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治疗中的评估与监测医学心理学检验医学论文医学文章.pdf
《抗凝治疗中的评估与监测医学心理学检验医学论文医学文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凝治疗中的评估与监测医学心理学检验医学论文医学文章.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抗凝药物治疗中的临床评估与监测 血栓是由纤维蛋白和血细胞组成的,可发生于循环系统的各个部位,包括静脉、动脉、心腔和微循环等。血小板活化与凝血系统激活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抗栓治疗 主要针对凝血系统和血小板两个环节,分别称为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目前临床上最常 使用的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这些药物的临床价值已得到许多大 型临床试验的证实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但由于抗凝药物具有一定的出血风险,在临床使 用中进行相应的评估以及监测对达到更佳的抗凝效果以及减少出血风险尤为重要。1凝血酶抑制剂 凝血酶抑制剂有间接凝血酶抑制剂以及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间接凝血酶抑制剂通过与抗
2、 凝血酶结合而使凝血酶灭活或抑制凝血酶的生成,其依赖抗凝血酶来发挥作用,半衰期较长,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可产生药物间相互作用。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有肝素以及低分子 肝素,在心血管领域主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凝治疗以及介入术中。在安全性方面,普 通肝素由于分子量大,会干扰血小板功能,可能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活 性可预测,对血小板影响小,安全性优于普通肝素。11 间接凝血酶抑制剂 普通肝素 普通肝素是通过增强抗凝血酶活性来发挥抗凝作用,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剂量而防止 出血。主要监测指标包括:(1)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
3、tin time,APTT):本试验简单、敏感、快速和实用,是目前各国在普通肝素监测中的使用最广的指标。自 1972 年 Basu 等进行血栓预防的研究,明确了肝素治疗时 APTT 范围(APTT 达到正常对 照值的 1.52.5 倍)以来,这一标准在科研和临床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并被广泛沿用至 今。(2)血小板 计数:肝 素诱导 的免疫性或血栓 性血小 板减少 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治疗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应用肝素后 214 天,在监测肝素剂量的同时,需定期监测 PLT,尤其是在疗程延长时,若治疗过程中,PLT 低于 治
4、疗前的 50%,应怀疑并发 HIT;当 PLT50 X 10?9/L 时,需停用肝素,必要时应输注单采 血小板悬液。(3)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特别适用于监测介入术中、体外循环和血液透析时肝素的用量。经皮冠脉介入术(PCI)中由于需要达到的抗凝水平超 过 APTT 测定范围,在导管室一般测定 ACT 来监测 PCI 术中肝素的剂量。未联用血小板糖 蛋白 IIb/IIIa受体(GPIIb/IIIa)抑制剂时,建议肝素剂量为 60100IU/kg,靶 ACT 250 350s (HemoTec 法)或 300-350s(Hemachron 法);联
5、合使用 GPIIb/IIIa 抑制剂时,靶 ACT 为 200-250s。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临床情况稳定,无并发症的患 者,按体重给药时,不需要作监测。但 LWMH 主要经肾脏清除,用于肾衰竭患者时要谨慎。对于肥胖患者使用 LWMH 时,推荐根据体重确定给药剂量;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肾功能不 全(肌酐清除率 GFR30ml/min),建议首先考虑使用普通肝素,同时用 APTT 监测抗凝强 度,如果肾功能不全者(GFR30ml/min)时考虑使用低分子肝素,应以常规推荐剂量的半 量给药。另外,孕妇,儿童和非正常体重者时使用
6、时,也需作实验室监测。现国内外用于监 测的指标有:(1)抗因子 Xa 活性测定(因子Xa 抑制试验):原理是将过量的抗凝血酶(AT)加入血浆,以形成 LMWH-AT 复合物,再加入已知过量的因子 Xa,形成 LMWH-AT-Xa复 合物,剩余因子 Xa 用显色方法测定。本法快速,可靠,重复性好,被推荐作为监测 LMWH 的首选指标。推荐对每日 2 次 LMWH 治疗的患者,用药 4h 后检测,检测使用国际标准化 试剂盒子,抗因子 Xa 水平适宜维持在 0.51.1U/ml(国人以 0.40.7U/ml 为宜)。肝素过量时可以使用鱼精蛋白对抗。鱼精蛋白能迅速抵消普通肝素的抗凝作用。普通肝 素使用
7、 15分钟内,1mg 鱼精蛋白能中和 80-100U 的普通肝素。静脉注射的肝素半衰期很短,使用较长时间后,中和时所需要的鱼精蛋白量要相应减少。鱼精蛋白不能完全中和 LMWH 的抗凝活性,采用鱼精蛋白中和低分子肝素时,需要更大的给药剂量。1.2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与凝血酶可逆性结合,且结合速度很快,半衰期短,作用不受患者年 龄、性别和肾功能影响,无药物间相互作用。其临床应用逐渐增多,主要用于预防动脉栓塞 性疾病,缺血性卒中,PCI 后预防再发缺血等。该类药物对正常凝血功能影响小,出血风 险较小,安全性较高,而且通过抗凝试验可以很容易监测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疗效。水蛭素 水蛭素是迄
8、今最强的凝血酶抑制剂,它与凝血酶结合形成一种非共价复合物,该复 合物解离常数为 10-12 数量级,且反应速度极快。国外已有 YHIR(hirudin)在临床上 使用。丫 HIR 多用于肝素治疗后并发 HIT 的患者,一般 APTT 延长至正常对照的 1.52.5 为 佳。但近年有学者认为使用高浓度的 丫 HIR,特别在是监测 HIR-PEG(聚乙二醇)复合物时,APTT 的线性偏移较大。新近研究的蛇静脉酶凝结时间法(the ecarin clotting time,ECT)和 凝血酶原诱导的凝结时间法(prothrombinase-induced clotting time,PiCT)在高低
9、剂量时也 有较好的线性和重复性,对于临床及时监测和长期使用的实验室监测均适用,可望为水蛭素 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安全和有效地保证。比伐卢定 静脉使用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比伐卢定(Bivalirudin)是 2000 年 12 月 FDA 批准上市的直 接凝血酶抑制剂,通过直接并特异性抑制凝血酶转化纤维蛋白原成为纤维蛋白而发挥抗凝作 用,作用可逆而短暂,在肾功能正常患者中的半衰期为 25min。伐卢定不需要抗凝血酶川的 介导,同时对游离的和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均有效。由于不与血浆蛋白结合,比伐卢定 的抗凝作用有效而且变异性较小,常规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活化凝 血时间(ACT)
10、达标后持续药物泵入过程中可以不必监测 ACT。尤其适用于有肝素诱导血小 板减少症患者的抗凝治疗。2.Xa因子抑制剂 磺达肝癸钠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 Xa 因子选择性抑制剂,其与抗凝血酶 Ill结合后,使后 者在结合部位的构象发生改变,增强其与 Xa 因子形成共价复合物的能力,从而发挥对 Xa 的 抑制作用。磺达肝癸钠可静脉或者皮下给药。皮下给药后吸收迅速完全,生物利用度为 100%。达血浆峰浓度的时间为 1.7 小时,静脉给药血浆浓度达峰更快。由于皮下给药后生物利用度 恒定,可以采用固定剂量一天一次给药,而且不需要监测抗凝强度。由于药物完全经过肾脏 清除,因此在肾功能不全时可能在体内蓄积,出血风
11、险增加,不建议在 GFR30ml/min 的患 者中使用磺达肝癸钠。3.口服抗凝剂华法林 3.1 抗凝治疗临床评估 凝血因子 n、/、x 需要维生素 K 依赖的丫一羧化后才能具有生物活性,目前应 用的华法林是维生素 K 拮抗剂的代表,其通过抑制维生素 K 及其 2,3-环氧化物(维生素 K 环氧化物)的相互转化而发挥抗凝作用。此外,维生素 K 拮抗剂还能抑制抗凝蛋白 C 和蛋白 S 的羧化。华法林作为最古老的口服抗凝药物目前仍然是需要长期抗凝治疗患者的最常用药 物,例如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预防、瓣膜病和瓣膜置换术后,也包括 心腔和微循环等血小板活化与凝血系统激活在血栓形成过程
12、中均具有重要作用抗栓治疗主要针对凝血系统和血小板两个环节分别称为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目前临床上最常使用的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这些药使用中进行相应的评估以及监测对达到更佳的抗凝效以及减少出血风险尤为重要凝血酶抑制剂凝血酶抑制剂有间接凝血酶抑制剂以及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间接凝血酶抑制剂通过与抗凝血酶结合而使凝血酶灭活或抑制凝血酶的生成其依及低分子肝素在心血管领域主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凝治疗以及介入术中在安全性方面普通肝素由于分子量大会干扰血小板功能可能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活性可预测对血小板影响小安全性优于普通肝素间接凝某些特殊情况下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抗凝治疗。但
13、华法林治疗的安全窗狭窄,口服抗凝剂 的个体剂量差异性大,且出血风险大。在确定患者是否适于进行抗凝治疗前应评估其获益风 险比,只有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获益明显超过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时方可启动抗凝治疗。对于房颤患者而言,是否需要进行抗凝治疗,指南中有明确规定。CHADS 2评分系统是 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估工具,其计分方法如表 1 所示。CHADS 2评分:低危(0-1分),中 危(2-3分)及高危(评分 4 以上)。随着 CHADS 2评分的增高,房颤患者未来发生缺血性 卒中的风险逐渐增高。若无禁忌证,所有 CHADS 2评分2 分的房颤患者均应进行长期口服 抗凝药治疗。若房颤患者 CHADS 2
14、评分为 1 分,可应用阿司匹林治疗,部分患者也可考虑 应用口服抗凝药治疗。CHADS 2评分为 0 分时一般无需抗凝治疗。表 1 CHADS 2评分(2006 ACC/AHA/ESC房颤指南)危险因素 评分 心力衰竭/LVEF40%(C)1 高血压(H)1 年龄75 岁(A)1 糖尿病(D)1 卒中/TIA/血栓栓塞病史(S)2 2010 欧洲房颤指南提出了一项新的房颤患者血栓危险度评估的 CHA2DS2VASC评分系 统(表 2)。该评分系统将危险因素分为:主要危险因素和非主要危险因素两类。年龄 75 岁及卒中史作为房颤的主要危险因素,只要患者存在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即作为卒中的高危患 者。评分
15、2 分,推荐口服抗凝药治疗(如华法林)(I 类适应证,证据水平 A);评分为 1 分,可以选择华法林或者阿司匹林抗凝,但是推荐口服抗凝药治疗(I类适应证,证据水平 A);评分 0 分,可以选择阿司匹林或不用抗栓治疗,推荐不抗栓治疗(I类适应证,证据 水平 A)。但是如果选用华法林抗凝,指南强调一定要达到有效剂量(目标值 2.5),而 INR1.5 则视为无效抗凝。表 2 CHA 2DS2VASC 评分(2010 ESC 房颤指南)危险因素 评分 心力衰竭/LVEF65 岁 1 D(Drugs or alcohol)药物或嗜酒 各 1 分 需要指出的是,出血风险增高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往往也
16、增高,这些患者接受抗 凝治疗的静获益可能更大。因此,只要患者具备抗凝治疗适应证(CHADS2 评分2 分)仍 应进行抗凝药物治疗,而不应将 HAS-BLED 评分增高视为抗凝治疗禁忌证。对于此类患者 应注意筛查并纠正增加出血风险的可逆性因素,并需进一步加强监测。3.2 华法林剂量和监测 华法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其抗凝效应密切相关,而剂量-效应关系在不同个体有很大 差异,因此必须密切监测用药剂量防止过量或剂量不足。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是抗凝最常用的监测指标,能反映三种维生素 K 依赖凝血因子(n、x)的抑制。在华法林治疗最初几天内,PT 主要反映半衰期为 6 小
17、时的凝血因子 VII受到抑制。随后,凝血因子 X 和因子 II受到抑制,PT 进一步延长。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mal normalized ratio,INR)作为华法林的监测指标,使不同实验室和不同试剂测 定的 PT 具有可比性,计算公式为 INR=(测定的凝血酶原时间(PT)/平均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ISI ISI 为国际敏感指数,代表凝血激酶反应性。在应用华法林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 INR 并据此调整华法林剂量,将 INR 控制在 2.0-3.0 之间。虽然上述 INR 的目标值主要来自于欧美国家的临床研究结果,但目前并无证据显示 中国患者需要采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凝 治疗 中的 评估 监测 医学心理学 检验 医学论文 医学 文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