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湛江初级实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2021年广东省湛江初级实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广东省湛江初级实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广东省湛江初级实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试卷1.下列措施中对降低公路上机动车噪声对周围环境无效的是()A.在公路两边装隔音墙 B.市区道路禁鸣喇叭C.路面上铺沥青 D.戴耳塞开车2.下列措施中是属于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A.炒菜的过程B.把食物放入冰箱保温C.用锯子锯开木头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活塞对外做功3,现有两个轻质小球,靠近时,互相吸引。为了辨别两个小球的带电情况。现在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两个小球,发现橡胶棒都吸引小球,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一个小球带正电,另一个小球带负电B.一个小球不带电,另一个小球带负电C.一个小球带正电,另一个小球不带电D.二个小球
2、都带正电4.小华把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15cm的位置上。通过调节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该凸透镜焦距可能是()A.10cm B.20cm C.30cm D.40cm5.把Li(220P-60”)和42(2202-40小)两灯串联在440V的电源上。下列说正确的是()A.两灯均正常工作 B.两灯均烧坏C.L会烧坏 D.必会烧坏6.如图所示。一个容器内装有水,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放于室温下,在冰熔化过程中。水面的高度是()A.变大B.不变C.变小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密封的梯形容器中装有部分酒精,此时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为a,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i,把它倒过来放置,酒精
3、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2,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 F2 Pl p2 B.&p2C.&F2 Pi F2 Pi P28.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 能的;我省的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核(变的能量来发电的。如图所示,A和B两个钢棒,B钢棒由右向左移动时,弹簧秤示数是先减少后增大,说 明 有 磁 性 的 是(选 填“4”、从“B”或“4和B”)o9.如图所示,其中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甲图反映的是 态分子的排列,乙图反映的是 态分子的排列,丙图是态分子的排列。aD。乙10.如图所示,一位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滑下,在此过程中,能增大,能不变,能减少。1
4、1.如图所示,开关S1和S2都断开,该电路是 状态;只闭合开关52,该电路是 状态;闭合开关SS2,该电路是状态。12.热胀冷缩现象指的是,在 温 度 升 高 时,物 体 的 质 量,体积,密度(填 入“增大”、“不变”、“减少”)。13.如图中,_ _ _ _图是近视眼的光路图,要用 透镜做眼镜来纠正,这种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第2页,共25页八A甲 乙1 4 .有两个小灯泡L i(6 V 3 W)和 2(8 V 2 W),正常工作时,电流最大的是 灯;要使两灯工作时不容易烧坏(设灯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并联时应选用的电源电压最高是 V,串联时,应选用的电源电压最高是 心1 5 .如图所示,一物
5、体静止在斜面上,请你画出该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1 6 .在如图中作出物体A B 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B17.如图所示,人行通道两端都装有声控开关,行人从两边进入通道都可使路灯发光。用笔代替导线进行连接。-火线-零线T 声控开关118.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emo-|1111|1111|1111|1111|1111Ocm 1 2 319.如 图 所 示 秒 表 示 数 为:20.如图所示,体 温 计 的 示 数 为o第4 页,共 25页21.如图是实验小组在进行底则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弹簧测力计要竖直向上 拉动,实验时所用的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 机 械 效 率 越;实验时
6、所吊起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有绳子重力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22.在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刚做了如图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示数为B、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所受重力,示数为尸2。C、将溢水杯装满水。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合金块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尸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合金块所受重力,示数为居。以上步骤中,最 好 的 排 列 顺 序 是(填入相应步骤前的字母)。如果实验结果有(填入题中对应测量数据的字母)可证明尸浮=G相以上步骤还可得合金块密度。合=(用测出的数据和水的密度
7、P/)。23.(1)在d则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物理小组的同学按课本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 _ _ _ _ _,应 使 滑 动 变 阻 器 的 电 阻 处 于。0.6 30 0 0(2)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还没开始进行连线,就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 造成的;如果接通电路后,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这是由于造成的;如果接通电路后,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这是由于 造成的;实 验 时 对 同 一 小 灯 泡 进 行 多 次 测 量 是 为 了(3)在实验中,所用小灯的标号是2.5 V,0.3 4 电源电压6 V,物理小组同学接通电路后,发现小灯不亮,移动滑动变
8、阻器滑片,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读数为电源电压,说明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引起的。物理小组的一位同学设计以下的简单步骤,其 中 多 余 的 步 骤 是(填 入 代 号)。4连接好电路后,把小灯的电压分别调到2 V,2.5 V,3 乙B.分别记下3 个不同电压时,对应的电流值。C用公式算出3 个不同电压时,对应的电功率。.求出三个电功率的平均值以减少误差。F.整理器材。去掉多余的步骤后,实验室有以下三种滑动变阻器(标号如下)可供选择,为了更好完成实验,应选 完成实验。甲(1 0 0 I X)乙(5 0 0 1.5/1)丙(1 0 0。2 4)(4)实验后,小组同学总结分析数据,发现电压升高,小灯
9、电阻增大,与其他物理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发现这个现象是普遍的,原因是 O2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2=30/2.(1)开关S i闭合,S 2 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右端时,此时电流表示数0.2 4 求电源电压是多少伏?卜 W?专人(2)开关S i、S 2 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右端时。电 流|表示数0.5 4%最大电阻是多少欧姆?(3)开关工闭合,S 2 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5 m 讥内电阻R 2 产生多少热量?第6页,共25页25.制冰厂内的工人用100N的拉力,才能把质量为45kg的冰块沿长2小,高0.4m的斜坡拉上平台。(1)冰块如果是实心的,体积有多少6 3?(
10、2)工人对冰块做的有用功为多少/?(3)冰块与斜面的摩擦力是多少N?(冰的密度是0.9x 103kg/m3,g=10N/kg)26.物理小组的同学组装了如图甲、乙和丙所示的装置。在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在完全相同的燃料盒中分别装有酒糟和煤油。T(1)为了 比 较 不 同 燃 料 的 热 值 应 选(填 入“甲”、“乙”和“丙”)两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相同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后,浸在液体中的温度计温度上升较多,说 明 这 种 燃 料 的 热 值 较。(2)比较液体的吸热本领,应选(填入“甲”、“乙”和“丙”)两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浸在液体中的温度计温度上
11、升较快说明这种液体的比热容较。实验过程中记录漫在液体中温度计示数。并绘制成图丁。(3)由图丁可判断出烧杯中8物质是,这 种 液 体 比 热 容 是。2 7.下面是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这 时 小 明 应 将 两 端 的 平 衡 螺 母 向(左/右)调节,直到杠杆在_ _ _ _ _位置平衡,这 样 做 的 目 的 是。(2)如图乙所示挂上钩码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将48两点下方所挂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方向移动一小格,则 杠 杆(左/右)端 将 下 沉。(3)小明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并根据如图乙这一组数据得出了杠杆
12、的平衡条件,分析他得出结论的方式并不科学,原因是。(4)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8 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 o(5)小王用图丁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课本上所给出的杠杆平衡条件,原因是。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电动平衡车电动平衡车,又称体感车(如图甲),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它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左右两个电动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电动平衡车采用站立式驾驶方式,通过身体重心和操控杆控制车体运行,采用锂电池组作为动力来源驱动左右两个电动机
13、行驶。(1)已知平衡车自重1 2 k g,最大载重90kg。质量48kg的小明驾驶电动平衡车时,若每只轮胎着地面积约25cni2,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g取10N/kg)(2)如图乙所示是科技兴趣小组为平衡车设计的转向指示灯电路。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第 8 页,共 25页6 V,指示灯L、L2的规格均为“6U61V,出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衔铁的阻值忽略不计,不考虑指示灯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单刀双掷开关S与“1”接通后,左转指示灯L 会亮暗交替闪烁。在上述过程中,左转指示灯k 两端实际电压/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当单刀双掷开关S与“2”接通时,电磁铁中有电流通过,右转指示灯切发
14、光(填“较亮”或“较暗”);接着,衔铁被吸下,触点4与B接通,电磁铁和电阻飞被短路,右 转 指 示 灯 发 光(填“较亮”或“较暗”)。此时,由于电磁铁中没有电流通过,衔铁被弹簧拉上去,触点4与B分离,电磁铁中又有电流通过,随后电磁铁又将衔铁吸下,如此循环,右转指示灯42会亮暗交替闪烁。单刀双掷开关S与“1”接通,触点4与B分离时,电磁铁上端是 极,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 _ _ _ _0。在单刀双掷开关S与“1”接通情况下,左转指示灯L1亮暗交替闪烁工作10m讥,则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为_ _ _ _ _ _J。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4、在公路两边装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故
15、A不符合题意;8、市区道路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路面上铺沥青可以减小地面的摩擦,不能够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在耳朵上塞防噪音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o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防治噪声的具体做法的理解情况,是中考的常考题型。2.【答案】C【解析】解:4炒菜的过程,是能的转移,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4不符合题意;B、把食物放入冰箱保温,该过程是能的转移,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8不符合题意;C、用锯子锯开木头,克服摩擦力做功,是通过做
16、功增加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是通过做功减少物体的内能,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o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其区分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属于能的转化;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的转移,据此分析即可解决。能牢固的掌握好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别是解决该题的关键。3.【答案】C【解析】解:两个轻质小球,靠近时,互相吸引,有两种可能:带异种电荷,或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橡胶棒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用橡胶棒靠近两个小球,小球都被吸第10页,共25页引,说明两个小球中不可能有带负电的,只能是一个带正电,另一个不带电。故只有C 说法
17、正确。故 选:C o人们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注意:如果棒与小球相吸引,则有两种可能性,因为异种电荷相吸引,小球可能带电,与棒是不同种的电荷;又因为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小球可能不带电,被带电的棒所吸引了。4 .【答案】A【解析】解:因为当f u 2/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1 5 c m 2f,则7.5 c m f”/,解不等式得出结果。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5 .【答案】D【解析】解:由
18、P =?可知,灯泡及的电阻R i =柴=,8 0 7 0;灯泡G的电阻R 2 =*=1 2 1 0。;由=可知,灯泡人正常发光时的电流:4 =意=黑0 2 7 4灯泡乙 2 正常发光时的电流:%=荽=黑*01 8A;把及、6串联在4 4 0 U 的电源上,通过灯的电流:=/2 =/=丁*=正 芸 注-0.2 2 4;由于 /2,11 尸2;将容器倒放,酒精的密度不变,但深度八变大,由=。9八 可得,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变小,即:P 1 P 2o故选:4。根据容器形状判断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首先判断倒置后酒精的深度变化,然后由液体压强公式得出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
19、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压强的掌握和运用,难度不大。第12页,共25页8.【答案】化 学 裂B【解析】解:(1)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2)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3)若B有磁性,在其两端磁性最强,中间几乎无磁性,若将B匀速经过4时,弹簧秤的示数应该发生变化;现将4挂在弹簧秤上,在B的上方从左端向右端匀速移动,弹簧秤的示数始终不变,说明B肯定无磁性;若弹簧秤的示数显示先由大变小,然后是由小变大,4始终下端朝下,所以示数的变化不是由4引起的,则说明B肯定有磁性。故答案为:化学;裂;B。(1)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
20、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2)核裂变和核聚变都能释放能量,但是又有区别,对于核裂变是可控的,如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就是通过核裂变提供能量的;对于核聚变过程不可控,如氢弹爆炸就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3)根据条形磁体磁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的特点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B通过时,A B之间的作用力不变;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说明说明B通过时,4 B之间的作用力发生了变化,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能量转化、核能的利用、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9.【答案】气 固 液【解析】解:比较甲、乙、丙三图可以发现,图乙中物质的分子位置固定,该
21、物质具有确定的体积与形状,所以甲中物质为固态物质;图丙中物质的分子间距离较大,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所以丙中物质为液态物质;图甲中物质分子间距离很大,没有确定的体积与形状,所以甲中物质为气态物质。故答案为:气;固;液。固态物质的分子间间距小,位置相对固定,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与形状;液态物质的分子间间距较大,位置不固定,具有流动性,液态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确定的形状;气态物质的分子间间距大,可自由移动,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没有确定的体积,可以充满整个空间。这类题属于基础类试题,但因出现的次数较少,对于基础不是很牢固的同学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10.【答案】内 动 机 械【解
22、析】解: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滑下,小朋友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变小;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小朋友在下滑过程中与滑梯摩擦生热,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内能变大,导致机械能总量减小。故答案为:内;动;机械。(1)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2)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3)机械能的总量等于动能和势能的和。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动能和势能大小变化的分析,解题时注意抓住表示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关键字词,从中找出表示“质量、速度、高度”变化的字眼,从而分析机械能的变化情况。11.【答案】断 路 通 路 短 路【解析】解
23、:如图所示电路中,Si、S2都断开时,电流无法形成通路,即电路处于断路状态;只52闭合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开关$2、灯泡L回负极,此时的电路处于通路状态;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会将电源两极直接通过导线连起来,电路处于短路状态。故答案为:断路;通路;短路。处处连通的电路为通路;某处断开的电路为开路;电源短路是指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据此分析回答。知道电路的三种状态,并能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2.【答案】不变 增大 减少【解析】解:质量与物体的温度变化无关,发生热胀冷缩现象时,质量不变,但物体的体积受热膨胀变大,所以密度会减小。第14页,共25页故答案为
24、:不变;增大;减少。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温度变化无关,而热胀冷缩现象时,物体的体积受热膨胀变大,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在大气压一定的情况下,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密度特性的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1 3 .【答案】乙 凹 发 散【解析】解: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则甲是远视眼的成因;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则乙图是近视眼的成因;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5、,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答案为:乙;凹;发散。近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配戴凹透镜。远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配戴凸透镜。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1 4 .【答案】h 6 1 1【解析】解:(1)若两灯均正常发光,通过人的电流A =$=箸=054通过G的电流%=自=爱=6254所以正常工作时,电流最大的是人灯;(2)要使两灯工作时不容易烧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广东省 湛江 初级 实验 中学 中考 物理 模拟 试卷 答案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