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大题整理医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医学心理学基础医学.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大题整理医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医学心理学基础医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大题整理医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医学心理学基础医学.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病理生理学 大题整理 一、简答题 1.疾病 在致病因素的损伤和机体的抗损伤作用下,因机体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P3 2.高渗性脱水 失水多于失钠,血清 Na+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 mmol/L,伴有细胞内外液量的减少 3.水肿 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一种常见病例过程 P14 4.高钾血症 血清钾浓度大于 L P22 5.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因素有哪些?P14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淋巴回流受阻 6.低渗性脱水对机体有哪些影响?1.渴感不明显 2。早期尿量正常或稍增多 3。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 4。脱水征明显
2、 5。尿钠变化。7.代谢性酸中毒 指细胞外液的 H+增加和(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 HCO3-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P28 8.反常性酸性尿 在缺钾性碱中毒时,肾小管泌 K减少而泌 H增加,尿液呈酸性。9.盐水反应性碱中毒(对氯反应性中毒)P32 其发病机制均有低氯血症能促进肾小管对 NaHCO3的重吸收.(选择题的几率较大)10.血液性缺氧 P40 由于血红蛋白的量减少或其性质发生改变致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或其结合的氧不易释出,造成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11.低张性缺氧的病因有哪些?P39 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 12.内生致热原 发热由
3、体内产 EP细胞产生和 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P46(选择题的几率较大)13.应激 机体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P47 14.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应激相关疾病有哪些,简述其机制。1。应激性溃疡,机制:胃、十二指肠黏膜向缺血、胃腔内 H向黏膜内的反向弥散 2。15.自由基 指在外层电子轨道上含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16.活性氧的损伤作用有哪些?1。膜脂质过氧化增强 2。抑制蛋白质的功能 3。破坏核酸及染色体。17.DIC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凝血功能紊乱、微血栓广泛形成和出血为特征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P85 18.裂体细胞 在微血管病性溶血性
4、贫血时周围可见的一些异形红细胞和细胞碎片,如盔甲型、形型、新月型等 P89 19.休克 各种强烈的致病因素引起的急性循环障碍,使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以及某些休克动因直接损伤细胞,导致重要器官的功能和代谢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P91 20.休克早期代偿的意义?P93 1、血液重新分布:脑动脉和冠状动脉无明显收缩,从而保证重要器官新和脑的血液供应 2、自身输血:儿茶酚胺的增加使小静脉和微静脉、肝脾诸血库收缩,减少血管床容量,使回心血量迅速增加(第一道防线)3、自身输液: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降低促使组织液回吸收增加,起到自身输液的作用(第二道防线)21.低动力型休克及其特点 即低排高阻型休克
5、,特点:心排血量低,总外周阻力增 加。因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皮肤温度降低,又称为冷休克 P92 22.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P92 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23.心力衰竭 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障碍,使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下降,以致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症 P108 24.向心性肥大 由于长期后负荷增加使收缩期心室壁张力增大,引起心肌纤维呈并联性增生,肌纤维变粗,心室壁厚度增大,心脏无明显扩大,室腔直径与室壁厚度的比值小于正常。P112 25.心肌改建的代偿意义 1)心肌总体舒缩功能提高:心肌肥大使心肌收缩蛋白总量增多,在心肌
6、舒缩能力保持正常或仅有轻度降低的情况下,使心肌总体舒缩功能提高,增加心排出量和射血速度,导致心功能曲线向左上移位。2)心肌耗氧量减少 P111 26.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 P119 机制:1、患者平卧后,腹腔容积减少,不利于通气;平卧时下半身静脉回流增多,加重肺淤血、肺水肿。2、入睡后迷走神经相对兴奋,使支气管收缩气道,阻力增大。3、入睡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反射的敏感性降低,只有当肺淤血使 PaO2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才刺激呼吸中枢,引起突然发作的呼吸困难 27.呼吸衰竭 由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降低(低于60mmHg)或伴有PaCO2增高(高于50mmHg)的
7、病理过程。按 PaCO2增高是否增高可分为型(低氧血症型,通常由通气障碍引起)和型(低氧血症伴有高碳酸血症型,通常由换气障碍引起)P123 28.功能性分流 气道阻塞及限制性通气障碍的分布不均导致肺泡通气的严重不均 P125 29.死腔样通气 部分肺泡血流减少,通气与血流比例显著大于正常,患部肺泡血流少而通气多,肺泡通气不能充分被利用。P126 30.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由多种原因导致急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发展到严重阶段发生的急性呼吸衰竭。P126 31.肝性脑病: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精神神经综合症。主要临床表现为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最好进入昏迷 状态。P133 32.
8、假性神经递质酪胺与苯乙胺由血液进入脑组织,再经脑细胞内非特异性-羟化酶作用而形成羟苯乙醇胺和苯乙醇胺,这些生物胺的化学结构与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正常神经递质结构相似,但其生理效应远较正常神经递质为弱,故称为假性神经递质(false neurotransmitter)。P134 33.急性肾功能不全 各种病因引起双侧肾脏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天)泌尿功能急剧降低,导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 P141 34.尿毒症:是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过程中最严重阶段,除存在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内功能分泌失调外,还出现代谢产物和内源性毒物在体内蓄积而引起的一系列自身中毒症状 P149 35.
9、原尿返漏 肾小管中的原尿经损伤的肾小管壁渗透到肾间质 P143 36.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尿量和成分有何特点 病情最重的时候,表现为尿少、尿成分异常和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少尿、无尿小于 400ML/D或 17ML/H无尿100ML/D 低比重尿(3)尿钠高(4)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尿钠增高,尿渗透压和相对密度降低(Na+泵功能受损)P144 37.肾性贫血 是 CRF最常见的并发症,97%的 CRF患者有贫血,且出现较早,部分患者以贫血为首发症状而就诊。P149 38.举例说明 CRI 时的矫枉失衡学说 矫枉失衡是指机体在对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适应过程中,因代偿不全而发生的新的失衡,这种失衡
10、使机体进一步受到损害,可出现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变化。典型的是钙磷代谢紊乱和肾性骨病。例:功能不全期:GFR排磷血磷血钙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TH 抑制磷的重吸收尿磷排出 血磷维持正常 衰竭期:GFR血磷PTH 增加亦不能使血磷降低,加上 PTH还有溶骨作用使大量骨磷释放入血肾性骨病(骨质疏松,转移性钙化等)P147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疾病发生的病因有哪些?P3 生物性因素 包括:病原微生物 寄生虫 物理性因素 包括:温度、气压、机械力、强酸、强碱、化学毒物等。机体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多 如:长期摄入营养物质不足可引起营养障碍;遗传因素 如:基因突变引起分子病,如血友病;染色体畸变引起染色体
11、病。先天性因素 指影响胎儿发育的有害因素。如先天性心脏病、唇裂、先天愚型。命活动过程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钠血清血浆渗透压伴有细胞内外液量的减少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一种常见病例过程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大于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因素有哪些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多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脱水明显尿钠变化代谢性酸中毒指细胞外液的增加和或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减少为特的酸碱平衡紊乱反常性酸性尿在缺钾性碱中毒时肾小管泌减少而泌增加尿液呈酸性盐水反应性碱中毒对氯反应性中毒其发改变致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或其结合的氧不易释出造成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低张性缺氧的病因有哪些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
12、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内生致热原发热由体内产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如应激性疾病、变态人格。2.试述钠水潴留的发生机制 P15(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滤过膜的通透性降低,见于急性肾小球炎时 滤过膜的面积减少,见于慢性肾小球炎肾单位大量被破坏时 肾血流量减少。(2)肾血流重新分布;(3)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升高;心房钠尿肽分泌减少,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4)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3、试述低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P21(1)对心脏的影响 心肌兴奋性升高 自律
13、性升高 收缩性升高 传导性下降(2)对神经肌肉兴奋性的影响 中枢抑制 表现为精神委靡、表情冷漠;骨骼肌肌无力、麻痹和软瘫 肌肉松弛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胃肠道运动功能减退,表现为腹胀、麻痹性肠梗阻。(3)对肾的影响 表现为尿浓缩功能障碍,出现多尿。(4)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细胞内的钾与细胞外的 H+交换,造成细胞外 H+降低,发生碱中毒 肾小管上皮细胞排 H+增加,出现反常性酸性尿 4、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依靠哪些代偿?如何代偿?P29(1)血液的缓冲作用:H+HCO3-?H2CO3 (2)肺的代偿调节:血液中 H+浓度升高,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大,CO2排出增多。(3
14、)肾脏的代偿调节:当酸中毒时,肾脏泌 H+和泌氨增加,同时重吸收 HCO3-增多。(4)细胞内外离子交换:H+进入细胞与细胞内的缓冲对发生缓冲反应 H+进入细胞,K+外移(5)骨骼的缓冲作用:骨骼中的磷酸钙和碳酸钙可释放入血,对 H+进行缓冲。5、缺氧如何引起肺血管收缩?P43 (1)交感神经兴奋作用:缺氧所致交感神经兴奋可作用于肺血管的 受体,从而引起收缩血管的效应;(2)体液因素的作用:肺泡缺氧时,肺血管平滑肌某些细胞可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如组胺、白三烯等,其中某些能收缩肺血管。(3)缺氧直接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缺氧使平滑肌细胞钾通道关闭,引起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Ca2+内流引起肺血管收缩。
15、6、体温升高是否等于发热?为什么?P46 体温升高不完全等于发热。因为:发热是指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时,称为发热。体温升高可见于:生理性体温升高 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精神高度紧张和情绪激动等,但无体温调定点的变化。病理性体温升高 包括:发热和过热。过热是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失调控或调节障碍,如温度过高引起的中暑、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这些都无体温调定点的升高,与发热时主动性体温升高的机制有着本质的不同。7、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有哪些?适应代偿意义分别如何?()(最好自己到书上归纳)(1)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2)下丘脑-垂
16、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 (3)其它激素(1)胰高血糖素 (2)胰岛素 命活动过程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钠血清血浆渗透压伴有细胞内外液量的减少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一种常见病例过程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大于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因素有哪些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多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脱水明显尿钠变化代谢性酸中毒指细胞外液的增加和或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减少为特的酸碱平衡紊乱反常性酸性尿在缺钾性碱中毒时肾小管泌减少而泌增加尿液呈酸性盐水反应性碱中毒对氯反应性中毒其发改变致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或其结合的氧不易释出造成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低张性缺氧的病因有哪些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
17、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内生致热原发热由体内产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3)ADH (4)-内啡肽,8、试述白细胞在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 P104 (1)再灌注时白细胞的激活:黏附分子的释放和表达增多 炎性介质的释放 趋化因子的释放 (2)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再灌注损伤:产生无复流现象 释放多种活性因子,导致心肌组织和内皮细胞损伤(第 7 题,答案太笼统,需要自己看书总结。)9、DIC 与休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机制 P89 DIC 与休克之间的相互关系:急性 DIC 常伴有休克,发生率为 50%80%;严重的休克过程又可促进 DIC 的发生,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机制主要与微循环有效血
18、流量降低及组织器官血液灌流不足有关,包括:(1)广 泛 微 血 栓 形 成 引 起 微 血 管 阻 塞 DIC 时,广 泛 微 血 栓 形 成 可 直 接 引 起 组 织器 官血液灌流不足及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导致休克。(2)血 管 容 量 增 加 和 血 浆 外 渗 DIC 时,因 激 肽、补 体 系 统 被 激 活;激 肽 能 使 微动 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可造成血管床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锐减。(3)血容量减少 因广泛或严重的出血,可使循环血量减少。(4)心泵能障碍 10、试述休克失代偿期的微循环变化特点及机制 P94 休克失代偿期的微循环变化特点:微循环的血管自律运动现象首先消失;
19、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痉挛减轻,血液大量进入真毛细血管网;同时微静脉端血流减慢,红细胞、血小板聚集,血液黏度增加;引起毛细血管后阻力大于前阻力,使微循环灌多流少、灌大于流,出现淤血。机制:酸中毒:由于微循环持续的缺血缺氧,导致无氧酵解产物乳酸堆积,发生酸中毒 组胺:休克时,组胺释放增加,作用于毛细血管后,导致后阻力大于前阻力,造成微循环淤血,血浆外渗。激肽:休克时,激肽释放增加,激肽能扩张微血管,使小静脉收缩,并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微循环淤血,血浆外渗。局部扩血管代谢产物增多:休克时组织缺氧,ATP分解产物腺苷增多,引起微血管扩张。内毒素的作用:感染性休克有内毒素血症,内毒
20、素可以激活巨噬细胞,通过促进NO生成增多等途径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导致持续性的低血压。内源性阿片肽:内源性阿片肽可扩血管和降压作用而加重微循环淤血。血液流变学改变:在这一期,血液流速减慢,组胺和激肽的作用使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液黏度增高,红细胞易聚集,白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使血流受阻,后阻力增加。11、SIRS 发生的始动环节(不考)12、分析导致心肌收缩能力及舒张能力降低的机制 P115 (1)引起心肌收缩性减弱而发生心力衰竭的机制有:心肌结构破坏 是由于心肌细胞坏死、心肌细胞调亡而造成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 分为心肌能量生成障碍和心肌能量利用障碍。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21、任何影响 Ca+转运、分布和 Ca+与肌钙蛋白结合的因素都会导致心肌兴奋-命活动过程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钠血清血浆渗透压伴有细胞内外液量的减少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一种常见病例过程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大于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因素有哪些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多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脱水明显尿钠变化代谢性酸中毒指细胞外液的增加和或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减少为特的酸碱平衡紊乱反常性酸性尿在缺钾性碱中毒时肾小管泌减少而泌增加尿液呈酸性盐水反应性碱中毒对氯反应性中毒其发改变致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或其结合的氧不易释出造成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低张性缺氧的病因有哪些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
22、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内生致热原发热由体内产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收缩耦联障碍。(2)心肌舒张能力降低的机制有:钙离子复位延缓 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 心室舒张势能减小 心室顺应性降低 13、急性肺损伤导致呼吸衰竭的机制 P127 机制:由于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损伤及炎症介质的作用使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内皮通透性增高,引起渗透性肺水肿,导致肺弥散障碍;肺不张、肺水肿引起的气道阻塞,以及炎症介质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可导致肺内分流;3、肺内 DIC 及炎症介质引起的肺血管收缩,可导致死腔样通气。肺弥散障碍、肺内分流和死腔样通气均使 PaO2降低,导致型呼吸衰竭。14、试述肺性脑病的发生
23、机制 P128 由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称为肺性脑病。型呼吸衰竭患者肺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是:(1)酸中毒和缺氧对脑血管的作用 脑血管扩张和 CO2麻醉 酸中毒和缺氧使脑血管扩张,引起脑血流增加,造成颅内压增高,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脑水肿 缺氧和酸中毒能损伤脑血管内皮细胞使其通透性增高,发生血管性脑水肿,导致脑间质水肿;缺氧还能形成脑细胞毒性水肿。(2)酸中毒和缺氧对脑细胞的作用 CO2 为脂溶性,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神经细胞内酸中毒,导致中枢抑制及引起神经细胞和组织的损伤。15、试述肝性脑病发生的氨中毒学说 P133 当血氨的生成增多而清除不足时使血氨超过 59umol/L,增多的血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连 医科大学 病理 生理学 整理 医学心理学 基础医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