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遗传与进化中学教育高中教育中学教育高中教育.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遗传与进化中学教育高中教育中学教育高中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遗传与进化中学教育高中教育中学教育高中教育.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9年高中生物会考条目解析遗传与进化 1分离定律(1)遗传图解中常用的符号:P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F1杂种第一代,F2杂种第二代。(2)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 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把杂种 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3)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一
2、般用大写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4)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是指控制表现型的基因组合;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叫做纯合体,可稳定遗传;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叫做杂合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5)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的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测交
3、是指让 F1与隐性亲本杂交,用来测定 F1的基因型的过程;如果甲为父本,乙为母本进行的杂交称为正交,则乙为父本甲为母本进行的杂交称为反交。(6)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的分离规律。(7)豌豆是一种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有利于确保杂交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豌豆成熟后籽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8)熟记基本杂交组合:AA AA AA,AA Aa1/2AA:1/2Aa,AAaa Aa,AaAa1/4AA:2/4Aa:1/4aa,Aaaa1/2Aa:1/2aa,aaa
4、aaa。(9)完全显性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 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不完全显性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如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所得的 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粉红花金鱼草)的现象;共显性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如 A型血与 B型血)杂交,所得的F1同时表现为双亲的性状(AB型血)的现象。2自由组合定律(1)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由于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即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配子的种类是4种,比例为1:1:1:1;F2的表现型种类是4种,比例为9:3:3:1;F2中亲本类型比
5、例 5/8 或 3/8,重组类型是比例为 3/8 或 5/8;F2的基因型中纯合体(能稳定遗传)4 种,各占 1/16,单杂合体 4 种,各占 2/16,双杂合体 1 种,占 4/16(见右图)。(2)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正推法:可用“棋盘法”来解,关键是写对 F1产生的配子,并按一定顺序写出,F2在“棋盘”格中的遗传因子类型和表现性状的分布是很有规律的(参考上图)。逆推法:用“分解法”求解,可先对每一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再对两对相对性状综合分析。求概率:两对性状中遗传因子类型的出现概率等于每对性状遗传因子类型出现的概率乘积;两对性状中表现类型出现的概率是每对性状的表现类型出现概率的乘积。
6、隐性突破法:出现隐性就能写出遗传因子类型,如绿色皱粒豌豆为 yyrr;出现显性性状就能写出一部分遗传因子类型,如黄色圆粒豌豆为Y_R_。3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1)染色体以两种形态存在,分裂间期以染色质形态存在,只有分裂期以染色体形态存在;根据染色体着丝粒位置,染色体可分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2)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由一个着丝粒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子染色体,每个子染色体称为染色单体,这两个子染色体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3)同源染色体是指细胞内起源相同的、形状和大小一般也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能两两配对的两
7、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此时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就含有 4 个染色单体,称为一个四分体,所以 1 个四分体有 1 对同源染色体、有 2 条染色体、4 个染色单体、4 分子 DNA。(4)减数分裂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结果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减少了一半。(5)右图,1 是分裂间期,主要是染色体复制,结果 DNA分子数加倍而染色体数不变;2 是减 T 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和交叉互换;3 是减 I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4 是减 I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染色体、
8、DNA减半;5 是减前期;6 是减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7 是减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中 1 是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2、3、4 为初级生殖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5、6、7、8 为次初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6)精子形成时两次分裂都是均等分裂,产生四个精子细胞,卵细胞形成时两次都是不均等分裂,只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精子细胞须经变形才成为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卵细胞不需经过变形即有受精能力;精子在睾丸中形成,卵细胞在卵巢中形成。(7)细胞分裂图的识别: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看有无同源染
9、色体配对、四分体、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分离,如有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则为有丝分裂。根据各时期特征判断所处时期。(8)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持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可能。4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基因只有一个,同样,染色体也只有一条。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互相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成对
10、基因中的一个;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在形成配子时,随着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地进入不同的配子;在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也是随机进入配子。(2)减数分裂时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如右图中的 AaBb、CcBb),而不是所有的非等位基因(如右图中 AaCc)。(3)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学校章程第条特制定如下美育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落实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
11、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成立校美育工作领导小组为更好保证美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特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处班主任艺体组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指导美育工作的开展三明确中小学下健全完善与德育智育体育协调实施的美育工作体制构建课程实施科研支撑文化引领活动推动环境熏陶美育工作机制实行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努力实现美育的四个结合要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配子中去,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4)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
12、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5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1)与决定性别有关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染色体组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组型最好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2)性别决定发生在受精作用时,XY性别决定如右图。(2)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和所有儿子都患病,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男性患者小于女性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所有女儿都患病,伴 Y染色体遗传只在男性中表现,男性患者的父亲和所
13、有儿子都患病。近亲结婚使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几率增大。(3)要熟记的杂交组合:XAXAXAY1/2XAXA:1/2XAY,XAXAXaY1/2XAXa:1/2XAY,XAXaXAY1/4XAXA:1/4XAXa:1/4XAY:1/4XaY,XaXaXAY1/2XAXa:1/2XaY,XAXaXaY1/4XAXa:1/4XaXa:1/4XAY:1/4XaY,XaXaXaY1/2XaXa:1/2XaY。(4)常见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思路:首先确定显隐性:致病基因为隐性:口诀为:“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无病生出患病的子女,此致病基因一定是隐性基因致病。致病基因为显性:口诀为:“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有
14、病生出不患病的子女,此致病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致病。其次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伴 Y遗传:口诀为:“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即患者都是男性且有“父子孙”的传递规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口诀为:“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即:双亲无病,生出患病的女儿,此致病基因一定是隐性基因,而且致病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口诀为:“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即:双亲有病,生出正常的女儿,此致病基因一定是显性基因,而且致病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伴 X隐性遗传:口诀为:“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即:致病基因为伴 X隐性遗传,则母亲患病,儿子一定都患病;女儿患病,父亲一
15、定患病。伴 X显性遗传:口诀为:“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即:致病基因为伴 X显性遗传,则父亲患病,女儿一定都患病;儿子患病,母亲一定患病。第三判断致病基因型。通过表现型写出基因型的填空型:显性表现型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隐性表现型一定两个隐性基因。亲代中有隐性纯合体,子代中至少有 1 个隐性基因,子代中有隐性纯合体,亲代中至少有 1 个隐性基因。第四几率的计算。设甲事件的几率为 a,乙事件几率为 b,要求同时出现甲乙的几率,如果是既出现甲又出现乙,则几率为 ab,如果是要么出现甲要么出现乙,则几率为 ab。6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用35S 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
16、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 标记 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 DNA进人了细菌体内。在噬菌体中,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DNA,而不是蛋白质,即 DNA 是遗传物质。(2)R型(粗糙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S 型(光滑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过程:a.活的 R型细菌注射到老鼠体内,老鼠不死亡;b.活的 S 型细菌注射到老鼠体内,老鼠死亡。c.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注射到老鼠体内,老鼠不死亡。d.将 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老鼠体内,老鼠死亡。结论:加
17、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一定有一种物质能把某些 R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从活的 S 型细菌中抽取 DNA、蛋白质和荚膜物质,分别与活的 R型细菌混合,并进行悬浮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其中的 DNA 组分能够把 R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而且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如果用 DNA 酶处理 DNA 样品,就不能使 R型细菌发生转化。实验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RNA 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7DNA 的分子结构和特点(1)如图所示:组成 DNA 的基本元素是 C、H、O、N、P等;组成 DNA 的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必修 知识点 总结 遗传 进化 中学 教育 高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