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双碳政策梳理与技术现状研究-知领报告+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021.10.pdf





《国外双碳政策梳理与技术现状研究-知领报告+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021.1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双碳政策梳理与技术现状研究-知领报告+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021.10.pdf(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国外双碳政策梳理与技术现状研究二零二一年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2021 年 10 月报告图解报告图解注:报告图解是本报告的研究思路图解注:报告图解是本报告的研究思路图解展示研究思路、重点内容、主要结论展示研究思路、重点内容、主要结论I目 录1国外碳中和战略、政策体系现状国外碳中和战略、政策体系现状11.1 美国.11.2 欧盟.61.3 日本.92国外国外碳中和碳中和重点工业领域技术重点工业领域技术现状现状132.1 钢铁工业领域碳中和技术研究现状.132.1.1 概述132.1.2 研究热点与趋势212.2 石油化工领域碳中和技
2、术研究现状.252.1.1 概述252.1.2 研究热点与趋势293碳中和发展启示与总结碳中和发展启示与总结353.1 中国碳中和举措.353.2 国际“双碳”政策对中国的启示与建议.36知领报告2021 年总总编:编:陈左宁编编委:委:陈永平丁养兵范桂梅傅智杰蔡志勇执执笔:笔:鲁瑛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李春萌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武春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徐亮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审审核:核:蔡志勇武丽丽i摘摘要要2020 年 9 月 22 日,联合国第 75届一般性辩论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3、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全球低碳发展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的承诺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及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明确了方向,工业“碳达峰、碳中和”将开启低碳发展新征程。钢铁、化工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钢铁、化工的碳排放绝大部分来自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排放,无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还是支撑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都需要加快低碳转型,特别是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约束下,要尽早达到碳排放峰值,并为最终实现碳中和而持续推动深度降碳。推进钢铁、化工以及制造业碳达峰进而实现碳中和工作是关系到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
4、需要全行业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将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任务艰巨但意义重大。本报告的撰写,旨在充分发挥中国工程知识中心信息资源、技术与人才优势,准确把握重大战略相关领域科技发展方向,做好国家重大战略的服务工作,为行业提供集成的、全方位的学科化、专业化、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国外双碳政策与技术发展跟踪和深度分析,同时为我国钢铁、化工领域双碳工作提供一定可借鉴的经验。从信息情报角度,为我国重大战略领域科技发展接轨国际水平发挥助推作用。通过为重大战略领域的院士、国家部委、科研院所、高校,大型企业集团,提供全面、有效、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本报告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调研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通过文献计量分析
5、工具和专利分析工具,检索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外大型化工和钢铁工业的行业政策,低碳技术发展的相关科技论文和专利等技术文献,进行剖析、归纳和总结,分析国外钢铁、化工工业技术研究进展。通过梳理国外碳中和战略、政策体系、技术进展,得出以下可以支持我国钢铁、化工领域双碳工作稳步推进的建议:技术方面,推动节能减排、CCUS 等技术的研究,扩大氢能、核能、ii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钢铁与化工行业的使用规模。政策方面,制定工业脱碳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构建清洁工业市场机制,配套跨价值链的协调政策,加强国内和国际协同合作,参与全球工业脱碳网络构建等,都将有利于我国钢铁、化工行业的双碳工作推进。国外碳中和战略、政策体
6、系现状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111.国外碳中和战略、政策体系现状国外碳中和战略、政策体系现状随着工业革命和技术创新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种种迹象表明,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不断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能源的不合理利用、废物和有害物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在我们面前。其中,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发展”等概念及相关政策应运而生。目前,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已成为国际社会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响应国际号召,均已提出一系列关于“双碳
7、”的政策措施,旨在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1.1 美国美国美国碳排放、碳中和走在世界的前列,其二氧化碳排放于 2007 年达到峰值(58.84 亿吨),自此之后,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全球排放量中的占比也逐渐降低。实际上,美国碳中和的历程始于 1963 年的清洁空气法案,用于控制多地工厂中温室气体的排放,该法案一直沿用至今。1973 年石油危机之后,美国国会和联邦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主要有1978年公用事业管制政策法、1978 年能源税法、1980 年能源安全法案、1990年大气洁净法、1992 年能源政策法案、1992 年能源安全法案、全球气候变迁
8、国家行动方案、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05 年能源政策法按、2007 年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2009 年清洁能源与安全法等。1978 年公用事业管制政策法的目的在于增加美国国内能源供应,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以成功应对石油危机。1980 年能源安全法案突出了发展新能源的要求,引入了贷款担保等资金融通机制,向年产量低于 100 万加仑的小乙醇生产厂提供贷款担保。1990年大气洁净法案是1977 年大气清洁法案的修正案,主要目的是减少大气污染,强行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从环保的角度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1992 年能源政策法的主要目的是重建美国能源市场。1992 年国外碳中和重点工业领域
9、技术现状2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能源安全法案旨在为清洁可再生能源提供激励,增进建筑节能,以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是美国第一部大型能源政策法案。1993 年 10 月美国宣布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确定了 2000 年把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 1990 年水准的目标。之后发布的2005 年能源政策法案是对 1992 年能源政策法案和其他相关法案的部分修订,指明了能源独立、国家安全、消费者权益和相关税收的新方向,强调了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成为美国能源政策的一个重大转折点。2007 年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中节能开始成为主旋律,大力发展清洁安全的、可再生和可代替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增加美国国内能源生产,降低对
10、石油进口依赖程度,旨在推动美国减少能源依赖性和实现供应安全,标志着美国能源战略的转型。2009年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是奥巴马政府促进美国经济复苏和创造就业的重要举措,美国将减少对中东、俄罗斯等国的石油依赖,发达国家对能源新技术的出口将会大大增加,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有可能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2001 年 3 月美国政府宣布单方面退出京都议定书,确立到 2025 年美国将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继续增长的态势。2008 年确定了以总量减排方式为美国设定了温室气体减排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表,计划到 2020 年把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到 1990 年的水平,随后还提出 2030 年使所有新建筑物的碳排放
11、保持不变或零排放。2017 年 6 月美国宣布正式退出巴黎协定。在美国计划退出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期间,能源政策法、低碳经济法、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总统气候行动计划陆续出台,法律规定了一系列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与激励措施,对提高能源效率进行规划并明确了具体方案。低碳经济法明确了低碳经济将成为美国未来重要的战略选择。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以立法的形式提出了建立“碳排放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总统气候行动计划 是美国联邦政府首次制定的较为长期而全面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有利于美国整个原有分散的气候减缓和适应行动的努力,保护本国免受日益严重的不利气候的影响。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提出清洁能源革命与
12、环境正义计划、建设现代化的、可持续的基础设施与公平清洁能源未来计划和关于应对国内外气候危机国外碳中和战略、政策体系现状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33的行政命令,在经济上新政府计划投入 2 万亿美元在交通、建筑和清洁能源等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在政治上把气候变化纳入美国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并加强国际合作,在技术上加速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继续推动美国“3550”碳中和进程。清洁能源革命与环境正义计划目标在于确保美国在 2050 年之前实现 100的清洁能源经济和净零排放。同时在基础设施、电力行业、建筑、交通、清洁能源等领域提出了具体的计划措施,并且重视清洁能源、电池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创新,旨在让美国未来成为这
13、些领域的引领者。建设现代化的、可持续的基础设施与公平清洁能源未来计划对原始气候计划进行了更新,提出到 2035 年实现电力行业零碳排放,并投资计划增加至 2 万亿美元。关于应对国内外气候危机的行政命令将应对气候变化上升为国策,明确提出“将气候危机置于美国外交政策与国家安全的中心”。拜登新气候计划旨在发动一项全国性的努力,来建设现代化的、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并实现公平的清洁能源未来,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021 年美国政府宣布重返巴黎协定,制定一系列行业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并推动碳中和进程,承诺到 2050 年实现“碳中和”。国际上基本都比较欢迎美国公布的这些计划,认为这将有助于在全球变暖的国际谈
14、判中产生积极动力,是推动国际社会气候努力的积极举动。表 1-1历年美国主要碳中和政策汇总时间时间政策名称政策名称1978 年年1978 年公用事业管制政策法1978 年年1978 年能源税法1980 年年1980 年能源安全法案1990 年年1990 年大气洁净法1992 年年1992 年能源政策法案1992 年年1992 年能源安全法案1993 年年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05 年年2005 年能源政策法案国外碳中和重点工业领域技术现状4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007 年年2007 年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2009 年年2009 年清洁能源与安全法2005 年年能源政策法2007 年年低碳经济法200
15、9 年年2009 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2013 年年 6 月月总统气候行动计划2019 年年 6 月月清洁能源革命与环境正义计划2020 年年 7 月月建设现代化的、可持续的基础设施与公平清洁能源未来计划2021 年年 1 月月关于应对国内外气候危机的行政命令为了推动碳中和、控制碳排放、保护美国环境,美国各个地方政府及环保组织对碳中和行动十分积极,各个地区间会通过签署协议、交易排放权等方式积极应对温室气体减排。其中,较为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计划包括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西部气候组织(WCI),以及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XX)等。1)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区域碳污染减排计划(
16、RGGI)是美国第一个强制性的、基于市场手段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区域性行动,成立目的是限制、减少电力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2017 年,RGGI 参与州计划在 2020-2030 年间将电力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缩减30%。表 1-2 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主要内容主体主体内容内容减排对象减排对象限制和减少电力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具体限制对象为超过 25 兆瓦的化石能源发电机组减排目标减排目标计划在 2020-2030 年间将各州电力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缩减 30%参与者参与者涅狄格州,特拉华州,缅因州,马里兰州,马萨诸塞州,新罕布什尔州,新泽西州,纽约州,罗德岛州,佛蒙国外碳中和战略、政策体系现
17、状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55特州和弗吉尼亚州减排方式减排方式各州通过拍卖出售几乎所有二氧化碳配额,并将收益投资于可再生能源、高能效等计划,以促进清洁能源经济创新发展。配额也可通过在交易所二次交易获得2)西部气候组织(WCI)西部气候组织成立于 2007 年 2 月,最初参与者为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新墨西哥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但除加利福尼亚州外的其他州已于 2011年退出,目前的参与者为加利福尼亚州,以及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及魁北克省。它是北美最大的碳交易市场,自 2011 年以来,共举行了 43 场排放额拍卖,迄今交易配额 21 亿份,交易金额高达 292 亿美元,2020 年温室气体排
18、放上限约为 4.0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表 1-3西部气候组织主要内容主体主体内容内容减排对象减排对象多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参与者参与者加利福尼亚州,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加拿大魁北克省减排方式减排方式限定排放上限,通过逐年降低排放上限减少排放3)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XX)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是全球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基于国际规则的温室气体排放登记、减排和交易平台。出于自愿加入的原则,该交易所在 2010 年左右因交易量骤降而“名存实亡”,于 2010 年被洲际交易所收购。但从 2003 年成立到被收购期间,交易所为减排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每年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均小于减排计划。表 1-4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19、主要内容主体主体内容内容减排对象减排对象其减排交易项目涉及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物和六氟化硫等 6 种温室气体国外碳中和重点工业领域技术现状6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参与者参与者于 2003 年以会员制运营,创始会员包括美国电力公司、杜邦、福特、摩托罗拉等 13 家公司减排方式减排方式加入的会员必须做出自愿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承诺,在交易所中交易相当于减排配额的碳金融工具合约(CFI)。交易所根据成员的减排计划及基准签发减排配额,超出配额部分需购买综合美国政府及地方行政部门和环保组织的多项举措,可以看出,美国应对碳中和、碳排放的政策将会对全球气体排放产生深远影响,不仅仅是美
20、国自身降低其温室气体排放,同时美国的榜样力量将推动世界各国或组织加强管控温室气体排放量,严格环境保护措施。此外,作为全球技术创新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美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将会推动科技进步,未来将大幅度降低化石类能源的使用和消耗,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利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甚至其他产生动力的资源,其技术创新将带动全球能源技术的长足发展,凝聚国际合作力量,推动国际碳中和进程、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1.2 欧盟欧盟欧盟对温室气体减排一直较为积极,减排效果比较可观。欧盟在 1979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为 46.56 亿吨,此后二氧化碳排放处于缓慢下降趋势。1997 年,欧盟承诺在 2008-
21、2012 年期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8%。计划在 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包括在各领域推行相应措施,立法确定碳中和目标,通过碳排放交易系统有效减少排放量等。其中,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EU ETS)是欧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有效减少碳排放的关键工具。该体系建立于 2005 年初,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包含 27 个欧盟成员国,以及冰岛、列支敦士登和挪威,覆盖欧盟约 40%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二氧化碳、氧化亚氮以及全氟化碳),在该交易体系涵盖的设施的排放量下降了约 35%。2008 年 1 月,为实现 2020 年气候和能源目标,欧盟委员会通过气候和能国外碳中和战略、
22、政策体系现状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77源一揽子计划,内容包括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修正案、欧盟成员国配套措施任务分配的决定、碳捕获和储存的法律框架、可再生能源指令、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法规和燃料质量指令,由此形成了欧盟的低碳经济政策框架。该法案将有助于提高欧盟的能源保障,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创造就业,推动绿色增长并提高欧洲的竞争力。在此之后,欧盟又推出 2030 年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2050 年长期战略、欧洲绿色协议、欧盟氢能战略等政策措施。2030 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旨在促进欧盟低碳经济发展,提高能源系统的竞争力,增强能源供应安全性,减少能源进口依赖以及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欧洲绿色协议将助力欧洲经济
23、稳定可持续发展、改善民众健康和生活质量。欧盟氢能战略旨在为氢能源的大量生产提供投资,满足欧盟国家对清洁氢能的需求。虽然欧盟近期推出了“公平过渡机制”,旨在协助相关国家顺利完成经济转型,但具体效果仍有待观察。欧洲气候法作为欧盟委员会新任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 2019 年 12 月提出的欧洲绿色协议的核心部分,将 2050 年达成“气候中和”规定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分别对气候中和目标、行动路径、适应气候变化、对欧盟进展措施以及成员国措施的评估、公众参与、授权立法的制定以及对2018/1999 条例的修改做了规定。欧洲气候法出台明确了欧盟通过达成气候中和成为全球气候行动领导者的雄心,这也是欧盟自
24、京都议定书通过后一直以来的自我定位,发挥全球气候行动模范作用。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议题,在独木难支的根本认识之下,欧洲气候法与欧洲绿色协议都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欧盟将在对外气候策略上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以推动全球集体行动,加深全球气候行动格局分化。表 1-5历年欧盟主要碳中和政策汇总时间时间文件名称文件名称2008 年年 1 月月气候和能源一揽子计划2014 年年 1 月月2030 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2018 年末年末2050 长期战略国外碳中和重点工业领域技术现状8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019 年年 12 月月欧洲绿色协议2020 年年 3 月月欧洲气候法2020 年年 7 月月欧盟氢能战略
25、目前,各成员国可根据欧盟委员会颁布的规则,为本国设置排放量上限,再将许可权分配给纳入排放交易体系的产业和企业。企业可将剩余的排放权在市场上出售,若实际排放量大于排放权,则必须在市场上购买,否则会处以罚款并扣除下一年的减排配额。这样的交易制度可确保以低成本有效完成排放指标。表 1-6 欧盟排放权交易系统分阶段特征阶段阶段时间时间覆盖范围覆盖范围排放配额排放配额特征特征第一第一阶段阶段(三(三年试年试点)点)2005-2007仅涵盖发电机、高能耗行业。减排气体:二氧化碳。参与国:欧盟 27 国合计配额 20.58 亿吨二氧化碳,绝大多数配额为免费配额发放配额总量超过实际排放量,使碳排放权价格持续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外 政策 梳理 技术 现状 研究 报告 中国 工程 科技 知识 中心 2021.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