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教案中学教育中学学案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
《第四节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教案中学教育中学学案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教案中学教育中学学案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四、五节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引言:波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波速、波振面形状、波的传播方向等均保持不变。但是,如果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传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则波速、波振面形状、以及波的传播方向等都要发生变化,产生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求解波动方程来预言波的行为就比较复杂了。惠更斯原理提供了一种定性的几何作图方法,在很广泛的范围内解决了波的传播方向等问题。一、惠更斯原理 惠更斯(Christian Huygens,16291695)惠更斯是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惠更斯的力学研究成果很多。1656年制成了第一座机械钟。1673年推算
2、出了向心力定律。1678年他完成 光论,提出了光的波动说,建立了著名的惠更斯原理。惠更斯原理可以预料光的衍射现象的存在。在数学方面:发表过关于计算圆周长、椭圆弧及双曲线的著作。在天文学方面:研制和改进光学仪器上。他1665年发现了土星的光环和木星的卫星(木卫六)。1前提条件 当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任一点 P的振动,将直接引起其邻近质点的振动。就P点引起邻近质点的振动而言,P 点和波源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即 P 点也可以看作新的波源。例如,水面波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当障碍物上小孔的大小与波长相差不多时,就会看到穿过小孔后的波振面是圆弧形的,与原来的波振面无关,就象以小孔为波源产生的波动一
3、样。2惠更斯原理是关于波面传播的理论 在总结这类现象的基础上,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于 1678 年首先提出: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都可看成是产生球面子波(或称为次波)的波源;在其后的任一时刻,这些子波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面。3用惠更斯原理来解释波动的传播方向 不论对机械波还是电磁波,也不论波动所经过的介质是均匀的还是非均匀的,是各向同性的还是各向异性的,惠更斯原理都是适用的。只要知道某一时刻的波面与波速,就可以根据惠更斯原理,用几何作图方法决定下一时刻的波面,从而确定波的传播方向。根据惠更斯原理,应用几何作图方法,由已知的某一时刻波阵面,可以确定下一时刻的波阵面,从而确定波的传播方向。应用惠更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反射 折射 衍射 教案 中学 教育 课件
限制150内