。 D.作家们在追求“陌生化”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突破前人形成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的创新发展。 3,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支撑论证“陌生化”理论观点的一项是(3分)A.城南旧事以英子的口吻讲述故事,呈现出儿童固有的直觉性和非理性特征,赋予小说浓厚的儿童 色彩,带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B.红楼梦以一块通灵石头讲述其幻形入世、历尽离合悲欢与世态炎
18、凉的故事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 神奇神秘的茫茫宇宙、渺渺乾坤。C.三国演义内容驳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在千头万绪中,作者刻意突出对军事斗争的描绘,给 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战略思想。D.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绿”字,将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打破寻常语法规则,达到 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4 .材料二第一自然段中,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是从哪些方面阐释这一观点的?(4分)5 .请结合材料观点,简要分析下面文段是如何体现“陌生化”效果的。(4分)刘姥姥只听得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锣柜筛面一般,不免东瞧西瞧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 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碗般一物,却不住地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烟台市 2023 届高三 下学 期二模 语文 Word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