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高考地理模拟测试卷(八)【含答案】.pdf
《2021届高三高考地理模拟测试卷(八)【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高考地理模拟测试卷(八)【含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届高三高考地理模拟测试卷(八)【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 分,共 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世纪80年代之前,全国小麦种植面积增加较快,其绝对值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河北和新疆等北部省份。80年代之后,中国小麦种植总面积有所减少。下图是1950年以来中国小麦种植面积重心迁移轨迹图。据 此 13 题。1.20世纪80年代之前,黑龙江、新疆等北部省份的小麦种植面积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迁入 B.优选良种 C.开垦耕地 D.引水灌溉2.20世纪80年代之后,小麦种植面积重心向南偏移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小麦种植面积增加 B.
2、北 方小麦种植面积减少C.南方城市用地增加 D.北方耕地面积减少3.20世纪80年代之后,黑龙江最可能扩大种植面积的农作物是A.水稻 B.黄麻 C.花生 D.甘蔗【答案】1.A 2.B 3.A【解析】1.2 0 世纪80年代之前,受国家政策影响,上山下乡、支援边疆,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往新疆和黑龙江,这些地区增加了大量劳动力,为开垦荒地、引水灌溉、优选良种提供了可能,这些地区适合种植小麦,导致小麦种植面积迅速增加,故人口迁入是最主要因素。故选A。2.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适合水稻种植,而小麦以旱地种植为主,因此南方小麦种植面积增加的可能性小,即使南方小麦种植面积增加,增幅不会太大;南方城市用地增加可
3、能会减小南方小麦面积,AC错误。我国人多地少,国家有土地保护政策,北方耕地大量减少的可能性不大且不会大幅减少引起小麦重心转移,D错误。“80年代之后,中国小麦种植总面积有所减少“,由T 20世纪80年代之前小麦种植面积重心在北方,北方地区小麦种植面积的绝对值大,因此北方小麦种植面积减少最可能导致小麦种植面积重心向南偏移,B可能性最大。故选B。3.黄麻、甘蔗主要在热带种植,BD可排除;花生对气温、水分和土壤有一定要求,一般在暖温带山地丘陵种植,黑龙江平原面积广,山区海拔高、气温较低,花生不适合在黑龙江种植,C 错误。黑龙江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夏季雨热同期,水源充足,能够满足水稻生长需求,水稻在
4、黑龙江可以种植,因此20世纪80年代之后,黑龙江最可能扩大种植面积的农作物是水稻,A 正确。故选A。植物墙是用绿色植物编植成的墙体,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对生长环境的超强适应能力,使自然界中栖息于平地上的植物永久地生长于垂直的建筑墙面,为建筑设计和建筑装饰提供一种新型的有机生态材料。据此完成45 题。4.在城市中,植物墙的最主要功能为A.美化环境 B.减轻噪音 C.净化雾霾 D.保护建筑5.植物墙被称为建筑物的空调。1 月,植物墙对气温调节效果最显著的城市是A.长春 B.兰州 C.杭州 D.青岛【答案】4.A 5.C【解析】4.改善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当今城市的当务之急,在地面绿化日益被侵
5、蚀的今天,垂直绿化成为一种节省空间的绿化趋势,植物墙应运而生,所以植物墙的核心功能是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环境,A 正确。减轻噪音、净化雾霾、保护建筑是次要作用,BCD错误。故选A。5.冬季植物墙在长春、兰州、青岛等北方城市已经落叶,对建筑的保温作用很小,故 A、B、D 错误;杭州冬季植物仍然枝叶繁茂,对气温调节作用显著,C 正确。故选C。海洋难抵极,又称尼莫点(48。52.6S,123。23.6W),位于南太平洋中央海面上,是地表距离陆地最偏远的地点,与最近的陆地相距约2688千米。该点孤离于陆域、洋流及船舶航线之外(右下图)。从上世纪 70年代至今,已有大量的人造失效航天器残
6、骸坠落并埋葬在尼莫点周边海域,成为了航天器的“公墓据此完成68 题。6.尼莫点孤离于船舶航线之外的主要原因A.该点附近海水浅不利于大型船舶航行B.该地区风大浪高不利于航行C.该区域无人类活动,船舶无法补给 D.该区域远离陆地,航行无需经过7.尼莫点附近区域生物踪迹稀少的主要原因A.海水水温过低,不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 B.无海水扰动,营养物质沉于海底C.孤离于陆地、洋流之外,缺乏有机质 D.纬度较高,光照、热量不足8.与其它海域相比,尼莫点周边海域成为航天器“公墓”的有利条件是A.海水深度较大 B.隐蔽条件较好C.自净能力较强 D.受(对)环境影响较小【答案】6.D 7.C 8.D【解析】6.海
7、上航线是船舶在两地间的海上航行路线,每个航次的具体航线,应根据航行任务和航行地区的地理、水文气象等情况,以及船舶状况规定,由材料分析可知,尼莫点是地球表面距高陆地最偏远的地点,位于南太平洋中央之处的海面上,最近的陆块与当地相隔2688千米之遥,因此,该点由于距离陆地较远,航行多数不在此经过,孤离于船舶航线之外。故选D。7.生物种类的多少,与生物的生存环境和食物有关。尼莫点包夹在南太平洋环流所围海域的中间,因此租出了营养物丰富,温度较低的外部海水流入,而陆块与当地的漫长距离也表示该点欠缺陆上冲刷入海的有机物,因此.由于上述原因,使尼奠点周边的海洋环境不足以供养大量生物。故选C。8.与其它海域相比
8、,该点距离陆地最远,该海域成为失效航天器残骸坠落和埋葬地对环境影响较小。故选D.(四川省德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三期末)贝马拉哈国家公园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中西部,园内布满了形状独特的针尖石林,其物质组成是几百万年前海底珊瑚和海藻的化石堆积物。下图为贝马拉哈国家公园针尖石林景观和马达加斯加岛北部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9 11题。M9.推测该国家公园针尖石林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风力的侵蚀和堆积 B.海水的侵蚀和溶蚀C.海水的侵蚀和堆积 D.流水的侵蚀和溶蚀10.该国家公园所在地的自然植被是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热带沙漠D.亚热带灌丛1 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多的主要原因是位于A
9、.气旋活动频繁区B.西南季风迎风坡 C.东南信风迎风坡 D.东北信风迎风坡【答案】9.D 10.B 11.C【解析】9.由题可知针尖石林,其物质组成是几百万年前海底珊瑚和海藻的化石堆积物,为石灰岩构成,为喀斯特地貌,塑造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的侵蚀和溶蚀。故选D。10.该国家公园所在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自然植被是热带草原。故选B。1 1.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处在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东部暧流的增温增湿作用,降水多于西部;气旋活动少,不受西南季风和东北信风影响。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
10、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必考题:共46分。1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非洲国家卢旺达曾经政局不稳,民主改革后,国家环境稳定,鼓励工业化发展。2013年前后中国福建某公司在卢旺达投资新建刺绣加工厂,培训当地工人产品主要销往本地及周边非洲国家,高档产品生产依然放在中国。该国的气候条件彻底颠覆了一年四季的分类,这里只有两个季节,年平均气温最低为18,最高为26,在宽大的厂房里一年四季不用开空调。(1)分析卢旺达厂房不用空调的原因。(4分)(2)指出在卢旺达建设刺绣加工厂的优势。(8分)(3)请从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方面,简述在卢旺达建厂对该国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8分)(4)分析该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含答案 2021 三高 地理 模拟 测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