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江苏省镇江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镇江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高三期初质量检测共 8 页,第页1高三 8 月期初质量检测试卷语文参考答案高三 8 月期初质量检测试卷语文参考答案1.B。A 项偷换概念,印度不等于“古印度”,希腊不等于“古希腊”,逻辑学是学科名称;C 项的结论只在“某些场合”成立,不能一概而论;D 项“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归根到底是有其深邃的逻辑基础的”。2.C。打破逻辑,成就佳作,是有特定条件的“在某些情况下”。3.A。B、C 两项阐述的是内涵、外延与概念的关系;D 项是错误的,内涵与外延不能相互转化。4.首先明确“逻辑”概念,梳理逻辑研究的历程;指出现代逻辑研究存在的问题;
2、立足现实,提出主张;最后指出逻辑学习的切入口。(每点 1 分)5.示例:尾句中“晴”与“情”谐音双关(2 分),表面描绘的是天气的“无晴”“有晴”(1 分),实则转化为少女对心上人“无情”与“有情”的探求(1 分)。6.B。A 项庭长与法官虽外在表现迥异,但草菅人命的实质是一样的。B 项,玛丝洛娃的话、笑是可怕和可怜的,不是调笑,而是维护人格尊严的反击。D 项是文本信息的混搭,聂赫留朵夫并没有把玛丝洛娃看作小鸟。7.D。“全身抖动”是动作暗示,“脸涨得通红”是神态暗示,没有内心独白。8.第一次叹了口气是因为庭长一直纠缠于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让她感到厌烦;第二次沉重地叹气是感慨自己人微言轻,回天
3、乏力;第三次平静地叹气是因为她已经认清并无奈地接受了现实。(每点 2 分)9.不赞同。法官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着墨过多,喧宾夺主;精当的人物描摹既突出法官的主要特征,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质朴简练是列夫托尔斯泰主要的语言风格,刻画过细影响小说的整体风格。(每点 2 分)10.CEG。11.A。A 项,第一个“耻”词义为“羞愧”,第二个“耻”词义为“耻辱”,“靖康耻”中的“耻”词义为“耻辱”,与第二个“耻”词义相同。12.B。“轻视民众”是误读,将工农与官绅对比,是为了强调官绅无耻的危害极大。13.我考察了所有近代的读书人,从他们向皇帝陈述主张、开始做官时起,具有廉耻心的人已经很少了。(每句
4、 1 分)这些训导,像太阳星辰一样光亮,都是圣人贤士的警语,是从古到今最好的告诫。(每句 1 分)14.偷奸耍滑,讨好皇帝,求取功名。(每点 1 分)15.B。“雾冷”“春阴”不是对自然的感伤,杜诗首联表达是岁月对青春的侵蚀。16.“晓镜”寄寓少女伤春之情,春去无人怜,哀婉寂寥;“晚镜”寄寓临老伤春之感,春去无归日,沉郁凄凉。(每点 3 分)17.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大珠小珠落玉盘/昆山玉碎凤凰叫。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18.不是一个人的视角,每一个镜头都记录着别人的生活。(每点 2 分)19.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镇江 地区 2023 2024 学年 上学 开学 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