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 13-183-2014 基桩竖向承载力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docx





《DBJ∕T 13-183-2014 基桩竖向承载力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J∕T 13-183-2014 基桩竖向承载力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docx(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基桩竖向承载力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taticloadingtestofself-balancedmethodofverticalbearingcapacityoffoundationpile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183-2014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2566-2014主编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4年3月1日2014年福州关于批准发布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基桩竖向承载力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的通知闽建科20142号各设区市建设局(建委),平潭综合实验区
2、交通与建设局:由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基桩竖向承载力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经审查,批准为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J/T13-183-2014,自2014年3月1日起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函告省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该标准由省厅负责管理。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一四年一月二十二日关于同意福建省基桩竖向承载力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等两项地方标准备案的函建标标备201425号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你厅关于报送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备案的函(闽建科函20145号),关于报送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备案的函(闽建科函20146号)收悉。经研究,同意该两项标准作为“中华人民
3、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备案,其备案号为:基桩竖向承载力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J12566-2014彩色路面应用技术规程J12567-2014该项标准的备案号,将刊登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和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二一四年二月十二日前言本规程是根据福建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2013年第二批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闽建科201326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研,认真总结省内外基桩自平衡检测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共有5个章节和4个附录,主要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
4、号;3基本规定;4现场检测;5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及附录等。本规程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学技术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福州市杨桥中路162号,邮编:350025,传真:059183799249,E-mail:Lxi),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程主编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本规程参编单位: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嘉博(福建)联合设计有限公司福建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本规程主
5、要起草人:梁曦许国平张添文黄可明施峰李嫣陈国林蔡仙发张雄水章东曾文虞梦泽本规程主要审查人:戴国亮晏音吴平春简文彬黄跃森林民勇陈苓林梁目次1总则.12术语、符号.22.1术语.22.2符号.23基本规定.43.1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43.2检测数量、位置和加载值.43.3检测工作程序.53.4同步检测、验证检测与扩大检测.73.5检测报告.74现场检测.94.1仪器设备.94.2设备安装.94.3现场检测.105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135.1抗压桩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135.2抗拔桩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145.3承载力评价.15附录A桩身内力测试.18附录B测量系统的安装.23附录C等效转
6、换方法.25附录D数据图表.28本规程用词说明.29引用标准名.30附:条文说明.31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12Termsandsymbols.22.1Terms.22.2Symbols.23Basicrequirement.43.1Generalrequierment.43.2Testamount,testpositionandloadingvalue.43.3Workingprocedure.53.4Synchronoustesting,verificationtestingandexpandingtesting.73.5Testingreport.74On
7、-sitetesting.94.1Equipmentandinstrument.94.2Installation.94.3On-sitetesting.105AnalysisandassessmentoftestingData.135.1Analysisanddecisionofdataofcompressivepiletesting.135.2Analysisanddecisionofdataofupliftpiletesting.145.3Assessmentofbearingcapacity.15AppendixAPileStressmeasurements.18AppendixBIns
8、tallationofmeasuringsystem.23AppendixCEquivalentconversionmethod.25AppendixDDatachart.28Explanationofwordsinthisspecification.29NormativeStandards.30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311总则1.0.1为规范基桩竖向承载力自平衡法静载试验,使基桩竖向承载力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合理、数据准确、安全可靠,制定本规程。1.0.2基桩竖向承载力自平衡法静载试验适用于软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以及岩层中的大直径钻孔灌注
9、桩、人工挖孔桩、管桩等的承载力测试,尤其适用于传统静载试验方法难以实施的大吨位试桩以及水上试桩、坡地试桩、基坑底试桩、狭窄场地试桩等。1.0.3基桩竖向承载力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包括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基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分为施工前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和施工后为验收提供依据的工程桩检测。1.0.4进行基桩竖向承载力自平衡法试验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福建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2术语、符号2.1术语2.1.1基桩foundationpile桩基础中的单桩。2.1.2自平衡法静载试验staticloadingtestofself-balancedmethod将特制的荷载箱置于桩身
10、平衡点处,在荷载箱处逐级施加竖向荷载,观测位移,通过试验数据绘制上、下段桩的荷载位移曲线,从而获得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的试验方法。2.1.3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ultimateverticalbearingcapacityofasinglepile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状态前或者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所对应的荷载。2.1.4荷载箱loadcell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中特制的加载装置,它主要由活塞、顶盖、底盖及箱壁四部分组成。2.1.5平衡点balancedpointposition基桩在桩身某位置,其上段桩桩身自重及桩侧极限摩阻力之和与下段桩桩侧极限摩阻力及
11、极限端阻力之和基本相等。2.2符号Q自平衡法静载试验中施加的荷载、桩身轴力;Qu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值;Q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2Qsu上段桩的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Qxu下段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Wp荷载箱上部桩的自重;Wl桩顶堆载的有效重量;向下、向上摩阻力转换系数;sd桩顶位移;ss荷载箱处向上位移;sx荷载箱处向下位移;Qd桩端的轴力;L上段桩长度;EP桩身弹性模量;AP桩身截面面积;u桩身周长;Uu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Usu上段桩的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33基本规定3.1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3.1.1检测机构应具有地基基础工程检测的基桩承载力检测专项资
12、质,并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行政主管部门的计量认证。3.1.2检测人员应经过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的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具有相应的上岗证书。3.2检测数量、位置和加载值3.2.1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的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2施工后承载力验收检测的抽检数量,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3.2.2试验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桩一致。3.2.3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的桩位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宜选
13、择在有代表性的地质条件处布置,并尽量靠近钻探孔或静力触探孔,其间距一般不宜大于5米。3.2.4单桩承载力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选择除应同类型桩均匀随机分布外,宜符合下列规定:1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2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3施工工艺不同的桩。3.2.5最大加载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桩,宜按设计要求执行。最大加载值可根4据地质勘察报告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计算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251.5)倍选定;2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最大加载值应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单桩承载力极限值或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选定。3.3检测工作程序3.3.1检测工作的程序,应按图3.3.1进行:
14、接受委托调查、资料收制定检测方案前期准备设备、仪器检定荷载箱埋设现场检测,同步重新检测,验证、扩大检计算分析和结果评价检测报告图3.3.1检测工作程序框图3.3.2调查、收集材料宜包含以下内容:5土的类别休止时间(d)砂土7粉土10黏性土非饱和15饱和251收集被检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桩基设计图纸、施工记录;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2明确各单位工程总桩数、试验桩选择、桩号;以及各试验桩荷载箱的设置、位置和最大加载值;3检测项目现场实施的可行性。3.3.3检测方案应包含以下内容:1工程概况、地质条件(各岩土层与桩基有关的参数、各试桩位置的地质剖面图或柱状图)、试验目的、试验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JT 13-183-2014 基桩竖向承载力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 DBJ 13 183 2014 竖向 承载力 平衡 法静载 试验 技术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