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温病学题库之简答问答题.pdf
《2021年度温病学题库之简答问答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度温病学题库之简答问答题.pdf(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4.温病学发展过程中,在晋唐此前称为什么阶段?有何特点?晋唐此前温病学阶段为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对温病虽有一定结识,即 在 内经 伤寒论等书中已有对温病病名、病因、证候及治疗等方面初步记载。但理论上尚较简朴,并且概念上温病与伤寒未有明确划分,把温病从属于伤寒范畴。35.请列举民国时期对温病学发展作出较大贡献三名医家姓名及其著作?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吴 锡 璜 中西温热串解丁 甘 仁 喉疮证治概要36.吴鞠通在温病学方面重要学术成就是什么?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制定了三焦分证治疗大法;对温病发生、发展、传变规律进行归纳,组创了许多温病方药。37.什么是温病学?温病学定义: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本学科
2、重要课程,其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防止办法,既对指引温病诊治有很强临床实践性,而其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体系又是中医临床各科基本之一。38.刘河间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重要贡献是什么?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受,由浅至深,皆是热证”观点;以为热病初期,不可单用辛温解表;组创新方,主张治疗温热证应以寒凉药为主,创制了双解散等方。39.何谓“伏寒化温”?指感受寒邪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40.温病学发展过程中,在宋金元时期关于温病重要学术成就是什么?举出该时期两名重要医家对温病贡献。.这一时期为温病学成长时期。在理论上,划清了伤寒与温病界限,为温病学术体系形成奠定了理论基本。在治疗
3、上,有了主线性突破,主张灵活运用经方,强调治疗温热证应以寒凉药为主。其中:刘河间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受,由浅至深皆是热证,非有阴寒证”理论,以为热病初期,不可单用辛温解表,并创制了双解散等方剂。王安道以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提出温病发热是沸热自内达外,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36.何谓广义伤寒?广 义 伤 寒 指 一 切 外 感 热 病 总 称,涉 及 属 于 狭 义 伤 寒 和 温 病。37.试述温病概念。温 病 是 由 温 邪 引 起,以 发热为主症,具 备 热 象 偏 盛,易于化燥 伤 阴 等 特 点 一 类 急 性 外 感 热 病。它 与 其 她 疾 病 不 同,它 是 属 温
4、热 性 质,并且它不 是 指 某 一 详 细 疾 病,而 是 指 外 感 疾 病 中 一 大 类。38.温病重要特点是什么?有 特 异 致 病 因 素。-由 外 界 温 邪 引 起。有一定传 染 性,流 行 性,季 节 性,地 区 性。病 程 发 展 有 阶 段 性。大多循卫气营血规律传 变 发 展。临 床 体 现 具 备 特 殊 性:起 病 急,传 变 快,发 热 为 主 症,易浮现险恶证 候,易 耗 伤 阴 津。39.温病与温疫有何区别?温 病 是 由 温 邪 引 起 一 大 类 外 感 热 病。它涉及了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和各种感染性疾 病。故 温 病 范 畴 较 广。温 疫 是 温 病
5、其 中 之 一 类,属 于 温 病 中 具 备 强 烈 传 染 性,并 引 起 流 行 一 类 疾 病。两 者 在 概 念 上 有 大 小 之 别,但 两 者 又 不 能 截 然 分 开。古人云:“一 人 受 之 谓 之 温,一方 受之谓之疫”两 者 有 传 染 强 弱,有 无 引 起 流 行 不 同。40.简述伤寒与温病关系?难经五十八难说:“伤 寒 有 五,有 中 风、有 伤 寒、有 湿 温、有 热 病、有温病”。从 经 文 看,伤寒有“广义”、“狭 义”不 同。“广 义 伤 寒”范 畴 较 广、是一切外感热病总 称,涉 及 了 温 病 在 内,与 温 病 关 系 是 从 属 关 系。“狭
6、义伤寒”范 畴 较 窄,仅指感受 风 寒 引 起 外 感 热 病,与 感 受 温 邪 引 起 外 感 热 病 性 质 不 同,两 者 属 并 列 关 系。41.试述温病病变过程有何规律性?温 病 是 由 温 邪 引 起 一 类 急 性 外 感 热 病,其病变过程亦是温邪作用下导致机体卫气营 血 及 三 焦 所 属 脏 腑 功 能 失 调 及 实 质 损 害 成 果。根 据 温 邪 侵 入 浅 深 层 次 不 同,及人 体 卫 气 受 伤 轻 重,强 弱 差 别,其 病 变 过 程 大 体 上 可 分 为 五 个 阶 段。即邪在卫分 阶 段 邪 在 气 分 阶 段 邪 在 营 分 阶 段 邪 在
7、 血 分 阶 段 恢 复 期(或 后 期)阶 段。在 新 感 温 病 来 说,普 通 循 表 入 里,由浅进深,循 卫 气 营 血 逐 渐 演 变。若是伏气温病,则 起 病 邪 从 内 发,可 向 外 透 发,亦 可 内 陷。但始终不离卫气营血及其有关联脏腑间进行演变。卫、气、营、血,是温病病程演变过程中共同规律。42.风温病与伤寒(狭义伤寒)有何不同?风温病与狭义伤寒均属外感热病。但因感邪性质不同,其证治亦有明显差别。风温病感受是风热病邪,邪从口鼻而入,先受于手太阴肺经,初起常用发热恶寒、口微渴、咳嗽、无汗或少汗、头痛、舌尖边红苔薄白、脉浮数。传变较速,有卫气营血演变过程,病变过程中易化燥伤
8、阴,初起治宜辛凉解表。狭义伤寒,感受是风寒病邪,邪从皮毛而入,先受于足太阳膀胱经。初起常用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传变稍慢,普通寒邪化热,才传入于里,病程中有六经传变次第,病变中易伤阳气。初起治宜辛温解表。43.暑温、湿温,初起即有里热证体现,为什么又不属伏气温病?暑温、湿温初起即见里热证候体现,有似伏气温病。但其临床见证,与当令主气致病特点一致。如暑温,发于夏季。夏季,暑热当令,易产生暑热病邪,简称暑邪。暑为火邪,邪气强盛,致病迅速,传变较快;初起即见阳明气分大热证候,甚可直犯心包,引动肝风,浮现痉厥危证。此与暑温临床证候特点相一致,故是新感暑热病邪所致,属新感温病。同样,
9、湿温多发于长夏。长 夏(即夏秋之间)湿土当令,气候多湿,易形成湿热病邪。其致病好犯中焦脾胃,且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初起即浮现湿热困阻脾胃见证。这一点与湿温病临床证候特点相一致,故属新感温病。35.何谓新感温病?邪及时发病,病发于表一类温病。本病初起病邪在表,重要症状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咳嗽,无汗或少汗,苔薄,舌边尖红,脉浮数等。36.何谓伏邪温病?感受温邪之后,伏藏于里,或平素内热,复为外感之邪诱发一类温病。初起多以里热证为主,症见发热口渴,浸赤,舌红,脉数等,治疗以清里热为主。37.何谓天受?吴 又 可 温疫论,指通过空气传播。38.试述温热病邪致病特点。邪气内伏,热自里发。病变过程中里热内
10、迫特性明显。易耗伤人体阴液。39.试述疣气致病特点。其性暴戾,致病力强。具备强烈传染性。感染途径多从口鼻而入。不同疣气致病对脏腑经络有特异性病变定位。40.试述新感温病特点。初起病多在表,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重要体现。其传变趋向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普通病情较轻,病程较短。初起治疗以解表透邪为基本大法。代表性病种如风温,秋燥等。41.温邪感邪途径有哪几种?.邪从皮毛而入邪从口鼻而入42.试述伏邪温病特点。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漫赤,舌红苔黄等热郁于里证候为重要体现。其传变趋向:如伏热由里外达,为病情好转体现;如里热进一步内陷进一步,则为病情进展标志
11、,伏邪温病普通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初起治疗以清泄里热为主,重要病种有春温,伏暑等。43.简述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区别。感邪发病方式不同。新感温病,感邪即发,病发于表;伏气温病,感受外邪,不即发病,过时而发,病发于里。初起临床体现不同。新感温病,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等肺卫表热证为主;伏邪温病,初起即见高热、烦渴、尿赤,舌红苔黄,或昏遭,舌绛无苔等气、营分里热证为主。治疗不同。新感温病,初起治疗以解表透邪为主;伏邪温病治疗以清泄里热为主。其她:病程,病情,预后亦不同。新感温病,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治疗得法易愈;伏邪温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伏邪透尽方愈。44.
12、温毒病邪致病特点是什么?攻窜流走:温毒病邪可内攻脏腑,外窜经络、肌媵,上冲头面,下注宗筋、阴器,其病变部位差别与温毒病邪性质及感邪重轻关于。蕴结壅滞:温毒病邪客于脉络,可致局部血脉阻滞,毒瘀互结,而形成肿毒特性,局部浮现红肿疼痛等。45.风热病邪与燥热病邪致病有何异同?相似点:以肺胃为中心;初起均有肺卫见症。不同点:发病季节不同;风热病邪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燥热病邪多发生于秋季。初起症状,燥伤肺卫证必伴有津液消耗见症;风热病邪每易浮现“逆传心包”病理变化,燥热病邪病势轻浅,以肺为病变中心。46.吴又可提出肪气病因具备哪些致病特点?其特点有五:其性暴戾,致病力强,无问老幼,触之即病。具备强烈传染
13、性,易引起广泛传播和蔓延流行。其侵袭人体多从口鼻而入。历气有各种不同,不同防气对脏腑经络有特异定位性。疣气致病对不同动物种属有一定选取性,如“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47.起病即见里热证候都是伏邪温病吗?试举例阐明之。病即见里热证候不一定都是伏气温病,也有属新感温病。如暑温,湿温等。现以暑温为例阐明如下:暑温发于夏季,初起即见阳明气分甚至暑入心包等里热证而无卫分表证,何以属新感?因暑即为火,其性酷烈,传变极速,致病多入阳明气分而无卫分通过。初起即见暑入心包,因暑为火邪,心为火脏,通于夏气,同气相求,致病可直犯心包特点一致。正是由于这种里热证候浮现,与夏令主气所形成暑热病邪致病
14、特点完全相符,自然是感受当令之邪即时发病新感温病了。52.简述温病辨证临床意义是什么?温病辨证临床意义有如下几点:归纳证候类型;分析病机;判断病位深浅;阐明证候病变;提供治疗根据。53.简述卫气营血辨证临床意义?卫气营血辨证意义是:明确病变深浅层次;拟定证候类型及病变性质;为确立对的治法提供根据。54.何谓“卫营同病”?举例阐明之。“卫营同病”是指卫分证未罢而营分证又起,或一起病即卫分证与营分证同步并见。例如伏暑病初起既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脉浮数等邪袭卫表卫分证,又见邪热内舍营分,营热炽盛,营阴耗损口干,反不甚渴饮,舌红绛少苔等营分证。55.何谓卫气同病?指温病过程中卫分之邪未尽即见气分
15、证候,或一起病即见卫分证和气分证并见。如发热、微恶风寒、心烦、口渴、舌质红、苔黄、脉数等症。56.何谓舌蹇?又名舌涩。指舌体运动失灵,言语不清征象。多因热毒深陷,内闭心包所致。57.何谓湿蒙心包?指气分湿热酿蒸痰浊,蒙蔽包络病机变化。证见:神志昏蒙,时清时昧,舌苔垢腻等。58.上焦热入心包病变属于营分范畴,其与热入营分有何不同?热入心包病变,虽应归属营分范畴,但其病理变化及临床体现与热入营分者有所不同。在病理上,热入心包是邪热炼痰,热痰闭阻心窍;热入营分是热损营阴而心神被扰。在症状体现上,热入心包以灼热肢厥,神昏澹语或昏愦不语,舌蹇为重要见症,神志症状最为严重;热入营分以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或
16、时有澹语,反不甚渴饮为重要见症,热损营阴症状明显而神志症状较轻。59.试述上焦手太阴肺重要病理变化,证候。上焦手太阴病理变化有:邪袭肺卫,肺卫失宣。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欠润,脉浮数。邪热壅肺,肺气闭郁。症见身热,汗出,咳喘气促,口渴,苔黄,脉数。湿热阻肺,肺失清肃。症见恶寒发热,身热不扬,胸闷,咳嗽,咽痛,苔白腻,脉濡缓。60.温病下焦肝肾病变和邪在血分,其病机与证候有何不同?下焦肝肾病变为热伤肝肾之阴,邪少虚多之候,属虚证。其中足少阴肾病变,其病机为热邪久留,肾阴耗损,证见身热额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燥咽干,脉虚神倦等。足厥阴肝病变,其病机为水不涵木,
17、虚风内动,证见手指蠕动,甚或愈须,神倦肢厥,心中惜i t大动,舌干绛而萎,脉虚弱等。邪在血分,属实证。病机为热盛动血,热瘀交结。证见身热,吐血,蚓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神昏澹狂,躁扰不安,舌深绛。7 8.何谓神志昏蒙?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澹语。多为湿热类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7 9.列出温病发热常用类型。温病发热常用类型重要有八种:发热恶寒;寒热往来;壮热;日晡潮热;发热夜甚;身热不扬;夜热早凉;低热8 0 .简述温病无汗两种状况。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阶段无汗,是邪郁肌表,闭塞膜理而致,并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症;邪
18、入营分,劫灼营阴,而无作汗之源,亦可见无汗,并见烦躁,灼热,舌绛,脉细数等症。8 1 .简述温病亡阳体现及病机。温病亡阳体现:亡阳又称阳竭,指面色苍白、四肢逆冷、汗出不止、气促息微,脉微细欲绝。病机:重要为热毒炽盛,阴精耗竭,阴竭则阳无所附,阳气暴脱所致。8 2 .简述温病亡阴体现及病机。温病亡阴体现:又称阴竭,指烦躁不安、面色潮红、口咽干燥、尿量短少、舌干红或枯萎无苔、脉细数促疾。病机:多为热毒炽盛,阴津耗竭,不能内守,正气耗散太过,不能固摄于外所致。8 3 .温病壮热体现及病机如何?壮热体现:指高热,通体皆热,热势炽盛,但恶热而不恶寒。病机:温邪由表传里,热入阳明,邪正剧争,里热蒸腾而致。
19、8 4.简述斑疹形态临床意义。斑疹外发,其形态松浮洋溢,如洒于皮表,多为邪热外达顺证;若紧束有根,如履透针,如矢贯,为热毒锢结逆证,预后多不良。85.斑与疹在形态上有何不同?斑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退色。疹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86.温病哪些证型可见到咽喉红肿疼痛?下列证型可见到咽喉红肿疼痛:风热袭肺,风温初起,常伴发热咳嗽;秋燥病燥热上干清窍者也常浮现;湿热蕴毒上壅之证,常伴有发热,胸痞腹胀,舌苔黄腻等。87.温病胸部闷胀病机及伴见症状如何?温病胸部闷胀多因热邪郁于肺脏、胸膈,胸肺气机失畅所致;伴见壮热、咳喘气促等。也可因痰湿或痰热结
20、于胸膈所致,伴见咳唾痰涎等。88.温病口渴不欲饮病机有哪些?体现如何?温病口渴不欲饮,见于湿温病初起,湿邪偏盛时,为湿郁不化,脾气不升,津液不布所致,常伴见身热不扬、胸脱痞闷、舌苔白腻等。兼挟痰饮,体现为饮水不多、或饮下不舒、伴见胸闷、呕恶、苔腻。温病热入营分,营阴蒸腾,上潮于口,也体现为口干反不欲饮或不甚渴饮。常伴见身热夜甚、心烦时有谴语,舌红绛、脉细数等。瘀热搏结,津液局限性和有形瘀滞并存,阻滞气机,津不能上承,浮现口渴漱水不欲咽,伴见胸胁或少腹硬满刺痛,舌紫晦或有瘀斑、脉沉涩。89.温病神昏澹语病机有哪些?体现如何?温病神昏谄语病机有:邪热挟痰内闭心包,则神昏澹语伴见身热肢厥,舌骞不语,
21、舌鲜绛。营热扰乱心神,则昏澹较轻,神志不完全昏迷,或心中烦躁,伴见灼热、斑疹隐隐、舌红绛。血热扰动心神,则昏澹狂乱,伴见身体灼热、斑疹密布、全身多部位出血、舌深绛。热结肠腑,胃中浊热,上熏神明,则时有神昏诒语,伴见潮热、便秘、舌红苔燥、脉沉实等阳明腑实征象。90.试述温病实证痉体现及其病机。实证痉厥体现:手足抽搐、颈项强直、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来势急剧、抽搐频繁有力。同步可见肢冷、神昏、脉弦数有力等。病机:多为邪热炽盛,热极生风,筋脉受灼而致肝风内动,可见于温病气分、营血分阶段。若并见壮热、口渴、大汗、苔黄者或便秘腹满,为阳明热盛或热结腑实,引动肝风;若并见壮热、咳喘、汗出、苔黄者
22、,为 肺(金)受灼,肝(木)失制而风从内生,肝风内动,又 称 为“金旺木囚”;若并见灼热、昏澹、舌绛等,为心营热盛,或血分热盛而引动肝风。91.分别阐述温病热厥和寒厥体现及其病机。热厥体现:胸腹灼热而四肢逆冷或不温,常伴神志异常或伴大汗,渴饮,尿黄,便秘,或斑疹、出血症,舌红或绛,苔黄燥或少苔,脉沉实或沉伏而数。病机:热毒炽盛,气机郁滞,阴阳气不相顺接,阳气不能外达四肢所致。寒厥体现:无发热,通体清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气短息微,神情萎靡,甚不识人,舌淡脉沉细欲绝。病机:温病后期阳气大伤,无以温煦全身,虚寒内生所致。92.斑疹病机及治疗原则如何?斑疹病机:温病过程中浮现斑疹,均提示热邪进一步
23、营血。斑多为热毒炽盛,郁于阳明,胃热炽盛,内迫血分,灼伤血络,血从肌肉外溢而致;疹为风热伏郁于肺,内窜营分,达于肌肤血络而成。如章虚谷说:“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可见,斑疹在病位上有肺胃之别,在病变上有浅深不同,故陆子贤说:“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斑疹治疗原则:斑宜清胃泄热,凉血化斑。疹宜宣肺达邪,清营透疹。若斑疹并见,治以化斑为主,兼以透疹。斑疹治疗,一忌妄用辛温刊登升提药,恐助热动血;二忌壅补,以免恋邪;三忌在斑疹初透之机,过用寒凉,以使邪热遏伏,发生变症。93.试述斑疹色泽临床意义。斑疹以红活荣润为顺,是气血流畅、邪热外达征象,反之为病情危重征象。红如胭脂为血热炽
24、盛;色紫赤如鸡冠花为热毒深重;晦暗枯槁则为邪气进一步,气血郁滞,正气衰退危象;色黑为火毒极盛,病势严重,但黑而光亮,阐明气血尚充,治疗有望;黑而隐隐,四旁赤色,此为火郁于内,气血尚活,亦可救治;黑而晦暗,则不但热毒锢结,并且正气衰败,预后不良。总之,斑疹颜色加深,阐明病情加重,正如雷少逸说:“红轻、紫重、黑危”。此外,若见斑疹色淡红,则多为气血局限性,无力透发之象,病情也较多危重。94.温病诊察胸腹时应注意什么?诊胸腹时应注意:询问胸腹与否有胀、痛、满、痞等不适;用手掌触扪胸腹,掌力分轻、中、重,犹如诊脉有浮、中、沉,以轻手循抚,自胸上而至脐下,感知皮肤润燥、寒热,来判断病证寒热性质,中、重力
25、触扪,并询问、观测患者胸腹软硬度或与否有疼痛感。以察病邪结聚,气血阻滞限度,辨其病变虚实,作为温病辨证施治重要根据。95.温病胸腹征象临床意义如何?普通来说,若扪之胸腹灼手,皮肤潮润有汗者,多为热证;若扪之皮肤干燥而不温者,多属于寒证。如胸腹自觉不甚疼痛,或有隐痛,按之较痛者,则为邪结不甚;若自觉胸腹疼痛,按之痛甚者,为邪结较盛。若脱腹疼痛,扪之板硬,按之疼痛,或松手疼痛反甚,则为实证;若脱腹隐隐作痛,按之舒缓虚软,多为虚证。96.温病战汗病机及体现如何?战汗是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症状。其病机多因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体现。战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度 温病学 题库 答问 答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